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用论语12章中的一句话写作文(论语十二章写作方法)

用论语12章中的一句话写作文(论语十二章写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4-04-25 21:07:29
用论语12章中的一句话写作文(论语十二章写作方法)

用论语12章中的一句话写作文【一】

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博士挑了一个罪犯和一个成功人士并询问了他们如何成了现在的样子,那个罪犯讲述了一个他小时候分苹果的故事:“我小时候,有一次妈妈给我和妹妹分苹果,苹果有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妹妹二话没说便伸手拿那个大的,结果妈妈没有给她还打了她一下,我看见了便说:‘把大的给妹妹吧,我吃小的。’然后妈妈把大的给我了。从此,我学会了骗、偷、抢还有打,就成了今天的样子。”

那个成功人士也讲了小时候分苹果的故事:“小时候妈妈拿了两个苹果,一大一小,她问我们要哪一个,我们都说要大的,然后妈妈说:‘你们去割草,谁割得最快大苹果就归谁。’最后我赢了,也得到了大苹果,后来我就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靠劳动来换取。”

博士从这个事情中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句话,这句话就是:“世界掌握在母亲手中。”

用论语12章中的一句话写作文【二】

她从听到那句话起,就成了母亲。

阳光透过那扇已有些褪色的朱红色窗户洒在这张小床上,母亲看着床中的孩子,那如水晶般得双眸,那青里透着红的小脸,一张泛着浅红的小嘴一张一合。母亲面带着如春风般得微笑注视着这个精灵,好像在等着什么。

‘妈。。妈妈’一声娇嫩的叫声突然传来。没有一点预兆,像一场无息的暴风雨浇注在母亲身上。母亲停住了,双手搭在床边,眨眼忘记了,呼吸也悄然消逝,只有那像清晨里的第一缕阳光的目光,柔和而温暖,环绕在孩子身上。突然,她伸手抱起孩子,后退一小步,随即原地旋转起来。顿时母亲爽朗的笑充斥在整个房子。

此时,母亲像一个孩子,得到了她最为珍贵的东西。直至怀中的孩子打起了哈欠,两个小眼睛微微闭合,母亲才停了下来,缓缓走向前,两只手小心翼翼地把襁褓放回,这是她的世界,她的所有!母亲坐在床边的小凳,两只手随意地挂在床沿,一只拖鞋还在远处静静地躺着,可此刻,母亲的眼中只有那个精灵!

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一切都仿佛睡着了,只有那句话的余音和母亲柔和的目光在空中飘荡,旋转,翻腾!

孩子渐渐长大,也渐渐叛逆,也变得不爱说那句话。母亲因为孩子在学校与其他同学打架,被叫到学校。来的时候,母亲连深蓝色的工作服都没换,两个裤脚沾满了灰,一颗颗汗珠挂在母亲已有些愁纹的额头,母亲喘了喘气,‘你又。。’话还未完,就被他打断‘你来的时候就不能换件衣服吗?脏兮兮的是个什么样,来那么急干什么,有意思吗?’,母亲没有说话,看了他一眼,满身灰尘,脸上肿了一个包,旁边站了一个比他高很多的孩子,正轻蔑地瞥了他一眼。

母亲叹了口气,便向着老师走去。母亲领着他走出校门,向着与他干架的那个同学家走去,‘干啥去呀?’他不解地问。

‘给你。。讨个说法’母亲一改往日的温和,声音低沉而严厉。他知自己理亏,正想和母亲争辩,抬头而望,母亲已经走远,他只得跟上,心中有些不安。

他从未见过母亲发这么大的火,如果说母亲以前像是一湾平静的湖,而此时却像是一汪海浪咆哮,波涛汹涌的大海,母亲吵得面红耳赤,双眼不知是愤怒还是委屈留下了一行行沸腾的泪,一只手攥的发白,另一只不断的挥舞,有时重重地拍着防盗门,一时间,各种嘈杂声撞击着他的耳膜,他紧紧地抓住楼梯的铁扶手,缩在楼梯里,不住地颤抖,心脏砰砰直跳,双眼紧闭,头深深地埋在两膝之间。骂声,拍门声,喊声仿佛一张粘稠的蛛网,牢牢地绞住了他。可突然,一切都停止了。

‘他是我的儿子,我不许任何人伤害他’。只有这一声,他听清楚了。

他紧紧地跟在母亲后面,他不知自己是如何从同学家出来的,如何松开那只因恐惧而僵硬的手。但他知道最终母亲艰难地胜利了,可这疯狂的背后却只是为了讨个‘说法’!‘妈妈,我错了,我以。

以后再不惹你生气了,妈妈’他小声说道。母亲依旧向前走去,可又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猛地停了下来,也许因为泪流得太多,母亲很平静,只是把手放在孩子的头上,他突然感到了这只手的沧桑,这只手的艰辛,这只手所包含的一位母亲的辛酸。‘妈。。妈。妈,对。。对不起’他再也无法坚持住,在这黑夜中放声大哭,他紧紧地抱着母亲,在她面前,他永远只是个孩子!

他终将成熟,终将真正的长大,他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大学,母亲为此兴奋得连两鬓的白发都仿佛充满了活力。

‘妈,我说坐飞机的嘛,您看这火车多慢啊!’‘没事没事,这还不是为了省钱’母亲笑着说。一根根纹络拧成一朵朵花在母亲脸上绽放,头上的白发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像一群孩童在互相挑逗。

‘妈,你看那边,好美啊!妈,你快看啊,就要没了’

‘妈,您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这么逗啊?’

‘妈,您吃您吃,我都吃了多少了,吃不下了’

母亲一路上都在幸福中度过,下车时倒还有些留念。站在月台,孩子拥抱着母亲,‘妈,我走了,您注意身体啊’‘诶诶,那是那是’母亲一个劲的答应,回过神来,只剩下儿子远去的一抹背影,想招呼儿子再叮嘱几句,可手举到一半,又缓缓放下,叹了叹气,朝着远方会心一笑。

黄昏夕落,秋风四起,一抹深黄勾勒出一个佝偻的影子,在晚风中轻轻摇曳着的雪白发丝中夹杂着一声又一声的叹息!

母亲听到那句话,哭了,笑了,老了。

那句话如同一个无法消除的烙印,母亲承受着。

可母亲无悔,因为那句话早已成为了母亲的一生,一辈子!

用论语12章中的一句话写作文【三】

时光飘啊飘啊,它把我带到了20xx年9月1日,那是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碧空如洗的早晨,我来到坦坦教育国学课堂,每一位同学的书桌上都放着一本书—《论语》。

我开始学《论语》了!初学时,我一头雾水,根本听不懂,完全不知道老师在叽哩呱啦的讲些什么?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我明白了《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传承下来的儒家思想智慧,《论语》也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辑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的言行录。儒家把《论语》《中庸》《孟子》和《大学》合称为四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的世界,听听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吧!

《论语》的主人公孔子,外貌略丑,一头乌黑的头发披在肩上,两只如同铃铛一样大的眼睛看着每个人,鼻子嘴巴大的不得了,都能和苹果相比了,但最有特点的是它那尖尖的耳朵,一般人还认为他在扮演小丑。

虽然孔子的外貌一点也不帅气,但他的知识可渊博了。他的经典语录都被他的弟子们整理并流传了下来,但有一些话却被人们误解了。比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被一直误解成了父母在,儿女不能出去,必须要待在家里,不可以去其他地方。而正确的意思是:父母健在,不要远离家门,如果非远行不可,也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所去的方向位置,以便听候父母的随时招呼。

读《论语》让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像君子一样,堂堂正正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还有区别君子和小人为人处世不同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它的意思是:君子讲求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盲目地随从,小人讲求无原则的盲目随从附和而不是和谐。君子可以广交朋友,但绝不会交让自己去干坏事的那种朋友。比如有一次,有一位陌生人想和我交朋友,我问了问他为什么想要和我做朋友,他说想和我一起玩“蓝鲸”,我想到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于是我温和地对他说:“谢谢你,我不能和你玩,再见。”

又比如说期中考试时,我考了全班第一,正当我沾沾自喜时,突然想起了孔子的话: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的话告诉我,君子要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也需要保持谦逊。当别人夸我考得好时,我谦虚地对他说:“英语还考得不够好,语文也是,请让我冷静一会儿。”

《论语》教会了我要像君子那样坦荡荡,让我明白了一个人一定要诚实,要怀着道德之心做人。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军人,首先一定要做到爱国有道。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要坚持诵读《论语》,每天练习《论语》中的智慧,更加勤奋努力。

用论语12章中的一句话写作文【四】

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着许多令人难忘的人、事或者话语。在我的脑海中,有像星星一样多的话语,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话语早已从脑海中消失了,但有一句话,仍在我脑海中闪烁着,深深地铭刻着,擦不掉也抹不掉。

记得那是一个严冬的下午,上完课,妈妈来接我回家,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我不由得缩紧脖子,感到又冷又饿!正在这时,一阵烤红薯的香味飘了过来,更加勾起了我的食欲。“好香啊,正好吃个香喷喷的红薯来暖暖身子!”我心里暗暗说着。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想法,撩起被风吹散的头发,从口袋中掏出了10元钱,温声说:“去吧!”

严冬的夜幕降临得比较早,天色朦胧,淡淡的路灯光斜斜地照在街道上,路边有一位卖红薯的老人,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对老人说:“爷爷,帮我拿个红薯!”

老人笑眯眯地从炭炉里掏出三四个红薯让我自己挑,我挑了一个烤得焦黄的大红薯,浓郁的香甜,馋得我馋涎欲滴。“就要它了!”我说。老人拿起红薯称好后,放进纸袋装好递给我说:“五块八。”我飞快地拿出10元钱递了过去,微弱的灯光下,老人翻腾着钱袋,一边找钱一边念叨说:“找你十四块二毛钱!”看着老人找错了钱,当时我可真乐呀!心想:今天真幸运,白得了个红薯。抓起找回的钱,我激动地就往妈妈身边跑。

我得意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想着妈妈一定会夸我聪明能干。可是妈妈原本温柔的目光变得异常严厉,似乎带着暴风雨。“找错了!你给的是10元钱,一定当成20元了!”说完妈妈就训斥我,“拿着这十元钱,去还给老人家。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占小便宜!小孩子要诚实,妈妈才喜欢。”我有些不情愿,妈妈又拍拍我的肩:“去吧,孩子!”我慢腾腾地走到红薯摊旁,把找错的钱,还给老人。老人笑呵呵地摸摸我的头,“你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我羞愧地低着头,迅速地跑开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妈妈:“为什么不把多找的钱收下呢?”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么冷的天,老人家冒着严寒辛苦挣钱,你觉得容易吗?你忍心欺骗他,心里好受吗?做人要诚实,善良,不为小利所诱惑!不能贪图小便宜,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孩子,你一定要记着呀!”

妈妈的`话像一盏盏指路灯,给予我帮助,令我终身难忘。

用论语12章中的一句话写作文【五】

一句话能让人获得力量,一句话能让人受到启发,一句话能让人得到勇气……我就曾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而获得自信。

那是三年级的音乐期末考试,对于胆小的我来说,想要达到及格,简直比登天还难。

考试前期,我认真准备着:课堂上专心练唱,吃饭时反复听录音,就连上学路上也在低声吟唱,把考试必唱的歌练了一遍又一遍,歌词背得滚瓜烂熟,音调练得也很准确。

考试那天,当我面对全班44个同学时,心里不由地紧张起来,只觉得头皮发麻,脑中一片空白;双腿发抖,手也不知道该放哪儿好;嘴巴张了好几次却发不出音来。不知所措的我,把目光投向了老师,老师正微笑地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鼓励和期待。一咬牙,我唱起来了,那哪里是唱啊,是再念,念得结结巴巴,没有章法,念得没有韵律,苍白无情……

全班同学捧腹大笑,我满脸燥热,恨不得钻进地洞躲藏起来,这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不要笑,要懂得尊重别人,我相信他能行!”——是音乐老师。原来老师对我这么有信心,对,我一定能唱好!有了这样的念头,我再也不颤抖,再也不羞怯,鼓足勇气重新唱了起来。歌声又一次在教室响起,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第一次感受到,我的歌声是那样的响亮,那样的甜美。歌唱完了,音乐老师给我的评定是“优”。

“我相信你能行!”这句话铭刻在我心中,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它会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使我充满了自信。

用论语12章中的一句话写作文【六】

在我记忆的仓库里,储藏着许许多多的语言,它们像一个个指路灯,或多或少地给我以帮助,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句话是妈妈说的:“坚持就会成功。”

一天中午,我和妈妈去广场学滑冰。原本,我以为滑冰非常好学,两三分钟就可以学会了。谁知,穿上滑冰鞋我才知道自己错了,滑冰是如此的难,不管我怎么努力,鞋子总是不听我的指挥,一会儿猛地往前,一会儿又往后出溜,稍稍掌握不好平衡就会摔倒。我站在场地上还不到十分钟,就已经摔了六七跤了。

你听,又是“咚”的一声,只见我劈叉式坐在场地上,疼得我龇牙咧嘴。但是,我没放弃,而是继续去练习怎样才能掌握平衡。中间休息时,我去照了照镜子,发现我已经变得鼻青脸肿的,于是,我就开始打退堂鼓了。就在这时,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宝贝,千万别泄气,坚持就会成功。”听了这句话,我的斗志在燃烧,自信心也在燃烧,于是,我又去练习。虽然我又摔倒了好多次,但我都坚持地站了起来。终于,经过我的苦练,我学会了滑冰。

从那以后,“坚持就会成功”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这句话,我的全身就立刻充满了力量,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只要坚持,做任何事都会成功。我感谢妈妈,感谢妈妈的这句话。

用论语12章中的一句话写作文【七】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在我脑海里就想起妈妈鼓励我的那句话。一句普普通通的话:“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这句话给了我勇气和信心。

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我们全家一起爬山。一路上,我看见柳树在向我们鞠躬;花儿在向我们微笑。爬着爬着我的双腿就不听使唤了,特别的疼。我一屁股坐在路旁,再也不想走了。这时候妈妈来到我的身旁,轻声地说:“我想信你一定能成功!”。听了这话,我终于鼓起勇气艰难地爬到了山顶。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收获了勇气,享受了胜利的喜悦。

在我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学习出了许多问题:上课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成绩明显下降。甚至,我感到同学们都瞧不起我,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妈妈针对我的问题,跟我讲了许多话。但是,最令我难忘的不是那句话:“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以后,在我学习遇到困难时,那句话激励着我,使我充满自信,鼓起刻苦学习的勇气,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妈妈那句普普通通的话,鼓励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收获了更多自信和勇气。

用论语12章中的一句话写作文【八】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