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走进四平二中的作文(我的学校四平二中作文)

走进四平二中的作文(我的学校四平二中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9 02:18:30
走进四平二中的作文(我的学校四平二中作文)

走进四平二中的作文【一】

??实验二中导游词作文

游客对于区域文化、民族风情、地理历史文化的了解完全靠导游的语言讲解去认识与了解,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市实验二中的导游词,欢迎借鉴!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校园导游“孙雪竹”,大家可以称我为“小孙”。很荣幸为大家服务,希望在我的讲解下,能让您怀着童心来到熟知以久的校园,让大家度过充实而愉快的一天,也能够感受到依山傍水的校园伴着少年朗朗上口 的读书声,到校园心语。

映入我们眼眶的便是采用大理石大打造的黑褐色的石壁。围绕成一个望眼镜。在左侧黑褐色石壁上刻着显眼的金黄色书法字“六盘水市实验二中”。在右侧的头顶上挂着一个冒牌的太阳——带有一丝淡黄色余光的灯管。

大家走进门槛,贯穿着一盆盆褐色的花盆,上面点缀着一个个含苞初绽的小花,羞答答地埋下脑袋,用绿叶盖住它的红润红润的脸蛋,只露出一个红红的小尖角。闻起来不那么刺鼻,淡雅清新,给人一种放下沉重包袱的轻松感觉。

路边有许多小树,微风吹过,点头哈腰的,拂在脸上,柔柔的。众树中有一些想突出自己的特色,在风中静得感觉不到它在动,树枝定格在风中,摆出千手观音的造型,别具特色。小草出脑袋,不甘示弱,起伏荡漾。我带着大家饶过树木,前面就是单拱桥,一条河划开两岸。黑墨色的河水在阳光下流泻着,银光闪烁,迷蒙得象在梦中。岸边有一个歇脚的亭子,带着古典的气息。是由一块块瓦片拼装的,从柱子上伸下来。累了能坐一会。体育课上下雨了,还可以躲进来。为什么这么说呢?跟我来,你们就明白了。瞧!穿过这座桥就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子路。

不远处就是操场。只要大家仔细瞅瞅,就能发现在夹缝里生长着一些小草,簖壁里的小草也能茁壮成长。

在圜盘里,嶙峋地站着一棵大树。没有当年的气势汹汹。现在依然守着孩子们,呵护着他们。现在的他一把年纪,已经没有绿油油的头发。守护着这学校。高而大的教室,南临小河,坐落在山旁,可谓是依山傍水,这可一点也不夸张。绕了一个圈,就到了葡萄架。一根根方方正在 的柱子撑起风来扫地,月当灯光的`“天窗”这都是为了那些鼓着肚皮的又红又紫的葡萄准备的摇篮。哺育着它们一天天茁壮成长。用绿色的腾条缠在石柱上。为了不让这些圆肚皮的娃娃孤独,在树苗下种了一棵幼苗,和葡萄聊天。

尽管季节未到,不过我好象闻到了沁人心脾的香味。

围绕着校园,又到了起点,柳树照着河水,打扮自己,要和桃花一决高下。但愿它别太呈能。因为大多数粉丝都簇拥红润,柔滑的桃花身边了。所以它的幸运指数为零。游客们不妨亲自沿河观赏,一边欣赏,一边散步解闷。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祝大家找回童心,度过愉快的一天。

走进四平二中的作文【二】

我看着他们那不顾自己安危的精神后,有很大的感触,使我想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

记得那一次,我只有6岁,我住在我的表哥家,当时他已经11岁了,有很多作业。一天,姑姑出去做事,临走前让哥哥照顾好我,哥哥很不情愿的'答应了姑姑的要求,姑姑走后,他便对我说:“听好了,你别来烦我,自己去找点事情做。”我回答道:“知道了……”

还没等我说完,哥哥便砰地一声把他的房门关上了。我自己东走走,西玩玩,找不到什么好玩的。突然,我发现哥哥家有一个足球,便来踢,我用力一踢,球在房子里乱窜,最后又落到我的脚上,我开心极了,便踢了好几次,当我踢最后一下的时候,球打破了花瓶,“哐啷”一声,花瓶掉到了地上,碎成了无数片,我心急如焚,心想:怎么办怎么办?会不会被姑姑打,要是姑姑问起来怎么说呢?就说是哥哥弄的吧!哥哥,对……对不……不起了!这时,哥哥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嘴巴成了“O”形,不妙的是,姑姑也回来了,她一看见便问:“这是谁干的?”我说:“是……是哥……哥哥干……干的!”姑姑听了,便把眼光投向哥哥,哥哥什么话也不说,好像是愿意替我受罚似的,我看了看他,觉得我做得很过分。后来,哥哥被姑姑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我呢?再也不敢去姑姑家了。

我看了电影《李天佑战四平后》,觉得我错了,哥哥就像里面的士兵,“视如归”,我要向士兵学习,向哥哥学习,做一个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好人。

走进四平二中的作文【三】

“以前养牛,牛粪拉到田里,就是肥料。现在田里大多用化肥,牛粪就越堆越高,再加上垃圾,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要不是美丽乡村建设,我们还得天天被臭味熏着……”铁西区平西乡任家村68岁的村民张春香说。

农村环境问题是百姓期待解决的,也是铁西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点推进工作之一。美丽乡村建设之初,铁西区领导班子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美丽乡村的文件精神,结合所辖平西乡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次调研,结论是:“如果农民的收入指标提高了,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还是传统落后的,就不是美丽乡村。要根据美丽乡村的标准,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在平西乡实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配套改造提升工程,统筹解决平西乡路面、厕所、饮水、垃圾等问题,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来一场乡村环境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大变革。”

铁西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由此提上日程。那么,如何变革呢?

西八大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记者步入西八大村,看见大约有5米高的带有“西八大村”字样的村碑矗立在村口,主道平坦宽阔,红墙蓝盖的.房屋鳞次栉比,红帽蓝带白底的仿古墙白皙洁净。乡路水泥硬化,整齐的排水沟边彩砖铺地,种满花树。村党支部书记钱玉山说,村里已经修建水泥路“屯屯通”达到了100%,砂石路“户户通”达到90%。新修了村部,完善了一站式服务大厅,配备了电脑、电话、电视等硬件设施。“我们村环境基础比较差,从5月份开始施工,10月份完工,现在整个村子大变样了。”

记者从铁西区农林水利局了解到,铁西区先后投入资金15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平西乡18个村全部实现水泥路面“村村通”。筹措资金修建砂石路面96公里,使95个屯实现了砂石路“屯屯通”,基本实现了砂石路“户户通”;重点路段维修、新建水泥结构路边沟45公里;主要村路两侧安装水泥挡板20公里;修建4处垃圾中转站和16个垃圾场;新建4个休闲文化广场;完成农村饮水工程34项,解决了2万多名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修建210个沼气池;修建2800个标准化公共厕所;全乡累计植树造林3500亩,基本实现了绿化全覆盖。在今年年底前,平西乡18个村都将完成“五清十建三化”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铁西区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重在整理改造,不大拆大建,不搞“一刀切”,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不破坏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