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长满故事的蜡烛作文(会跳舞的蜡烛实验作文)

长满故事的蜡烛作文(会跳舞的蜡烛实验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8 13:45:12
长满故事的蜡烛作文(会跳舞的蜡烛实验作文)

长满故事的蜡烛作文【一】

把吃的喝的留给我,直升飞机飞走了。

对我的考验开始了。四面是无边的沙漠。这时除了我自己,再也看不到别的有生命的东西。我是喜欢热闹的人,很难忍受孤独,这时哪怕有一只苍蝇给我当宠物也好。

在城市里,我的目光老是在各种建筑物间东碰西撞,无法自由伸展,现在才领略到什么叫视野辽阔。我看到很远的前方有一团旋风在沙原上来回奔跑,这旋风一定很年轻,滚动的沙丘像小伙子脚下的足球。

像梦一样,我身边就是那座麻延滴滴河废城。由一家著名网站和旅游公司合办的这次独行侠探险活动,有好几千人上网报名,我没想到我会被抽中。

我不是探险爱好者,对考古也没有特别的兴趣。消息是蒙萌告诉我的。她从网上得知,西部大沙漠中发生了沙龙卷,一片积沙被掀开,露出一个古代城镇。那里原是麻延滴滴河流域,曾经繁荣过一阵,后来这繁荣随着麻延滴滴河的消失而消失了。独行侠探险活动很刺激的,唯一的参加者将在这完全陌生甚至神秘莫测的环境中度过三天,只有一台手提电脑当他的仆人。

“好疯狂啊,”这是喜欢夸张的蒙萌的口头禅,“我敢说,我们班,我们全校的男生,没一个有胆量去报名的。”

就冲着这句话,为了全班全校的男子汉不被轻视,我报名了。但我没仔细想像过当独行侠的感觉,因为在任何一次抽奖中我都运气不佳。

可现在我真的来到这不可思议的地方。

我先在街上转了转。这是一条土路,但已像石板一样坚硬。路面上各种痕迹历历在目,有车轮印,马蹄印……不过,这是马蹄吗?会不会是驴蹄,骆驼蹄,或属于别的什么已绝种的动物?我用数码相机把这些蹄印拍下来,等会到网上去请教专家。我也拍了路边的房屋。都是垒土成墙。家家的院墙上刻着鱼鳞一般的花纹。

走到土路的尽头,我看见一些高大的木屋。比起土屋,木屋破败得很厉害,都发黑了。

我走进木屋中的一间。里面很宽敞,屋角还有一口井,井上盖着盖子。

木制的井盖厚厚的很重。我把井盖推开一点,朝下张望。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井里应该没有水了吧?但我还是特意去门外捡了个土块,扔到井里,果然没听见水声。

刮风了,朽坏的屋梁吱吱呀呀,我赶紧跑了出来。

我选了一间看起来较为结实的土屋做我的栖身之地。

推开门,屋内的情景惊得我目瞪口呆,这里有人!一对青年男女跪在地上。他们已是雕像一般。他们面朝着竖起在屋里的一块土碑。说是碑,它的宽度却比高度要长。“碑”上没有任何文字和符号。青年男女的姿势像在拜求,祈祷。但和一般拜菩萨略有不同的是,他们合拢的双掌不是朝上,而是朝前。双手的十指不是贴在一起,而是相插着。桌上有烛台,蜡烛已燃尽。看来他们的生命是在一个夜晚结束的。那个夜晚……也许不是夜晚,是突然卷来的流沙淹没了整个城镇,把白天变成了夜晚。于是这对青年男女点起蜡烛,虔诚地祈祷直至最后一息。

我不能住在这里。

另选了一家,又见跪着一位老妇,我推门时带进风来,使她的白发飘动了一下。

我连走好几家,情况差不多,桌上一样的烛泪,地上一样的跪拜。

好容易找到一间空屋,灾难发生时主人大概正好出门了。

这里也有和别家一样的土碑。桌上有个盒子。我打开盒子,见里面放着一支蜡烛。别家的蜡烛都已燃尽了,而这是一支完整的蜡烛。它是土色的,显得挺粗糙,像是用泥土捏出来的。

和木屋一样,土屋里也挖了井。我又捡一个土块扔下去,好半天才听见它落到井底。

我喝了点自己带来的水,就来摆弄电脑。主办单位四海网站为了这次活动特别开辟了一个聊天室,我将在那里与专家、网友们对话。

我来到聊天室,已有一些网友等待着了,其中就有蒙萌。

蒙萌说:感谢我吧?是我使你成了幸运儿。独行侠正在干什么?我猜你会像刚游过泳一样,用一只脚一跳一跳,把耳朵里的沙子哗哗地倒出来。

我就把我在这里目睹的一切叙述出来,加上数码照片。

聊天室里一下子没了动静。我知道他们都被吓着了。

最先有反应的是一个叫呼吸的网友,他说:看来废城的居民是因为流沙的掩埋,室内空气渐渐耗尽,而被夺去了生命。由于真空和干燥,不易腐烂,他们当时的姿态得以保存下来。

这次活动的顾问尹博士发言了,他说:可是,在流沙袭来后,当时的室内不像缺少空气,不然的话,蜡烛很快会熄灭,而那些蜡烛却全都燃到了最后。

网友们又议论起那些木屋。有的猜测说,木屋是土屋居民的先辈建造的,那时井里还有水,麻延滴滴河还没被沙漠的舌头舔吃掉。有的说也许正因为麻延滴滴河畔出现越来越多的城镇,越来越多的\'木屋,绿颜色少了,黄颜色就多了。

蒙萌又问我:沙漠里真的能把鸡蛋烤熟吗?

我说:还没烤过,我去试一试吧。

我带鸡蛋来的。烤一个鸡蛋应该该要不了多少时间。

但我将鸡蛋埋进沙里,正在一旁等着的时候,我看见远远的前方像是有一个蜂群在飞舞。这蜂群旋转着移动过来,越来越庞大,转眼已是遮天蔽日。

我拼命跑回土屋。不久就听见一种悦耳极了的宏大声响,任何乐器都无法模仿它的,那是沙粒和沙粒相互磨擦的声音。

我遇上沙龙卷了。这个刚见天日的古镇将重回地下。在变得黑暗的屋子里,我用手电筒照明,将最新变故通告网友。

尹博士立刻作出分析:你所在的废城可能处在一个很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会反复发生沙掀沙埋现象。

蒙萌说:你很害怕吗?

我说:还好。可惜我没法把流沙的声音传给你们,很好听的。

但蒙萌不相信我不害怕,她说:你现在的感觉一定跟在铁达尼号上一样。

我说:我是杰克吗?那还少个女主角呢。

蒙萌好像很难受,说:你一定在恨我,是我让你当了独行侠。

其实我根本顾不上恨什么人了,我告诉网友们,我知道来救援的飞机已经在路上了,但这间屋子里的氧气越来越有限了,我得想办法坚持到像萝卜一样被挖出来。

网友呼吸说:你现在点着蜡烛吗?如果点着,快把它熄掉,蜡烛的燃烧也需要氧气的呀。

我说:我没有点蜡烛。

我已经觉得很气闷,毛孔里渗出黏乎乎的汗。我没有点蜡烛,那支蜡烛完完整整地躺在盒子里呢。我随手打开盒子,再看看那土色的蜡烛。

就在这时,唿的一下,蜡烛上窜出了火苗。我吃惊地要吹熄这火,却怎么也吹不熄。

赶紧请教尹博士,博士说:这是自燃。但你先前看到蜡烛时它怎么没自燃?说明这是故意将蜡烛设计成能在缺氧情况下自燃。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该把它看作是一种专门用于灾难的救急物品?

我盯着小小的火苗,它是青白色的,没有烟。渐渐的我不再觉得气闷。果然,这种奇妙的蜡烛就跟树木一样,消耗二氧化碳而产生氧气。

可以想像,屡次遭受流沙袭击的古镇居民造出了这种救急蜡烛。蜡烛使被埋住的人们不会窒息,等到流沙撤走,重见天日,他们又能过原来的生活了。但沙龙卷这不速之客越来越频繁的来访,终于使人们来不及准备足够的蜡烛。最后一朵白色火焰熄灭后,厚厚的沙被子还没掀开,这里就成了废城。

外面流沙的奏乐已经停止,这座无名古镇重新被沙子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我的目光忽然被屋里那块宽宽的土碑吸引住。碑面上不再是空白,此时变得影影憧憧的。我走过去用手电筒照了照,碑上的影子又不见了。我愣了一下,关掉手电筒,将那支蜡烛拿过来。

烛光照耀下,碑上现出了图画。

我告诉聊天室里的人们,碑上用很简单的线条画着水,画着鱼。那鱼的眼睛很大,尾巴叉开着。

尹博士说:原始社会的人会以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崇拜的对象,这叫图腾。土碑上的鱼或许也是图腾吧。那里的院墙上不都画着鱼鳞吗?

我说:我想起来了,古镇居民跪拜的时候,两手是在模仿鱼的形状呢。手指相插,这正是叉开的鱼尾巴。

蒙萌说:尾巴朝外,那么这条鱼是向里游的。

尹博士说:在遭受沙灾的时候,麻延滴滴河里应该早就没有鱼了。这条向他们怀里游来的鱼乃是希望之鱼,他们在祈求生命的希望。

蒙萌提醒我:你也像那样拜一拜吧?

我把十指交插成一个鱼尾巴,但我没有跪下去。那些跪下的人再也没能站起来。

头顶上已经传来吹沙机的嘶叫。我希望救援队的动作俐索一些,好让这支奇特的蜡烛不会燃到一点不剩。

长满故事的蜡烛作文【二】

蜡烛是什么?

蜡烛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颗小沙粒,蜡烛是一种平凡而伟大的力量。蜡烛在黑暗的时候燃起,在光明的时候熄灭,似乎太微不足道了。可是,我要为无私的蜡烛唱一支赞歌。

蜡烛的一生很平淡,白的、红的,五颜六色的,头上竖起一个羊角辫。生命就从羊角辫上开始。渐渐地,火苗吞没了羊角辫,开始熔化蜡烛的身体。滴滴蜡珠犹如一串串泪珠,凝固了。古人用“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矢志不渝的精神。是啊!蜡烛的精神不仅是古人赞美的对象,而且是我们的榜样。

所以,蜡烛的一生是辉煌的,从生到,始终为人们奉献着光明。在电灯走进千家万户的当今时代,蜡烛的作用好像消失了。不!

没有。在停电的时候,蜡烛仍然有着自己的用途,玉柱似的白烛安送西去的灵魂,玛瑙般的红烛喜迎新生的家庭。还有那五彩的生日烛,象征着又一岁的开始,每一根都洋溢着幸福的纪念。在微微烛光下读书,感到温暖,在微微烛光下行走,感到安适。

在赞颂蜡烛的同时,也不由得想起了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老师。他们就像蜡烛,时间的火苗熔化着老师的青春。老师是学生征程中的蜡烛,永远为学生胜利的终点,而教诲则是那不灭的烛光,永远照亮着学生的心灵。

蜡烛啊!

我赞美你,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身体!

长满故事的蜡烛作文【三】

小时候的自己调皮捣蛋,总以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比他们强。有一次,我和小朋友打赌,我可以从我家的签上跳下来,呀都不信,我便只好跳了下去。刚好爸爸回家了,一把抱住了我,生气地瞪着我,我像只小老鼠一样悄悄地扭过去头,心想:这下定了。谁知道,爸爸只是给我说:"你呀!就像一只乱跳的小青蛙,只不过小青蛙会唱歌,而你只会给我闯祸。"我天真告诉爸爸:"那我以后也唱歌给你听吧!"爸爸脸上长满了短短的胡碴,仿佛是无情的岁月在父亲脸上留下的记忆。

渐渐地,生活的压力迫使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年幼的.我只好在思念中度过。一天又一天,终于在我十岁那年盼回来父亲。那一张长满胡碴的脸再一次映入了我的眼帘。父亲又老了,沧桑的白发根根鲜明,深深的皱纹条条分明,连那胡碴也露出了点点白色。是啊,父亲已经老了。着一张长满胡碴的脸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是时候该为父亲考出一个更优秀的成绩了。

当我在一次见到那张长满胡碴的脸时,却是两年前。两年前的一天,父亲突然从外地回到家中,我邮看到了那张久违的脸。我把自己的成绩单交给父亲时。父亲开心地笑了,脸上的胡碴也一根根的晃动着,仿佛那就是父亲对我的关心。

是那张长满胡碴的脸鼓励我前,是那张长满胡碴的脸给了我动力。啊!难忘那张长满胡碴的脸。

长满故事的蜡烛作文【四】

蜡烛,它是多么平凡,又是多么伟大!它总是默默的奉献着。虽然它没有灯那么明亮,但是我喜欢它的精神。我急冲冲的回到家里,正准备打开书包做作业的时候,突然间没电了,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被我嫌落在角落的半根蜡烛,蜡烛十几厘米长的东西在别人的眼中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的啊。但它却能给我们带来了好处。在没电时候蜡烛能给我们带来一丝光明,一点浪漫,一些温馨。人们总是把蜡烛比做老师,总会对别人说蜡烛的一生总是献给了人类。但我想蜡烛不仅是给我们光明,更重要的是它那一种牺牲自我的精神。就像老师一样把他的一生的知识毫不保留的献给了我们。

一天夜晚,我正在房间里写作业,爸妈正在上网。突然,房间里的灯闪了几下,没等我反应过来,家里的灯全部暗了下来。啊,停电了。家里黑漆漆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我一个人坐在黑暗的房间里,心里有点害怕。这时,房门旁出现一个亮光,原来是妈妈给我拿来了一根点燃的蜡烛。顿时,整个房间在烛光的照耀下变亮了,我也安心地在烛光下写起了作业。

终于,我把作业写好了。正当我准备离开房间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蜡烛被燃烧得只剩下半截了。我又坐了下来,目不转睛盯着蜡烛,看着它一点一点地燃烧。这个时候,我被蜡烛的精神感动了。它燃烧着自己,却为人们带来了光亮。它虽然外形普通,却拥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此时此刻,在我的眼里,它不再是一根平凡的蜡烛,而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人。它不为名利,从没替自己着想过,而是默默地让燃烧自己的火光照亮黑暗。可以这么说,它把自己的生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人类。这就是蜡烛的精神。

突然,家里的灯又亮了起来。原来是来电了。可是,摆在书桌上的蜡烛已经燃完了,化为了灰烬。蜡烛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在停电的这段时间里为人们带来了光明,它这一生就是有意义的。这时,我想起了一句格言:“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虽然平凡,却有着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做一个具有蜡烛精神的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