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毛笔考级的作文(以书法考级为主题的作文)

毛笔考级的作文(以书法考级为主题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15 14:56:22
毛笔考级的作文(以书法考级为主题的作文)

毛笔考级的作文【一】

想当年,毛笔字也是我的特长之一,每次写完作业,我总会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上几个大字才肯罢休。

我一年级就开始学毛笔字,但随着年级的上升,作业也越来越多,老妈不得不把我毛笔字课程停掉,我也渐渐没时间练了。毛笔,在五年级的那个寒假,被冷落在了一旁。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成为六年级的大姐大了,在还没开学前,我把以前用的书本都放到了柜子里,把新的课本放在桌子上。无意中翻到了以前写过的毛笔和砚台,还有几张毛笔字作品,又有了想学的热情,我跑去跟老妈郑重表示:“我要重拾毛笔!”老妈也同意,“放弃了这个真挺可惜的,既然你想学,那就写吧!“

我从柜子里重新拿出文房四宝,摆在桌子上,拿出曹全碑的字帖,倒上墨水,在纸上写了起来,虽然笔在手中还算稳,但已经没有以前写得那么好了。停掉毛笔的那个学期,每天都是用硬笔写作业,渐渐忘了握毛笔的感觉。从今以后,我要把毛笔字一直坚持下去!现在每天一笔一划地练,也渐渐找回了当初的感觉,想粗就粗,想细就细。

重拾毛笔,不是为了以后当什么书法家,而是希望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毛笔考级的作文【二】

在去游泳馆的路上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害怕,你可以的。”到了游泳馆,看到别的班级有已经考完的同学,我心中开始紧张了。跟同学们急匆匆地换完泳衣以后,我们就出了更衣室。

到了参赛大厅,同学们早已在岸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组织这次活动的.董主任说:“考3级的同学游一个来回,二级的游到头……”还没等老师说完,我就“啊!”了一声,我可游不到那么远。于是就从拥挤的人群中找到王老师说:“老师,我能不能报考一级啊?”王老师有点失望地看着我问:“真的游不到头?”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好吧,那记得把你的出场顺序改过来!”老师勉强答应了。董主任又宣布了比赛规则:脚不能碰地,中途不能停下休息,否则都算违规,要被淘汰。

比赛正式开始了,“好,现在请考3级的同学站在自己的泳道上。”听到喇叭声后,同学们都神情严肃地走到自己的泳道前,那架势真不亚于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参赛选手有我们班的刘润义、黄玉婷、刘金慧、高云涵等。“预备。开始!”“扑通!扑通!”几位选手像真正的游泳健儿们从高高的岸上跳到了水里。看!有的人用蛙泳,有的人用自由游,也有用蝶泳的。现在遥遥领先的是杜云豪。他用的是蝶泳。第二名是匡正。别看他那么胖,游泳还真不赖。而岸上的我们则声嘶力竭地为水里的选手加油助威,现在比较落后的是我们班的刘润义,尽管她最后没有按时游到终点,但是是她已经很努力了。她要参加复赛。

“好,下面请考2级的同学站在道上。”2级的同学分为两组,第一组有我们班的周宇航和张明涛等。“预备,开始。”“哗啦!哗啦!”2级的每位选手都是用蛙泳,只有栾天用的是仰泳。“加油!刘一艺!”“刘一艺加油!”别看这不是什么正式的比赛,但是是现场的气氛真的很热烈。第二组的尽管没有我们班的,但是我还是打心眼里为他们加油。我们班的刘润义也参加复赛了,别看她考三级没过,可这次游得快多了。终于按时游到了终点。

下面就轮到考一级的出场了,我不太敢从岸上跳水,就从扶梯那儿下到水里,刚触到水,我就叫了起来,“啊!水好凉啊!”尽管已经“预备开始”了,但是我冻得怎么也游不动!游不动,我就走。于是我就功亏一篑了。

尽管这次我失败了,没有得到证书,但是我会利用好今后游泳课的时间,好好练习,争取下次拿到考级证书。

毛笔考级的作文【三】

要开始考试了,我的心像揣了个小兔子似的,砰砰跳个不停。心想:要是没考过怎么办?爸爸好像看出我的心思,安慰我:“不要紧张,放开写!”

上午九点,考试正式开始。我拿出纸,倒上墨,写起来。考场上的气氛很紧张,我写了几遍,就是写不好。我想起爸爸对我的鼓励,鼓足勇气,决心重头再来。于是,我就像平常练习时一样写,写得很顺利,可当我写到回归的“归”时,我发愁了。

毛笔字必须写繁体字,我写的字体是行书。要写好,怎么办呢?忽然,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繁体的“归”是这样写的——(歸)。我用笔一点,把竖拉长,用千丝连起来,写出两个横折,再在下面写一个“止”字。右边,我写出一个横折钩,再写一个下钩横,用千丝连带,写出一短横,在下面写一个“巾”字,就写成了繁体“归”字的行书(歸)。

写好了这一个字,后面的字就写得很顺利,最后写出了一幅漂亮的'书法作品——《九月九日登玄武山》。随后,我还写了两幅作品,分别是《秋江送别》和一幅对联,都很成功。我看看旁边的同学们,有的眉开眼笑,有的面无表情,有的唉声叹气,甚至还有的怒气冲冲,也许写得很糟糕。

写完了字,我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拿出书,默默地读到:“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我反复回味着诗的意境,仿佛是在留恋这一次难忘的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