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八月节作文300字(纳吾热孜节作文300字)

八月节作文300字(纳吾热孜节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4-05-21 01:32:31
八月节作文300字(纳吾热孜节作文300字)

八月节作文300字【一】

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它又可以被称为团圆节。这天夜晚,在中秋节的这一天,我们全家都要围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观赏又圆又亮的月亮。皓月当空,秋风送爽。想到月亮,我就想起了美味的月饼。

妈妈说她小时候吃的月饼品种不是很多,主要是分甜的和咸的两种,甜的又分广式月饼和苏式月饼,咸的月饼就是香喷喷、热乎乎的肉月饼了。

如今呢?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呢,肉月饼就上市了,接着,广式月饼和苏式月饼也不甘示弱,纷纷登台亮相,而且,月饼家族还有了新成员,比如巧克力月饼,水果月饼,冰淇淋月饼,甚至还有不含面粉的月饼。整个市场就象一场月饼大战,一时间,烽烟四起。

你看,商场卖月饼,超市卖月饼,酒店卖月饼,面包蛋糕店卖月饼,邮电局可以为你在远方的亲朋好友代送月饼。没有你买不到的月饼,只有你想不到的月饼。甚至在金银首饰店也卖起了只能看,不能吃的金光闪闪的黄金月饼。真是太厉害了。

如今的月饼不仅品种多,口感越来越好,而且更注重健康。饼皮松软而细致,馅则大多采用低糖的,还有了转为糖尿病人做的无糖月饼。并且每年在月饼大量上市的时候,还会进行质量大检查,使大家可以更健康更放心的吃月饼。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快要到了,丹桂飘香在我们的身边,糖炒栗子的香味也弥漫在大街小巷。还有那货架上一盒盒包装精美的月饼,浓浓的中秋节气氛让人陶醉。

月饼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品了,它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对亲人的祝福,是一种对吉祥团圆的期盼。它来自于古老的华夏文化,也将一直流传下去。

八月节作文300字【二】

在花的海洋中,我觉得只有桂花的香味最引人注目。桂花没开花的时候,一片浓绿,开花后,开出一朵朵金黄的桂花,那一朵朵桂花散发出迷人的香味。

生机勃勃的春天到来了。校园里的桂花树发芽了,长出一片片的叶子。在春姑娘的帮助下,桂花树长成了一棵茂盛的大树。不论刮风下雨,她依然坚强地挺拔着。开学后,大家纷纷围着这棵桂花树,嬉戏、玩乐。有人坐在树下看书;有人在树下游戏,开心的不得了。

骄阳似火的夏天悄然而至。在校园里,累得满头大汗后的我们就喜爱去树下乘凉,仿佛每个人都舔到了凉丝丝的冰淇淋。那棵桂花树在微风中,轻轻地摆动叶子,好似在听我们的欢声笑语。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人们在忙碌地摘果子,收谷子,完全忘了那棵桂花树站在一旁。这时,桂花树也只是静默不语,平淡地生长着。偶尔间,有一簇桂花从树叶间冒出来,调皮的男孩子发现了,把他采下来,那抹桂香被他先闻到了。不记得过了几天,桂花已经散发出甜甜的芬芳。人们叹息:今年的好收成少不了你默默的绽放哦。我心里默默的感叹:桂花,你真了不起!我坐在桂花树下,桂花纷纷落下来,就像享受一场桂花香雨。桂花是有生命的,希望大家不要去摇晃,甚至摘。让她的美丽停留更长的时间吧。

冬天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凉飕飕的。大家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桂花树也不例外,披上了一件白白的外套,显得更加恬静。远远望去,桂花树就像一个白衣飘飘的仙女。出太阳的天气,还会有几只黄蝴蝶在她身旁留恋似的飞舞。

八月桂花香,我们正沐浴在这股香气中,赶快来我们学校吧!

八月节作文300字【三】

军阀割据,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蒋、汪精卫相继背叛了革命。在这关键的时刻。以周总理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之士联合在一起在南昌发动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对中国的`革命发展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

观看完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物形象的生动。这些人生动的形象鲜明的突出了当时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主义精神。周总理的果断和领袖气质,贺龙的正直、豁达,叶挺的性与顽强,甚至是李虎子的勇敢和明白事理……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热和爱国。当然也有一些人和这些人有着鲜明的对比。就像陈独秀的软弱与退缩,汪精卫的狡猾与丑陋。当然在这些人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周总理。在陈独秀对革命暴动犹豫时周总理想尽一切办法不辞劳苦的劝说陈独秀。他的耐心和大局观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在大家都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只有周总理在耐心的劝说陈独秀发起暴动。在陈独秀最后选择退缩和逃避时,又是他站了出来主持大局。为了革命,他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说服贺龙进行革命,又组织革命党人,最后把大家连接到一起。还记得他在革命前和夫人说的一句话令人感动:“只要革命有后,你我无后又有何妨”。他为了革命,不惜一切。他对革命的忠诚、热爱、奉献以及他的大局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佩服的。还有就是贺龙,虽为土匪出身,但是他却懂得大是大非,他的性格直爽,关心人民疾苦。真如他所说的那样“为了让穷苦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放弃了汪精卫金钱和官位的引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注入了重要的力量。另外就是叶挺,他的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刚正挺直。他的正气使得自己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勇猛,成为了一支攻无不克的“铁军”。当然这部电影里还有很多人都值得我们学习。就像那个叫李虎子的,他知情懂理而且勇敢大胆。虽然只是一个小人物,但却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当然也有一些人是让我们不得不唾弃的。就行那个赵福生,对革命不忠诚,在革命暴动前的关键时刻,他又背叛了共产党。他的懦弱和无耻和李虎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外,从故事情节来看。军队的严明是我感触最深的。贺龙和叶挺的军队争抢粮食时,两位将领对手下的管理的非常严明。他们虽难处理的方法不一样,但是目的和结果却都是一样的。都是要使自己的军队严明,成为一支合格的人民军队。正是军队的纪律严明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才使得在后来的起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还有就是起义时,那种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革命就是要流,难免会牺牲。在起义时,为了挽救小孩子,我们的同志奉献了生命,为了攻下大门,又是我们的同志宁可与门俱焚。正是他们的牺牲和流换来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当看到红旗在城楼上飘扬时,但看到小孩子被抱在怀中时,我们更应该记住和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们的革命后继有人,是他们让我们的革命不断的取得胜利。

作为当代年轻人,当代的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老一辈革命家的身上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品质。以他们作为我们的榜样。并把他们的精神和品质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中去。用我们的行动去珍惜和维护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成果。将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八月节作文300字【四】

最近,许多作家来开见面会和签售会,一时间竟不知道我想去看谁,好像也没怎么喜欢过哪位作家,印象最深刻的名字大概是余秋雨吧,可惜门票早已抢空,纵使我拿到入场券也没多大作用,但庆幸能在书展里找喜欢的'书的确意识一件幸福的事情。虽然总会错过,但也会有另外一种收获就像春夏两季已经悄然走远,秋天的脚步来临,再过不久冬天即将到来,我们又会想起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落花无情也好,人情冷暖也好,四季已过半,八月里的雨天特别多,在南方城市里雨后还能见到晚霞在遥远的天边,火红色的,橘黄色的,在云层里朦胧发光。记忆中南方的城市夏天和秋天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季节最明显的应该是冬夏两季,冷热交替,每当冬天时我总格外想看看烟雨江南里的蒙蒙细雨,或撑着一把纸油伞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

秋风,秋雨,秋季,秋叶,秋天的一切格外的新奇,时不时的落叶,满地黄花堆积,在凋零的季节里大概也是人们容易触景伤情的时候,秋风萧瑟,离别不在秋季,相逢不在秋季。

八月节作文300字【五】

0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那个日子对于中国的意义已不用赘叙。年年,我们都在反复咀嚼。这部以“8月1日”命名的影片其实已经标示出自己是一部重读历史之作。

8月1日,已经被读了80年,这其间有足够多的发现感悟,被不同的人记录、抒发。使之保持着持久的魅力。电影的一次重要重读发生在1981年,它的记录者是著名电影导演汤晓丹。今年的重读是由同样以8月1日这个日子命名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来完成的。

1927年,是中国革命史上雨腥风、急转直下的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痛苦抉择的一年,“八月一日”则是不得不做出的最后抉择的重要“转折点”。在这种历史的紧要关头,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几位重要成员,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从各自的认识出发,思考着当时的“时局”,做出各自的判断。影片《八月一日》坚持唯物史观,从历史的真实出发,在艺术表现上既没有简单化地给陈独秀冠以“机会主义、投降主义”的“标签”,也没有对后来犯了严重错误的李立三、张国焘等以“先知先觉性”的暗示,而是重新挖掘史料、真实再现了革命受挫对他们自身的戕害,以及他们出于对革命高度负责而产生的巨大焦虑和长远忧虑,譬如中央政治局成员关于“要不要武装反抗”的争辩、起义前两日张国焘的反复等。尤其可贵的是影片着力塑造了周总理、贺龙、朱德的光辉形象,感人至深。

在此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绝、被吓倒、被征服。在极端险恶的白色恐怖下,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毅然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8月1日,周总理、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了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该片将以细腻的笔调探寻当年南昌起义的心路历程,以磅礴的气势再现八十年前震撼人心的历史风云。

南昌起义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周总理,最难塑造的人物也是周总理。周总理的难度可能来自他的“完美”。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不太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这也是以往一些影视作品中周总理的形象总有点温呑水的原因。“南昌起义”是周总理革命生涯中极有光彩的一页,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周总理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干和指挥能力。

历史的画卷被肉有致的展现在你的面前,陈独秀的困惑、贺龙的抉择、汪精卫的精明、周总理的果敢、叶挺的性、历史的使命、国家的希望。这些,让整部电影十分充实。会发现原来从前课本上一张战略图加几行小字描述的情节是如此的激动人心回肠荡气,让人伤感但又充满了希望;也会发现原来从前的红领巾不是2元一条只在升旗时表现所谓集体荣誉感的装摆而是一次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变动中代表着热与希望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