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19年12月份作文(19年的满分作文)

19年12月份作文(19年的满分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06 23:42:15
19年12月份作文(19年的满分作文)

19年12月份作文【一】

大家好!

经过漫长的寒假,很高兴我们又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新学期。开学伊始,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能够继续畅游书海。现代诗人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三月份我们将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绿野仙踪》的`神奇世界,与小姑娘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和小胆狮一起度过一段充满乐趣的美好旅途。相信通过阅读,会让孩子们学会团结、学会友爱、学会进取,感受到友谊的珍贵与友情的美好。

家长朋友们,我们应尽力让孩子的学习充满快乐,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阅读就成为一种快乐。努力吧!我们和您一起加油!

xxx小学四年级组  20xx年3月

19年12月份作文【二】

和孩子们相处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我收获很多的快乐和感动。回想自己的这一年的工作,自己有好多的做得不好的地方,许多工作没有做到位,许多工作没有坚持下来。自己心中也很自责。但是,想来,是自己的力量所限,想来,自己还算尽心尽力。也就释然多了。我也只有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多读书,完善自己,以便让孩子们能接受更科学的教育。

五月份,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感恩教育。我们现在的孩子条件太好了,反而不知道感恩了。总觉得世界就是应该是他的,不给他就是别人的不对。对同学,对父母,对社会缺少感恩之情。

我们举行了感恩朗诵活动,李孟哲、李欣怡等同学朗诵感动的好多同学都哭了。我想,孩子们心中是感恩之情的,是我们没有很好的挖掘。究其原因,有老师的关系,有家长的关系。我们很多时候只是追求知识,认为孩子们只要能考好就可以了。而忽略了对孩子们心灵的教育和人格的培养。而最重要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心灵教育的'成功才能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幸福快乐人生。

我曾经很久强调读书,读大量的课外书,我认为通过书中的人物的伟大人格可以影响孩子的心灵,帮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这是读书的意义之一。

有时候,读书对孩子心灵的影响不是显性的,有时候也比较的慢。所以,也有必要通过活动来帮助孩子们建构美好的心灵。让孩子变成一个懂得感恩,拥有爱心,懂事的好孩子。

讲到这里,我想到了咱们班中一个学生——李蓬勃同学。她是个懂事的孩子,有一次我跟她聊起来,她讲到她爸妈现在在胜利花园路口的北边开烧烤店。她知道爸妈很辛苦,有时候会到那里帮爸妈去烤肉。我很感动。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能感受到爸妈的不易,能帮着爸妈干一些活,这说明她很懂事。她知道爸妈的不易,她学习上也更加认真。当我写得这里的时候,我眼前闪现出她读书时专注的眼神,她学生认真的样子。我曾班中不止一次的夸奖她,我曾说过,她是我最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当然,我喜欢班中的每一名同学。但,她的认真,她的懂事,她的进步,让我感受到孩子心中的那份伟大的心灵之美。这是很多孩子所缺少的。现在,她读书量很大,读书效果也很好。成绩进步也很大,应该在班中前五名的样子。过去很内向的孩子,现在已经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此时,也让我心中阳光灿烂。

她在家长几乎靠不上的情况下,有这么大进步,有这么好的表现,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她的懂事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个懂事,懂得感恩的人,无论到什么的情况下,她都不会放弃努力的。

有时候,我就在想,在高中那么累的情况下,很多人还那么卖力的奋斗,最大动力就是自己的父母,为了含辛茹苦父母就不应该放弃努力。但是,还有很多同学,早就放弃了努力,自暴自弃的有很多,学上那些坏习惯(吃烟,喝酒,打架,谈恋爱等)很多。试想,这些孩子很多的就是缺少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放任自流。

也并不是父母含辛茹苦了,孩子就了。这需要教育。我们看邹越的故事演讲,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过程。但是,有几个家长没有来,我感到很遗憾。我也举行了一个亲情测试活动,孩子们感受也挺大的。家长写得评语我都认真看了。也很受鼓舞。

家长、孩子、老师这三个点构成了教育的三角形。三角形最牢固。从另一个方面讲,三点形成一个稳定协调的状态,教育的意义才能更有效!我们还是应一如既往的合作,学习,一起感受孩子们的成长和快乐。

最后,还有特别感谢李欣怡的家长,在我们举行感恩系列活动时候不光给我录像,还帮我们刻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定光盘,后来又说不定,给他填了不少的麻烦。由于我的家里和学校的电脑的光驱都不能用了,我一直没有看光盘,不少学生看了,他们告诉我说录得很好。谢谢李欣怡的家长,为我们珍藏了一份美好的记忆,当多年之后,我们再回忆起来的时候,再拿出来看得时候,它是多么有意义啊。

19年12月份作文【三】

今天早晨,我不情愿的被爷爷叫醒,睁开朦胧的双眼,不经意间瞄了一眼窗外,等等,我是不是眼花了?怎么会一片白茫茫?我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看错,那是雪!我一蹦三尺高:“耶!下雪喽!”

走在上学的路上,看着那一片片洁白晶莹的雪花,感觉他们就像是有着生命力一般,如同一位位美丽纯洁的精灵,跳着优美的舞蹈,自天而降,为大地盖上一层白色棉被,最终化为滴滴露水,滋润着还未发芽的新苗。

雪越下越大,我不得不打着伞出门了。可这还是抵挡不住小精灵们前进的脚步。它们向我的脸吹来买一碰到我温热的脸颊,立刻化为一滴晶莹的小水珠。我仔细观察着还没有完全融化的雪花,一看,我愣了:每一片雪花都晶莹剔透,棱角分明,简直是上帝的完美艺术品,给人类的最大恩赐。

雪已经在地上累积了薄薄一层,白雪皑皑,踩上去软软的。虽然还不至于堆雪人,但是可以搓成一个个的小球,也就是打雪仗。此时是早晨,路上没有伙伴经过,不然我一定和他一起玩个痛快。

原本雪白的积雪,被凌乱的脚步踩黑。不知何时,已停了下来。我看着这些雪,觉得十分惋惜。

2014的雪没理解了。这其中有着人们的期盼与祝福!

19年12月份作文【四】

记忆里的六月,似乎只是停留了一瞬,便滑向了黎明的边缘,它如同炽热的流星飞过,照亮了整片黑暗的距离。 这是一个属于青春的季节,有着轻盈的风絮,碰触希望的光芒。同样这也是一个属于离别的季节,很多故事都没有来得及呈现,就被凋零的时光逐一隐藏,只剩下一些浮云,一些感动,悄然的留在了记忆的最深处。

都说,六月是一个人生的转折,它终结了一个青涩的时代,开启了一个成长的梦想。而我,恰恰怀念在这个多年后的六月,心绪透明,上演着悲欢的无意,只是安静的回首,那些曾出现在梦里的花开花落,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恍如昨日。

我知道,人生中有很多经历注定会被时光搁浅,留不下故事的结局,就像灰尘一样,纵使不知未来的停留,却始终执着着漂泊的方向。也许,太多的感伤总是让人身不由已,就像未知的命运,我们总是无法去支配它,留下的,也只有默默的接受,在每一轮季节的深处,磕磕绊绊,浮浮沉沉。

青春的途中,似乎总是充满了相聚和分离,当沙漏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被一日日的减少,我似乎预见了六月的天空,骄阳下流淌着的泪水,肆意的张扬在离别的枝头,最终还是无法挽留的落下。

一直以来,我始终都相信世间一定有什么是可以天长地久的,或许是感情,亦或许是记忆,遗憾的只是没有被我找到而已。当以前熟悉的容貌在时光的奔袭中逐渐变得模糊,我才明白,有很多东西注定避免不了如烟花般短暂的谢幕。 也许,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都被消磨的面目全非,不论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一如风景,一如心事,而唯一没变的或许就是岁月留下的枯荣了。

淳淳时光,透过记忆的面纱,看穿那一帘雨落的幽梦,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声颤抖的叹息,轻轻穿透被冻结的灵魂,这是青春留下的颓废,似初冬的阳光般,流连于晚风中慢慢枯萎,零落成灰。

忽然很想写字,很想读书,抓起久违的铅笔,漫无目的的抒写在重叠的纸张上,只是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或许,那种味道只能追溯到遥远的梦里,与寂寞有染现实无关。就像在多年前那个春末夏初的午后,我们都没敢用挥手的方式道别,因为,一个转身,一个心动,泪就会忍不住的落下来。

还记得,当年大家约定的永远,在这平平仄仄的许多岁月里,常常会莫名的想起。有谁知道,永远到底有多远?这个答案是否存在。世间之事总如大梦一场,几多心事,此番种种,是缘是份又有几人知。

回忆的故事,眷恋于灵魂深处的感动,一直延续到现在,却怎么也理不清时光的脉络。夜阑更深,枯灯影斜,谁能跨越心的界线,我把时光留在荒芜的客场,亲手埋下了盛装的留恋。

年华几度,二十余载就这样匆匆而过,没有留下什么轰轰烈烈,记忆最多的依旧还是浑浑噩噩。想起那些年,青灯下的残书破卷,那些随风乱飞的纸张,还有那思念成伤的日日夜夜,我不知道留下了多少颠三倒四却又真挚掏心的胡言乱语,也许,再也没有人可以想起。

记忆中的风铃,似乎依旧挂在昨日的地点,伴随着微风摇曳着属于它自己的旋律,一切依旧,不同的只是,那些年留过的听众,却在这不经意的成长里走过了一批又一批,故事换了主角,而时光却一直没变。

窗外的阳光,穿透柳絮的飞扬,跌落在玻璃的一角,折叠出色彩的褶皱。我细数着那每一道或深或浅的印迹,于记忆荒芜的晨垣里,把往事雕成文字,潮湿了心中阳光的味道。

走进六月,纵使别离是曾经的约定,可我还是忍不住的想把这一切化为生命中最美的执着,献给我一去不返的花样年华。

六月,终究还是离别。

19年12月份作文【五】

大年三十,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裹着乡亲们对新年的期望,来到了我们的小村庄。

一大早,妈妈便叫醒我说要到外婆家吃分岁酒。刚到门口,便听到阵阵欢声笑语,原来,大舅、小舅、大姨全家比我们到得更早。多日未见的亲人聚在一起格外亲切。瞧,大人们唏嘘着,看着身旁的孩子们渐渐长大,感慨时间的流逝。孩子们则活跃得多,一会儿围在灶台边烧火,一张张脸儿被炉火映得红彤彤的,一会儿在院子里展开了各种运动,打羽毛球,跳绳,掰手腕,没一会儿消停……

大年三十短暂,不知不觉间,夕阳已染红了天际,年夜饭时间要到了。外公喜滋滋地掌厨,佳肴一道一道端上了桌,香味四溢的黑米饭、威武的大龙虾、嫩滑可口的黄鱼……

饭桌上,风起云涌,暗藏战机,这不,黑米饭刚一上桌,表弟马上抢过盘子,轻轻一斜,随即拿出勺子,大量黑米饭落入了他的“魔爪”。

“等一等——”表姐也失去了平时的淑女风范,“给我留点啊!我还没吃呢!”

说时迟,那时快,我趁势掠走了盘子,毫不留情地将其倒扣而下,大量黑米饭如倾盆大雨般落入碗中。身后是表姐的哀嚎:“太浪费了,简直太浪费了!那么多都掉在了桌上,啊啊啊啊……我还没吃上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伙逐渐从闷头大吃转向互赠新年祝福。今年,家里人也随着热潮,微信圈里抢红包,忙得不亦乐乎。

吃饱喝足,伸伸懒腰,慵懒而惬意。院中,外婆已带领孩子们点燃一盏盏水灯。所谓水灯,即是将红蜡烛插在白萝卜上,远望去,如天上繁星在闪烁,随后,水灯将迁徙至各个房间,甚至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据老一辈人所说,这是在供奉神灵,祈祷来年一切平安,风调雨顺。小小的一盏水灯,承载的是家人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厚积待远航,风好正扬帆。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在绚烂缤纷的礼花下,2014的脚步渐渐远去,2015的钟声已经敲响……

19年12月份作文【六】

谁能想到,一望无际、尘土漫卷的撒哈拉沙漠竟是一个女人的梦想所在地。

并且在民心难测、战乱四起的情况下她依然不离不弃,觉得撒哈拉沙漠是那样美丽。

以前,从不会对如此偏远的地方产生丝毫兴趣,但自从读了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之后,我开始相信,任何一片土地,只要你愿意去探索,就会挖掘出无限的乐趣,任何一个人,只是心存善意,无论到哪里都会被上帝眷顾。

三毛的故事是极吸引人的,哪怕你不爱看书,哪怕你心情烦躁,只要眼睛触碰到她的文字,她的生活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感受她的感受,她的喜乐悲苦,才知道原来世间真的曾有这般真性情的女子。她是温柔的女人,会打扮的精致,关心老人和小孩,去买菜做饭,与文化习俗不相通的邻居打成一片,又是刚毅的男子,开车在大沙漠探索,去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勇敢地闯入异域人的视野。

她的故事里,有平淡的日常、有刺激的探险、有异域婚俗文化、有凄美的爱情……每一个都是现实社会中不可能看到的,每一个都让人不由的审视自己。

日复一日平淡的日子里,她捡来对面垃圾场的旧轮胎,做成鸟巢一样的懒人沙发,她将书架刷上深木色的`油漆,将汽水瓶涂上印第安人的图案和色彩,将快腐烂的羊皮,制成坐垫……

她让父母、朋友寄来各种书籍,并订阅世界各地的有名杂志。

她甚至创办起了免费女子学校,教邻近妇女们识字,哪怕她们不讲卫生、思想守旧,随意躺在她的床上,哪怕她们总是趁机悄悄偷走她的东西。

她依然热情如初,觉得把先进思想带给别人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

就这样,她将垃圾厂对面的露天空心砖房子,变成了自己真正的家,每一个登门拜访的朋友都惊叹不已。

这样的情调,不真正热爱生活、向往精神文明的人哪里能做得到?

哪怕环境艰苦,哪怕物资缺乏,哪怕吃尽从未吃过的苦头,她依然会去用心营造一个精神世界。

我每次翻起这样的篇章,总有一种想立马冲回家去拖地板、刷冰箱、整理书房的冲动。

在三毛身上迸发出的对生活的热情,总是很容易就燃烧到读者的身上,我想,这不仅是因为三毛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更是因为她有着不一般的文字驾驭能力,才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进入她世界的人。

(这本书给我带来很多很多启发,不仅让我看到了不一般的精彩人生,更让我在别人的影像中照见自己,另一方面,也学习了很多写文的方法、表达的技巧。今天的文字,只是暂时能想到的三毛平淡的日常,想哪写哪,实际上,最有趣的是发生在她身边的故事,从故事中得到的感悟和启发,希望能真正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

19年12月份作文【七】

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自进公司以来一直要求自己踏实、勤奋、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并且从没有因为时间的原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虽然没有做出过什么大的成绩,却也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一直认为自己做的已经够好,对得起公司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但同李明博相比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在工作中我到做的还远远不够,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过低,工作中应精益求精,应站到领导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19年12月份作文【八】

何为小年夜?宋代人以腊月(农历十二月廿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今沿袭为传统节日,称为小年夜、大年夜。也有以除夕为大年夜,前一日为小年夜的.。今北方以农历十二月廿三日过小年,而南方、港澳台以廿四日为小年,全国没有统一标准。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过小年在廿三日,一般民家廿四日,水上人家则在廿五日。新会的小年夜祭灶索性廿三、廿四两天都拜,并赋予不同的意思。廿三日晚的拜祀,是欢送旧一任灶神回天上去;廿四日早上的拜祀,是迎接新一年从天上派来的灶神到任,是否“连任”,凡间的人不知,如果是连任的话,他也够仓促了,一年只回天上一晚。

灶神是民间神,本地又称灶王、灶君、灶老爷、灶神菩萨,按民间说法,他一年到头在这个家里,听到了这家人的各种说话,到小年夜要回到天上玉皇大帝那里“汇报工作”,专门报告人间善恶,所以,这家人要在他上天之前先给点甜食,让他满嘴甜言,只说好话,以免让上天给这家人降祸或折寿,因而,祭灶贡品都用甜食品,而没有人用咸食品。一般用几块炒米饼,或炒米,或粉印饼,全株甘蔗,以及其它水果,也有加炒一碟斋菜。现代有简单地买来糖果、甜点心“萨其玛”。

灶神的内容一般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心愿,好像灶王也可以贿赂,神也人性化了。拜灶神除“装香”(上香外,不少人又还烧纸制的小工艺品“灶柜”,像烧元宝一样,两天祭灶时各烧一个送给灶神。“灶柜”可自制,但一般是买来的。

拜灶神用的炒米饼又叫“炒米溶糖”,以烧开的红糖水拌炒米粉,倒入簸箕或盘中,冷却后粘结成块,用刀切开成一个个小饼块。炒米以烧开的红糖水搓熟炒米粉,拌入炒熟的花生仁、芝麻,也有加入芫荽,捏成粉团,可即食,新会方言是一团、一段的意思,但现在人们怕制作时沾上手汗,又不怎么好吃,就很少有人做这种炒米粉团了。

新会歌谣:“炒米溶糖果合蔗,趷臀趷(音笃拜灶爷。”祭灶的理由听来有点滑稽,在人们心中,神大都严肃、庄重,拜神时诚惶诚恐,而拜灶神较为轻松。家家户户祭灶,不管穷人富人,体现“民以食为天”,祭灶有感谢、颂扬造物的意义。灶神“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对“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敬灶全书·真君劝善文》,告诫人们,“举头三尺有神灵”,做好事或坏事不仅“你知、我知”,还有“天知、地知”,客观上有弃恶扬善的教化作用。

此外,到小年夜,就算进入“年界”了。小年夜至大年夜约有一个星期,要为过大年做准备工作,如“打火咸霉”(新会方言,搞清洁卫生,筹办新年物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