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小朋友与少年形成对比的作文

小朋友与少年形成对比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8 00:17:51
小朋友与少年形成对比的作文

小朋友与少年形成对比的作文【一】

中国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往往比较“乖巧”。通常给中国学生上课,只是授课教师在唱“独角戏”,而在给留学生上汉语口语和听力课的时候,尤其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的学生们会比较踊跃,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能够作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讨论。

1.中国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1)英语教学的时间短,不够充分。英语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引进到中国的课堂,至今也只有四十多年的教学历史。承担外语教学的教师多数都是在中国院校毕业,知识层次也不尽相同,又一直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因而教学手段略显呆板,教学氛围仍显凝滞,教师的权威仍显得至高无上。带着师生间的这种“等级”观念,学生不敢也不好意思与教师进行探讨。

(2)考试只要求分数,不需要讨论。参加高考上来的中国学生都知道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可高考时只需要分数,所以不曾练过口语。陕西省为了城市与农村考生之间的起点平等,也取消了高考的英语听力。因此,大多学生都只是会考试不会用英语交流,停留在“哑巴英语”阶段。上了大学,继续为了考试,疯狂地记单词、背句子。教师也不得不为考试而教学,再加上班级较大很难进行纯英文的讨论活动,只好教师扮演演讲者的角色,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

(3)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办教育。学校秉承政府的安排,没有更多的自主办学权,只能认真地遵守规定,难以创新。

2.国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1)由各国不同的教育理念而决定的。首先以美国的教育为例。第一,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知识的权威性进行质疑的能力;第三,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理的精神。同样,大多数英国大学在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上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输送。此外,英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学习和调查实践,很多课程的导师都会在每堂课前给出相关的阅读书单,让学生提前进行阅读和思考。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即讲座课环节和讨论课环节。学生们准备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种启发式的讨论模式中,教师仅仅充当参与者的角色,更多的发言和表达机会都留给了学生。德国的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日本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们的子女凡事要先考虑别人,尽量不要麻烦别人,要独立,他们还注重“与他人协调”等有关群体教育的内容。日本父母很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很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和创新教育。显而易见,中日两国的家长对子女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有着大相径庭的认识。

总之,美英德日国家在教育理念上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看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创新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来说,主观能动性要强一些,所以在课堂中常常是中心。

(2)与对知识与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美英德日等国家无疑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这些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在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上,这些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根本上得益于其师资队伍的精干和优良,源于其对职教师资的入职严格把关。为确保师资质量,德国对职教师资实行严格的“入门把关”和“过程控制”。[3]当然,对教育的重视与一国的经济实力也是息息相关的,经济搞上去了,国家有钱了,自然就有资金支持教育的发展。

小朋友与少年形成对比的作文【二】

中外学生在学习状况上有较大差别,这主要表现在学习驱动力、学习目的和学习条件的差异上。总之,国外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上强于中国学生。中国学生看重的是现存的知识,而国外学生看重的是有没有想法和创意。因此,我国应该在教育理念上不断完善和更新,顺应时代潮流,在提高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在结合市场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现实运用能力。

小朋友与少年形成对比的作文【三】

不久前,我们对中外学生语言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中外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学习驱动力方面的差别

在近五年的汉语教学中,当每个留学生被问到“你为什么来中国学汉语?”时,他们的第一个答案就是“兴趣”。毋庸置疑,国外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个人兴趣。而中国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学习英语也是两年时间,但都是大班教学(少则五六十人,多则超过一百人),由学校统一编班,统一安排教学进度和课程设置。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带课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只能根据多数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安排教学,从而被动地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我国许多学生争取高成绩是为了拿到奖学金,将来毕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有的是为了考取研究生或推免而本硕连读;有的也仅仅是为了及格;有的是为了追求真理;也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总之,中外学生在学习上的驱动力差别较大。

2.学习目的的差别

中外学生学习的目的都包括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理想。然而,除此共同目的之外,有些中国学生的另一目的是为了父母甚至是教师而读书。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不负某个教师的期望而日日苦读。这就是学习目的中的“指向自我的学习目的,指向社会的学习目的”以及我国学生具有的“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2]。

3.学习条件的差别

国外高校基本上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台电脑,无线网络覆盖面广,学习者均可免费使用。图书、电子文献等资源都可以随意使用。国内的高校配套设施相比较国外来说要落后一些,再加上学生众多,因而“僧多肉少”的局面时有发生。除此之外,在中外学生的居住环境方面,我国的大学一般都会让留学生单独居住,住宿环境安静舒适;而我国学生人数众多,通常都是统一安排住宿,这样一来学生想要把宿舍当作书房来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宿舍自修习惯就变得很困难。

小朋友与少年形成对比的作文【四】

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其实有几种云都与闪电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最重要的则是积雨云,一般专业书中讲的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

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的过程。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主要方式有:

(1)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

(2)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

(3)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温度。

但对云的形成来说,降温过程是最主要的过程。而降温冷却过程中又以上升运动而引起的降温冷却作用最为普遍。

积雨云就是一种在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的云。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量远大于空气层,所以白天地面温度升高较多,夏日这种升温更为明显,所以近地面的大气的\'温度由于热传导和热辐射也跟着升高,气体温度升高必然膨胀,密度减小,压强也随着降低,根据力学原理它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气层密度相对说来就较大,就要下沉。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膨胀降压,同时与高空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于是上升气团中的水汽凝结而出现雾滴,就形成了云。

在强对流过程中,云中的雾滴进一步降温,变成过冷水滴、冰晶或雪花,并随高度逐渐增多。在冻结高度(-10摄氏度),由于过冷水大量冻结而释放潜热,使云顶突然向上发展,达到对流层顶附近后向水平方向铺展,

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闪电。

小朋友与少年形成对比的作文【五】

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受其控制,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环保专家表示,如果在冬季遇到长时间雾霾过程,通常在北方地区因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区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

小朋友与少年形成对比的作文【六】

PM2.5指数是什么意思?

先从PM讲起吧。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说到颗粒物,我们比较熟悉名词的是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随着人们对PM2.5这一名词的逐渐关注,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2012年9月9日,北京市环保局监测中心表示,新版空气质量发布平台2013年1月1日上线。2012年10月6日,北京35个PM2.5监测站点试运行数据全部上线发布。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PM10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也就是说,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空气污染都有哪些划分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将空气污染非为四种类型组。

一、按照污染源划分:

1. 自然型空气污染:指因自然原因形成的空气污染。

2. 人为型空气污染:指因人为原因形成的空气污染。

二、按照污染的范围划分:

1. 局部性污染:指某个较小单位或地点的范围性污染。

2. 地区性污染:指某个城市或区域的地方性污染。

3. 广域性污染:指因某个地区的大范围污染而造成的周边的传播式污染。

4. 全球性污染:指世界范围内的大型污染。

这种按照范围划分的方式由于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范围标准,因此对于一些占地面积较大或较小的国家或地方并不适用,因此我们还有两种划分方式。

三、按照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环境状况划分:

1. 还原型空气污染:指以煤炭为为主要燃料且兼用石油燃料所产生的大气污染,故又叫煤烟型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是SO2、CO和颗粒物。

2. 氧化型空气污染:指以石油为主要燃料所产生的大气污染。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所以又叫汽车尾气型大气污染。其主要的一次污染物是CO、NOX、CH(碳氢化合物等。它们在太阳短波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醛类、O3、PAN等二次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对眼睛粘膜组织有强刺激性,使人流泪。著名的洛杉矶烟雾就是典型的氧化型大气污染。

四、最常用的一种分来方法,按照能源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划分:

1. 煤炭型空气污染:指一次污染物是烟气、粉尘和二氧化硫。二次污染物是硫酸及其盐类所构成的气溶胶。此污染类型多发生在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与地区,历史上早期的大气污染多属于此种类型。

2. 石油型(排气型或联合企业型空气污染:指一次污染物是烯烃、二氧化氮以及烷、醇、羰基化合物等。二次污染物主要是臭氧、氢氧基、过氧化氢基等自由基以及醛、酮和PAN(过氧乙酰硝酸脂。此类污染多发生在油田及石油化工企业和汽车较多的大城市。近代的大气污染,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属于此种类型。

3. 混合型空气污染:指指以煤炭为主,还包括以石油为燃料的污染源而排放出的污染物体系。此种污染类型是由煤炭型向石油型过渡的阶段,它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能源发展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

4. 特殊性空气污染:指某些工矿企业排放的特殊气体所造成的污染,如氯气、金属蒸汽或硫化氢、氟化氢等气体。前三种污染的范围较大,而这种种污染所涉及的范围较小,主要发生在污染源附近的局部地区。

主要的空气污染划分方法就为以上四种,一般情况下已经足以应对各种污染的划分。

第3页: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了解过空气污染类型,我们再详细分析一下空气污染的成因。形成人为型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一是工业排放,二是尾气排放。

每年由于工业排放造成的污染都非常严重,工业排放产生大量的有害化合物,主要组成有:

1.硫氧化物,主要为二氧化硫。一般产生于工业生产中使用了煤炭或石油作为燃料,这些燃料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在空气中燃烧后与氧气发生反应最终形成二氧化硫。这些氧化硫物质排放到空气当中,遇到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SO2+H2OH2SO3,形成亚硫酸,最终就变成了酸雨,造成环境危害。

2.氮氧化物,主要为二氧化氮或过氧化氮。一般产生于高温燃烧,呈红棕色气体状态,带有刺鼻气味。是工业生产中制备硫酸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每年都会有几百万吨的二氧化氮排放到大气中,是空气污染的一种主要污染源。

3.一氧化碳,一种无色无味,却带有剧毒的危险气体。工业生产中煤炭、木柴、石油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烧都会产生一氧化碳。

4.二氧化碳,一种无色无味也无毒的温室气体,产生于各种工业步骤,如完全的燃烧,这是全球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5. 颗粒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及可入肺颗粒物(PM2.5。在工业生产中,燃烧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煤炭都可以放出大量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在排入空气中后能在空中停留很长的时间,而且容易被陆空生物的呼吸行为吸入肺部,当肺部堆积的颗粒物过多时会对生物体的健康造成影响。

尾气排放在各种空气污染方式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组成主要有:

1. 碳氧化物:汽油燃烧时的产物,其中不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一氧化碳是汽车排放最主要的成分。

2. 碳氢化合物:主要为各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烷类、芳烃类、烯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等等。

3. 氮氧化物:汽缸点火时产生的高温使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一瞬间发生反应产生了氮氧化合物。最初排放时的\'氮氧化物通常为一氧化氮,然后与大气中的氧气发生反映形成了二氧化氮。当环境温度升高或有云雾时,二氧化氮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硝酸,最终造成酸雨。另外,二氧化氮与我们先前介绍的二氧化硫可以互相催化,故使得反应速率大大加快,造成更严重的酸雨现象。

4. 二氧化硫:燃料中的硫烃在燃烧后产生的物质。

5. 臭氧: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物在光照下会生成臭氧。这些臭氧会污染土壤和水源,造成农业上的损失。同时过量的臭氧对人体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6. 颗粒物:燃料燃烧后形成的铅化合物、碳颗粒、油雾等。

还有一部分空气污染是自然现象所导致的,比如火山活动和森林火灾。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