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包饺子过程的手法作文(包饺子的具体方法作文)

包饺子过程的手法作文(包饺子的具体方法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9 05:48:14
包饺子过程的手法作文(包饺子的具体方法作文)

包饺子过程的手法作文【一】

前几天,我和妈妈来到外婆家,看见外婆正在包粽子,哇塞~~~那可是我最爱吃的东西啊!我有点迫不及待想尝尝这美味,可是外公却说没有包粽子就不能吃,本来刚想指着妈妈也没包,谁知道才一会的时间妈妈却已经在包了,真是让我失望啊!可怜的粽子,姐姐我没能吃掉你,我对不住你呀```!我想了又想:与其被搀到不如被笑。

于是,我逞强道:"不就是包粽子啊,谁不会。"接着,我拿起两片棕叶,偷偷地斜着眼睛看着外婆怎么包,可是老鼠最终还是逃不过猫的手掌心。最后我还是被外公发现了。他婉转地说:"你不是说包粽子谁不会包呀!现在包得怎么样了啊!要不要外公教教你啊!""不用,我自己会处理好。"我坚决地说。于是我接着放了些糯米,香菇,和猪肉。准备包起来。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我捏好左边时,右边掉馅了;当我捏好右边时,左边掉馅了;当我捏好中间时,两边掉馅了。可怜的我呀!为什么只有两只手,之前只顾着吃粽子,怎么会没想到原来吃粽子的背后包粽子的人是多么艰辛啊!我感觉我做错了,一直以来做的每件事,都不曾了解背后。

于是,我红着脸对外婆说:"外婆可以教我怎么包粽子吗?"没想到外婆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原来包粽子也是有窍门的喔`````看了这篇文章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包饺子过程的手法作文【二】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为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要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擦雄黄、戴香包,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妈妈为了让我体验端午节的气氛,和我一起参加了宇佳广场举行的“父爱粽如山,亲子包粽子”活动。工作人员给我们讲了活动规则及注意事项,然后将准备好的原料:糯米、粽叶、红枣、葡萄干、花生给我们每组端过来一份,并给我们做了简单的讲解,我听着觉得很简单,可是我自已包时,手就怎么也不听使唤,后来妈妈告诉我,粽叶要做成一个的圆锥形,但我包时,下面总是有一个洞,我左右观察,终于把粽叶捏的没有洞了,我往里面放了少放许糯米,接着放红枣、葡萄干、花生,然后把它包起来,可无论我怎么折,总是做不好,不是这儿漏了,就是那儿破了,我气的火冒三丈,只好求助妈妈,妈妈告诉我:“坚持就是胜利,妈妈来教你”,我看着妈妈那么轻松的就包成了一个漂亮的粽子后,我学着妈妈的步骤,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终于包成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我包好了十四个粽子,看着包好的粽子,十分自豪,虽然包粽子过程很辛苦,却很开心,妈妈的话又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坚持。坚持才是胜利!”

我次“亲子包粽子”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让我吃到了满口喷香的粽子,真值!

包饺子过程的手法作文【三】

过年的.时候,我觉得奶奶自己一个人包饺子挺辛苦的,我就决定帮奶奶包饺子。

奶奶把菜、肉拌成馅,并和好面准备开始包饺子。奶奶把面团平均切成橘子块大小,并让我用手掌压平。接着开始擀皮了,奶奶先给我做示范,奶奶一手拿着擀面杖,另一手拿着一小块面团,奶奶将擀面杖对准小块面团,熟练的擀着,另一手把面团迅速的旋转起来。很快,奶奶将面团擀成了圆圆的饺子皮,我很羡慕。

我心想:奶奶做的这么快,肯定很简单的。于是,我也拿起擀面杖,可是我真不会擀,擀面杖和面团总是配合不协调,结果面皮竟然破了几个小洞。我不放弃,继续擀,结果擀到第三次,面皮上还是有许多小洞,奶奶只好手把手教我。之后,我擀的饺子皮小洞一个比一个少,形状也越来越规范。

擀好皮,我又开始包饺子了。依然是奶奶先示范,奶奶一手拿着一个饺子皮,一手拿筷子,夹了些陷往饺子皮里放,放满后将两边对折,一点一点捏,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包好。我也像奶奶一样,拿起一个饺子皮,然后夹了些馅放进去,可能是我夹的太多了,将皮对折的时候,有好多馅出来了,奶奶在旁边笑着替我挽救。后来,我又尝试着包了几个,可惜都站不起来。等全部包好后,我已经累得腰酸背痛了。

这次包饺子,我体会到,我有很多东西要学习,自己包饺子这样辛苦,奶奶以往包饺子那得多累啊!以后,我要多帮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包饺子过程的手法作文【四】

小时候,总觉得包饺子是一种杂耍。拿来一个面团,一捏,一按,再拿擀面杖一擀,中间放上馅料,两手用力向中间一捏,一个肚子鼓鼓的“元宝”就完成了。

春节的时候包饺子那才叫热闹呢!一家人聚在一起,男人和小孩在客厅里玩耍、拉呱;女人们则在一旁拉着家常。一直玩到傍晚,才开始准备包饺子的馅料和面团。包饺子正式开始时,已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了。女儿们和儿媳们个个心灵手巧,一边闲扯家常,一边手上不停。手指翻飞间,一个个饺子初具雏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

该是下饺子的时候了,摒弃了平常用的煤气,而是启用了逐渐淘汰的灶台。大锅里倒上满满的一锅水,灶台下柴火烧得正旺,风箱被拉得呼呼作响,饺子被一个个地赶下了锅。这时,小孩子按捺不住好奇心,也要跑来帮忙拉风箱、添柴火。饺子煮好了,孩子们的手和脸也变黑了。

饺子真正上桌的时候,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了,这时春晚也开始了。男人们在大厅里划拳喝酒,看着春晚,一片热闹;女人们则在厨房另拼一桌,轻声细语地扯着家常,一片温馨。农村有个习俗:女人是不能上正桌吃饭的。

即使过了那么多次春节,也仍然忘不了那袅袅蒸气后那些朦胧的脸庞,忘不了饺子入口时那一刻的温馨,忘不了春节那和睦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