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我对死亡的理解的作文(对死亡的感悟作文标题)

我对死亡的理解的作文(对死亡的感悟作文标题)

更新时间:2023-10-03 09:04:42
我对死亡的理解的作文(对死亡的感悟作文标题)

我对亡的理解的作文【一】

最近,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关于高考成本的问题的说法,给我的感触太深了,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22年高考成本的变迁,几许欢喜几许哀愁。下边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70年代一本练习本,一碗绿豆汤,高考花5毛钱;90年代买复习资料,喝妈妈熬的鸡汤,花费350元;00年代请家教,租宾馆,高考花费5000元;10年代一对一补课、订营养餐、租学区房花费4万元……

高考已经沦为三拼游戏,首先是拼体力,看谁参加的特长班、培训班、兴趣班多、看那个学生做的题目多。其次是拼金钱,老师不会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奉献的,要收费的。要家长购买这样那样的资料,补脑液要花钱;再次是高考的关键时刻,父母要做好后勤保障。

不同的家庭造就不同的命运,富二代的命运呢,有较好的经济资源,参加的特长班、培训班、兴趣班、家长陪读、让孩子租住在学校的'附近,再一对一的家教补课,确实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得分机会。

在看我们的农二代、穷二代,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教育也提供了改变他们命运的通道,他们很少拥有特殊的资源,根本就没有财力吃什么补品,上什么补习班,有的甚至连学费都交不上,还要靠社会的力量来资助,甚至靠贷款来交学费,只能通过寒窗苦读,靠自身的的顽强努力考出优异成绩,实现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上的数据及看法来分析,从22年前花费280元,现在花费10万,高考成本涨了300多倍,相对应的是人们收入的普片上涨。高考成本的变迁,首先,反应两代人的高考成本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区别,原因在于两种东西,一种是服务还是利益的观点,以前讲的是服务,现在讲的是利益。其次,是反应了不同的家庭,富二代、穷二代的高考成本,一个是物质上的成本,高额的成本投资也不一定收到理想的回报;相反,一个是劳务成本,虽然没有高额的成本,也可能换来高额的回报。最主要的还是反应了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变迁。

我对亡的理解的作文【二】

小时候,认为美就是外貌的漂亮,看着童话书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心中也升起了一种想法——外表很美的人,心灵也一定很美。而那次,却是我改变了这个想法。

是元旦前一天吧。因为放学比较早,也不着急回家,便与同学优哉游哉地逛到小区门口。当看到眼前这样的一幕,改变了我心中对美丽的理解。

一个女孩,年龄与我差不多,挂着红领巾。她长得就像洋娃娃,有头乌黑柔顺的长发垂在耳畔,肤色是白皙的,又有一双大眼睛,外貌令人羡慕。正站在烧饼店门口买饼吃。长长的队伍,就如一条长龙,缓缓的向前行进着。那个女孩见了,不排队,径直走向卖饼的窗口,向前面挤着。我见了问她:“你为什么不排队呢?排队不也很快吗?”她丢下“早上我也没排”这六个字,继续挤她的了。我心想:“唉,这是什么规矩呀?早上是因为学生要上学,别人让着的。”

后面的阿姨见了,也忍不住说了句:“小姑娘,请你排队可不可以呀?我们也排队等了很久了。”女孩听了,瞪着她那双大眼睛,满带着厌恶、自傲的眼神,白了阿姨一眼,剁了下脚,走了,还愤愤地回了一次头。旁边一位老奶奶笑着对她说:“排一下队,好了嘛!”我们没想到,路人也没想到,那位奶奶更没想到,如此漂亮的女孩居然藏着一颗令人恶心的面孔,“关你屁事,我又没跟你说,神经病。”这话一出口,使她在我心中的美好印象变了,她的外貌瞬间化为了乌有,只剩下一颗墨色的心。

我便明白了,看人不能只看他的外表,内在的心灵美更重要。同样“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可以随便说脏话,这样还会影响自己的品德,还会污染别人的耳朵。

我对亡的理解的作文【三】

有些游戏需要买“点卡”或充Q币,有些学生则瞒着父母进网吧上网玩电脑游戏,必然会巧立名目向父母索取,要不然就东拼西凑、挖空心思地弄钱,因此而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小学六年级《我对网络的看法作文1100字》。

有的学生长期沉迷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不需要面对现实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会规范和其他人的监督,可以随心所欲地宣泄。长此下去,会给暴力犯罪埋下隐患。

有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有大约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越多。但中国绝大多数网络游戏运营商并没有开发能力,少数有网络游戏开发能力的商家所开发的游戏,也是以暴力刺激的内容为重点来吸引人。这些打呀、呀的,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许多暴力游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游戏世界里,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当学生熟悉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之后,在现实社会中遇到冲突,便会采用这种最熟悉的方式来解决,在他们看来,这和在游戏里重复过无数次的行为没太大不同。因此引发了很多悲剧。

如,200X年2月5日,重庆市人民小学五年级一学生因沉溺网络游戏,与3个小孩在家模仿游戏场景,持真刀和棍棒上演一起“强盗劫持人质”的游戏。结果,一个孩子被刀划伤,一个被棍棒打伤。

200X年3月6日,广州顺德一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小彭、小龚在课间和同学们模仿网络对打游戏,模仿游戏中的装备,结果小龚被小彭。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寻求刺激是人的一种本能,刺激性的活动可以让人忘乎所以,沉迷不已,可以让人失去理智,而小学生正处于模仿很强,但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时期,一旦深陷其中,便分不清现实与虚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