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每日任务清单作文(周六周日学习计划作文)

每日任务清单作文(周六周日学习计划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8 10:33:39
每日任务清单作文(周六周日学习计划作文)

每日任务清单作文【一】

读一本书,不求让自己变得深刻。

在看《外婆的道歉信》的时候,对于布里特·玛丽丝毫没有好感,甚至有点讨厌,直到看到她帮助爱莎向警察隐瞒了呜撕的存在,才有一点点的改观,老太婆没有那么坏,后来了解到她毫无存在感的前半生,直觉得可怜。当看到一辈子为别人而活的布里特·玛丽,暮年有了出发的勇气,告别熟悉的一切,重新上路,我就知道《清单人生》对我而言就是故事的延续。

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岛,博格的每一个人都不是,足球让所有人产生了联系,对于足球的热爱,让博格这个破败的,甚至没有像样足球场的小地方变得熠熠生辉,生活还是原来的生活,只是因为布里特的到来开始变得生机勃勃,有了色彩,从来没有想到一个人可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同时博格的人也改变了布里特,这个固执,别扭,按清单生活的老太婆,终于打破自己的常识,听从内心。

在这么特殊的时刻,让我读到这本书,开心的时候哈哈大笑,心疼的时候潸然泪下,一直不相信感同身受,相同的经历才会共情,感叹于作者细微的描述,让那种相通感觉跃然眼前。

《清单人生》是布里特的自我救赎之旅,只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像她一样有勇气,能带领自己走出困境和低谷,和错的挥手告别。

每日任务清单作文【二】

一个六十三岁的女人,做了几十年的家庭主妇,因为丈夫出轨,她要开始接触这个社会,过新的生活。

这个过程当然没有那么顺利,她发现外面的世界似乎总是和她格格不入。她发现她自己的那一套规则并不是没一个人都会遵守,这让一个之前一直过着程式化生活的布里特—玛丽非常郁闷。

她生活在一个并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她有一个比她优秀的姐姐。她本来可以像是空气一样在家里按部就班地生活,但这一切都被她姐姐的而打乱了。

她的父母开始吵架,她在家里的地位越来越尴尬,她也变得更自卑了。

越是自卑的人就越是喜欢过安逸的生活,因为自卑,所以不敢接受生活中的变动,担心每一次变动都带来的都会是麻烦。

布里特—玛丽很可怜。她极度依赖丈夫,长时间过着家庭主妇的生活人,让她变成了一个有社交障碍的人。

她因为害怕在睡梦中去,怕自己了还没有人发现而不敢睡觉,怕自己不体面、不文明,因为怕,不愿意去旅游,只看着地图畅想着巴黎的美好。

她严格按照自己的清单做事,一板一眼,俨然是一副有强迫症的样子,就这样板地过了半辈子。直到丈夫出轨,她和丈夫离婚,这一切才变了样。

可是这样一个固执、自卑、在意别人看法又坚持自我的人去到了博格之后,一切就开始改变了。

她渐渐融入那里,渐渐和那些跟她完全不一样的人打成一片,和那些她本来看不惯的人成为了朋友。

她甚至想去接受一段新的感情,可是却被她前夫打乱了。

她的前夫和情人分手,重新找到了她。

可惜,她的前夫虽然回来找她,虽然她的前夫也在慢慢改变,但她前夫对布里特—玛丽的需要不像是因为多爱,更像是因为依赖,因为习惯。

六十多岁的年纪,想要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确实不容易,也难怪在她丈夫回头的时候,她也有回去的打算。

不过还好,博格这个地方改变了她,这里的人改变了她,她终于还是愿意不去依附别人为自己而活。

以前她对这个世界所有的认知都是来自于肯特,现在她终于能自己去看这个世界了。

一开始对玛丽这个人挺没有好感的,她固执且没有自我,张口闭口都是肯特,越看越生气。随着故事的发展,她也渐渐变得可爱了起来,越来越像是个“玛丽小天使”了。

可惜玛丽和肯特离婚的太晚了,他们如果早点离婚,玛丽就能早点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了。毕竟她现在六十三岁,如果在三十岁的时候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没有被所谓的“家庭主妇生活”荼毒这么久,她也不会这么神经质。

不能接受玛丽觉得家庭主妇也是一种职业的说法。

家庭主妇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一种职业。

为家庭付出、照顾家庭,这也没什么不对,但这绝对是两个人的事,不该是某一方的全部责任。

玛丽做家庭主妇的这段时间有多长,她和这个社会脱节的时间就有多长。

这么多年的时间里,她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朋友,她把自己所有的寄托和依赖都给了她的丈夫,可是她的丈夫还是抛弃了她。

离婚之前,她没有自己的生活,甚至连孩子都是她丈夫和前妻的。

在那个家里,她是以妻子的身份过着保姆的生活,而她竟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这才是最可怕的。

这样值得吗?

当然不值得。

根据书中提到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像是阶梯一样,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生理需求(呼吸、食物、水)可以让人活下来。如果不能满足,人类无法生存。

安全需求可以让人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如果生活不稳定,失去安全感就会变得孤独、自闭甚至思想变得极端。

社交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可以让人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家庭不幸福,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许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让人变得偏执,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人类的感情很复杂,有了情感上的满足会让人很快乐,这也是得到幸福的最基本条件。

尊重需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可以让人获得成就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可以让人变得更有自信,反之则会让人为了得到尊重需求去做一些使自己进步的事,对一些人来说可以起到激励效果。

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在前四种需求都得到满足之后开始发挥自己的真善美,去不求回报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以前的玛丽甚至无法获得社交需求。

但是在博格生活的这段时间,她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有了朋友的关爱,还有了斯文对她的爱慕,她实现了自己的社交需求。

又在之后的种种事情中,得到了大家对她的尊重,让她实现了尊重需求。

她已经没有必要再去委屈自己过依附着肯特的生活了,她想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布里特玛丽六十三岁的这一年,她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她不再去做谁的附属品,她就是她自己人生的主角,她终于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