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冯友兰故居观后感作文(三年级作文冯友兰纪念馆观后感)

冯友兰故居观后感作文(三年级作文冯友兰纪念馆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4-05-27 11:05:37
冯友兰故居观后感作文(三年级作文冯友兰纪念馆观后感)

冯友兰故居观后感作文【一】

20xx年3月14日,湖南司法警官学校20xx年第一批首授培训班党支部组织首授班70名党员,参观了任弼时和杨开慧的故居。

首先我们先参观了任弼时纪念馆,里面珍藏了他许多有价值、有纪念、有历史意义的文件与物品。他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忠于祖国,贡献于祖国,为了祖国的独立与强大奉献了他的短暂人生。他曾留学与国外,知识渊博。他有着骆驼一样的精神:对待工作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即使身体不好也要硬撑着继续自己的任务,从来没有一丝怨言。叶剑英同志是这样评价他的: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而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是的,的确如此,我觉得骆驼对他的评价太贴切了,他索取很少,全是付出,等到他可以去享受生活的时候,他已经为革命付出了一切,没有了生命,谈不到享受。

我们随后参观了任弼时的故居,一路参观一路拍摄使我的心情特别激动,我将自己喜欢的景点都拍了下来,来到任弼时居住的地方一看,感觉很大,像是个富裕的大家族。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诞生在这里,并在此读完小学,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他的故居系砖木结构,共占地38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37间,全部房屋为青瓦覆盖,三合土地面。我们进堂屋看到了任弼时的仿铜石膏胸像。三进正厅设纪念室,挂有任弼时遗像。我们从外到内依次参观了一下,里面摆放了以前他家用过的东西,当我看到那些东西时,我就联想到他们以前一家的生活情景,里面的东西都非常具有历史意义,一点一滴的见证了任弼时同志的人生事迹,对于要了解他的人来说价值意义重大。

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好党员,是我们党的好模范,是我们一生值得学习的好榜样。无论在学习或是以后的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发扬任弼时的那种骆驼精神,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都将迎难而上,毫不退缩。

参观完任弼时的故居后,我们紧接着就去参观了杨开慧的故居。

首先进入的是杨开慧纪念馆,进入纪念馆,大厅前有一副很有精神的雕塑映入了我的眼球,是杨开慧,她是那样的积极向上,那么有精神有力量,积极向上,昂首挺胸向前迈进,不畏艰难险阻,都将勇敢的.向前冲。我们在雕像前还进行了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随后跟着讲解员一路参观,杨开慧的事迹真是令人难忘、令人佩服。这个出身书香门弟的女子是一名好党员,她有着一个朴素而坚定的信仰,相信她自己,她的夫君,她的许多同志都是在做救国救民的事情,作为女人,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她一样有着娇柔浪漫,有着温情脉脉,有着牵肠挂肚的种种情怀。并且在这纪念馆内展示出了她的一些为数不少的手迹,那文字语言朴素,纯然就是一个普通女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女性为了革命,为了祖国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精神面貌。她激情洋溢、光芒四射,见证了中华民族女性的魅力所在。

杨开慧的故居坐落在长沙县板仓,占地面积约680平方米。房舍以上、中、下三栋平行排列,前低后高。大小房间共36间。前栋为双面木门,中嵌木栏转门;中栋有三级踏步上入过厅,门额悬挂\"板仓\"二字横匾;后栋正中为堂屋,左右为住房。两侧厢房多作杂房、配房。栋栋之间形成小院或天井,院内植桂花和女贞树。院落西部为一畦菜地,院外有水塘一口。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生在故居后进东头北间。我们从外到内依次参观了一下,各间屋里都摆放了以前她家用过的东西。

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管是任弼时还是杨开慧都是我们党的好党员,是我们向前迈进的动力。生命凭骨骼而挺立,人因精神而伟大,有限的生命会因时而逝,而高尚的精神会超越时代而永生。他们的那种无私奉献革命的精神将会永远停留在人民心中,永远像升起的太阳一样,光芒四射,照耀大地,是永垂不朽的。

冯友兰故居观后感作文【二】

没去过萧红故居的时候,妈妈就常和我说起:萧红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女作家,而且还是一个非常爱国的女作家,她的一生只活了31岁,却写了很多书,最有名的就是《呼兰河传》和《生场》。

这次去姥姥家--呼兰县,终于有机会参观萧红故居了,我别提多高兴了!一路上,我没心情看路旁的风景,心里一直在想:萧红故居会是什么样的呢?好不容易盼到站了,我第一个冲下车,拉着妈妈买了门票就直往里奔。

呀!萧红故居好大啊!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花坛中间的一座石雕:萧红奶奶梳着一条长辫子,右手托着腮坐在那里,好像还在思考问题呢!左边是萧红祖父母住的土炕,通过客厅、暗室仓房,是萧红的房间,有梳妆台,还有很多书,都是萧红奶奶写的书,还有和鲁迅先生的书信。后边是菜园子、果园,还有磨房。这些都是萧红奶奶小时候常玩的地方,还有呼兰河。

萧红奶奶写的作品可多了,一共有两个展台呢!鲁迅和茅盾先生曾评价萧红奶奶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还听讲解员阿姨说,萧红奶奶写作的环境非常艰苦,经常生病,因为庸医误诊,萧红奶奶时才年仅31岁。我非常敬佩萧红奶奶,她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我一定要像萧红奶奶一样,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做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冯友兰故居观后感作文【三】

故居陈列的是王若飞的生平事迹展览,展览共分八个部分,在三个展厅展出,系统介绍了王若飞光辉的一生。第一展厅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展出王若飞青少年时期,在达德学校求学期间以及辛亥革命、护国运动中进行革命活动的资料;另有王氏家庭的祖宗牌位,以及王若飞青少年时用的文房四宝。第二部分展出王若飞在日本、法国留学和进行革命活动的照片,以及在白色恐怖下,领导无锡地区农民暴动的资料。第三部分展出王若飞在狱中的革命斗争,与黄齐生之间的通信来往。第二展厅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展出王若飞回到延安,在整风运动和土地革命运动中的资料。第二部分展出王若飞在重庆谈判期间的照片,和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一起工作的珍贵照片。第三部分展出王若飞遇难后,中共中央、民主人士、爱国将领的\'题词、悼文、悼词;解放后社会各界缅怀先烈、瞻仰王若飞故居以及中央领导参观故居的情景。第三展厅是各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亲笔题词。王若飞故居正房是供人们仰怀先烈、举行各种宣誓活动的地方。堂屋正中,挂着王若飞巨照,四周簇拥着一丛丛美丽的鲜花。两边条幅书写董必武同志诗句“磊落胸怀照日月,冷清头脑战风雷。“堂屋两边是王若飞和黄齐生先生的生平简介;正房左右次间,堂屋半间,陈列的是王若飞祖父留下的清代家具。故居整个展线长87米、有照片82张,文字14幅,实物191件,题词20幅。

王若飞有胆有识,是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的榜样。这里有几个小细节,可以窥见王若飞的伟大与不凡。小时候的小学课本里学过:1931年,王若飞同志不幸被捕。敌人想从他嘴里得到党的机密。几个特务掏出枪对准王若飞的胸口恶狠狠地说:“现在只要你说一个‘招’字,就放了你;不说,马上送你回老家!”王若飞坚定地说:“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敌人把王若飞押到刑场上。王若飞站定了,抬头望着北边那巍峨的大青山。大青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敌人把枪口对准王若飞,凶狠地说:“这是最后的时刻了,再给你几分钟,好好考虑一下!”王若飞从容地说:“用不着考虑了,开枪吧!”等了几分钟,敌人没有开枪。王若飞厉声喊道:“开枪吧!混蛋们!”敌人还是没有开枪。王若飞忽地转过身来,面对着敌人。敌人吓得后退了几步。我非常推崇“王若飞站定了,抬头望着北边那巍峨的大青山。大青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这句话,极度佩服王若飞的胆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追求真理与自由、追求民族解放的视如归,“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王若飞号称“铁嘴”,因为有胆,故而有识。因为党性坚定,献身革命,加之一生博学文采,积极投身革命实践,故而能够舌战宵小,青史留名。中共中央、社会各界进步团体和民主党派及其友好人士分别在延安和重庆为遇难的“四八”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向“四八”烈士送了挽联并发表悼念文章,一些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也撰写悼念文章或题辞,对王若飞等“四八”烈士给予高度评价。走出王若飞故居.写着“一切要为人民打算”字样的匾额还是条幅固长久浮现在我的脑际。据说,这是王若飞遇难的头一天晚上与周恩来交谈说的最后一句话。哦,原来如此:一个在战火中深入虎穴去谈判,与战友话别时还在嘱咐“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人,人民怎会忘记他呢 ! 我同时想:王若飞能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并真诚为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与他接受先进思想教育和追求真理是分不开的。

冯友兰故居观后感作文【四】

《萧红》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东北年轻女作家萧红的故事。萧红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萧红原名张乃盈,她很热爱读书可是家里人却不让她读书要她嫁人,她就离家出走离开黑龙江去了北平上学。她的未婚夫去北平找她,萧红为此十分感动,她两都离家出走。他们的生活十分贫困,萧红还怀了孩子,可是她的未婚夫后来却离开了她。在她十分落寞的时候他遇到了萧军,萧军很贫穷,但是他却很乐观。他的乐观感染了萧红,他们两个相爱了。他们为了谋生四处奔波,他们去到了上海,他们得到了鲁迅的肯定。生活开始有了改善,但萧红却得到了萧军的背叛。后来萧红认识了端木,他们结婚了,但端木却不能给萧红想要的温暖,萧红的身体也差了。

萧红为了读书离家出走,这等勇气,在我们中呢,我觉得更多的是为了逃避读书而离家出走啊。读书我认为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很快乐每个人都喜欢读书,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读书未来就很狭窄。我们要好好珍惜我们的读书机会啊,想想那些不能读书却很想读书的孩子们。

我们要做一个乐观的人,不管你所处的环境多么悲观,只要你有一个乐观的心,那么不管多苦都能挺过去。当萧军失业之后,萧红和萧军去住旅馆,却连被子都租不起,饭也吃不起,每餐只是馒头蘸着盐吃。每天早上看着其他房间门前的大面包,这完全是一种煎熬。但是他们有着一个乐观的心,他们每天都在努力的想办法活下去,萧军出去找工作,萧红在房间里写作。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萧军找到了工作,他们度过了难关。如果他们不是有一颗乐观的心,或许他们早就在了旅馆里了。

萧军是一个花心的人,至少我是这么认为。他看到每一个可怜的女人都想去爱她们,不管他们是否已结婚。刚开始萧军和萧红在一起,后来萧军又和他学生的姐姐搞在了一起,尽管萧红当时并没有怎么追究问题,但是萧红心里还是不好受的。后来萧军又和阿虚搞在一起,还把阿虚弄怀孕了,还要阿虚把孩子做了,阿虚可是萧红的好盆友啊。萧军这样伤害了多少个女人啊,而且到了最后没有一个女人和萧军一起走。我们要做有责任的人,对人也要真诚,做事也要对得起人,不然就会同时伤害很多人,最后自己也找不到好的伴侣。

我很佩服萧红,萧红很倔强,很坚强,而且她很有才华,她为了自己想做的事不惜离家。“她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魂。”

冯友兰故居观后感作文【五】

王若飞故居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诞生和度过童年时代的地方。故居坐落在安顺老城北街,从繁华的北大街拐向临街一座古朴的门楼,在过道的尽头是小巧雅致的朝门,朝门檐下有一块黑底烫金字的横匾,“王若飞故居”几个大字是聂荣臻元帅所题。踏着方石板铺就的路面经过一条狭长过道朝门向右走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座西朝东、青瓦层顶、红板壁、木窗户、石级阶梯、石板地面,由正房、左右厢房和对厅房围成的古朴高雅致的明清四合院。

在王若飞故居陈列馆,全体干部通过图片、档案文献以及现代声光技术,多媒体技术,绘画雕塑艺术等形式,认真学习了革命先烈,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烈士的生平事迹,进一步了解王若飞烈士光辉的一生及其伟大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