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成考英语作文规律(成考英语作文必背范文完整版)

成考英语作文规律(成考英语作文必背范文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4-06-13 23:57:49
成考英语作文规律(成考英语作文必背范文完整版)

成考英语作文规律【一】

陪刘昶看完电影出来,已经快10点了,可是刘昶劲头还是很足。是啊 ,今天看的是奥特曼的电影,确实够让他兴奋的。迎着习习晚风,刘昶提议说:“妈妈,咱们来找规律吧!”

“什么规律?怎么找?”刘昶的话让我一头雾水。

刘昶微皱着眉,想着怎么跟我这个“学生”讲解。他指着两边的树说:“你看这些树,它们总是一棵大,一棵小,这就是它们的规律。”

哦,我明白了。这应该是最近数学书上正在学习的“找规律”的内容。刘昶愿意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我自然乐得配合。“那么,咱们找吧!看谁找得多!”

我仔细地找,发现脚下的地砖颜色很有规律。“地砖总是一块红色,一块黄色!”我抢着说。

刘昶也在找:“那边的灯一闪一闪,总是红色、绿色、蓝色这样来变化!”

刘昶突然蹦来蹦去,让我找他动作的规律。我仔细一观察,原来,刘昶隔一块砖蹦一下,隔一块砖蹦一下。嘿,还真挺有意思。

刘昶又规规矩矩地走了起来,还让我找规律。这下可难住我了,我左看右看也没有看出门道。刘昶说:“你看,我的左手在前的时候,我的右手在后;我的右手在前的时候,我的左手在后。”哈哈,是啊,运动也有规律可找啊,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走着走着,刘昶又开始玩花样了。他先隔一块砖蹦一下,再隔两块砖蹦,然后隔着三块砖蹦,想让我找规律。可是,奈何小小刘昶,腿儿不长,蹦不了四块砖那么远的距离,急得他不行,却把我乐坏了。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当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它就会趣味横生,甚至妙不可言。和孩子一起,爱上数学吧!

成考英语作文规律【二】

有一次,菲菲和蓝猫玩跳格子的游戏,他们跳的格子是这样的:1 2 3 4 5,菲菲把一个沙包抛到第一格,再单脚跳进此格,捡起后回到起点,再抛进第2格,菲菲跳进第一格后再跳进第二格,但跳进第二格时,菲菲踩到线了,所以失败了。蓝猫接着玩,他一下就跳进了第二格,菲菲说它赖皮,不算。刚好洋博士经过这儿,问明情况后,夸它们说:“知道吗?你们玩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蓝猫和菲菲很惊讶。

洋博士说:“你们跳格子,每次可以跳一格,也可以跳两格,还可以一格两格断续的跳,但每次最多只可以跳两格,跳完5格共有多少种跳法呢?”

菲菲和蓝猫都认真地想了想后,蓝猫拍着脑门说:“第一格,很显然只有一种跳法。第二格,可以一次跳一格,跳两次;还可以一次跳两格,跳一次;有两种跳法。第三格,可以一格一格的跳,跳三次;还可以先跳一格,再跳两格,跳两次;或者先跳两格,再跳一格,跳两次;有三种跳法。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知,跳进第四格有五种跳法,跳进第五格有八种跳法。”洋博士高兴的笑着说:“你们仔细观察跳进每一格的方法数1、2、3、5、8,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菲菲回答说:“我知道,我知道,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洋博士说:“对,这其实是一个有趣的数列。想不想听一个关于数列的故事呢?”

蓝猫和菲菲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想,当然想。”

于是洋博士说,意大利比萨的一位绰号为斐波那契的数学家在《算盘书》这本数学著作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兔子出生以后两个月就能生小兔,若每次不多不少恰好生一对(一雌一雄。假如养了初生的小兔一对,试问一年以后(即第13个月共可有多少对兔子(如果生下的小兔都不的话?

此题的推算方法和跳格子一样,从第三个月起每个月的兔子数是前两个月的兔子数之和。据此推知,一年后,共有233对兔子。以上兔子数构成的数列,现在称之为“兔子数列”。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认真的观察,才能不断地了解生活中的奥秘。

蓝猫和菲菲不约而同地点头称是。

最后蓝猫说,我出两道关于数列的题,请大家一起算一算吧!题目是这样的:

1、4、7、10、( 、16、19、( 、25、28

96、( 、24、12、6、3

比一比,看谁最聪明吧!

成考英语作文规律【三】

找规律是一种十分锻炼人逻辑思维的数理游戏,它千变万化,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有些同学可能讨厌它,认为它很枯燥很无奈,一碰到这样的题就变得抓耳挠腮。但我很喜欢,因为在找规律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我的观察力、相互联系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我还从中到了无穷的乐趣。

其实,我对找规律的喜好,还是从做妈妈给我买的《哈佛给学生做的300个思维游戏》这本书上的游戏开始的。书中列举了300个思维游戏题,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其中有许多找规律的题型。例如:你能找出最后一个数字盘中问号部分应当填入的数字吗?

猛一看三个圆盘中相连的两个数字之间毫无规律可言,这可怎么解呢?别急,慢慢地观察或许不难发现,假若把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拿出来比较一下,规律好像就出来了。真的吔,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之间都存在相同的倍数,或叫“特定数”。如:

第一个圆盘中:21÷7=3 9÷3=3 15÷5=3 27÷9=3;即第一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3。

第二个圆盘中:30÷5=6 24÷4=6 12÷2=6 36÷6=6;即第二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6。

好吧,既然第一、第二个圆盘中的规律都是找“特定数”,那么第三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即找特定数。从9÷1=9 45÷5=9 27÷3=9 就可得出,第三个圆盘的特定数是9。以此类推,?÷8 = 9 那么 ?= 72

所以,问号部分应当填入数字72。

啊!终于找出来了问号部分的答案了。每当此时,我都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因为经过苦苦思索后,又猛然间豁然开朗,那种成功的喜悦是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的。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苦思觅想,一次次的豁然开朗,使我欲罢不能。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种痛苦并快乐着的找规律游戏,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通过找规律的游戏,我渐渐地领悟到一个真理: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深入其中,不断探索,勇于拼搏的人才能真正的找到它。

成考英语作文规律【四】

传说春秋时候,宋国有个农夫,播下麦种后,整日蹲在阡陌上,望着自家那一亩见方的麦田,希望麦子赶快成熟抽穗,可是麦苗仍旧慢慢地生长。一日清晨,他实在急不可耐,来到麦田里,把每株麦苗都拔高了一节。直到日落西山,才筋疲力尽地回到家里,他兴奋地对儿子说:“今天把我累坏了,不过田中的麦苗,都长高了一大节。”儿子听罢,大惊失色,跑到田里一看,麦苗全都枯萎了。

植物生长是有规律的,首先,要适时下种,其次,要有足够的水分,适当的肥料,充足的日照和适宜的温度,只有遵从这一切,植物才能生长茂盛,违反了这些规律,植物轻则生长缓慢,重则导致亡。可见,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我们都希望自己学习成绩优异,这其间同样有一定的规律,就是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每一节课都专心听讲,对每一个定义的含意和适用范围都能透彻理解,每一天都认真预习、复习,仔细琢磨定义之间的逻辑,关系,力求运用自如,学习才能获得“丰收”,如果诸如此类的.事情都不去做,只靠前的“临阵磨枪”,那即使得到“理想”的分数,知识也会象那被拔了节儿的麦苗一样,很快枯萎,如果为了得到“理想”的分数去抄袭他人的现成答案,就连心灵中智慧的禾苗也要枯。

思想上的进步也是循序渐进的。“人恒过,然后能改”。我们对待有错误的同学,首先应当相信他能改,然后对他善意诚恳地提出批评,这种批评应该是恰如其分的,实事求是的。不能认为批评越尖锐,言词越刻薄越好。如果急于求成,企图一蹴而就,或是脱离实际,只图一时痛快,反而会好心办了坏事,引起被帮助者的反感。这种类似拔苗助长的事情在社会生活中是常常发生的。

我们千万不要学那个农夫,只一味地求快,不按客观规规律办事。古语说:欲速则不达。我们只有认识事物规律,按照事物规律办事,才能取得胜利。

成考英语作文规律【五】

有一次,我和我的妈妈一起种豆芽。

第一天,我发现豆芽的皮皱皱的,像一个老人的脸,正在对我咪咪笑呢。我看到了这个情况,马上把豆芽拿起来,跑到妈妈旁边,说:“妈妈,豆芽的皮怎么皱了呢?”妈妈说:“这只是一个过程,到时候还会有更奇怪的事情发生。”“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说。

第二天,我发现豆芽的皮已经完全脱下来了,而且也根长出来了。我想拔一下根,想让根更长,更快长大。但是,当我要把根拔长一点儿的时候,被妈妈看见了,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你绝对不可以拔根。”“为什么?”我问。“这样的话它一定会的。”“那又是为什么呢?”妈妈说:“反正……你别拔就对了。”

第三天,我发现豆芽的叶子也长出来了,这时,我突然想起妈妈昨天说的话,“你绝对不能拔根,这样的话它会的。”你不让我做,我偏要做。再说了,还能让它更快长大呢,就算会,那也要试试看才知道啊。于是,我打算,等妈妈走了之后,把根拔长!过了一会儿,妈妈走了,我的行动就开始了,我把根慢慢拔长。根拔长了,我的心里终于舒服了,因为根拔长了,豆芽还没。

第四天,我的家里散出了一股非常难闻的味道。我和妈妈一起搜索了这个味道的来源。让人惊讶的是,味道是从豆芽身上发出来的。豆芽了。妈妈知道是我把豆芽弄的,于是说:“大自然的规律是不能改变的啊!而你,就破坏了大自然的规律。”

原来,大自然的规律是不能改变的,如果破坏了大自然的规律,就一定有不好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