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于走路与问路的作文(问路作文议论文)

关于走路与问路的作文(问路作文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3-12-13 08:33:50
关于走路与问路的作文(问路作文议论文)

关于走路与问路的作文【一】

成功者很少,但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开辟了自己的道路。尽管开辟新路异常艰难,但我们不能畏惧困难,我们要喊出我们的口号:“敢问路在何方?”

开辟自己的路,需要莫大的勇气。

还是那个老故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不知道螃蟹肉的味道,甚至于不知道螃蟹肉是否能吃。面对未知,他鼓起勇气去品尝螃蟹肉的味道。由于他的挑战,他知道了蟹肉的鲜嫩。无独有偶,商鞅变法中那个勇于扛起木棍的壮士,也正是因为勇于走上前去完成任务,最终才能获得那丰厚的赏金。

正所谓“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唯有勇气能帮我们战胜面对未知的恐惧,唯有勇气能让我们克服对自我的否定。所以说,开辟全新的道路,需要鼓起勇气。开辟自己的路,需要积极的心态。

有时,在你去实践自己的道路时,你会陷入迷惑。但如果你不急躁,不放弃,积极地去寻找解决办法,说不定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更上一层楼,找到自己的路。殊不知,有许多伟大的`成就就是无心插柳之举。

中国古代文化中,贬官文化一直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那些迁客人在实现自己道路的途中遭遇坎坷,但他们未曾放弃自己的理想。既然不能在当今朝堂上一展宏图,那就凭借一纸诗文印

下自我的壮志。于是乎,我们看到了杜工部的《三吏》《三别》,我们看到范希文的《岳阳楼记》。

开辟自己的路,更需要正确的方向。

有时,你在遇到曲径时即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未必会找到解决办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该灰心丧气,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此时,你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看看是否真的走错方向,然后从中找到新的道路。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未曾放弃,积极乐观,从一开始立志以医救国逐渐走向弃医从文的道路。也正是这一路的坎坷,让他对于中国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更深入的见解,最终成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

或许我们没有爱因斯坦的聪明才智,或许我们没有王子皇孙的赫赫家世,但只要我们以勇气为矛,以乐观为盾,我们定能所向披靡,找准方向,开辟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

敢问路在何方?

路,就在我们脚下!

关于走路与问路的作文【二】

一天早上,小猪吃完早饭就到森林里玩。这里,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小草长得青翠茂密,小猪玩着玩着就迷路了。这时小熊正好从旁边经过,小猪大声叫道:“喂!狗熊,你快告诉我怎么走出森林。”小熊生气地看了它一眼,转身就走了。小猪大声叫道:“喂喂喂,你还没告诉我怎么走呢!”小熊头也没回,继续向前走。

这时从草丛里爬来一只乌龟,小猪又跳过去大叫:“喂!老乌龟,你来告诉我怎么走出森林。”乌龟看着它,叹了一口气,也走了。小猪莫名其妙地抓抓脑袋:“它们为什么都对我不理不睬呢?”

小猪一直到晚上也没有走出森林,它急得哇哇大哭起来,又害怕又饥饿。这时一只乌鸦从天上飞过,乌鸦看见小猪就问:“请问你怎么到现在也不回家呢?”小猪回答:“我不知道怎么走出森林。”并把刚才问路的事情告诉了乌鸦。乌鸦自告奋勇道:“我来带你回家吧。”

到家后,乌鸦告诉小猪:“你要懂礼貌,不然人家是不会告诉你的。”“谢谢你,我下次一定会礼貌待人。”小猪诚心诚意地向乌鸦道谢。

关于走路与问路的作文【三】

一天中午,小猪在森林找吃的,却迷了路。它心想:这可怎么办?怎么才能回家呢?

这时,从远处来了一头小熊。小猪傲慢地问小熊:狗熊,你知道怎样才能走出这片森林吗?小熊怒目圆瞪,看了他一眼,然后就走开了。小猪自言自语地说:它为什么不理我?它好像很生气的样子。小猪脑子里冒出许多问号。这时,有一只乌龟慢慢从草丛里爬了出来,小猪又问乌龟:老乌龟,怎么才能走出这片森林?乌龟叹了口气,心里想:这真是一个没礼貌的孩子。随后也默默地走开了。小猪很惊讶,心想:为什么大家都不理我呢?它自己一个人在森林里走来走去,还是找不到出去的路。小猪又累又饿又渴,哭了起来。他很害怕,这时猪妈妈找到了小猪,看见小猪在那儿大声哭着,就问:怎么了?小猪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妈妈,问:他们怎么都不理我呢?猪妈妈说:那是因为你对他们都不礼貌。小猪听懂了。

和他人说话要礼貌,不能没礼貌。

关于走路与问路的作文【四】

星期六的早晨,红彤彤的.太陽从东方缓缓升起,照耀着整个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空气清新,让人倍感舒心,我和姐姐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

清晨的街上已经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我们边走边谈,开心极了,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四叉路口,我四面瞧了瞧问姐姐,接下来该怎么走啊!姐姐左思右想,这边瞧瞧,那边看看,也拿不定主意该怎么走,真是寸步难行啊!

姐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树底下来来回回的绕着圈,忽然眼前一亮,不由地对我说:“你看,这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我们可以去问问他们啊!”正说着,迎面走来一位阿姨,我三步并着两步跑上前,仰起红扑扑的脸问:“阿姨,请问去图书馆的路怎么走啊?你能告诉我吗?”阿姨看了看我耐心地说:“小朋友,你看,向前直走过了红绿灯左转就会看到图书馆了。”我顺着她手所指的方向,点了点头连声说:“谢谢阿姨。”

我们顺着阿姨指引的方向,很快到达了图书馆。

关于走路与问路的作文【五】

进入学校以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便真正进入学习生活了。这一长期的学习阶段里,主要学习的是书本知识,也有一些技能的学习与锻炼。它们为一个人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应当说,学习与实践,是在走出学校,踏上更广阔的社会才开始的。纷繁复杂的社会,才是铸造人的大熔炉。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在他那篇有名的《劝学》一文里,强调学习重要性的同时,更提出了学习要恒与专的问题。“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强调的是学习要有恒。“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这强调的是专一。一个人,在社会上要有所造诣,离开恒心和专一是决不能达到目的的。当然,不能机械地理解专一。所谓专,是指自己要把握某一方面为重点,为核心,不是要你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在你把握重点同时,必须广泛涉猎自然的、社会的等各方面知识。这样有专有博,才不至于褊狭和无向。

对一个人来说,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对于你所学的东西,尤其重要的是,应当动脑筋去思考,不能偏听偏信,人云亦云。比如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你只看过一两篇有关文章,便以为他们说的正确无误。这样,你将会产生错误认识,失之偏颇。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就是说,学习要勤奋不辍,不能由玩乐而荒废;道德修养,观点认识,要在反思中不断加强完善,不能盲目因循。伟大教育家孔子在和他的弟子谈论中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意思是,学了要认真思考。否则,就迷糊不清,易受欺骗。如果光是空想,不去学习,那就会惰怠,更危险了。这两位古代先贤,都能谆谆教导后人,如何把学习与思考完美地统一起来。

最近,偶尔在报纸上看到一篇谈论孔子的'文章。作者全文肯定孔子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称之为“至圣先师”。这样评论介绍,未免是误导,严重地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结果既害人,亦害己。如果我们不去客观公正地评论一下,将会造成很大误解。

是的,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他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但历史地唯物地去看,他是站在贵族统治阶级的立场,去灌输他的教育思想的。“学而优则仕”,是他的基本教育核心,竭力维护封建伦理,君臣制度,是他的根本教学宗旨。而他对劳动人民,广大妇女,无论在感情上,还是在立场上,都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我们都必须了解,不能有意无意地避而不谈,否则,我们就犯很大的错误,贻害无穷。

在此,我们不妨把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话录《论语》中的原文来证明一下:“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文中的樊须,就是樊迟,是他的学生。向他请教种庄稼,栽蔬菜的方法,他说不会也就罢了。可是,待樊迟走了,他却在背后向其他学生说樊迟是小人。当然,这里的小人,和文中的“上”是相对立的。所谓上,就是指封建君王及其为官者;所谓小人,就是指老农、老圃等劳动人民。这简短的几句话,不是很明白地告诉人们,他的立场和教学理念吗?再看,仍然是论语中的话:“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里意思是:世上只有妇人和不懂道理的劳动者难以教养。靠近他们,就会有不文明的表现,远离他们,便会怨恨你。这不也在明显地告诉人们,孔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吗?

用不着再去抄章摘句了,从上面我们已完全可以看出孔子的阶级局限了。因此,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教育者,决不能模糊阶级立场去传道,授业,解或。否则,不是无知,就是有意抹阶级观点去谈事论人。我国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汉代及其以后,历代王朝都利用孔丘的基本教育思想,去统治人民,孔丘的至圣先师的桂冠,也就越戴越高。今天,我们决不能麻痹上当。我们一定要既会学习,也会思考,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批判地继承,吸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至于目前世界上各地兴办的孔子学院,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无产阶级教育工作者,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决不能丢,决不能盲目地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