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铁杵能磨针 滴水能穿石作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作文)

铁杵能磨针 滴水能穿石作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07:09:34
铁杵能磨针 滴水能穿石作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作文)

铁杵能磨针 滴水能穿石作文【一】

昨天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我从中明白了只要我们目标专一,所有的事情都做得成这个莫大的道理。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形似卧兔的石头,石头上有个洞,石头上方有一块岩石,这正是岩缝中的水滴的杰作,正是因为水滴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造成太极洞内的奇观。接着作者又先后例举了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不教一日闲过的齐白石来说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

读了这篇课文我不由得想起三年级的那一件事:以前我和我的朋友在一位老师那儿学毛笔字,老师让我们每天写两张作业。我们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写字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有一次我的作业一不小心被妈妈当做废品扔了,于是我脾气大爆发,吼道:“不学了!不去了!”妈妈怎么劝我也没有用,从那以后,我的毛笔字课就停了。可是我的朋友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他常常参加各类书法比赛,每次都能得奖,甚至他的作品被带到香港去交流了。唉,比起他,我现在真是无地自容,如果我把毛笔字坚持学下来,那我的书法水平一定也很好,还可以和好伙伴在一起感受写毛笔字的乐趣……

学了这篇文章,我得到了一个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从今以后,我一定要认准一个目标,然后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去学习、锻炼,一直把它“滴穿”为止。

铁杵能磨针 滴水能穿石作文【二】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国家体操队队员陈菲,自幼练习体操,因表现出色被选入国家队。大家都知道练习体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可是,陈菲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心,哪怕要承受不可预料的痛苦,她也愿意。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菲以优异的成绩在奥运会上摘得了冠军的头衔。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这颗世界瞩目的数学明珠,付出了许多。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成为激励他的一分子。不仅如此,即使家境贫寒,只得屈居于六平方米的小屋,陈景润也绝不打“退堂鼓”,而是呕心沥的研究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以惊人的毅力解开了(1+2)的难题,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从今以后,我一定要有专一的目标的不懈的精神,只有这样,成功才会在不远处,你说呢?

铁杵能磨针 滴水能穿石作文【三】

要说这个故事编在小学课本中还行,利用这个哲理来教育小朋友认真读书还可。但要是认真从深处,或者用成年的思维来理解就有点站不住脚了,也就是只能用童话的眼光去看待,要现实看待未免有点太令人可笑,我这里想做一根针为什么偏偏要拿一根粗铁棒做原料呢?

其实,从汉代起就开始有了铁器,唐代早就有了铁器铸造业。难道老婆婆身边就没有像铁丝这样的铁器,用铁丝磨针也比铁杵方便多了。就是铁杵能磨成针,那针鼻儿又如何处理呢?给我们后来人留下了好多遗憾的疑问。有人会批评我是在钻牛角尖,在地老天荒的古代,那老婆婆就是那种思维,是不可以用现代思维来对等衡量,用现代眼光来看待古老已经成事实的问题不可取,我们能用现代的评判思维对待古人吗?不要说多远,那一九五八年全民大炼钢铁就够今天人可笑了,很荒漠的农村依靠不识字的农民也能全面开花建锅炉炼钢铁吗?

“铁杵成针”,究竟需要多长时间的天长日久,为了一根绣花针花那么久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这老婆婆的生活来源是什么,那时候还没有政府养老,即使儿女们对她孝敬,她也不需要做这样艰苦的游戏,可能这根针还没有磨出来她就了,对于她来说这根针已经失去了实用的\'价值也就变成无意义的劳动,总不会再叫她的儿女再来继续地磨下去,就像那愚公移山,再说那愚公移山还有一种造福的义举,而这磨针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再言之,单花费的功夫和时间不说,用铁杵磨针确实太浪费资源,或者说太浪费原材料了,也太不值得了。我们总不能为了做一根牙签去锯一棵大树吧。我不理解李白那种浪漫飘然的思维怎么就耿耿于怀地记住这一点,也许他是在一个很小的细节中寻找思维奔放的闪光点,诗人总是喜爱把很微小的生活哲理发展到无穷大,成为社会定向的思维,成为千古的真理,哎,对于这一点,我居然能与斗酒百篇的诗仙较劲,也真有点自不量力了。

关于教育方式教育模式在建国后被党和政府强行改革转化了,早年那种私塾读书的教育体制被彻底取缔,从我们接受教育起就是现代知识的课本灌输了,之所以把铁杵成针的故事编进语文课本,我想这也是转合期一些教育家们还在对古代教育的留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也就是教育向来是一种被定型为花功夫的工程,记得我读书时就有语文老师是遵循这种方式教学的,他机械地要求我们无论课文篇幅的长短,一律要求背诵,每天几乎要花好长时间读书背书,早读课教室里一片依依呀呀的读书声,“琅琅读书声”成了校园的单一风景。其实这种机械教育效果是很差的,有一些思维反映迟钝的同学读几十遍都不会背,只好天天鼻子靠墙受罚,这样他还有别的时间学其它知识吗?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育改革进化更产生了显著的效果。我听说江苏省教育厅就有明文规定,学前幼儿教育期间幼儿园不得教幼儿认字、数学及其它需要强记的知识,如果对幼儿过早地加压知识,是对幼儿智力的一种伤害。只能让他们做一些游戏,快乐地玩耍,让他们快乐活泼地成长,到入学后再接受知识效果会更好,也就是说那种铁杵根本不需要幼儿花时间和功夫去磨它,看样子对于铁杵成针的道理与观念我们还真不能单方面以功夫为理由,进行对儿童强行灌输这种观念和思想,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这种抽象说教了。

建国初的好多程式教育模式早已被淘汰,现在讲究启发教育、素质教育,看样子教育观念还是要不断更新为好,就像当年的私塾升格为国学,再升格为系统的学府教育一样,现代的教育模式总是代表一种先进思想,我们没有理由抱着铁杵成针的教育理念不放,应该把一根铁杵还是当着铁杵使用,如果用铁杵磨针这就更是一种愚蠢行为,因为铁杵里钢的成分太少,没有钢即使磨到针细,也还是被折断,那就前功尽弃了。

再说即使那铁杵全部是钢筋的质量,它完全可以制造千千万万根绣花针,我相信如今那些很微小的产品,只要很小的边角料去做就可以了,大的钢材还有其它正规用途,这位老太婆如此地傻,一个名振千古的诗仙李太白一辈子还耿耿于怀这件事,似乎就更不值得了,也许我读的唐诗太少,对诗仙留存至今千余首的诗篇中我也没有看到关于铁杵成针的感叹,是不是后人在有意借名人逸事来大做文章呢,一切皆有可能。我这里还是要表述,如果把铁杵磨针当恒心和意志来比喻可以,但把它当着智慧和实践来示意那就不可取了,即使是诗仙的理论和看法我也不予赞同。因为不需要把铁杵磨成针。

铁杵能磨针 滴水能穿石作文【四】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它告诉我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道理,也同时让我想起了一件事令我难忘的事。

有一次,天气闷热,妈妈突然想起了我想买自行车的事,妈妈走过来说:“你不是想要自行车吗?今天我就带你去买.”我欣喜若狂的说:“太好了!太好了!你真是我的好妈妈。”在半路风儿好像跟我说:“你有一个这么好的妈妈,你真幸福呀!”不一会儿我们来到部红色的自行车,我闹着要那部,妈妈斗不过我,只好买下来了,你还别说:“这部车的颜色格外鲜艳,说着说着,新的问题来了,我还不回骑呢!这可怎么办?如果不学的话,买了不用岂不是浪费了,没办法,只好学了,”我小心翼翼的坐在坐板上,心里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突然摔了下来。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走过来长话短说:“再来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学会骐单车的。”我听了妈妈的话,拍拍身上的灰尘,妈妈扶着龙头慢慢跟我练习,过了一会儿,妈妈吧手放开,我竟然没有倒下来。还一直骑回了家。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不仅让我学会了骑单车,还让我知道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