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别做笼中鸟作文(做一只冲破束缚的鸟作文)

别做笼中鸟作文(做一只冲破束缚的鸟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8 03:07:22
别做笼中鸟作文(做一只冲破束缚的鸟作文)

别做笼中鸟作文【一】

风开始刮了起来,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黄的、绿的,好像被谁肆意撕毁的包装纸。爸爸提议去放风筝。我记得似乎哪本书上看过,说秋天的气流是往下的,不适合放风筝。

“那也无妨。”爸爸笑笑,抓起风筝,“要不就当散散步吧。”

苏颂公园里。当那只鲜艳的笑脸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在两米高的高空中滑翔时,我看着爸爸拽着金色的风筝线卖力地扯着。我早已在多次失败中失去了耐心。“要不,算了吧?”我问道。然而爸爸似乎没有听到。因为此时正好吹来了一阵风,那风筝像打了鸡似地猛一振翅。爸爸见状,也赶紧逆着风狂奔起来。“那样没用的……”我默默停步,暗自想着。

果然,风停后,爸爸略一放慢脚步,那风筝也跟着一怔。他也只得无奈地再跑。眼看此时离小广场边缘已近在咫尺了,爸爸只得停住。那风筝便飘飘忽忽地落了下来。此时再看那只风筝,那眉眼间仿佛写满了嘲笑。

“算了,你是对的。”爸爸望着渐黑的天空,有些遗憾地笑道:“秋天不适合放风筝。”我心里顿时有根弦似乎被触动了一下。秋天不适合风筝,就像有时候成功暂未到达。失败了,总有人鼓励你从哪跌倒从哪站起来,因为成功都要靠坚持。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知是否有人想过,夏末秋初的风筝,一旦陨落,便难再展翅了。

在我看来,有些时候,一味的坚持倒不如认清时节。秋天不是放风筝的季节,可却适合人们去野外郊游。在广场上一遍遍地转动线圈,只会让风筝一次次痛苦地跌落。

别做那只秋天的风筝。

别做笼中鸟作文【二】

文中小作者的爸爸就是一名手机的“奴隶”——吃饭、走路、钓鱼,甚至上厕所时都要玩手机。读到这里,我有点哭笑不得,这位爸爸简直就是手机迷呀!可转眼一想,我的爸爸不也是这样吗?吃饭、走路、就连开车等红绿灯时也要玩手机的手机迷。

过年的时候,我们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奶奶做了丰盛的晚餐招待我们,我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爸爸却匆匆掏出手机,对着满桌的\'饭菜,边拍照边发微信。饭后,爸爸也顾不上和大家聊天,一直在玩手机,还不断地传来“滴滴滴”的声音。

暑假爸爸带我去旅游的时候也是这样。那么优美的风景简直把我给陶醉了,可爸爸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拿出手机边拍照边玩微信。

爸爸在吃饭和旅游的时候沉迷玩手机也就算了,既然在听我背书的时候也在玩手机。这次我真是忍无可忍了,便问了爸爸一句:“是我重要还是手机重要?”爸爸头也不抬地说:“都重要。”听了这句话,我啼笑皆非,但又无可奈何。

我的爸爸跟文中小作者的爸爸一样,自从有了手机,便不好好吃饭,不好好走路,就连出去玩也不能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回。爸爸,你知道吗?长时间玩手机不仅会损害视力,而且一家人面对面聊天的机会也少了许多。所以呀,千万不要做手机的“奴隶”。否则,得到的可能不少,但失去的将会更多!

别做笼中鸟作文【三】

树静静地站在那里,注视着人们的活动,羡慕不已,因为它不能,它不具有创新的思想。

溪水叮咚的流淌而去,不能越过坎坷,伤感而走,因为它不能,它不具有创新的思维。

梅花独自散发清香于寒冬,让人流连忘返,因为它独自开放,它具有创新的想法。

创新可以带来财富。

面对各种电器入市,TCL没有退缩,而是经过众人的努力,站在了电器销售的前列,因为他们想到了创新,更改了电器的性能,从而让更多群众选择了它;因为他们拥有创新,所以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让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它;因为他们懂得创新,所以让TCL公司走向社会,他们也从中获得财富。

创新可以带给人温暖。

面对凉山孩童不能上学,张俊兰不是呼吁大家为他们提供财物,而是创新的用报道唤得社会对其的关注。她的创新,给了孩童们温暖;她的创新,让世间充满了大爱;她的创新,给了孩子们学习的机会。创新不仅仅是企业,个人也应该学会创新,这样造福的便是人民群众。

创新可以攻破难题。

面对多年未解的“西塔藩猜想”,人们用相同的方法去解答它,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刘路却经过一番创新,最终将其解开。因为他懂得创新,所以人们对他印象深刻;因为他有创新的想法,最终将“西塔藩猜想”解开;因为他会创新,所以成功的攻破难题。如果人们会创新,破“西塔潘猜想”的便不会是他吧!学会创新,破难题之道。

创新可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力量,让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创新的精神,在学习中不会因此而退缩;在生活中不会因此而绝望。创新带给人们的是温暖,在不断改变中去寻找快乐,这便是创新的趣味。

创新,多么简单的字眼,但其中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带给人们财富温暖,攻破一层层难关。创新是多么深奥的词语,待我们用智慧将其攻破。

创新,让我们与你同心,邀你为伴,畅游知识的海洋。

别做笼中鸟作文【四】

鲁国人的才能是编草鞋,而越国人不穿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绢,而越国人不带帽。他却要搬去越国居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懂得更新观念,敢于开拓,去重新开发新事物。

创新可以造就成功。它首先是一种大胆想象尝试,当然更可转化为成功源泉的进行曲。刘路的成功正是源于他的`创新能力。“西塔潘猜想”为什么多年无人破解?因为大家习惯用传统方式思考,所以“西塔藩猜想”不被破解;正是因为刘路转换角度进行思考所以“西塔藩猜想”被破解。如果刘路与大家都用相同的方式思考,不将已有的方法进行修改,那么他就不会创新性的发现证明“西塔藩猜想”的方法。正是因为它更新了人们常规观念,从而开拓创新的找到了证明问题的方法。因此可见,开拓创新对于一个人的成功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之源。科技理论和体制的创新对思想的解放尤为重要。如果越人拘泥于常规,不解放他们的思想,那么他们会人云亦云,鲁国人就会败得一塌涂地。1931年中国公司TCL,只是一个以生产磁带为主的地方小企业。1997年以来,经过公司制作的TCL不断研究市场状况,抓紧市场脉搏,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且诚信经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多项外观设计和核心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终于成为中国彩电业巨头。试想,如果TCL公司持续卖磁带而不创新,那么会有如今世界竞争中的一席之地吗?因此,创新可以创造财富和荣誉。

苏联的改革,一味的照旧,停滞不前是使国家分解的原因之一。苏联因为学习社会主义,而没有改变思路,从而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如果苏联在改革中,拥有创新的能力,那么会是如今强国之一,因此,创新可以拯救国家命运。

创新可以造就成功,可以创造财富,可以拯救国家命运。因此,让我们在学习中,多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让梦想离我们更近一步。

别做笼中鸟作文【五】

很早之前就知道刘同了,因为我身边有一个刘同的铁杆铁杆铁杆粉丝。

第一次正儿八经地看刘同的书,是2014年的冬天又或者是2015年的春天,反正那个时候天还有点冷,还是在西亚斯的自习室。记得那个时候迷茫的自己(现在也会迷茫,但是觉得比那个时候要清醒了很多)。看的第一本书是《谁的青春不迷茫》,具体的感受现在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今天写《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的一个最大驱动力就是,记性不太好,有一些不错的感想要尽快写下来,要不过几天可能就又忘记了。

第二本刘同的书是2017年年底《我在未来等你》,还很仪式感地拿上这本书和小伙伴去了悉尼的La Perouse。我们带上了coco买的奶茶,肯德基的炸鸡,兴致勃勃地去到了目的地。一个略带郑重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悉尼的夏天,阳光暖暖的,也如书名所说,我在未来等你,充满着希望。But,生活总是残酷的,在社会中,大家都在学着如何快速成长。书的内容我又记不清了,我无能

刘同的书有以下几本:

2004年《五十米深蓝》

2006年《美丽最少年》

2012年《谁的青春不迷茫》

2014年《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2016年《向着光亮那方》

2017年《我在未来的你》

2018年《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五十米深蓝》和《美丽最少年》是名字不太熟悉,很少听别人提起的书,我也没有看过是真的,暂不做任何评价。现在应该也不会要去买来看,因为有一些书,可能过了那个时间点就不是很适合自己去看了,毕竟人是在动态发展变化的。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和《向着光亮那方》是在微博上看过刘同写的一些感想和推荐的,但是书我还没有看过,本次读后感也侧重于《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所以,关于青茫系列四本书的分享,等我把这两本看完再来和大家分享,又或者我可能看完没有啥特别感想的话,就悄悄地~悄悄地~悄悄地忘掉这回事

步入正题,谈一谈自己对于《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的感想。最近在思考关于职场的问题,所以有意识地开始看一些商务的书,比如稻盛和夫的《心法》,《干法》和《匠人匠心》,借助别人的智慧来帮助自己思考一些自己尚未想明白的问题。总而言之,明确一下自己的道路,确立一下“正确的”价值观。

整本书看完的感受是,

第一,刘同的书深度增加了,刘同更加成熟了。

第二,刘同真的读了很多书,成功的人身上的很多东西都是相似的。

第三,知道是不够的,要去做的,实践出真知。

接下来,分享一下自己觉得不错的书中的观点,没错,我就是那个金句搬运工:以下内容来自《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黑色,红色以及绿色部分为自己的摘抄,蓝色部分为自己的心得体会。

前言P4说白了,如果一份工作仅仅是工作,那么它很有可能只能养活此刻的你。但是,如果一份工作你是按照职业的标准去选择的话,那么它就能养活未来的.你,以及你的家庭。

前言P5当有人问我有关于他们工作的问题时,我通常会反问一个问题——你花了多久才决定去做这份工作的?

前言P6如果每个人的职业都有“3232”的过程,很多问题自然就能在过程中解决了。十年听起来很长,但经过这十年的任何人,都不会再为职场困惑了。即使有疑问,也能用明确的方法去解决。

正文P4能够真切地认识自己,是件多么幸运的事。正确地了解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怎样了解自己,就是在一件一件的小事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在一件一件完成的小事里,收获一点点自信和成就感。

正文P15人可以比能力,但千万别和其他人比运气,运气是没什么可比性的。

正文P31如果你本身出了问题,要考虑的是如何改变自己,而不是想着如何阻止别人发现你的问题。

正文P52而当你真正投入做一件事之后,会明白两件事:首先你会明白,把一件事认认真真做好,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同时做很多事;其次你会明白,有人风风火火做各种事仍未有回报,是因为他们从未投入过。从“做了”到“做”,正如从“知道”到“懂得”的距离。

正文P94不是你的想法没有突破,而是你的执行力没有突破。

正文P109我们希望谈判的对象是带着脑子来的,不是带着嘴来复读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并且让自己变得专业,应该是对自己的要求和追求的方向。

正文P116自信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它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上。

正文P117最好的未必最合适,抓住这一点,在想要别人向你靠拢的时候,多做一点点分析,会对你有未雨绸缪的好处。

正文P134真的对不起,但事到如今,我已经知道错了,你发脾气也无济于事。我相信,在你指出后,我能做得更好。

正文P136 “你觉得怎么样?”不是将选择权交到别人手中,而是想从别人那里获取更多支撑自己的能量。

正文P137当你拿不准一件事是否正确时,判断的标准一定不应该是“领导这么说”,而是这个行业其他优秀的人都是怎么做的。

任何人的工作都不是为了取悦上司,而是为了自己。

P138 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是因为他们有更多的经验与能力,能让我们的职场变得更有效率。

要知道,进入职场,没有永久的上司。能带给你正确方向的,只有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和执着的努力。

正文P157如果你现在不解决眼前的问题,你在这一行进步得就会很慢,未来也不会有什么发展。

正文P163比如“做你真正感兴趣的,而不是为了抢机会”这个原则。

正文P165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最好放在你擅长且感兴趣的事情上。

正文P170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更多的时间,用来向自己提问,向自己解答,自己与自己探索,整个人就不会显得那么浑浑噩噩,凡事心里都会有点儿数,人也会看起来更自信一点儿。

正文P174名人励志故事到底对我们有用吗?

我个人觉得对我最有帮助的地方就是,我在看他们的故事时,我会看自己喜欢的这个人在面对某一件具体事情、具体危机的时候,他是选择怎么做的。如果是我,我又会怎么做。我很少看一个人人生的起因和结果,我更在意的是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思考方式。毕竟,思考方式才是能让一个人变得比以往更不一样的方法吧。

之前看马云的传记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困惑,因为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那么我们看名人传记是为了获得什么呢?在这里,渐渐找到了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答案),那么躺在那里的乔布斯传,李嘉诚和李开复都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正文P194其实我们选A没有错,选B也没有错,错就错在A和B都不选。我们可以选择放弃,但是我们不能放弃选择。

放弃选择其实就是内心还是没有取舍,有舍才有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放下是为了拿的更多。需要学习的是能力的提升和转化,比如读者和法律工作者之间的相关性就在于思考的力量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这两点是两种不同人群可以相互转化的。插花和阅读之间关联的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安静的时间,思考自我的能力是可以转化的。寻觅好吃的和好玩的与淘宝筛选东西是有相通的,选择和判断能力都会有提高。事事留心皆学问。

正文P201每个人至少拥有一个可坚持的爱好,一个可解析成很多小情结的大梦想,这样才知道何为坚持。找到目标并付诸努力。也许现在的每一站都不是终点,但起码可以落脚靠站。

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确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它会让你在孤单寂寞的时候,抚慰自己的心灵,不至于被孤独填满。兴趣爱好也会激发你想要去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越折腾越有趣,生活就会越来越有聊。

正文P204在职场上,从来就不缺提出意见的人,缺的是提出建议的人。

要适当提醒别人,给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的时候,除了说教模式,是不是可以给别人提供更好的选择呢?如果你不能给别人提供更好的选择,你提供的很多建议可能就不太具有参考意义,因为对他人来说,你没有给他更大的好处,那么他只能在他能选择的范围做出对于他自己来说最好的选择。所以,很多时候,要学会给建设性的意见。

正文P216别人之所以说你变了,无非是因为你不再按他们的想法行事罢了。对自己好一点,怎么好都不过分。

正文P234因为不管快乐还是难过,如若沉溺于某一刻,无论是重复每一天的枯燥,还是重复每一天的幸福,对人生而言,一辈子也仅仅是活了一天啊!

多么惨痛的领悟,没有一天是一样的,所以坦然接受每一天,然后尽量去做自己想做的能做到的事情。最近在看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希望可以有新的感悟。

正文P237熬那些很苦的日子一点儿都不难,因为我知道它会变好。我更佩服的是你,明知道日子一成不变,还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照常过。换成我,早疯了。

正文P245以前,我怕被人利用;现在,我怕自己没有人利用。

正文P252所以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自己心安了、喜欢了,别人才会喜欢。

正文P256这个要求我可以拒绝,但是我没有,因为我已经学会了如何迈出一只脚的同时,做好另一只脚赶上的准备。需要学会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当你发现你能帮他们解决问题时,你就越来越期待这种相遇。

正文P261人可以把自己当回事,但前提是,必须有人会搭理你。否则,就算你一个人演戏演了,都没人来替你收尸。

正文P 265有时,柔软或许比强硬具备更强大的力量。时刻想想舌头与牙齿的故事。即使一颗牙都没有了,舌头还在呀。

正文P268以前,有位同学问我:“如果看一本书,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本书是不是就没有意义?”我的回答是,如果看书只是为了功利地找到一个所谓的答案而已,看书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因为看书不是为了找答案,而是通过阅读,让自己能够站在更多的角度去看待不一样的世界,能用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自己找到答案。阅读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给人以明确的答案。

关于这一点,在稻盛和夫的书里有提到过,就是一个人要有自我思考的能力。在一个微博网红博主那里,也得到印证,就是思考角度的多元化,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我又想起了之前朋友圈看到的一个朋友分享的文章,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产生问题的思维能解决的。名人也好,普通人也罢,在他们身上我再次感受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思考方式的重要性,他们身上都有相似之处。

正文P274 “换位思考”这四个字虽然简单,但工作中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几个?我们常说“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明明是自己理解能力有问题,非要怪道理没有意义。看这本书的时候,在这里笑出了声,刘同说的一点毛病也没有呀,多么赤裸裸的现实。

总而言之,觉得这本书的实用性还是很强的,没事的时候适合拿来翻一翻,看一看,提醒自己,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正确的选择,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