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唐王陵作文(大唐帝陵300字作文)

唐王陵作文(大唐帝陵3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9 08:26:24
唐王陵作文(大唐帝陵300字作文)

唐王陵作文【一】

你知道吗?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已经消逝的民族—-党项族。他们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神秘的陵园,这就是西夏王陵。这个秋天我来到了这里。

进入了王陵入口,整个陵像一座山坐落在黄沙中,又似一条巨龙盘踞于此。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沙的世界,漫天黄沙把太阳都遮掩住了,但它似乎给这巍然屹立在大地上的巨人,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袍子。这个巨人昂首挺胸,刚劲有力,傲视碧空,有西夏不可侵犯的威严。难怪几代帝王要把他们的秘密全部托付给了这座陵园。

走近后,这个陵园更加雄伟了。它好似世界的中心,四面八方的能量汇集在了它的身体之上。这时,我感到我真的十分渺小,与它那健美的身姿相比,我更是微不足道。环绕着这陵墓,我这才发现,其实这个陵是千疮百孔的。当年忽必烈进军宁夏,早已把这陵一把火烧光了,可以说,我现在看到的,只是昔日繁荣的断壁残垣。但是这个陵的核心部位仍然坚持保存了下来。

几千年啊!有的地方的长城也无法坚持保留下来。摸了摸,碰了碰。这陵竟如钢铁一般,好像碰到了武士的盔甲。

我不忍再看了,不愿回忆那陵曾经经历过的风吹雨打。黄沙依旧漫天飞舞,似乎是在帮助这陵,封住那远古、凄凉的世界。

我爱这陵,敬这陵。它有武士的精神,它有帝王的风貌。这样一座陵园在漫漫黄沙中已有千年之久,它独自忍受那寂寞和孤独,我从它身上学到了坚强不屈,永不倒下的精神。在这里我受益匪浅。

唐王陵作文【二】

在银川市西郊约35公里的贺兰山东麓中段有一座座的皇家陵寝,那一日,我们去探寻一段历史的迷,——西夏王朝的秘密。

西夏王陵可能是西夏文化辉煌灿烂的灿烂的唯一见证了。西夏王陵大大小小有九座陵墓,像一个又一个的土堆子。西夏共十代帝王,属于党项族。那么为什么有十代帝王却只有九个陵墓呢?听导游解说,最后一个帝王没什么能力,加上瘟疫和地震,本来西夏国人口就在渐渐地减少了,这么一来,走的人更多了。没有了老百姓的护拥,国王也没了信心。蒙古族又给西夏国雪上加霜,连年攻打西夏国。而成吉思汗卧病在床时还立下遗嘱,要后代把所有西夏国人赶尽绝。他们是十分残忍的,也就没有给最后的帝王留下陵墓。他们毁掉了整个民族——党项族,所以,在我们现在的56个民族中就没有党项族的身影了。

在西夏王陵中出土的文物是非常多的`。最有特色的是一个碑,下面趴着一个长相丑陋、面目凶狠的人。为什么要把这个碑放在这么一个恶魔一样的人身上呢?原来,在当时人们认为这样可以辟邪,使坏人害怕不敢靠近。

已是黄昏时分,我疲惫地离开时,又回望王陵,夕阳西下,那巨大的塔形建筑只留下了一抹孤独而苍凉的背影。那里到底有着一段怎样的历史呢?二十四史居然都找不到它的踪迹……

唐王陵作文【三】

谈到西夏王陵,就得先说说西夏。西夏是一个牧羊人李元昊所建立的。李元昊少年时就很有志向,时常劝说父亲不要对宋朝称臣。他认为“以所得的俸赐招养蕃族,习练弓矢,小则四行征讨,大则侵夺封疆,上下丰盈,于计为得”,但不是长久之计。而父亲告诉他说:“吾族二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元昊则愤愤地对父亲说:“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今天,我们去的就是李元昊的陵墓,英雄魂归处,怎能不向往?

进门之后,我们没有直接去陵区,而是先去了西夏博物馆。景区导游向我们介绍了两件国宝级文物——夏汉文字碑和漆金铜牛。夏汉文字碑两面分别刻有汉文和夏文,是一个清代学者在一个破庙里发现的。历史学家就是通过这块碑翻译了六千多个西夏文字。可见这块碑刻的字数之多。而漆金铜牛是西夏王陵的陪葬品。牛重二百千克,长1、28米,宽0、64米,它融入了西夏人民所有艺术的精华。所以成为国宝。

接下来我们参观陵区。在博物馆里,我们曾经看到了陵区地形图,以我个人的角度看,它的建筑形式跟天坛几乎一模一样。大门和外墙组成了一个面积为两公顷的外城,左边有一个月坛,右边则有一个日坛。左上角与右上角各有一个塔楼。通过外城,就进了内城,内城比外城大一些,约有六公顷。从内城门到帝王庙,有一条长200米的路直通,奇怪的是,墓室并不在通道的正前方,而是在通道偏西的位置,这种建筑方法在封建社会很常见,主要是希望已故的帝王能早点去西方极乐世界。

西夏的历史曲折。先是唐末、五代时,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兴起于西北,建立了李氏政权。宋太宗时,党项首领臣服,但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却继续组织部众割据,与北宋发生长期战争。李元昊父亲李德明在位期间,接受宋中央统治,出现和平发展的局面。元昊即位后,公开称帝,建立西夏国,再度与宋发生战争。西夏虽取得很多胜利,但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却受到巨大的影响。1044年,西夏与北宋签定“庆历和议”,表面取消帝号。以后,西夏与宋、金时战时和。西夏后期,统治衰弱,最终被蒙古灭亡。

在精确的坐标图上,人们还惊奇地发现,九座帝王陵组成一个北斗星图案,陪葬墓也都是按星象布局排列!可见西夏当时建筑工艺是多么的厉害!

东方的金字塔真是瑰丽!

唐王陵作文【四】

还记得去年五一的时候,爸爸、妈妈和我,我们一起去潞王陵游玩。潞王陵坐落于河南省新乡市北部凤凰山下(系太行山余脉,依山据岭,俯瞰卫水,整个陵园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布局工整,庄重威严,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整个陵园不仅有墓主潞简王--朱翊,还有他的次妃赵氏。

我们进去就看到神道石兽群14对石像雕琢精细,栩栩如生,分别为獬豸、石绵羊、石虎、狻猊、麒麟、骆驼、大象、马,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石兽。

我们先去了潞王陵的墓主朱翊的坟墓,城垣内占地80余亩,分为三进院落,所有建筑均以青石垒砌雕凿而成。第三进院落中有圆立式的“宝城”,通高9.35米,周长约70米,“宝城”下即为地宫。地宫总面积约185平方米,由前、中、后、左、右五个殿堂构成,全部为石结构的拱券式建筑,棺椁即安放于后殿。潞简王墓西百余米处,还有其次妃赵氏的墓地,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布局与潞简王墓大体相同。两墓东西并列,坐北朝南,共占地157205平方米,其建筑形势之恢宏同北京十三陵中的定陵相仿(神宗万历皇帝之墓,营造布局大大突破了制度等级森严的明王朝陵寝规定

然后去了他的次妃赵氏的坟墓,每一扇石门都有几排门钉,每一排门钉都是八个。听别人说,按照规定,皇帝所用的门钉是九个,皇后所用的门钉是八个。赵氏不过是一个次妃,却享受了皇后的待遇,的确非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