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忆端午小学作文(以端午为话题的小学作文)

忆端午小学作文(以端午为话题的小学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08:01:10
忆端午小学作文(以端午为话题的小学作文)

忆端午小学作文【一】

一个皮肤黝黑的女孩举起一只胖胖的.小手看着对面的男孩:“你说俺们能考一所中学,然后在一起像现在一样,天天捉鱼,天天爬山吗?”男孩挠挠头,牵起女孩的手,笑着说:“等俺们都考上中学,就不能天天玩耍了,要认真上课啊,对啵?”“恩恩,是啊”女孩也牵着男孩的手跑向碧绿的田野。迎面吹过的风,凉爽,温柔。

三年后,女孩再来到这片田野上。男孩已经不在了,因为雨天的一场车祸剥夺了他的生命,也带走了他们之间的约定。田野也不再碧绿,一片荒芜,村里人也大部分都去了城里,现在,女孩又一次举起手,朝着大山,大声呼唤:“回来……”但是回来的只有那几声空空的回音。女孩笑着哭了,美丽而凄凉。

忆端午小学作文【二】

每年到了这时候——端午节,就会有很多的父母拎着新包的粽子来学校看望孩子。

我们还没有下课,这些父母就站在学校大门外等,直等到看见自己的孩子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露出来,他们才露出舒心的笑容。孩子是每一个父母心头上的一块肉,是他们的希望,也是他们的寄托、他们的一切。

这时候,我总是不禁想起妈妈,想起妈妈每年此时包的青青的粽子。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在田野间玩耍,等到傍晚回家的时候,妈妈就会把煮了半天的香喷喷的粽子拿出来。我呢,就会狼吐虎咽地吃上两三个,当咬到那一个个蜜枣时,就会觉得全世界的香甜都汇集到了妈妈的粽子里。

长大一些后,我就会帮妈妈一起包粽子了。那一片片绿绿的粽叶,包上白白的江米,然后轻轻摁上一两个蜜枣,再包成一个个有棱有角的新米粽子,加上青绿色的或五彩的粽线,煞是好看,总是让我想到一个成语“秀色可餐”。刚开始的时候,我包得太松,江米常常跑出来;后来,越来越熟练,我包的粽子棱角也就更加分明了。包好后,妈妈就亲手把它们放进大锅里,添上刚从水井里提上来的清水,用带着新木味道的木柴煮上半天,粽子就可以出锅了。最后,就能看到满锅的新粽子在热锅里汩汩叫着等我了。

每年庙会前,妈妈会煮上一大锅粽子,端午节前还会再煮一大锅。这样,我就可以吃个够了,而每次我也都吃得不亦乐乎。每当这时,我看到妈妈在热气腾腾的粽香里也欣慰地笑了。原来,端午节里不只有粽子的香味,更有母爱的味道,一如端午节里,门口那些父母的爱。

此时,我的视线忽然模糊了。也许,那群人里,妈妈也在里面。

忆端午小学作文【三】

一路哼着小曲、念段小诗,伴着不断的好风景,这不?西湖啊,我又来了。好久不见,你的模样却未曾改变。漫步至断桥边,便撑起小伞悠悠地走。放眼望去,我兴味十足:这片荷多自在,不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么?似是要把最引人怜惜的样子露出来,无声无息勾勒栩栩荷花图;这株多优雅,由上至下淡粉渐变,陽光透过荷叶落在它的一瓣花上,绽开一束微笑,在我的心田泛起层层涟漪……

幼年每每入夏,父母都带我来这儿,看的\'就是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今天前来便是回忆如烟往事,赏赏淡雅荷花。

“过来看呐!”妈妈此时分外欣喜,小跑前去,向我招了招手,道,“瞧,莲蓬!”说着便买了几株。我这才突然忆起妈妈最爱吃莲蓬,那饱满的一小颗一小颗又新鲜、又香甜。风儿吹来零碎回忆,忆起每取来一支莲蓬,多半是妈妈剥完递上我嘴边的,我却从未见过最爱莲蓬的她多吃几粒,只是看着我满足的小脸,甜甜地笑……这些像是昨日刚发生的,又像是好久以前的事儿。我走到她身旁,静静地看着那莲蓬。待了一会,便微笑着接过妈妈手上的莲蓬,轻轻地、慢慢地剥下一粒、又一粒,送上她嘴边。她笑了,对我的举动略有些惊喜,微曲双腿蹲下,回味莲蓬的味道。从她的眸里,我看到了满满的爱与关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从小小的一株至灿烂地盛开,有风雨,有彩虹,但只要回到家这个从不令我感到孤独的避风港,心里总是暖暖的。多去些曾经去过的地方,也挺好。荷花似年华,细细拾起散落在每一角的回忆,拼成生动的童话。挑个适当的日子,走,我们赏荷去!

忆端午小学作文【四】

“分组了?!怎么可能?我不想分开!呜呜呜…”我气愤又伤心的在班里冲着组员们说。在开学的九月份,我因为和高征、张淑媛等好多熟悉的同学分到一个班而高兴,因班里来了好几个新同学而兴奋,却又因不是和他们分到一个组而忧郁…总之呀,刚开学时的心情实在太容易拨动了。和我分到一起的组员们是:闫志敏、张志杰、姜飞越、王艳峰和薛攀,而我呢则被班主任挑选为组长。待一两天的烦躁心情过后,我们组开始努力的学习、进步。我原以为这个组肯定不会这么争气——门门儿都是班上第一,可事实摆在我的眼前,不得不让我高兴:

九月中旬的一天,语文老师还没来得及跟我们说要测试,在课上发纸就测试,老师说下课就收,满分是120分,我心想:完了,像我写字这么慢的人,下课绝对交不了差要给小组拖后腿了,怎么办呢?于是,我竭尽所能,终于在下课铃声响起的一刹那,交卷儿了,而组员们呢,一个个焦头烂额[注: 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带有夸张的意思。],我马上给他们鼓劲儿:“加油啊,快一点写,我相信你们…”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下课6分钟后他们都交了卷了,我的心顿时从嗓子眼儿回到了肚子里,可还没过几分钟,又从肚子提到了嗓子眼儿,原因是语文老师说错一个字就要把所有的改一遍,依此类推,我想:这次我算是彻底完了,有几个字都是瞎蒙的,我该怎么办呢?……第二天,结果发下来,我高兴地要跳起来了,原因是得了117分,并且我算了算了小组的总分与平均分,都是蛮高的,平均分都在一百零几分上下,这是我心里暗暗自喜:原以为这个小组都是草包一堆,包括我,可这次真的让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能力。可好景没多长,在9月月考之后,数语外的老师们都说我们组实力太强,要把我们组给拆开,我当时就跟老师说:“老师,别把我们组拆散好吗?”“好吧,让我们各位老师商量商量再做决定吧!”“行吧!”我无奈地说。

10月8日,同学们都欢欢喜喜的来上学了,而我的心里却非常的沉重,因为只有我感觉得到,老师那要分组的气息渐渐逼近了。果不其然[注: 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刚上课老师就让我们站起来,说每组的新组员,我并不是不喜欢这些新组员,而是对于那些原6组的组员有一些特殊的记忆与怀念而已,刚换组后的这几天里,我的`心情是郁闷的,尽管我不想离开他们,但是最后还是得接受现实!于是,我慢慢地从分组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现在,我想,秋天是个上学的季节,也正是这个秋天,这个上学的季节,使我结实了这6个最最要好的朋友,也许,这只是一个短暂的童话,它让我们6个人在一个组,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虽然只有一个月,可是我认为,相遇就是一种缘分,无论你身在哪一个组,只要记住这6个朋友的名字,把他们埋在心底,就已经知足了!

愿在这美丽的秋天祝你们6个人,也祝我们这个6组,能永远存在我们心中,牢牢记得,不要让他成为短暂的童话。

忆端午小学作文【五】

我将日历轻轻翻动,刹时,目光停留在农历五月五日那一天,日期下三个文字散发着一股又一股诱人的芳香:端午节。这芳香袭入心房,百种味道缕缕交织,便是这无法言说的芳香——这端午的味道。端午的味道是粽子送来的清香。粒粒香软的`糯米,两颗甜蜜的枣、两片碧绿的粽叶、再一根彩色丝线紧紧缠绕——一只香粽尽是端午之香。一口轻轻咬下去,温热的糯米仿佛入口即化似的,唇齿间尽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春夏之间江水送来的空气中渗透的气息。这样的气息,除了一份水上的清新,更是端午赛龙舟的火热。江上,几艘龙头船齐头并过,争先恐后地前进。船上,大鼓擂,振奋人心的鼓声催促着人们手中的桨加快地划,疾速地划。江两边的观众的一声声呐喊,仿佛也在迅速回执着这初夏的空气,端午的味道透着火热的气息,好像使人提前进入盛夏季节。端午的味道是屈原的人格芬芳与诗句的韵味悠长。

多少年前,诗人屈原纵身一跃,汨罗江从此祭奠着这位高风亮节的诗人,后人前来瞻仰,寄托哀思,只留一句流传千古之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息江水,从此盛满这样的芬香,一路奔流!端午的味道是……百种思绪缕缕交织,便是这无法言说的芳香——这端午的味道。所以,在五日五日这一天,请用你的嗅觉、味觉和心灵去感受这,端午的味道!

忆端午小学作文【六】

端午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早晨取龙须水——因为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

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插艾于门——因为艾能僻邪,这一天插艾于门上能保平安。上山采青——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比往日来的有价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气也十分有意义。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