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广西独有的节日清明节作文(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300字清明节)

广西独有的节日清明节作文(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300字清明节)

更新时间:2024-06-01 01:07:36
广西独有的节日清明节作文(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300字清明节)

广西独有的节日清明节作文【一】

晚上7点,朗诵会正式拉开了帷幕。我和姐姐拿出了精心准备的,学着董卿的样子,一本正经地手持话筒,用最甜美的声音说:“伴随着清明节的到来,大家想必都十分怀念那些为了中华民族解放而牺牲的烈士们,此时此刻,我们仿佛站在烈士墓前,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高和敬仰之情,献给他们最美丽的花朵与最真挚的祝福。”姐姐接着说:“正是因为清明节的到来,此届朗诵比赛的主题就是——我们的节日·清明节” “下面先由我来介绍一下本次朗诵比赛的要求,”我说道,“⑴演讲时表情自然,面带微笑;⑵朗诵的声音要清脆悦耳;⑶在朗诵中,他人应静静地听朗诵者的演讲,而不应扰乱朗诵者……”由姐姐宣布比赛开始:“第一位上台的是徐枫媛的爸爸妈妈,夫妻组合一定会令人惊喜不已吧?下面就请两位上场!” 爸爸妈妈站起来,走到“舞台”上,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便开始了那饱含深情的演讲:“清明追思,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烈士的日子。”

爸爸那雄浑的声音在夜空中渺渺回荡。“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伫立在烈士墓前,用鲜花和真情祭奠着烈士们的英灵,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妈妈的清脆悦耳的声音,把我带进了一个很久以前的世界: 那是1947年1月12日,我们的英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利诱,只回答说:“给我一个金人我也不会交代的。”在刑场上,她又大呼:“怕不当共产党。”她借着那最后一缕夕阳,与自己与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走上了那令人胆颤的刑场,她是那么的勇敢,那么的坚强,当时的她还未满15周岁,毛泽东主席对她给予高度评价“生的伟大,的光荣” …… 一阵阵掌声打断了我的沉思,爸爸妈妈的朗诵结束了,轮到我了,我大步走上“舞台”,开始了演讲,我朗诵的是一首关于清明节的小诗: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时此刻,在我的朗诵声中,我仿佛看见了细雨绵绵的清明节,诗中的“行人”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十分的孤独、凄凉,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极致。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

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 大家都被我深情的朗诵所吸引了,过了半晌,他们才从沉醉中醒来,顿时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不知道到了什么时候,比赛结束了。我获得了最佳朗诵小诗人奖,爸爸妈妈获得了夫妻最佳朗诵奖。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锻炼了自己,还增长了见识,祝愿第二届家庭朗诵会举办的更加成功!

广西独有的节日清明节作文【二】

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说,守着电视机看电视节目已经是最寻常的最简单的娱乐休闲活动,尤其是电视剧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然而天天看电视剧,很多类型剧其实早就是千篇一律题材故事乏善可陈,比如家庭伦理剧永远是婆媳矛盾,战争剧一个套路,古装剧越拍越雷。而且很多电视剧往往追求大制作却忽略了从独特角度出发以细腻的讲述来打动观众,一味的大片品质却空洞无物。


最近一直有关注卫视热播的电视剧《独有英雄》,觉得这部剧真的不同于开篇所说的那些空洞无物的华丽外表剧,以及落入同一窠臼的雷同剧,而是以独特的山东枣庄煤矿为基本历史背景,讲述了男主角“马玉郎”(周一围饰演)如何从京剧名角一路坎坎坷坷成为煤矿实业家,并叱咤枣庄是人人敬仰的“马五爷”。更在功成名就之后全心报国走上事业救国的道路,成为历史舞台最令人敬佩的民族实业家。

所以要说《独有英雄》最特别的新颖就是该剧的故事主线“煤矿”,从开篇一场印发海深仇的盗墓惊现煤矿开始,让这座沉睡了不知多久的地下宝库成了全剧最先动人心的地方。而且随着故事的不断推进,这座地下煤矿宝库成了“马玉郎”野心创业的最大财富基础。并且故事的进展让观众看到了原始煤矿作业的辛酸和艰辛,以及“马玉郎”如何克服种种运作困难不断的革新推动产业的`发展。很多时候觉得这部剧让人大涨知识,最起码对煤矿的了解有多了一些意外惊喜,而且结合晚清的历史大背景也让人拓宽历史知识面,这也是看剧休闲之外的一大收获了。

煤矿实业的题材很吸引人,而故事中主人公的奋斗和成长史则打动人。济南府祥云班的“马玉郎”前一刻还在舞台上表演舞刀弄枪大受欢迎,后一刻则家破人亡背负海深仇。为了仇恨他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复仇中,并最终报仇雪恨。然而他的命运在大仇得报那一刻早已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催生他开始提枪汇土匪,拿下煤矿并开始打拼创业,用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成功的在商场取得一次次的惊险胜利,并且敢于创新和洋人合作修建铁路……而这样的创业精神,放到当今社会也是足以引发观众共鸣和思考的。

当然剧中传递给观众正能量的不仅是“马玉郎”一人,其他角色也有着各自的魅力所在。比如“白双凤”,这位晚清传奇的商界女实业家有着异于寻常女子的才智和魄力。在那样一个年代敢于开会馆学击剑开放接受洋人的思想,并且有着庞大的创业理想并被“马玉郎”感染走上实业救国的伟大道路。可以说“白双凤”代表了新女性精神,自强自爱有梦想有坚持,这个角色真正打动人心也是极有女性励志的正能量。

《独有英雄》除了新颖的题材和励志的人物奋斗史之外,也离不开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尤其是剧中“马玉郎”与三个女性之间的爱恨纠缠堪称荡气回肠。与师姐“粉蝶”的情意绵绵,与“白双凤”之间的相识相惜携手并肩,与“大鹅”一段意料不到的纠缠不清……三段爱情故事夹杂在历史变幻创业打拼的故事中,更添丝丝柔情片片温存之感,同时让“马玉郎”这个角色更加真实,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执着的伟大商人,自然也让剧集更有看点。

此外剧中各位演员也有着精彩表演让剧情故事有了一波又一波的精彩,周一围饰演的“马玉郎”羽扇纶巾大智大慧皆遁于无形;于明加一如既往的真情演绎,将“白双凤”的端庄大气以及才智双全刻画的自然真实;李小冉的表演下“粉蝶”温柔如水,让人觉得人生得此妻足以;薛佳凝的动情塑造让“大鹅”不仅是乡村粗妇这样简单,而是有情有义爱恨分明的坚强人妻;包贝尔实力出演将“棉花兔”从柔弱到强大的过程,拿捏的清晰而又生动,也是一个小篇幅的成长奋斗史……

只是《独有英雄》故事尚未完结,剧情也到了慈禧老佛爷怒下指令,马五爷白双凤心白费,花小微笑牺牲与火车同在,众人痛定思痛再战未来。到底剧情的推进下,马五爷和白双凤要如何坚持自己的煤矿理想呢?以及大鹅与马玉郎之间关于儿子的纠缠是否就这样一刀两断?朝廷的打压下这帮有志实业家会有怎样更大胆更坚持的尝试呢?一切拭目以待!

广西独有的节日清明节作文【三】

每天早上,我都会吃早点,每每来到早点摊前,看着什么包子、饺子、粑这些,我总是了了解决,吃着吃着就想起了每年三月三奶奶做的腊肉韭菜粑。我趴在座位上陷入了沉思。那是去年的三月初三,在我们这管这天叫鬼节,又叫粑节。

快到粑节了,那个星期天我早早的起床,拉着妹妹,到野外采了好多的韭菜,奶奶也提前把米淘洗干净晾晒干磨成了粉,就等着粑节的到来了,去年的粑节正好也是清明节,我们祭祖回来后,奶奶就在忙活了,正在那和粉,里面放了韭菜和腊肉丁,我蹲在奶奶旁,问奶奶为什么三月初三叫粑节,为什么要吃粑。奶奶告诉我,在我们这有这么个说法,这要从女娲造人说起,女娲在第七天造好了人,但是她已经很累了,仙气不足,给人灵魂时,没附在肉体,风一吹就飘到野外了,每到三月三那天,野外的一种野韭菜气味最浓,人的灵魂都被吸引了,附在了上面,女娲就叫人去吃这种野韭菜,还要吃米糊,这样就归位了,后来人们将这种韭菜加米粉掺和在一起做成粑,吃下,灵魂就不再飘走了,粑魂粑魂,再说韭菜粑谐音久财发。我听了,觉得有点迷信,但总算也是一种期盼,期盼平平安安,财运大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奶奶揉了好多粑,我在灶下添柴,奶奶在锅里放了些油,把揉好的粑放入锅中,煎几分钟后又翻转过来再煎两三分钟,奶奶说好了,别再添柴了。还没等奶奶装起来,我就从锅里抢出一个,那个烫的我左手换右手,香气扑鼻使我忘记了痛,妹妹大老远就喊着好香好香,冲进厨房把我手中的粑,抢了去,我还没来得及看清呢,奶奶边说别急别急,多着呢,又从锅里取出一个用纸包着放到了我们的手里。我望着这焦黄的粑,直流口说,我轻轻咬了一口,外脆里嫩,既有腊肉的香味,又有韭菜的清香,好吃极了,我越吃越带劲,一个粑不知不觉就下肚了。我看看妹妹,只见她双手捧着,从四周吃起,一个圆形最后成了圆点被她塞进了嘴里,最后还用舌头向嘴唇四周捞了了一下,就像牛吃草一样。

奶奶拿了两个用碗装着放在锅台里边,供灶神,接下来用筷子夹起慢慢地吃着,嘴角还一厥一厥的,每吃一口都用舌头舔一下嘴唇。我一口气吃了六个,妹妹说她也吃了六个。实在肚子装不下,那个好吃真是没的说。恨不得扒在锅沿吃。可惜爸妈常年在外打工,没能吃到奶奶的美味,我想,他们在外也作了家乡的这种粑吧,因为今天可是三月三啊!吃完后,妹妹挺着个大肚子大摇大摆的`一手拿着一个出去了,我也不甘落后,也拿着两个藏了起来,等能吃时在来享受。还叮嘱奶奶说,晚上还要吃这粑。想着想着,口水都流进了装早点的袋子里。快到三月三了,我又能够尝到奶奶的,腊肉韭菜粑了。三月三,真好。

广西独有的节日清明节作文【四】

对于清明节,世人或许都认为他是悲伤的代名词,但是,我对他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的确,清明节充满着悲伤的氛围,想起了太多早已粉尘的记忆,早已被深埋在心底的记忆,视乎这一切都只能用眼泪来宣泄。或许也因此,类成了我们眼中清明的最深的记忆。

但泪往往有着不同的解释,可往往我们认为清明诶是由无名的悲伤和萧瑟灌注而成的。也许他们是对的,清明之类是悲伤的。但室,回忆过往的痛苦记忆对于现在的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而存在,好好想想对未来的勾画。

清明不应是对王室的追忆而是对未来的展望。试想如果我们一味的沉浸在对往事的追悔,无奈,自责,哪么世上又有几人能抓住现在的事光,展望美好的未来。那么世界将会变成一片哀伤之地。如果清明只是一个工人宣泄的机会,那么我便是赞同。清明节的祭祖我看惯了一大对人大哭一场,可又有几人是有感而发那?

如今这个社会充满着欺骗,使我不得不怀疑。类还能表达自身的情感吗?一幕幕电视剧,感人的情节却再也不能让我泪流满面。人人清明流泪,究竟为了什么?

现在早已没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究竟是我太过敏感,还是我们的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卖声依旧,游人笑语不绝。

人么视乎麻木了,没有感情的宣泄,没有对过往的追回,更没有对未来的展望了。

广西独有的节日清明节作文【五】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许多的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 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所以又称为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是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哪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

广西独有的节日清明节作文【六】

壮族传统歌节。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交“窝埠坡”、“双龙洞”。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男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

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无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

广西独有的节日清明节作文【七】

奶奶今天可终于来了,这算是第二次来了,记得这年第一次是三月初三。

三月三,是个大日子!按着奶奶说的,这天必要吃一种鸡蛋、地菜、黄豆、海带混在一起煮的汤,叫它是汤只因为里头渗着好些水,但只要轮到我这里也就不能称汤了,因为我碗里被鸡蛋、黄豆、海带挤得没有一点盛汤的地方!且这还不足,妈妈、奶奶在我吃时,又会顺势加几个鸡蛋,等这些都吃了,才能够吃些汤,汤里没放糖但却十分甘甜、润口,久久不散,正对了十分耐饱十分香。

奶奶是三月三的掌勺,但味道仔细是怎样,也就是散不去的甘甜,加上奶奶又不是什么大厨,不会在鸡蛋上绣花、黄豆上写字,那个用瓷碗盛着东西也就是了了,但却能够绑着我的神经一天一天数挂历。

三月三的奶奶精神焕发、容光满面、神采风扬!一年中只有几次,一应是春节团圆饭

二是元宵发汤圆、三是三月三的地菜煮鸡蛋、四是清明发艾粑粑、五是端午发月饼、六是腊八吃粥。月饼、腊八粥近些年停疏了一些,但汤圆、地菜煮鸡蛋、艾粑粑管够。

除团圆饭,奶奶每次都按份照辈的分着、发着,地菜煮鸡蛋也同样。奶奶腿脚不大行,每次送完东西,必要停下歇歇。奶奶在歇息时总不忘带说∶这个是我自己找的东西,亲手做的,外面的统统比不了,吃一点试试她不说我们也都懂,但妈妈偏抢着说∶真的啊!那就吃些 便扬了扬手,摧着我拿碗装着,到这里奶奶总会笑笑,如同小孩被夸了一般。在我小时候,我总会端着荠菜汤、围着奶奶、拉着奶奶的衣角,问∶为什么今天要吃地菜煮鸡蛋呀?奶奶便会抚着我的背,笑着望着我的脸,说∶今天啊!王母娘娘摆宴,神仙老爷们都要吃这些,王母娘娘便差着仙女们去采,这些地菜沾上了仙气,在这一天,便可包治百病了!你如果多吃一些,便能够考试考一百分啰!听到这些,我就会猛吃几大口,就盼着得一百分。

几次我问奶奶为什么送东西,还送来送去的。(奶奶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出了浏阳)奶奶总会卷卷手说∶没事做,心里就虚得荒这也就难怪奶奶在自己房后开荒 种菜了。

奶奶熬过了七十年了,加上腿脚病恶化,奶奶好像也不像前些年一样,上下充足着使不完的劲。但一年四次保管!但这次以讹传讹出来的流言裴语,有心的奶奶也各户说明了。

今天,奶奶到我们家是有事找妈妈,但在闲谈时,奶奶却在那里说∶再过一阵就端午了,那粽子啊!我又会一种新式样啦!其实奶奶在前些年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