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深海观后感作文120字(深海观后感1500字)

深海观后感作文120字(深海观后感1500字)

更新时间:2023-12-01 02:30:48
深海观后感作文120字(深海观后感1500字)

深海观后感作文120字【一】

戏剧源于生活,早前小妹也看过不少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聚焦》、《为奴十二载》、《逃离德兰黑》……每一个都是让人寒毛竖立的的震撼!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灾难片则更可怕,因为每一个镜头背后,都是侵染着鲜的事实。

比如这部《深海浩劫》。电影改编自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曾发生一起英国石油公司钻井平台爆炸案,导致大量石油泄漏,11名工作人员身亡。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故,BP石油公司迄今在为之赔偿和买单。

当时这起事故在全球引起了极大轰动,因为比天灾更让人心痛的是人祸。观影后小妹最大的感受就是“真”,真实的危险和真切的自我牺牲精神。

整个剧情的搭建都基于事实,前半部分安静祥和,然后逐步升温,到最后大爆发,基本按照剧情片的套路走的。电影也埋了很多伏笔,狂喷的可乐、直升机撞上飞鸟、坏了的车……冥冥中似乎有种预兆,这些小细节也充分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我们都知道有大事要发生了,但导演就是揪着你的心不让他落下去!

油井喷发的场景也逼近真实,本片由变形金刚团队打造,特效肯定过硬,而精益求精的剧组还真的搭建了一个油井!欣慰的是,电影并没有借着灾难的外衣去炫特效,呈现出来的只是对现场的还原。

另一种真,来自人物的刻画!很多灾难片习惯的把男主人公打造成救世主的形象,常常让人感觉是从隔壁超级英雄片场回来的!这一点上《深海浩劫》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至少没有那么多。

在灾难面前,在亡逼近时,人会做出什么选择?电影中男主人公返回去救同伴的举动是很难的,那位爬上高处去移动吊车(原谅文科生不知道那到底是个啥的人更是shock到我了!上去自己可能是有去无回,不上去大家可能会凶多吉少,然而他没用到一秒就做出了决定。

个人认为电影最触动自己的地方是灾难过后,主人公被营救后送到附近酒店,一片麻木中,他趴在酒店地板上开始失声痛哭,不得不叹服导演的强大,这个这个情绪点实在把握得太精准,至少小妹就被深深的击中了!

所以小妹真的很不喜欢看这种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灾难片,实在太沉重了!能活下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有些创伤是时间也无法抹平的!而后人的回顾,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警示,珍惜当下,还有安全第一。

当然,电影里无处不在的星条旗、石油里捞出来的恐龙牙齿、还有专业性太强文科生看的一脸懵逼这些小细节还是可以勉强忽略的!11月15日,《深海浩劫》电影院见。

深海观后感作文120字【二】

从题材到中文片名,太容易让人联想起那些 B级特效片,比如《不惧风暴》《海啸奇迹》《庞贝末日》《末日崩塌》……而且作为周二上映,又没做特供3D(原计划是有,后来被憋回去了的引进片,到周末排片占比就剩7%了,真是眨眼就在中国市场被人错过了。

《深海浩劫》确实是部特效灾难片,可跟上面说的那些又挺不一样。

影片取材自真实事件,2010年4月20日晚,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附近海域作业的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事故造成11人亡,17人受伤,多数工作人员经营救逃生。36小时后,钻井平台彻底坍塌沉入海下,并由此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

《深海浩劫》的英文片名叫Deepwater Horizon,深水地平线,就是发生事故的这个钻井平台,专业术语叫MODU——半潜式移动近海钻井装置。在维基百科上,与Deepwater Horizon事故有关的词条有十几个,包括爆炸、调查、诉讼、时间线等。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更是旷日持久,除了持续87天的`补救行动(永久封闭减压井要5个月,还有长达5年的诉讼、处罚、调节等法律程序,而其泄漏量超过56万顿,仅次于1991年的海湾战争,对环境、生态、经济、贸易产生的影响无法计量。

面对这样一个巨无霸型的公众事件题材,电影是如何进行取舍的呢?这得从项目的开发说起。

2011年3月,顶峰娱乐(Summit Entertainment、参与者传媒(Participant Media宣布,他们获得了《纽约时报》特稿《深水地平线的最后时刻》的电影改编权。这篇文章刊发于2010年圣诞节,参与采写的三位记者David Barstow、David Rohde和Stephanie Saul都曾是普利策奖得主。没错,用中国电影界理解的概念来说,《深海浩劫》是一个非虚构写作开发出的IP。

基于《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深海浩劫》聚焦于深水地平线爆炸,故事集中在事故当天,主要场景就是钻井平台,很符合传统戏剧的三一律。

以我对类型片的认知,本以为导演会简化人物关系,突出英雄式的主人公,加快叙事节奏,再下力气弄好后面的特效场面就够了。但是没想到,《深海浩劫》并不是这样的行货。

事故发生之前,电影用了很大篇幅来交代事件背景和人物,片中出现的公司、个人全都真名实姓,没进行杜撰或回避。非虚构题材电影有一个长项,在讲明白故事外,还可以把一个行业的运作情况交代清楚。比如《聚焦》能让你知道报纸上的调查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大空头》能讲明白次贷危机的成因,《深海浩劫》在这上面也用了心思。

事发油井位于墨西哥湾的马孔多探区,距最近的美国海岸线约48英里。英国石油公司,也就是广告里说他们不仅贡献石油的BP,从2008年承租开发这一区域,租期为10年。众所周知,BP是那种超大型跨国企业,截至2015年底,该公司员工近8万人,覆盖超过70个国家。约翰·马尔科维奇在片中扮演的Donald Vidrine就是BP驻在钻井平台上的代表。

深水地平线属于泛洋钻探设备公司(Transocean——全球最大的油气钻井承包商。2009年10月,BP雇佣泛洋的平台和团队到马孔多探区开始进行钻井作业,原先启用的Marianas遭台风受损,到2010年2月才替换成深水地平线继续开工。电影里的主要矛盾双方就是BP代表和深水地平线员工,有人说这是劳资冲突,估计是阶级斗争看多了,其实是甲方乙方的关系。

深水地平线造价3.5亿美元,每天的作业费约为50万美元。马尔科维奇在片中反复强调,钻井作业已经超期43天,意味着BP光平台租赁费就要多花2150万美元,而不顾测试指标异常的赶工正是引发事故的首要原因。

《深海浩劫》的主体人物都是深水地平线的工作人员,留意一下细节,他们都身着泛洋LOGO的工装。科特·罗素演的是平台负责人(OIM,海上装置经理,马克·沃尔伯格是电气工程师, 还有安全员、钻台作业工人……

电影还有个细节,沃尔伯格和罗素一拨人坐直升机飞到深水地平线上班,刚好碰到一队穿蓝色工装的人离开。他们是斯伦贝谢(Schlumberger的工作人员,这家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服务商,在地层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在真实的钻井过程中,BP确曾邀请这家公司进行检测,又临时决定取消,但是在事故发生的前两天,而非电影里描绘的当天。

《深海浩劫》还用了不少笔墨来解释海上石油作业的技术环节,比如事发前进行的两次固井正负压测试。我是从高中开始就没及过格的物理苦手(偏偏还学了理科,在这儿就不多显眼了,知乎上有专业人士详解,有兴趣可以搜搜看。

深海观后感作文120字【三】

带女儿看的,因为是唯一2d 国语的动画片 看内容好像也很低幼,就去看了,真心差,叙事散乱/强尬过时网络语言/主角就是个自大无耻不停闯祸不知悔改莫名其妙的熊章鱼也就罢了,为毛作为一个低幼片,搞那么多恐怖镜头干啥?整体色调阴森恐怖,一开始就拿出个恐怖洋娃娃肢解;泰坦尼克恐怖的章鱼加满屏幕骷髅;还有满屏幕恶心的僵尸鱼…商场废墟里阴森的塑料模特互相射击至肢解…简直了…晚上女儿睡觉就做噩梦了,强烈不推荐带小孩看…总之很奇葩的一部电影

深海观后感作文120字【四】

无论如何,《深海浩劫》是一部检验观众对美国主流价值观认同度的主旋律电影。

马克·沃尔伯格是一个,很接地气,的演员——这个地气自然是美国地气。《深海浩劫》中的马克·沃尔伯格无疑是一个典型的美式个人英雄,兼具智慧、力量和冷静,是天生的领导者。片中与其搭档的库尔特·拉塞尔和约翰·马尔科维奇表现也在意料之中,除了凯特·哈德森显得有些鸡肋——毕竟美国甜妞不可能仅靠甜去甜一辈子。但简言之,主要演员们基本上很好地捕捉和还原了美国南方民众的那种精气神——即使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在充当人肉背景或者躲避钻井台的惊天大火。

说到火焰,《深海浩劫》的CGI视觉效果着实出众。精心制作的场景涉及到整个钻井平台日常运转的各个方面,从开采石油到泥浆流动再到板块破裂——听起来很无聊,但却提供了足够的代入感,足以引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而大量的爆炸场面令人冷汗直冒,细节更是鲜淋淋。

但《深海浩劫》最大的问题在于其过于套路的情节设计。既然是真实事件,故事的结局必然是缺少悬念的,只能在情节上下猛料。然而,过于戏剧化的剧情令人感到疲倦,不停呼唤美利坚人民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不值得鼓励。情节在某些时刻显得太假——用国旗灭火实在是令人无比惆怅。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在创作上的保守是在变相地掩盖事实真相,利用交响乐和特写镜头交织的老掉牙的英雄时刻来传递好莱坞的流水线情感表达,将整个事件的重心从监查和处置失当转移成了人与自然的勇敢斗争,而将漏油事故对整个墨西哥湾生态造成的巨大影响一笔带过。

作为一部商业化的主旋律电影来说,这种处置方法没有什么。但终归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深海观后感作文120字【五】

作为石油人福利,拿了电影票,一直没时间去看,后来的一天突然想起,查了下还没下架,于是小市民思想作祟,本着不能浪费的思想去看了夜场。

开头是很温馨的一家三口,常年失眠的柒姐居然有了睡意,打开手机回了几条未读消息之后昏昏欲睡。画面中猪脚可爱的女儿用一罐可乐模拟着石油开采的过程,说实话当时心里是佩服的,作为一个在石油圈混了八年的人,从未想过石油和可乐可以如此相似。猪脚看着女儿,目光中是藏不住的爱意,如果时光就定格在那瞬间也是很美好的,然而,可乐突然喷涌而出,似乎在暗示着即将发生的一切。

在准备登机的时候,猪脚遇到了两个同样要去往深海地平线的同事,深紫色的领带刺激了猪脚的神经,刨除拍电影要做好铺垫不说,有时候真的会有第六感存在。于是猪脚在闲聊了几句之后提醒同事摘掉领带,同事虽然不快也照做了,在生命安全面前,有些事总要宁可信其有。

飞往平台的过程也不太顺利呢,途中一只鸟撞了直升机,柒姐的睡意也是在这里减轻了一下下。好在有惊无险,顺利抵达平台,接下来的一切似乎与平时没什么区别,石油工人们已经开始计划轮完这一班的假期要怎么过。

然后情况有了变化,技术总监(原谅柒姐太困记不住具体名字了,就是那个很有石油精神也深受工人支持的大叔开始责问为什么要赶走斯伦贝谢的固井人员,可能是太傲娇,可能是太自信,也可能是尽可能的压缩成本,总之就是没有固井,直接赶走了。这场灾难的大概也是就此开始。

以技术总监为代表的工人们开始要求做负压测试,而本片中一个较为反面的人物(原谅我记不住名字,这里叫BP大叔把是个诡辩的小老头,即使在众人的压力下坐了负压测试,而且测试结果显示有问题的情况下,BP大叔还是凭借自己的逻辑与口才,力排众议,下令钻进。听领导的话,有时候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惯性,领导永远是对的,把领导交代的事做好没毛病,相信这场灾难之后,那些劫后余生的石油工人们会对“领导”一词有全新的理解。

深海地平线上一切如往常一样,此时镜头切换到几千米以下的海底,由于井口压力难以平衡巨大的底层压力,大量原油喷涌而出,而平台上的人们仍存在着侥幸心理,他们更愿意相信负压测试的异常只是个bug。

压力表指针开始抖动,有人说,这个压力可以把汽车切成两半了,而此时仍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技术总监已经去洗澡准备休息,猪脚也开始和妻子视频,猪脚拿出那枚恐龙牙齿的时候似乎看到了女儿接过之后欣喜的样子。

此时的井口,已经有少量原油渗漏出来,丰富的钻井小哥意识到情况不妙,用手沾了一些仔细辨别,然后,小哥的手开始颤抖了,以他多年经验来看,这绝对是个不祥之兆。还没来得及采取行动,油流喷涌而出,不知道是否能将汽车剪成两半,只是一瞬间巨大的油流喷涌,周围的工人都变成了泥人。

来不及多想,钻井小哥飞快地拧上了阀门,一切重归于平静。而这只是个开始,几分钟之后,巨大的压力冲破了阀门,这次的喷涌更加猛烈。控制室里也发现了异常,美丽的女技术员试图与陆地取得联系(记忆比较模糊可能顺序错乱,大家见谅,可是很快被旁边的同事阻止,他们仍然相信这是一次可以解决的事故,毕竟,还要赶工期。

一只被油流伤到的海鸟飞进房间,因为受了惊吓四处乱撞,最后终于落在地上奄奄一息。此时还有许多人并未发现灾难的到来,比如技术总监大叔,比如我们的猪脚。终于,猪脚的妻子发现了一样,提醒猪脚好像灯光闪了一下。此时的技术总监,还在洗澡。

猪脚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决定迅速撤离保命,结果还没走出几步就被飞来的铁门砸晕了,技术大叔这边情况也不乐观,还没来得及穿上衣服就受了重伤。至此,柒姐的睡意走得干干净净,朋友发消息问在干嘛呢,我说看深海浩劫,他问感觉怎么样,只回了他四个字,我想改行,配一个大哭的表情。

回到电影,此时已经有人员开始撤离,但是似乎电影中所有的灾难情节,都是救生船不够用,这场景简直是石油版的铁达尼号。猪脚醒过来,忍着剧痛把同事送到安全区之后,决定折返回去搭救技术总监,此时技术总监也醒了,因为没穿衣服所以伤得更重,画面太腥没敢看。

很快人员都相继撤离了,少数工人们不幸牺牲,此时的猪脚和美丽女技术员还困在平台上,救生船已经走远,似乎唯一走向生的路也被切断了。这时候猪脚提议跳下去,美丽女技术员当场拒绝,宁不跳,柒姐想大多数女生都会是这个反应吧。此时猪脚跳下去还是有活下去的机会,但是带着光环的猪脚怎么能自己跑掉,于是猪脚开始对美女技术员做思想工作。

当然,妹子不是随随便便几句话就能动摇的,猪脚最后很无奈的把妹子推了下去,紧跟着自己也跳了海。最后的结局,猪脚和妹子都获救了,虽然伤亡惨重,多数人还是捡回了性命。猪脚见到了妻子和女儿,一时百感交集,技术员妹子从此离开了石油圈。

墨西哥湾因为此次事件造成了大量污染,无数生物因此亡。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切终将回归平静,人们也继续开采着海洋油气资源,只是未来的路上,人们会引以为戒,怀着一份对自然、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去开采利用这来之不易的资源。

至此,影片结束,深感石油人的不易,尤其是在油价低迷的今天,希望石油行业早日度过寒冬,迎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