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孩子作文没完成总被老师罚(孩子犯错趴在凳子上让大人打作文)

孩子作文没完成总被老师罚(孩子犯错趴在凳子上让大人打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30 16:29:22
孩子作文没完成总被老师罚(孩子犯错趴在凳子上让大人打作文)

孩子作文没完成总被老师罚【一】

认真地看完于娟的《此生未完成》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于娟,曾获挪威奥斯陆大学经济学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前在复旦大学执教,正当她学业有成,羽翼丰满,刚要振翅高飞的时候,却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书中大量的文稿是于娟在身患重病的时候,坚持在她的博客里写的,所以被称作是于娟的生命日记。文中真实而详细地记录了她与病魔抗争的心路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乐观、她的坚强、她对生命的珍视、对亲人深深的爱,虽然走在生与的边缘,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就象是黑夜里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无边的深渊,但她却还在想着如何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她的无畏施,她对自己患病原因的分析,以及她的博文都是为了帮助别人,警醒世人,她希望可以对他人有益,哪怕有一个人受益也是好的。文中我们感受到了她非同寻常的苦痛,但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她孱弱的躯体里无比强大的内心世界,令人震憾,感人至深,发人深思!

在生命弥留之际,她的人生感悟值得我们深思。“在生不如九一生里逃生生生之后,我突然觉得,一生轻松。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管闲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关心谁比谁强,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云淡风轻。”

“在生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走。”

她深深地爱着她的亲人,她的孩子。“生与,前者的路对我来说,犹如残风蚕丝,而却是太过简单的事。不仅简单,而且痛快舒畅,不用承受日夜蚀骨之痛。但是却会让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亲人们承受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和老年丧子之痛。虽然能不能苟活,由不得我,至少我要为自己的亲人抗争与挣扎过。”

“哪怕就让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动,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骂万人践踏,只要能看着我爸妈牵着土豆的手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

相对于书中前半部分的苦痛和沉重,后半部分要轻松得多了,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活泼、快乐、聪慧、幸福的于娟,她谈到了她的童年、她的故乡、她的爱人、她的朋友,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情、亲情、友情。然而时光瞬失,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已成美好的过往。童年时的瓜皮仗、朋友的婚恋故事、于娟对陈世美与秦香莲故事的新观点新看法,这些章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这是于娟在生命弥留之际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本书带给我这样几点启示:

一是我们要把名利看得淡些再淡些,不必为了所谓的名利而耗费心,这些不过是过眼烟云。

二是要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父母和孩子,不要因为忙于工作或是别的事而忽略了自己最亲的人。

三是一定要珍惜生命,无论何种原因都不要轻易放弃。

四是有病一定要早诊治,切莫贻误治病的最佳时机。书中说,于娟的病一查出就已是癌症晚期,并已造成骨转移,实在让人心痛,书中并未谈到于娟之前有何症状,不过我想,在她得病初期,应该会有一些不适的反应,可能她并未在意。

孩子作文没完成总被老师罚【二】

老实说,昨天我还在发高烧,打点滴。一大早,爸爸妈妈就跟我商量,不想让我参加运动会更不想让我参加项目,理由很简单,就是病还没有好。一向听话的我却固执起来,非要参加不可,理由也很简单,就是不能因为我影响班级整体。他俩执拗不过我,松口了,同意了,但却附加一个条件,就是比完我的项目就得去打点滴。我没办法,只好答应了。

谁知,运动会第一个项目就是各年级亲子羽毛球拍托乒乓球接力赛。我赶紧找爸爸做上场准备。我和爸爸是我们班最后一棒。我强打着精神,带着恐慌和紧张的心情站在起跑线上,生怕因为自己的身体出了状况而影响班级项目。裁判员一声枪响,运动员出发了。我们班的前三对家长和同学都跑得很卖力。该轮到我了。就在这时,另一个班级的`一位叔叔却犯了规,跑到了我们班的跑道上了,把那个女同学撞出了老远。几乎同时,我的爸爸跑过来了,尽管受了一些影响,还是很快地把他手中的羽毛球拍和排上的乒乓球递交给我。我接过球拍和乒乓球后 便使尽全力往前跑,很想跑得更快一些,可是软软的双腿就是不听使唤。快到终点时,我差点摔了一跤。

这个项目我们班输了,也许是因为我。可是大家都没有怪我,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我是用毅力完成了比赛。我心里一点愧疚感也没有,因为我尽我最大的努力了。

孩子作文没完成总被老师罚【三】

妈妈总说我太浮躁,不自觉。那自觉到底是什么呢?

是自觉地去上学?是自觉的吃饭、睡觉……哈哈!当然不是,世上包括我在内,哪个小孩想自觉地去上学呢?又有谁对自觉做得到十全十美呢?自觉,应该是自觉地去追某一件美好的东西吧?既然这样,那就无所谓自觉不自觉了。因为我又没有美好的东西要寻。刹住,我不说了,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篇论自觉的“文章”,在这样说下去老师和“啄木鸟小队”又要来找茬了。

言归正传,我也有很多“自觉”的地方。

“自觉”地上网。家里一没人,电脑就是我最亲密的伙伴,我一般都会立即开机,打游戏,看动画片。后来,我的爸爸将电脑设了密码,想突破这关,还是比较难的。不过,这总难不倒会自觉去研究的我,嘿嘿!

“自觉”地看电视。用我的话来讲:卡酷看到酷卡,喜羊羊看到灰太狼,灰太狼永远吃不到喜羊羊。但是,面对电视的我,是永远会学习灰太狼的精神:我还会再回来的!

“自觉”下楼。妈妈一唠叨,我又变得“自觉”了,马上就会穿上运动鞋,说:“楼下去活动活动。”可我总是下楼“自觉”上楼难。“自觉”运动,这是多好的习惯啊!

只是,我一直搞不明白:时间总是过的那么快?还没来得及“自觉”学习,天就黑了。唉!

其实,我最不想听到妈妈说的这句话:“你真‘自觉’……!”

孩子作文没完成总被老师罚【四】

过年有走亲戚的习俗。年初亲戚来访时,主人家总会想方设法去热情相待。孩子也不会没闲着,打招呼、斟茶递水、陪食、送客,忙前忙后。待客有礼能体现主人家热情好客,但有些孩子的表现却偏偏“差强人意”,这时免不了会挨上一顿骂,而且往往是当着客人的面被数落一番的'。骂得最多的就是:“你怎么那么嘴笨”“见了谁也不问,没礼貌”等。

孩子被骂后通常会躲一边黯然伤神,偷偷抹泪。虽然受了委屈,心里却暗暗较起了劲:下次一定不能再这样了。可真等下次又象泄了气的皮球,没了底气。结果在一次次骂声中慢慢建立起来的自卑感,成了成长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面对陌生人或平日里少见的亲属,活泼一些的孩子会放得开些,文静内敛的不免局促,甚至会不自觉地躲起来。通常这时父母们大多会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来,忍不住说些中伤性的言语,肯抑制住情绪,待客人散去再来埋怨的已经算是很克制了。若能若无其事淡化处理的,甚至说上几句鼓励话的,皆大欢喜;若还能就事论事,推心置腹去施教的,一定是很有耐性的人了。

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除了耐心,还需寻求技巧才行,才能保证说教作用同时又没伤到幼小心灵。要把握好这个度,说来是件挺伤脑筋的事情,不过肯留心观察,生活中总能找到不少有借鉴作用的事例。比如之前看到的一个例子。一年轻妈妈带女儿外出购物,半路遇上熟人。妈妈唤来女儿叫“阿姨好”,不料孩子却拽着妈妈的衣角害羞地躲到了背后。妈妈并未理会女儿这一举动,而是继续与朋友聊了起来,等说完后才转过身去拉起女儿的手递向那位阿姨,阿姨当即心领神会呈出笑脸,伸手握着孩子的手。妈妈示意女儿说,我们要走了,跟阿姨握手说再见。阿姨率先说了拜拜,孩子没有说,不过却腼腆地笑了。

多有亲和力又值得学习和尊敬的一位母亲。碰到这样的情形,不是当面的呵斥,而是设身处地“护”着孩子,懂得如何引导与尊重她,给予肯定与鼓励,也没有为了自己脸面而为难孩子。虽然孩子最终没说什么,但她的笑容足已说明她内心是开心的,也算是对别人礼貌性的回应了。显然这位妈妈是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的,才没表现出盛气凌人的一面。人人都有童年,挨骂了难免闷闷不乐。我虽小,也有自尊心,经常无端受到责骂,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大人们的眼里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蠢孩子。少了自信,以后不管遇上任何事,总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唯唯诺诺的,原本该有的棱角与天性,丧失殆尽。所以以自身经历看根本是行不通的,足以引起反思。

可以理解,那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彬彬有礼仪表堂堂呢。问题是,家长们是否有矫枉过正的嫌疑?人当然要有礼貌,平日里碰上相识的人要打招呼、跟别人交谈时不要转移注意力、尊重别人的正常发言等,这些最基本的做到就差不多了,无所谓苛求。相反,要求必须严谨客气,样样都要遵守固有的繁文缛节,反而会滑入“世故”的泥沼里,也会引起孩子们的排斥、厌恶与孤独感。

所以,有时候我们对孩子是不是太过刻薄了呢?只要他们稍有不合意的,就义正词严横加指责。教不好,是他蠢,教不听,是他叛逆,总能找到理由往他们身上推。从来很少或根本就没从自身找过原因,忽视了孩子的单纯性、承受力、微弱的判断力等多种因素。可见与其一味固守不变,不如寻机求变。过程难免艰难、迷惑,哪怕收获甚微,亦好过放任自流。

我觉得小孩没礼貌或使坏,家长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不应端起为人父母的架子强加“唯命是从”的指令,更不要为找台阶下而扯个堂而皇之的借口搪塞到孩子的身上,这样对他们很不公平。不是吗?

孩子作文没完成总被老师罚【五】

这是一个在生命即将结束之前的人写的一本书。这本书曾感动了无数人,也通过这本书,让许多人明白了生命的伟大。这本书就是生命日记——《此生未完成》。

《此生未完成》这本书讲到了她住院期间的点点滴滴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这里面的故事有的令人开怀大笑,也有的令人悲伤掉泪,让我们为一个个逝去的生命而扼腕叹息。

我看到里面说:她的病情已经无法挽回,需要将一种管子从腋下插到离她心脏最近的地方来维持生命。也许一般人到这个地步,就已经坚持不住了,但是于娟却在书里写了这样一句话:为了插这个管子,我的胳肢窝都被捅成蜂窝煤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但也因为于娟乐观的心态而对她产生由衷的敬意。

在这本书中,有几句话值得我们深思,重新体会对生命的认识。比如:“活着才是王道”,“无所谓病痛,人没有不能承受的痛苦,还活着,我就已经很知足了”。从这些话中,我能感受到于娟对生命的不舍,也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珍惜生命,毕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容易,不要做出一些无知的举动,给关心你的人带来痛苦和无尽的悲伤。记得我常在报纸上看到,许多孩子因为和父母的意见达不成一致而选择轻生,这样实在是在浪费生命。想想看,连经受了无数化疗、放疗折磨的于娟都能用坚强乐观的态度活下去,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活在这世上呢?

在于娟写完这些感悟后没多久,她就因为癌扩散,抢救无效而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这本书的最后,我们看到于娟是眼角带着泪水离开的。是啊,于娟还是留着许多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不过我也希望她能在天堂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