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作文中能用到的诗(适合用进作文里面的古诗词)

作文中能用到的诗(适合用进作文里面的古诗词)

更新时间:2024-05-09 08:09:19
作文中能用到的诗(适合用进作文里面的古诗词)

作文中能用到的诗【一】

早就知道顾城是当代的朦胧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忙于工作一直没有拜读过。这次仔细的品味了几首诗,确实如此,诗中表现出一种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心中浮想联翩,特别是名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唤醒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充分表达了我们那一代人的忧伤,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回想我们走过的路,孩童时期梦想着成为华罗庚式的科学家,成为黄继光和雷锋式的英雄……,充满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如“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幻想而挣扎、奋进、努力拼搏,表达的正是龙的传人的精神脉,表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渴望。“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愿意编织美好的画,画下未来,去寻找光明的前程。

但现实的路并不是想象中的美丽,所有的幻想就像肥皂泡一样,一个一个的破灭,“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现实的生活需要自己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够实现,从来就没有嗟来之食,需要脚踏实地学习和工作,经历生活风雨的磨炼,最终才是美丽的彩虹。“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不断地画,不断地努力,最终会寻找到我的归宿,虽然许多的梦想破灭,但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我是“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每当读到这一句时,我就想呼唤:祖国——我伟大的母亲。

联想到当代,社会进步非常大,生活条件优越,不能坐吃山空,依靠前人的成果,更应该大力倡导和弘扬我们民族的精神脉,发扬中华龙的优秀传统,任性地坚持、任性地传承,为民族永远的屹立在东方添砖加瓦。我任性,“一个被妈妈宠坏的孩子”,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脊梁。

作文中能用到的诗【二】

后青春,是因她作为一个不过十四来岁的女子,却显得那么成熟与周到,为了不让黛玉猜忌,她尽量对宝玉远避,大度,与黛玉迥然不同,她具有着青春尾巴尖上的稳重感,似一长者,耐人寻味。

初读宝钗,只觉得她是个古灵精怪,带着孩子气的女孩,她作的诗,虽没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那般惹人怜爱,却有着对世俗愤恨的影子,她讽刺官场“酒味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她最爱《山门·寄生草》,只是因为与之志同道合,如一孩子对生活的不满。

表面上,做着一位举止娴雅的封建淑女,心中却流露出极大的不满,可敬的薛大姑娘,伟大的诗

再读宝钗,为其忧而忧,为其喜而喜,她默默地受着黛玉的冷言冷语,贾母渐渐的.疏远,甚至在她大喜之日,大家都只关心到黛玉之悲,难道宝钗心喜?因“金玉”之说,她不也遵守了母亲的指姻!她的结局固没有黛玉那般凄凉,但宝玉心中挂念着黛玉,终去做了和尚,宝钗不也是大悲的结局?一个理性沉着的女子,却败在世俗的婚姻上,宝钗的大悲,让我心寒。

宝钗独立的思维,换来的是贾母的排挤,贾政的不满,可悲的女子,为她而泣。

常想着,若宝钗生在现代,应是个完美的姑娘吧,她待人平等,无论小姐,奶奶,丫头,甚至是贾环,她都体贴入微,她没有特别亲近的朋友(包括湘云),不像宝玉,待袭人与他人不同。她只知道不亲不远,不近不疏,淡眼忘穿人生。她知书达礼,思维活跃,很有主见,来到现代,应是个受人仰慕的大诗人,或说的头头是道的哲学家,甚至是爱民亲民的某位首长,又或是一位年仅14的天才儿童?

但,她注定生活在那抹不灭的红楼,守着那“金玉”之谈。

宝钗,后青春的诗,只可惜,浑浊的泥土完全覆盖了这首诗,不留一点痕迹……

作文中能用到的诗【三】

春。夏。秋。冬,美丽的四季,仿佛是一首动人的。它的美丽,只有用诗歌般唯美的文字才能描绘出来,可遗憾的是,我不是一位诗人,因此也只能用苍白的文字来抒写我心中这首最美的诗。

春天的美,是那种清新淡雅的。青青的草儿,嫩嫩的芽儿。一切事物都在复苏着,大自然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在这样的季节里,总会让人蠢蠢欲动,仿佛将要发生什么似的,但后来什么也没有发生,心里不免会有些失落。但在春天里,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坚强。我心中的一首诗

如果将春天比作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那么夏天则更像是一个穿着摩登时装的少女,尽情地炫耀着它的美丽。这样惊艳的美丽,徜徉其中,让人流连忘返。但过于艳丽,难免会让人产生审美情趣上的疲劳。当一切被黑暗所掩盖,天空中的流星仿佛成了夜空里的焦点,因为它稍转即逝。瞬间的美丽胜过一切。真正的美丽似乎不经常停留,如果美丽的东西经常停留在那里,时间久了,也便觉得它不怎么美了。也许吧,这就是夏天让我感觉不到美丽的原故吧。真的是这样么?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句诗道出了一种美,那便是秋季的凄凉之美。在秋天里,生命似乎在进行着一场华丽的葬礼。叶落归根,归雁南飞。世界在一点一点地变得安静起来,偶尔会听到叶落的声音,心中的思绪被完全唤醒。青春的思念是长长的思念,宛若梧桐树下的落叶中,一首凄美的离歌。我心中的一首诗

在我的心中,最美的诗句要数冬天的了,尤其是在下雪的时候。冬天是四季里最安静的了,也是最单纯的。可是我喜欢游走这简单的季节里。虽然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动听的歌声,没有复杂的情感,有的只是一片干净的留白。我喜欢这样世界,简单,明朗,没有一点污秽。这片留白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幻想,这真是一个充满了怀想的季节,仿佛安徒生笔下纯美的童话世界。我心中的一首诗

这便是我心中的四季,化作了一首动人的诗,闯入我心扉。

作文中能用到的诗【四】

在茫茫的原野里,放眼一望,全部都是一些长势茂盛的草,随风摆动,似一位位可爱又顽皮的“小矮人”。在美丽的黄昏下,加上一颗颗顽皮的“小矮人”,再加上既动听又悦耳的笛声,那是多么美妙啊!

一位小牧童在黄昏下的草地上,演奏着一首悠扬悦耳的笛声,花们随着动听的笛声,情不自禁地成为了伴舞的美丽“小姑娘”。在这么美的环境下,连风儿都成了伴奏声。

已是吃晚饭的时候了,牧童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美妙的地方。就在牧童离开的那一瞬间,小草们有恢复了平静,风姑娘也走了,这里的一切又变成了开始的平静……

牧童吃过饭以后,拿上了笛子,又回到了刚才的地方,牧童连蓑衣也不脱,直接倒在了小草的身上,晚风呼呼吹来,在牧童的耳边似乎用温柔的声音说道:做个好梦!

牧童睡着了,梦见了和刚才他们一起演奏的曲子。

牧童醒了,一边笑着回忆刚才的情景,一边又静静的观赏着月夜的美景……

作文中能用到的诗【五】

读顾城的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挑战想象力的快意,因为他笔下的世界是与我们所在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童话世界,是一泓透明的心之湖泊倒映出的天上的虹影,让你在五彩斑斓之间忘记了现实。他的诗里,所有的令人欲解不得又欲罢不能的奇幻活泼的想象,并非诗人刻意为之的技巧,事实上,真正的诗人是拒绝技巧的,诗人所描述的是用眼睛触摸本真的感觉,他只是在记录,而不是在创造。换句话说,诗不是他灵感的产品,诗是对面飞来的精灵,她可能来自丛林,可能来自溪水,可能来自蝴蝶轻轻舞动的翅膀,可能来自神秘的时间深处。

《许多时间,像烟》这一首诗,也会就会唤醒我们的这种奇妙的感觉。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往事,当我们站在某一个地方蓦然回首的时候,常常能有烟波浩渺之感。秦观的《满庭芳》中有“多少蓬莱往事,回首处,烟霭纷纷。斜阳外,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之句,不知令多少时间里的浪子为之唏嘘不已。西沉的落日,万点的归鸦,无语东流的水,藏在大山里的小村,一切都被朦胧的烟霭中轻轻地裹着,仿佛是一幅以追忆逝水年华为主题的水墨,让人想来就有无涯的落寞。

而与这种落寞紧紧地绾结在一起的,就是时间。时间是永恒的,但是与往事相关的时间又是飘忽不定的。而我们生活的每一分钟又都在变成往事,这就是我们的命运,每一刻都生活在烟云笼罩之中。

“许多烟从花草中出发,小红眼睛们胜利地亮着”这一句就让我们见到一幅诗人独对火堆的剪影。夜色降临,一堆火轻轻地燃起,那些温和的火苗里,袅袅的白烟静静地升腾。在诗人的眼中,那闪闪烁烁的火苗,就是烟的眼睛。诗人反复地叹惋“有些晚了”,因为那些美丽的火苗,都要变成“美丽的图案,烛光中精致的水瓶”,火将要熄灭了,我们也应该都有过这样的,在火将熄未熄的时候,那柴草上闪烁的火星有着另外的一种摄人心魄的美感。

这种美不是静止的镜像,但诗人却用“精致的水瓶”这一个比喻将其传神地描绘了出来。那将而那袅袅地升腾的白色的烟雾,如花一样覆盖下来,随之而来的是第二天的黎明。而昨天所发生的一切,已经成了为与烟有关的记忆。昨天是什么?有着“子弹击中铜盘”的响亮的声音,有明亮的火光,也有着与甜蜜有关的狂欢。

这些,在今天都只是留下了一些必将沉入港口的碎片。“有点晚了”,我们又一次听到了诗人的叹息,因为在时间里,很多的东西都已经成为无法拯救的旧事,那曾经如此真实的一切,包括爱情与理想,包括成功与失败,都已经变成时间里的尘埃。今天,悬浮在梦想之上的今天,必将是另外的情形。

与昨夜相关的时间,已经像随风漂走的烟的花朵一样消失了,带走的还有诗人无法挽留旧梦的叹息。可是,对于生命来说,光是一条永远流淌的溪流,已经走了千年之久,而且还将永远的行走下去。既然如此,拥有光的人们,还有必要为昨夜的逝去而叹息吗?青葱的岁月,金色的年华。

如烟的\'往事,清晰的今日。生命中有太多的色彩令我们不忍割舍。正如我们在童年的夏天里,赤脚行走在水里的清凉,或者在狂暴的风雨里骑着自行车疯狂地奔驰和放歌。正如年轻时候和心爱的姑娘所牵手走过的绿荫,共同拥有的月色,以及无数次的误会与眼泪,还有无言相对的身影。

这都是我们在昨夜燃起的火光,然而其实即使在火苗最美丽最温暖的时候,让人忘记时间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奢望过,它能一直伴我们走过如此富有诗意的长夜,我们只是看着空中绽放的烟的花朵,祈祷着,能在黎明后的某一个时候,拥有一个有你的梦。

我们已经成熟了。有时候想来,成熟真是一个让人感到苍凉的词语,当你说自己成熟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把自己完全交给了现实。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美丽而又庄重的词语包装它,比如善良、责任、忠诚等,我们一任自己被现实的水磨平自己的棱角,一任自己逐渐地适应各式的面具,自如地扮演各样的角色。生活里不再有看星星的心情,我们只是在有的时候,看着镜子里不再年轻的面容,看着渐已萧疏的头发,心里悄悄地掠过一丝的凄凉。

因为,那我们不曾在意的风,已经把我们送进了秋季。面对这个我们不喜欢的世界,逃离的冲动似乎也不复存在。我们曾经是那只小蝌蚪,想着终生都能够生活在水中,想着会像一条鱼那样活泼泼地活着,可是时间却让我们变成了青蛙,这个世界不是给蝌蚪准备的,它存在的唯一的命运就是,长大,就是,失去自己,变成另外的一副丑陋的身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活下去。直到最后。在稻香里歌唱的时候,还会想起那个梦吗?

也许真的,有点晚了。但是,当整个世界的阳光都照在我的身上,我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那天晚上,烟的形状。

作文中能用到的诗【六】

在广阔无边的原野上,绿茵茵的烟草遍布其上,高低起伏,就像在快乐地舞蹈。轻柔的晚风吹拂着野草,发出“刷刷”的声音,那声音是多么悦耳,多么动听,仿佛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

白天去放牛的牧童还没有回来,却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牧童那悠扬飘逸的笛声,愈来愈近,弃去那一阵天的疲劳,使人浑身顺服,心中的烦恼顿时无影无踪。牧笛声时断时续,隐隐约约地随风飘来,令人回味无穷。

随着轻快的笛声,牧童骑着黄牛回家了。等牧童吃饱饭后,已是黄昏之后,夕阳就快落山了。牧童也不脱蓑衣,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在皎洁的月光下,牧童若有所思的望着明月,明天还能这么惬意吗?想着想着,便进入了梦乡……

不脱蓑衣的牧童,静静地躺在草地上,与月光融成了一色…

作文中能用到的诗【七】

顾城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宣布自己是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这一句描述了他的一生,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制自己的梦,这是顾城的执着,也是他的魅力。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里,顾城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他甘愿守住的是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这种诗观,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现实世界的不可弥合的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观中得到解决,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这追求在未经涉世的孩子的眼中和未经人类涉足的大自然中流露出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采用儿童视角,在儿童的理想里改造着成人世界。顾城此诗里的孩童形象如清新的风,敲击着成人世界的污尘。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非常圣洁。这很有力量,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而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更具震撼,比成人的呐喊更振耳发聩。北岛呐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顾城却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让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非常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世界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在一群污七八糟的人寰世界里,会出现一个非常无辜的小孩子。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小天使,他帮助陷入绝望的音乐家莱维屈恩创作出辉煌的音乐。

在决定写这篇文章前,有意在网上查阅过顾城诗的表达特点概括地说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第二是抽象变形法;第三是通感法;第四是物象叠合法;第五是物人转换法;第六是因意取象法;第七是省略跳跃法。

说实话,这么多复杂的表现手法,我并不了解许多,但顾城的诗歌确实是看了不少,就简单总结一下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