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新洲道观河风景区作文(畅游蟒河景区作文)

新洲道观河风景区作文(畅游蟒河景区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6 03:43:31
新洲道观河风景区作文(畅游蟒河景区作文)

新洲道观河风景区作文【一】

在我的家乡汝河北岸有一个滨河公园。这里四季如春,风景宜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春天小草从地下钻出了脑袋,东瞧瞧西望望柳树姑娘正在梳理她的长长的秀发,美丽极了。各种花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赶趟儿开。看,桃花像小河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小燕子站在哨头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好像在说:“哇,滨河公园好美呀,我都不想走了。”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久久回荡在滨河公园的上空,那是孩子们在嬉戏玩耍。

夏伯伯送走了春天,公园也更绿了。各种大树枝繁叶茂,白杨树挺立在炎炎夏日中,像无畏的英雄像永不低头的士兵。人们在草坪上,大树下,跑道上乘凉、建身、玩耍。有的捉迷藏,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成名,还有的在扯家常。

秋公主穿着金黄的服装,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带着他一起的,还有调皮的小精灵。小精灵用魔法让树上的叶子都穿上了红、橘、黄三色的衣服。树叶飘落时就像黄色的小公主在跳舞,美极了。女贞子树在秋风中摇动,树上的果实像一串串紫色的小葡萄,特别漂亮。

寒冷的冬天到了,大雪飘落下来,大地白茫茫一片,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冬青树依然挺立在寒风中,其他树已被大雪压弯了腰。人们在雪中堆雪人,打雪仗,好不热闹。

啊!美丽的滨河公园,我爱你!

新洲道观河风景区作文【二】

我身在宝鸡长在宝鸡。宝鸡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南河公园。我喜欢到南河公园里玩。希望这样的公园再多修建一些。

秋日在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来到南河公园,公园里有一片一片的草地,草地黄黄的,绿绿的,软软的踩在上面很舒服,低头一看叶子上还挂着一颗颗晶莹是露珠。。草地旁的广场一角上,有一队服装整齐,动作缓慢正打太极拳的爷爷,奶奶,傍边还有几个小朋友正在嬉笑打闹。另一角有几个年轻的大妈们人手一把宝剑,跟着音乐正在认真的练习。公园的小路上时不时可以看见有各种年龄段的男男女女正在跑步,热闹一片。

中午到了,微风吹动,一棵棵柳树轻轻摇动,在公园里的草地上,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整个公园一片寂静,只有偶尔刮过的“呼呼”的风声和飞过的鸟儿的鸣叫声。公园好像我们一样睡起了午觉。

夜,轻轻的来了,公园里又变的人山人海。广场上几百人齐跳的广场舞;篮球场上扣得分的小伙子;湖边亭子里一个个吼着秦腔的人;拉着二胡的伴奏者,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晚上,不管是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来了。广场上热闹非凡,河边小路上的一盏盏灯亮起来了,倒映在水面上,好一幅美丽的画。

南河公园的秋天不是凄凉的,而是热闹的,是美丽的,是和谐的。南河公园是宝鸡的特色,希望南河公园越修越好,我喜欢大家都到南河公园里玩。

新洲道观河风景区作文【三】

今天下午3:00我和妈妈爸爸,约了刘鸿睿,刘晓茁,唐子杰,王锟,何怡卓,高羽非,陈彥锦和他们的妈妈去沙河公园玩。3点我和爸爸妈妈到了沙河公园的停车场,只有何怡卓和爸爸妈妈去了,其他同学还没来,我感觉没什么好玩的,我们等了30分钟,他们终于来了,我们玩了很多项目比如:飞镖,投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拿羽毛球拍来当枪打仗,草地打滚。

我们还,用一块大纸皮垫在屁股上,从很高山坡上往下滑,有点像在永记生态园的滑草。后来我们又去打羽毛球,但是风太大,羽毛球飞得歪歪扭扭。我们又去踢足球,踢了30分钟。就拿羽毛球拍来当枪玩打仗的游戏。天越来越黑,风越来越大,爸爸妈妈就商量好大家一起去吃饭,只有唐子杰和刘晓茁不去。

陈彥锦妈妈带我们去了桃源村的一家酒楼,我们7个大人,6个小孩点了10个菜。我们小朋友吃晚饭之后,就去楼下玩僵尸感染的游戏,大人要聊天,还有说不完的话。大人要走的时候,我们提醒他们说,“刚才上菜时,爸爸妈妈答应我们如果吃饭表现好,饭后就可以和同学多玩30分钟”。我们刚刚吃饭不是吃饭表现很好啊?”他们想了一想,是表现很好,就同意我们在酒楼门口多玩了30分钟。

大家都快快乐乐各回各家了。我们都玩得很开心,个个都满头大汗,希望下次还可以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出来玩。

新洲道观河风景区作文【四】

1.1 自然资源丰富,峡谷风光独特

阿依河发源于贵州省务川县分水乡,向东北蜿蜒流经重庆市彭水县境内,经长旗坝、舟子沱、三江口,最后在万足乡长溪滩汇入乌江。阿依河景区跨万足、汉葭、朗溪、黄家四个乡镇,全长约21公里,距离彭水县城23公里,是百里乌江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峡谷型自然风景旅游区。

阿依河景区自然资源富集,具有峡深、水急等特点。从长旗坝至乌江口其峡深谷高,河床狭窄,礁石遍布,河水清幽而景色绝美,人行其中或泛舟江上有若陶渊明误入桃花源,仿佛身在美妙的天堂,乐而忘返。从舟子沱乘舟而下,沿途可见各种各样的峡谷地貌:有形状若擎天的石笋、庄严的石佛、深不可测的溶洞、貌似罗汉的石笋。整个阿依河彭水河段水体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尤以七里塘河段和儿塘河河段的水体景观最为独特,江面绿水清幽,两岸翠竹环绕。

1.2 生态环境独具魅力

在阿依河景区内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在这些原始森林中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和许多古老的珍贵植物,据林业部门调查,阿依河流域有动物93种,鸟类63种,特别是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如黑叶猴、五步蛇、金钱豹等。阿依河沿岸有许多奇花异草和古老的树种,植物达169种,如中华纹母、红豆杉等。最近彭水县林业局在阿依河景区内发现了一株具有实用、观赏、科研价值的我国特有植物——银钟花。银钟花又叫钟海棠,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对研究亚洲大陆的变迁、植物区系、植物地理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此外,银钟花还有工艺美术价值。这次在彭水县发现的银钟花在全市范围内尚属首次。

1.3 浓郁的民族风情

阿依河景区是苗族土家族聚居区,在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活动,有独特特色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宗教文化等等。

1.3.1 建筑文化

在阿依河景区内可欣赏到风格各异、美观实用、独具历史民族神韵的土家民居吊脚楼。该吊脚楼在乡村普遍建造,多为木质结构,大多是正三间,悬山顶式,中间是天井。吊脚楼左右各设一侧门,内外有卧室、厨房、畜厩,卧室外面设火铺。

1.3.2 服饰文化

彭水苗族男子头缠布帕,呈“人字形”,身穿对襟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衣料多为自织,颜色有花青、花格、全青、全蓝,其中花格最优特色。苗族女子的头帕颜色和男子相似,但包法不同,多为折叠式。女子所穿的裤短而大,腰系围裙,胸前和袖口、裤脚习惯滚边、绣花或排纱。如果参加重要的节日,苗族女子就要着盛装且佩带各种造型美观的银饰。

1.3.3 饮食文化

阿依河沿岸居住在高山上的居民以玉米为主食,兼食杂粮;平坝的居民则以大米为主食。苗族男子爱饮酒,常以酒劝客,如遇客人拒绝他会觉得客人看不起他。肉以猪肉为主,牛羊肉为辅。还有彭水苗族人家几乎家家都有腌制咸菜的菜缸。

1.3.4 歌舞文化

在阿依河流域,有青年男女传情达爱的盘歌,有姑娘出嫁时的哭嫁歌,有最原始的船夫号子,有哭丧时的孝歌,还有平日劳动人民唱的山歌。在这些歌中,最著名的是鞍子的“娇阿依”,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彭水县曾经以“娇阿依”命名的少数民族舞蹈进京演出曾获得金奖。此外,苗族的舞蹈如跳花、龙舞、狮舞及甩手绢也在当地十分流行。

1.3.5 婚俗、丧葬及其他宗教文化

阿依河地区的青年男女婚姻以婚媒为主,而自主结婚的较少。苗族人实行土葬,棺木放在堂屋中央,全家举哀,戴孝帕,大门上贴“当大事”字样,扎各种灵屋和纸人纸马。请法师绕棺敲击法器,彭水人称“拿摸”。当地人很重视拜山神、树神、雨神和火神等自然神。每家每户的小孩如果生病了,要拜石头神。该地区最大的祭祀节为每年农历七月七,俗称月半。过月半的主要活动是祭祖,以纸钱封包,写已故长者名字,焚于户外,并大声呼唤他们收钱。这段时间,家里进来近似蝗虫等青色的虫子是不能伤害的,传说是亲人在眷顾,待七月十五过了,那种虫子便不会再来。时至今日,苗家群众依然重视过月半,届时接回出嫁姑娘团聚一日,并有“正(月)不接,七(月)不送”一说。

新洲道观河风景区作文【五】

暑假的一天,妈妈带着我去了一个美丽、漂亮的地方——河滨公园。

河滨公园的大门是棕色的,门前的柱子上雕刻着美丽的花纹,门上还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四个金色的大字---“河滨公园”,闪着耀眼的光芒,让我觉得生机勃勃。

公园的左侧是一条大道,大道的两旁是两排松树,远看像是为谁准备的“VIP”过道,宽宽的,足以容下一辆汽车,一直通向远方,隐入青翠的树林中;近看时,松树那一棵棵直直的树干,就像一个个坚强的士兵,守护着这条大道,我走在上面,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国王,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声,好像在说:“欢迎,欢迎”!小鸟站在树枝上欢快的鸣叫,好像是在彼此唱着一首动人的歌。我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一切,好像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一个奇妙的世界。

继续往前走,就是一个美丽的荷花塘,远远的就闻到一阵花香,我迫不及待的冲过去,哇!好大的荷塘啊!只见那粉红的花朵从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好像一位芭蕾舞演员在翩翩起舞,这真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啊!花的样子也不同,有的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有的还只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看着眼前的一切,我不由地想起另一首杨万里写的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夕阳西下,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了河滨公园,可我的心却留在了这美丽的地方!

新洲道观河风景区作文【六】

[1] 李家发. 重庆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刘玲莉,周建华.“峡谷地貌”旅游风景区的生态规划设计——以彭水阿依河风景区规划设计为例[J] .南方农业,2011(2).

[3] 马耀峰. 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4] 马勇. 旅游景区规划与项目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周玲强,黄祖辉.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 经济地理,2004(7).

[6] 吴建华,郑向敏.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0).

[7] 郑群明,钟林生. 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 . 旅游学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