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孝感风土民俗介绍作文(描写湖北孝感家乡的作文)

孝感风土民俗介绍作文(描写湖北孝感家乡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8 23:41:19
孝感风土民俗介绍作文(描写湖北孝感家乡的作文)

孝感风土民俗介绍作文【一】

董永公园是我的家乡——孝感的著名景点之一。公园里有瑶池仙境、桑榆亭、知乐亭、董永祠、槐荫树、理丝桥、孝文化长廊……。公园一年四季的风景都很美丽。

春天,梧桐树绽出了嫩芽,柳树抽出了枝条,竹子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小草偷偷地从地下钻了出来,望着这光明的世界。人们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休闲、散步,有的看书,有的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谈心,有的在知乐亭一展美妙的歌喉。真是热闹非凡啊!

夏天,公园里的树叶郁郁葱葱。有枝叶覆盖的梧桐,有亭亭玉立的水杉,有青翠碧绿的榆树。还有一棵高大的槐荫树,它枝叶茂密,就像一把撑开着的绿色大伞,可以挡风雨、遮太阳,人们可以愉快的在树下乘凉、聊天……。节假日,小朋友们在这里嬉戏、玩耍。

秋天,树叶渐渐变黄了,而青松却更加苍翠。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黄色的树叶随风在空中飞舞,飘飘悠悠地落在地上,地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毯子。

冬天,公园里虽然少了一些绿色,但茶梅照样争芳斗艳,景色同样迷人,人们欢声笑语,其乐无穷。

我爱这美丽的董永公园,我爱这美丽的家乡。

孝感风土民俗介绍作文【二】

绿茵茵的草地蓝悠悠的天,洁白的羊群远飞的雁……

去听那悠扬的歌,去走那漫漫长长的路,闻那绿草的清香……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的家乡,这里的天气并不像南方那么酷热,而是非常的凉爽,是个避暑胜地。闭上眼睛,让微风轻轻的抚过面颊,让全身都放松、你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世外桃源。我们会经常看见十字绣,那十字绣很美,但美在哪里呢?它主要美在“嵌入”这个词上。草原上那洁白的羊群,不就像是嵌在草原这块绿色画布上的一朵朵大白花儿吗?而且,绣的还那么逼真,那么袖珍,那么让人无法从它的身上挪开目光。

如果在漫漫的草地上穿梭,不听一点悦耳的音乐是否感到乏味无趣呢?百灵鸟可是一个好的“播放器”呢!在草原上欣赏美景时,百灵鸟那悦耳动听的鸣叫声就像在开音乐会一样,会使你感到来到了一个绿色的仙境,感觉听到了天籁的声音。这里的七八月份是最美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旅游旺季。我想信很多朋友都没有来看过这片草原,现在让我来为大家做个导游,让我陪大家一起看一看这片美丽的草原吧。

首先,我要陪你去看看金帐汗蒙古部落,这个部落是呼伦贝尔唯一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中国第一曲水”的莫尔格勒河畔。这里是中外驰名的天然牧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秣马厉兵,与各部落争雄,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当你来到这里时,你可以低头看看你脚下的绿草,你会觉得她的绿让你心旷神怡,那点缀于草地之间的野花儿会引起你无限的暇思,再放眼望去,那洁白的.蒙古包像天上的点点白云,美不胜收,还有那草原上奔驰的骏马,悠然自得吃着草的牛羊,让你觉得自己到了天堂,乐不思归。

其次,我陪大家来看看额尔古纳河,这条河是黑龙江的支流,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额尔古纳河沿岸地区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水草丰美,鱼类品种很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宜农、宜牧,是人类理想的天堂。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养育过许多古代少数民族,古代蒙古部落曾经在此游牧、渔猎,并深为这片美丽的家园而自豪。后来,成吉思汗就把他的弟弟分封于此,至今,在黑山头还有其王府遗迹呢。

再次,我陪大家看看满洲里国门,现在的国门是第五代国门,目前是中国陆路口岸最大的国门,国门高30米,宽40米,建成。国门庄严肃穆,在国门乳白色的门体上方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大字,上面悬挂的国徽闪着的金光,国际铁路在下面通过。登上国门,俄边境内的景象就会尽收眼底。国门对面不远处是俄罗斯的国门,国门上"РОССИЯ"六个硕大的金色字母,格外引人注目,俄罗斯国徽镶在国门北侧的立柱上方。如果你到呼伦贝尔来,这里可是不能不看的地方哦!

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还有很多很美丽的景致,比如:有红花尔基森林公园、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这里都是珍贵的樟子松,这片森林就离我家不远噢。、达莱湖等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对了,来到草原,最不能错过的就是草原的特色美食。令人垂涎三尺美食有很多,比如手把肉啦,涮羊肉啦,特色手拉肚、奶茶、风干牛肉、肉肠、米肠、羊肠、奶豆腐等等,只要吃了第一次,就绝对还想吃第二次。所以,美食良机,不容错过哦!

呼伦贝尔草原,不但景美,而且这里的人们更是热情、善良、淳朴、好客。山美景美人更美,就是这样,让这呼伦贝尔大草原扬名天下。就是在这里,你可以将美景收于眼底,为什么还不赶快来玩呢?

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的家乡!欢迎你来做客!到时我来为你做导游,我来陪你一起看草原,请你喝上一杯醇香的奶茶,共渡草原最美丽的季节。

孝感风土民俗介绍作文【三】

《亲人》讲的是岳普湖县的维吾尔族书记铁里瓦尔得,收养了一个从四川省江北县的汉族孩子陈建宏。尽管铁书记夫妇受着外界的许多压力,但也含辛茹苦地把他养育成人。如: 陈建宏是四川人吃不惯新疆饭, 铁书记夫妇就专门给他做米饭,炒鸡蛋,做蛋汤;有时还给陈建宏买牛奶,炖母鸡。陈建宏是四年级的学生,但这个县的汉族小学只有一年级,于是铁书记帮助陈建宏自学。而陈建宏也知恩图报,上班后不仅按月交给家里钱,还一分一厘地攒钱,并用自己攒的钱为铁爸爸买了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收音机。他不仅帮小妹妹学习语文、算术,还给大妹妹举办了婚礼。在陈建宏得肝病时期,两个妹妹也轮流看守,异族兄妹比亲兄妹还亲啊。

不光是两个城市,邻里之间,一个班,还是一个年级,民族之间都要互相帮助。

《张骞通西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讲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的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而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因积劳成疾而溘然长逝。我们应该像张骞一样为了民族团结、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而宁可牺牲自己。

这些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团结的故事,犹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各民族大团结的滚滚洪流,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宝贵财富和源泉动力。我们应该把这些故事告诉每一个人,大家一起发扬民族团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