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档案馆参观作文(参观档案馆的作文怎么写300字)

档案馆参观作文(参观档案馆的作文怎么写3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3 02:15:59
档案馆参观作文(参观档案馆的作文怎么写300字)

档案馆参观作文【一】

从资料中,我知道绩溪名人档案馆建于2012年8月30日,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总投资120万元,以悠久的绩溪历史文化为脉络,以众多的绩溪名人为重点,以今日绩溪跨越发展取得的建筑为铺垫,分序厅、文化名城、邑小士多、应运腾飞、未来宏图、领导关怀和多媒体播放七大展区。其中,各个展厅所陈列的谱牒、字画、书籍、光盘、匾额、碑刻及契约等1200余件档案资料,不仅反映出了绩溪历代故事,还集中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名人在国内外或各个历史朝代为革命建设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走进档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位历史名人铜像,走进他们身边,就好像回到了古代。接着往前走,可以看见一些名人的图片和生平简介。从古至今,有两晋之交的胡炎,唐越国公汪华,抗金名将胡舜涉,明户部尚书胡富,公部尚书胡松,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首创中西医结合和医学教育的汪惕予,还有制墨巨将胡开文。而进入近现代则有着辛亥老人汪孟邹,新文化“五四”运动的先驱胡适,湖畔诗人汪静之。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着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徐家朋,出版家王子野,两院院士章基嘉、鞠躬和洪德元,水轮机专家程良俊,“泪液学之父”张汗等名人。

参观完展厅后,我们又参观了存放档案的地方,随后,便离开了档案馆。

今天,我有幸目睹了绩溪县城昔日的风光和风采,了解到了名人们生平故事和家族档案等内容。为此,我相信将来的我也会出现在档案馆的档案之中。

您的朋友凯旋归来为这封邮件插入了背景音乐-下载播放播放器加载中...正在发送...此邮件已成功发送。再回一封快捷回复给所有人...切换到完整写信模式发送下一封未读

档案馆参观作文【二】

35岁那年,我从乡镇调到县档案局当档案员,半路出家,一下子还真有点缓不过神来。乡镇生活风风火火,档案岗位似乎有点冷冷清清,而且专业性强。为尽快适应环境,我刻苦钻研业务,凡是与档案有关的书籍都认真去读,虚心请教,很快从外行变成了内行。不知不觉,一晃就过去了15年。

档案工作给我留下了一些难忘的记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大批的城市居民回乡务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广阔的农村成为火热的天地。轰轰烈烈的年代过后,一纸文件掀起了一阵阵波浪,下乡居民如果没有工作的可以凭档案买养老保险并享受退休待遇,知识青年下乡期间计算工龄。人们为了各自的权益而奔走,但历史留下的一些遗憾无法挽回,有的档案不全,有的圆珠笔填写的资料褪色模糊,有的霉变和高温使纸张发霉无法入档等等,不能作为依据,五十至六十年代的档案资料基本找不到了。谁也未曾想到,一本不起眼的下乡知青花名册能带来切身利益。知青是幸运的,他们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就凭档案加工龄,多一年工龄多几百块钱,看到那些额头刻满岁月沧桑的老知青,在我手中找到他们的档案资料那高兴的劲头,深深地感染着我。看到那些找不到档案资料的老居民、老知青那无奈与失落的情形,我的心情格外沉重,为无力相助感到不安。档案多么重要,只是很多人很多时候不在意、不在乎、不重视,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因为我们的存在,老人们找回了他们有价值的青春岁月。

再说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一批资本家、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集资入股加入手工业社和供销联社,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8 年元月一日,国家有政策规定,54年至56年公私合营过渡来的老工商业者享有退休待遇的人员每月增补工资40元,又是一件涉及民生民利的事,档案馆努力为三百余名职工找到了档案,使其中107人增补了工资,全部退回了股金。我作为档案馆馆长,在办理这件事情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批人年龄都在75岁以上,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存在困难,查档案的方式全部是我们代查,查一个人的资料要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有的老同志性子急,在找不到自己的资料时,就会急得直嚷,有的甚至哭诉。我一边耐心细致的查找资料,一边轻声细语地安抚,当我帮他们找到档案时,老人们几乎都是将那张薄薄的发黄的纸张,如获至宝地抱在怀里,眼里噙着泪,不断地说着:"谢谢,太谢谢你了。"只有这时,我真正地感到我这个档案人存在的价值。记得渌口镇老街有位老人叫罗再生,86岁的高龄了,因心脏病、高压住在医院里,当他听到别人都加了工资时,一个人从医院跑到档案馆,我查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找着,老罗气急,脸色发白,气喘嘘嘘,感觉有点不对劲。我急忙拨通了他家的电话,让老人先去住院,承诺帮他细心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翻阅了几十卷档案后,终于找到了罗再生的相关资料,我把档案复印件及时送到了罗再生手中,老罗一家人非常感激。因为我们的存在,让老人们感到温暖。

时光流逝,转眼之间我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我珍惜这个普通而平凡的岗位,因为它让我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我的人生也因此更有价值。

档案馆参观作文【三】

地位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为社会现象,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多个方面。史学研究作为社科研究范畴之一,以档案研究为根基,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历史现象及发展规律,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评价并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性地研究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形成系统、专门化、具有相当容量和理论的高度以及深度的论文论著。

社科研究与档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档案是人们社会活动原始真实的历史记录,其真实可靠的天然禀赋,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完整的历史记忆,领悟到了档案的原创力和软实力。只有档案资源中所记载的才最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也只有档案史料才能起到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历史凭证依据作用。档案作为人类智慧成果的结晶,不仅记录了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实践取得的成就和研究发展的水平,而且记录了获得成就的过程。正是由于这种“过程”和记录,才为科学家提供了寻找规律、探究规律,进而掌握规律的丰富材料。

要承接吸取历史精华,必须大力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加深对历史档案的研究,了解历史,继承文化,在过去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前进。集历史记忆、文化传播、社会教育、学术研究、公共休闲于一身的档案馆是科学研究和提供档案利用的中心,它丰富的馆藏及固有的工作领域,与社会各界联系,为社科研究提供了方便。社科学者可以通过对经典档案的整理、编注来揭开历史史实,成就一部部完整、系统记载中国古代、近代进程和面貌,展现广阔而绚丽的历史画卷,同时阐发自己的意见。

新世纪,档案界正由档案收藏向档案文化传播转移与过渡,在继承古代档案工作与历史研究合二为一优良传统的同时,改变了档案工作仅是提供档案服务的局面,积极地投身于社会科学研究,承担着一份建言立论、献策的社会义务。它不仅收藏档案,而且不断寻找档案利用的新亮点,把封存的历史变成现实的资源,让人们领略当时的社会科学文化,开启“斗室”向社会的伸延。研究馆藏档案资料,为社科研究服务。

对一些地方历史研究,从无到有的开拓,揭示其沉稳、凝重的社会意识,扩大了历史的视野,传承了历史文化记忆。档案馆可以组织专门的研究和开发队伍,把档案编研和开发服务的主攻方向定位于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把档案馆的资料存储基地作为地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

从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策划、提出命题、揭示历史,对档案史实进行深层次加工和研究,多渠道地争取省、市乃至国家级社科课题进行研究。以档案为元素、历史为背景、文化为视角,参与社科研究,讲述地方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解读城市发展,传播先进文化。按专题抢救、整理档案、撰写出版专题论著、图片资料等研究成果,延续历史文化印迹,并让历史为现实服务,直接促进了社科学术研究的发展。同时,开放公布档案,也有利于学者的研究,引入学术同行的力量,对地方史研究及抢救珍贵档案也是不无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