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天宫1号建设历程作文(描述天宫一号的作文英语)

天宫1号建设历程作文(描述天宫一号的作文英语)

更新时间:2023-11-14 11:44:15
天宫1号建设历程作文(描述天宫一号的作文英语)

天宫1号建设历程作文【一】

皓月长空,星光点点。发射场又一次响起王洪志的声音:“5、4、3、2、1,点火!”

22时04分,长征二号FT2火箭喷涌着橘红色的尾焰徐徐上升,给这个月圆之夜,增添了一道迷人的靓色。

22时24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发射成功。

按照计划,天宫二号将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分别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将于10月中旬发射,天舟一号则在明年上半年升空。

2016年的中秋之夜,中国向空间站时代大步迈进……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小富即安,重要的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一刻,有多少人欢呼雀跃,又有多少人喜极而泣。为了这一刻,有多少航天人通宵达旦,潜心攻关,历史会记住戈壁大漠深处的日与夜;又有多少人筚路蓝缕,“虽九其犹未悔”,为国家的航天事业甘洒热。向航天人致敬!

月到中秋分外明,最是一年好时节。在中秋月圆之夜,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可谓喜上加喜,闪耀其中的主题词显然是“圆梦”,这是对民族情感的“加持”,也是书写家国梦的浓厚一笔。自此,仰望浩渺太空,我们多了一份牵挂。

天宫1号建设历程作文【二】

我们之所以关心天宫二号,是因为这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它的发射成功,值得大书特书,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三步走”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天宫二号在太空主要完成三大任务: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在轨补加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此外,还将进行一系列空间应用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站技术验证试验等任务,为第三步建造空间站提前开展相关技术验证。天宫二号算是我国建造空间站之前的过渡——如果不发射天宫二号,建设空间站就无从谈起,而没有空间站,我国在航天领域的一系列宏大抱负将难以实现。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但是,与航天强国相比,我们仍有不短距离,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小富即安,重要的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原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产品基础上改造而成,由资源舱和实验舱组成。其中,资源舱为非封闭结构,主要功能是为天宫二号在太空飞行中提供能源和动力;实验舱作为一个密封舱,其主要功能是为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提供洁净、温度和湿度适宜的载人环境和活动空间。

天宫二号的主要目的是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接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访问,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中国力量,塑造了中国精神。有人把天宫二号称为“筑梦空间站”,“筑梦”耐人寻味。古今兴盛,皆成于实。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在仰望太空的过程中不断畅想和贡献智慧,我们的梦想一定更灿烂,人类的未来一定更可期。 

天宫1号建设历程作文【三】

15日,一个让国人振奋的日子,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踏上太空之旅,而这其中众多的陕西元素也将与之遨游苍穹。而在这之后科技研发创新的故事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天宫二号上的那些陕西元素的科技创新。

作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一、二级及助推级发动机的研究设计单位,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科研人员为运载火箭打造的最强“心脏”,为天宫二号的飞天搭建完美天梯。在此次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中,六院承担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空间实验室、飞船上各种主推力及姿、轨控发动机、热控分系统及生命保障系统泵阀等的研制任务。尤其是担负着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二号”490N双组变轨发动机和“神舟十一号”推进舱系列姿轨控发动机,是保证空间实验室与载人飞船能否对接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六院在发动机所具有的工作环境恶劣、隐藏单点失效环节的预设中,加严了对发动机在各个阶段的检查,每一个零件、部件、组件、整机都必须达到零缺陷和百分之百可靠的要求。

处于发动机核心地位的涡轮泵是在高速、高压、高温介质以及大振动的极端环境下工作,涡轮泵便成为发动机中最易破坏、故障率最高的组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涡轮泵的可靠性决定了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是发动机涡轮泵研制的唯一选择。“载人航天用发动机涡轮泵,都是我们用从鸡蛋里挑骨头的苛刻态度选出来的。”六院11所科研人员的这句话是研制过程中最真实的写照。在涡轮泵生产试验过程中,从130多台次合格的产品中优中选优,力求完美、可靠,优选后产品的“淘汰率”竟达到了84%。

天宫1号建设历程作文【四】

22时04分,伴随着大地的轰鸣声,橘红色的火焰喷涌而出,长征二号F T2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拔地而起,如利剑出鞘,直刺苍穹,照亮黑暗的夜空。

这一刻,每个人的心都伴随着腾飞的火箭,飞向深邃浩渺的太空。

“飞行正常、遥测正常、跟踪正常、发现目标!”来自不同方向测控站的报告声接连响起。

中秋月,耀乾坤。

中国酒泉,今夜无眠。团圆与飞天,两个在龙的传人心灵深处流淌千年的梦想在这里交汇。天宫二号在中华“神箭”长二F火箭的有力托举下,趁此良辰美景腾空而去,带着中华儿女的期盼,探索太空新奥秘。

数十天后,两名航天员将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进入星辰大海中属于中国人的“太空之家”,在这里工作和生活30天。这将是迄今我国载人飞行时间最长的任务。

当科技与梦想交融,探索目光愈加深邃……

天宫二号筑梦之旅继往开来。

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将实现多项突破:航天员30天中期驻留;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这些将为我国在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打下坚实基础。

天宫二号追梦之旅造福人类。

天宫二号肩负一批体现科学前沿和战略方向的科学与应用任务,各类实验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4项。全球第一台空间冷原子钟,有望实现三千万年误差一秒的超高精度;进行“从种子到种子”的植物全生育发展过程实验;试验从太空分发量子密钥……各类科学实验未来均有益于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

天宫二号圆梦之旅开放包容。

和平利用太空,中国是参与者、合作者。从1992年正式起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主创新、稳步推进,走出了一条探索太空、和平利用太空的中国道路。尽管起步晚,但仅用了二十多年,我们就成功掌握了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基础技术;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无人交会对接到载人交会对接等重大跨越。其间,我们基于和平利用太空理念的包容性日益显现。天宫二号将搭载中瑞联合研制的伽马暴探测设备,探索宇宙奇观。快步跻身航天大国的行列,我们更加自信:未来在空间站发展中,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拓展国际合作。

今夜,天宫腾空。明朝,筑梦广寒。他日,思接广宇。

天宫1号建设历程作文【五】

中秋佳节之际,我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搭载了多种高精尖科学装备。其中,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与大气物理研究所承研的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承担着对大气层的探测任务,犹如“天宫二号”的“眼睛”,不仅能看到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更将视野扩展到人眼所不能及的紫外光。

这次“天宫二号”上搭载的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有两套“天眼”,一个叫“前向”,一个叫“环形”,可实现垂直对地的天底探测和对地球切线方向的临边多方位探测组合及反演比对,实现对地球大气的多方位、高光谱、多时空分辨率观测,达到比一般临边探测更高水平的层析反演,在国际上是首创。在“天眼”的注视下,一切都无所遁形。

据悉,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和大气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担。长春光机所作为载荷承研单位,负责完成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关键技术攻关、载荷研制与辐射定标研究;大气物理所承担应用研究,负责建立适用于紫外辐射光谱特征的.高精度快速正演模拟系统和相应反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