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挤坐公交车的大妈作文(感谢大伯大妈作文200多字)

挤坐公交车的大妈作文(感谢大伯大妈作文200多字)

更新时间:2024-06-04 17:03:22
挤坐公交车的大妈作文(感谢大伯大妈作文200多字)

挤坐公交车的大妈作文【一】

人少的时候,坐公交车当然既方便又经济,但问题是很难有人少的时候。要坐车你就得先学会随波逐流,冲呀挤呀,自然由不得你了。都说是“坐车”,但这“坐”字有时实在是形同虚设。于是人们通常要遭遇种种所谓“坐车”的尴尬。坐车的尴尬之一是挤车。

人少的时候,车到站时尚有少量座位可占,大家当然要争先恐后地挤着上车。人一多,车上基本没有座位好占了,但只要车一靠站,不等车轮停稳,趋之若鹜的等候者依然是蜂拥而至,简直势不可挡。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奋力奔跑,习惯了争先恐后,习惯了争分夺秒。

也许是习惯成自然吧,挤车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别以为挤车总是两兵相遇勇者胜或强者胜,有时恰恰是“柔弱胜刚强”。比如女人挤车,只要她们把心一横,男士多少就要摆出一点绅士风度来让一让。曾经见过一个胖女人挤车时那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架势,竟然一屁股将一个小孩挤进车门的叠缝里使之无力自拔。

瞧这挤车功夫,不,是挤人功夫,可真了得!有了座少人多的矛盾,必然要引发抢座风波,这是坐车的另一尴尬。好不容易挤上车来,抢座的战斗又悄然开始了。因为没有空座好抢,大家只好觊觎坐客们的屁股底下了。于是一人离座,众人趋之,只要有人到站时稍作离座状,便会立刻引起周围的一片动。抢座很有点碰运气的\'味道,倘若不幸站在一位要一坐到底的乘客身旁,你当然只好自认倒霉了!如果运气好点,遇到身边的乘客马上就要起身下车,你就得站到最容易抢座的位置,比如说,靠背旁。

站在坐者的正前方就不行,因为人家一起身就会挡住你,挡完了,一扭头,你便发现座位已经有主了。这种情况多了,真叫抢你没商量。记得有一次,我坐71路公交车前往延安中学,侥幸占得一个座位。但因为车上人声嘈杂,人影幢幢,我视听混乱,生怕弄错站次,便侧身询问站在身边的一位乘客,他一脸认真地说:“就这站。”我赶忙站起身来向车门口挤,他顺势接管了我的座位。

这时,旁边另一个人说:“你要去延安中学?”我说:“是啊!”他说:“别急,还有三站呢!”我沉默了,回望刚才的座位,心中暗暗叫苦。但苦归苦却怨不得别人,谁不想有个座位坐下啊。站在人满为患的车上,还有一个尴尬是稍不留神就得与人发生碰撞或摩擦。只要车子来个急刹车或突然加快,满车站客就要跟着前仰后翻,难免会张三踩到李四的脚上,或李四撞到张三的身上。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说声“对不起”就行了。只是有时要想道一声“对不起”也难,你想连脚都站不稳,谁还顾得上对得起对不起呀。

不怕笑话,我曾多次在举足无措之间踩过别人,但并没有引起什么争端,只不过有两三次他们也有意无意地踩还我罢了。

挤坐公交车的大妈作文【二】

从 前,有一个寡妇,膝下有两个女儿,一个既漂亮又勤劳,而另一个则又丑又懒。寡妇却格外疼爱又丑又懒的那一个,因为是她的亲生女儿;另一个呢,不得不什么活 儿都干,成了家里名副其实的灰姑娘。可怜的姑娘每天必须坐到大路旁的水井边纺线,不停地纺啊纺,一直纺到手指磨破了。

有一天,纺锤全让给染红了,姑娘打算用井水把它洗干净,不料纺锤脱了手,掉进井里。姑娘一路哭着跑到继母跟前,对她说了这件不幸的事。继母听了,把 姑娘臭骂了一顿,还威逼她说,除非她把纺锤从井里捞出来,不然就饶不了她。姑娘回到井边,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她害怕再遭继母的斥骂,就跳进了井里。在井 里,她失去了知觉,等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草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四周环绕着万紫千红的花朵,各自争妍斗艳。她站起身来,向草地的 前方走去,在一座烤炉旁停下了脚步,发现烤炉里装满了面包。

面包对她说:“快把我取出来,快把我取出来,不然,我就要被烤焦啦。我在里面已经被烤了很久很久啦。”

姑娘走上前去,拿起面包铲,把面包一个接一个地全取了出来。随后,她继续往前走,来到一棵果实累累的苹果树下,果树冲她大喊大叫:“摇一摇我啊,摇一摇我啊,满树的苹果全都熟透啦。”

于是,姑娘用力摇动果树,苹果雨点般纷纷落下,直到树上一个也不剩了,她才停下来;接着她又把苹果一个个捡起来堆放在一起,然后又继续往前走。

最后,姑娘来到一幢小房子前,只见一个老太太在窗前望着她。老太太青面獠牙,姑娘一见心惊胆战,打算赶快逃走。谁知老太太大声嚷嚷起来:“亲爱的,你 干嘛害怕呢?就留在我这儿吧!要是你愿意在这儿好好干家务活儿,我保你过得舒舒服服的。你千万要当心,一定要整理好我的床铺,使劲儿抖我的`床垫,要抖得羽 绒四处飘飞,这样世界上就下雪了。我是霍勒大妈。”

老太太说这番话时,和颜悦色,姑娘于是鼓起勇气,答应留下来替她做家务事。她尽力做好每件事情,使老太太心满意足。抖床垫时,她使出全身力气,抖得羽 绒像雪花儿似的四处飘飞。因此,老太太对她也很好,使她生活得挺舒适,每天盘中有肉,要么是炖的,要么是烧的。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姑娘渐渐变得忧心忡忡起来,一开始她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想家啦。在霍勒大妈家里的生活比起在继 母家里的生活,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尽管这样,她依然归心似箭。最后,她对霍勒大妈吐露了自己的心事:“我现在很想家。在这下面,我事事称心如意, 可我再也呆不下去了,我得回到上面的亲人身边。”

霍勒大妈听后回答说:“你想回到家人身边,我听了很高兴。你在我这儿做事尽心尽力,我很满意,那么我就亲自送你上去吧。”

说罢,霍勒大妈牵着姑娘的手,领着她来到一扇大门前。大门洞开,姑娘刚刚站到门下,一粒粒的金子就像雨点般落在她身上,而且都牢牢地粘附在她衣服上,结果她浑身上下全是金子。

“你一直很勤劳,这是你应得的回报。”霍勒大妈对她说,说着又把她掉进井里的纺锤还给了她。

忽然,大门砰的一声就关上了,姑娘又回到了上面的世界,她就站在她继母家的附近。她走进院子的时候,蹲在辘轳上的大公鸡咯咯地叫了起来:“咯……咯……咯……咯……,咱们的金姑娘回来啰!”

她走进继母的房间,因为浑身上下粘满了金子,继母和妹妹亲热地接待了她。

姑娘跟他们讲述了自己惊心动魄的经历。继母听完了她获得这么多金子的过程,就打算让她那个又丑又懒的女儿也享有这么多的金子,于是她把这个女儿打发到 井边去纺线。为了使纺锤染上污,这个姑娘就把手伸进刺篱笆里,将自己的手指扎破。然后,她把纺锤投入井里,自己也随即跳了进去。

在井里,她像姐姐一样,先是来到一片美丽的草地,然后顺着同一条小路往前走去。她走到烤炉前时,面包冲着她大声叫喊:“快把我取出来,快把我取出来,不然我就要被烤焦啦。”

可这个懒惰的姑娘听了却回答说:“谢谢,我才不想弄脏我的手。”说完继续往前赶路。

不大一会儿,她便来到苹果树下,果树跟上次一样喊叫着:“摇一摇我啊,摇一摇我啊,满树的苹果全都熟透啦。”

她回答道:“当然可以呀,可苹果落下来会砸着我的脑袋。”说完继续赶路。

来到霍勒大妈的小房子前时,因为她听姐姐说过老太太青面獠牙,所以见了面一点儿也不感到害怕。第一天,丑姑娘心里始终惦记着作为奖赏的金子,所以强打 起精神,装成很勤快的样子,而且事事都照着老太太的意愿来做。可到了第二天,她就懒起来了;第三天呢,她懒得更加不像话,早上甚至赖在床上不想起来,连整 理好霍勒大妈的床铺这件事也给忘记了,更不用说抖床垫,抖得羽绒四处飘飞了。几天下来,老太太已经受够了,就预先告诉她,她被解雇了。懒姑娘一听,满心欢 喜,心里想道:“该下金雨啦!”

霍勒大妈领着她来到那扇大门前,可当她站到门下时,非但没有金子落下来,劈头盖脸地泼了她一身的却是一大锅沥青。“这就是你应得的回报。”霍勒大妈对她说,说完便关上了大门。

懒姑娘就这样回到了家里,浑身上下糊满了沥青。蹲在辘轳上的大公鸡看见了她就咯咯地叫了起来:“咯……咯……咯……咯……,咱们的脏姑娘回来啰!”

懒姑娘身上的沥青粘得很牢,无论怎样冲洗也无济于事,她只好就这样一辈子啦。

挤坐公交车的大妈作文【三】

早上果断放弃了睡懒觉,就为了提前到小姨家。等小姨“回门”后,他们一直在讨论四十个亲朋好友怎么去新郎家。过了一会人群散开朝门口走,我满脑子的.问号,不知道要干什么,就随着他们一起走。我拉着老妈的手,问她怎么去新郎家,她的回答简单而又粗暴:“坐公交车去。”好吧,我被这回答雷到了。

四十个人的大部队去挤公交车会是怎样一副壮观场面?我暗自想象着。

但,直到到达目的地后,我才发现我的想法错的离谱——这辆公交车已经被小姨承包了。坐公交车去参加婚宴,谁这么“有才”想出的点子啊,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当四十个人找好座位坐下或找好地方站着后,公交车开始缓缓启动。听老妈说,新郎家好像挺远的。

上路后,才发现路不是一般的颠簸,公交车在剧烈地振动,好像随时都会散架,身体也在不停的抖,连头也在抖,这么抖下去,脑子会不会抖成脑震荡来啊?

摇晃着摇晃着,竟摇出一阵困意,我把两手重叠放在前面的椅背上,将手当成枕头,地睡了下去。

“啊,疼我了!”一阵急刹车让我的头准确无误的直中椅背,发了会呆后,困意又卷土重来,我又地睡着了。

刘庄的路最为坑坑洼洼,抖着抖着,两只手又从椅背上掉下,也就是说,头又撞到了椅背上。抬头扫了一眼,半成以上的人都吐了,唉,晕车惹的祸呀!

刘庄之后的路就较为平坦了,我不顾前两次沉痛的教训,再次地睡了下去。

结果还是醒了,但这次不是撞醒的,而是被吵醒的——车上有个小孩在一直哭,喊着要妈妈。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成年人都很难受,何况是两岁小孩。哭了十多分钟,那熊孩子还在喊着,真是个当歌手的料,我在心里想着。

孩子妈妈一直未露面,也许她根本不在车上。

经过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抗“颤”,终于到达了新郎家——前庄。

一下车,一个妇女从那个老人手上抱过孩子,说:“宝贝不哭,妈妈在这。”你是这孩子亲妈吗,孩子都哭成这样了,你还不露面,真是不及格。我腹诽着。

最令我气愤的还不是这个,我走过两个中年男人身边,听到了如下对话

“从新娘家到前庄来,不需要三个半小时吧,两小时都绰绰有余。”

“你不懂,这是习俗,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反正要绕路就对了。”

我一听,整个人都石化了: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劳财伤民吗,像这种习俗,趁早废除吧。

唉,这真是一段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