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百色起义纪念碑小作文(参观百色纪念馆写作1000字)

百色起义纪念碑小作文(参观百色纪念馆写作1000字)

更新时间:2024-05-24 16:39:05
百色起义纪念碑小作文(参观百色纪念馆写作1000字)

百色起义纪念碑小作文【一】

在接连的失败之后,毛泽东同志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攻打长沙等于自”的观点,果断的放弃了党中央制定的围攻长沙的计划,转而后退到统治阶级力量薄弱的井冈山一带,为1928年4月的井冈山会师保存了革命的火种。毛泽东的这种实事求是完全尊重事实的精神是

难能可贵的。

百色起义纪念碑小作文【二】

1927年9月9日,工农革命军的大旗飘扬在湘赣边界的上空。一场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个新篇章。

如果说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的相继叛变革命,使中国革命道路,一度走入绝境。而,八七会议,正确的抉择,又把中国领上了路,是革命的转折点,那么,秋收起义就是转折后的第一步,第一道弯,虽然这道弯拐的有些曲折,但毕竟是拐了,然后,就拐出了一片辉煌!

秋收起义,不是一个胜利,但却有比胜利还深远的意义。纵观当时中华大地的形势,再明显不过,国共相差悬殊,无论是军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国军是完全足以一举歼灭微弱的共军的。但,共军有弱,更有足以致国军以地的优势。那就是,错了,勇于改正,并敢于走新路子,走别人不敢走但却会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义之初,获得不小的胜利,但实力在那,更何况还有不当的指挥,对革命来无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濒危之时,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的发挥了她的优势。纠正错误的指挥,准确认知形势,转移路线,保存实力。即使再难再苦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井冈山,奔向了未来革命的摇篮,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开始了伟大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多么的准确而重要!在当时的环境和形势下,任何一个细节或者决定都足以影响中国未来的道路。秋收起义最开始的成功,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提高了大家的士气,对革命从气沉沉走向光明充满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给中共敲响了警钟,在城市中,与国军硬碰硬,只有路一条;而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共则发挥了她的巨大优势,从错误中走出来,擦亮眼睛,高瞻远瞩,毅然转道井冈山。从失利逐渐向曙光前进!

八十多年过去了,秋收起义的号角似乎还盘旋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那场转折,是不容易的,任谁也知道,它又是伟大的。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国的发展历史之路上,都是无可抹的伟大的转折!

百色起义纪念碑小作文【三】

人民战争是指通过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为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谋求自身的解放。进行秋收起义的初衷就是想依靠当地的人民群众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夺取革命的胜利。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一共有三个团,士兵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们来自人们,是人民子弟兵。毛泽东同志的观点是: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有通过人民战争才能有胜利的希望。

百色起义纪念碑小作文【四】

遥想当时,年仅25岁的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委派来到广西百色,以非凡的胆略,力排“左”的干扰,毅然地作出与俞作柏、李明瑞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决策,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全面恢复和发展了广西的党组织。他不仅使工农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使得我党在桂系军队中掌握到约4000多人的队伍,还委派9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到左、右江9个县担任县长,广西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就当俞、李反蒋失败后,邓小平同志在短短的50天时间里就成功地组织和发动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这使我从中领略到一位伟大共共产主义战士的宽阔胸怀和非凡的魄力。是想如今27岁的我还有许多同龄人是绝对没有这样的胆识和才华,更没有小平同志那样为了革命理想和信仰不懈工作的干劲和动力。

另外,百色起义的革命先烈们所诠释为革命理想和政治信仰而长期奋斗精神则是更加值得敬佩!在左、右江两个革命根据地,红七、八军将士在土地革命时期坚苦卓绝的斗争历史值得我们后人铭记和尊重。平心而论,在当时国民党当局用“白色恐怖”,用刑罚、武装暴力斗争去镇压,用金钱、美色、权力去诱惑、去瓦解日益壮大的共产党领导革命武装、工农苏维埃政权的.时候,革命队伍的将士、红色政权的干部群众仍能保持自己信仰,并为之战斗、流和牺牲,是值得为此享受幸福生活的我们后人尊重。尤其是李明瑞、俞作豫等革命先烈,他们都是出身富裕家庭,并且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内立下战功,成为有名的战将。但他们接受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毅然与国民党当局决裂并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样的献身于理想和信仰的奉献精神,在我们如今“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社会是多么可贵!

要是换在今天,我和我身边又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为了革命理想和政治信仰,抛弃安逸和富足的生活,选择去吃苦、去革命、去流、去牺牲呢?即使我们也有人会选择革命道路,在之后的艰苦斗争中,谁能保证他不会去选择叛变、选择背弃、选择当逃兵呢?但我敢肯定的说,我要是在1929年的哪个时候,也许还不会也不敢选择到山沟里坚持艰苦的革命斗争;要是在敌人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之下,我也许就会背叛理想、背叛信仰、背叛同志。但这也仅仅是历史性的假设,我是不能选择自己出生和所在的年代。

在我看来,百色起义的革命先烈们为了理想和信仰需要吃那么多苦、受那么多伤、流那么多,需要个人那么大的牺牲,的确需要勇气和毅力,但更需要理想和信仰的强大支撑。这或许就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这就是土地革命理想的作用!

百色起义纪念碑小作文【五】

南昌起义时,部队沿用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而秋收起义时,中国共产党则有了第一支打出自己旗号的武装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诞生了我军第一面军旗。

秋收起义余部通过著名的“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部队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实行民主制度、官兵平等,党对部队领导的制度得以确立,新型人民部队的建设由此发端。

这个制度也是此前中国历史上所没有的新制度。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起义虽然在初期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地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

正如罗荣桓生前所言,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它开辟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这就是向农村进军,依靠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借此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逐渐包围城市并最后夺取城市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走入井冈山,秋收起义部队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毛泽东点燃的井冈山之火,照亮了一条与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人们把它称之为“井冈山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

百色起义纪念碑小作文【六】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动荡。——《西江月·秋收动荡》

秋收时节,一声动荡。1927年9月9日,工农革命军的大旗飘扬在湘赣边界的上空。一场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个新篇章。

如果说1927年,蒋光头、汪精卫的相继叛变革命,使中国革命道路,一度走入绝境。而,八七会议,正确的抉择,又把中国领上了路,是革命的转折点,那么,秋收起义就是转折后的第一步,第一道弯,虽然这道弯拐的有些曲折,但毕竟是拐了,然后,就拐出了一片辉煌!

秋收起义,不是一个胜利,但却有比胜利还深远的意义。纵观当时中华大地的形势,再明显不过,国共相差悬殊,无论是军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国军是完全足以一举歼灭微弱的共军的。但,共军有弱,更有足以致国军以地的优势。那就是,错了,勇于改正,并敢于走新路子,走别人不敢走但却会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义之初,获得不小的胜利,但实力在那,更何况还有不当的指挥,对革命来无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濒危之时,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的发挥了她的优势。纠正错误的指挥,准确认知形势,转移路线,保存实力。即使再难再苦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井冈山,奔向了未来革命的摇篮,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开始了伟大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多么的准确而重要!在当时的环境和形势下,任何一个细节或者决定都足以影响中国未来的道路。秋收起义最开始的成功,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提高了大家的士气,对革命从气沉沉走向光明充满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给中共敲响了警钟,在城市中,与国军硬碰硬,只有路一条;而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共则发挥了她的巨大优势,从错误中走出来,擦亮眼睛,高瞻远瞩,毅然转道井冈山。从失利逐渐向曙光前进!

八十多年过去了,秋收起义的号角似乎还盘旋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那场转折,是不容易的,任谁也知道,它又是伟大的。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国的发展历史之路上,都是无可抹的伟大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