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守岛人观后感 作文(电影守岛人观后感300字五年级)

守岛人观后感 作文(电影守岛人观后感300字五年级)

更新时间:2024-06-07 18:18:03
守岛人观后感 作文(电影守岛人观后感300字五年级)

守岛人观后感 作文【一】

有一种信仰叫坚守,有一种精神叫质朴,有一种奉献叫守岛。从主人公登岛初期的犹豫彷徨,到勇救落水青年、打击走私商贩以及暴风雨中接生、战友临终送别、岛上家庭春晚等情节故事,一组组充满质感的镜头细致表达了夫妻情、父子情、战友情,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王继才夫妇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守岛就是守国”的家国情怀。荒岛本身好像并无多大的价值,但是从国家领土的角度来看,任何一寸领土都是神圣的,都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任何形式的敷衍、不尽心尽力,都是对国家的背叛。这是王继才同志所有坚持还存在意义的出发点。抛开这一点所有的坚持都没有意义。由民兵来守岛,是时代变迁留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同样王继才同志坚持的方式,对妻子、家人的态度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坚持守岛,王继才并不是对家庭完全置之不理,应该是以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对家庭作出了安排,只不过这样的安排在家庭其他成员来说,担子更重了。可喜的是,在王继才的影响下,其他家庭成员在思想上、行动上也都取得了进步。中国式父亲的爱,特点就是不善于表达,将对子女的爱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能出席女儿的婚礼,在王继才的心里也许想到更多的是奉献,在自己还能克服困难坚守岗位的情况下,不会去想其他的融通办法。那个夜晚,女儿结婚,他一个人在守岛。他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呢?也许是充满了对女儿的欠疚,以及希望女儿能理解他的苦衷。如果我们能理解他那一刻的难,就能理解王继才同志的守岛初心,也就能进一步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

王继才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甘洒热固海防,我与海岛共存亡”的号召,鲜明体现了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心系国防、献身国家的赤子情怀。王继才同志为党和人民的国防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双拥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

通过学习王继才同志的先进个人事迹,我深感自身还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向王继才同志学习,坚定自己的爱国信念。在工作中,积极履行好工作职责,发扬奉献精神。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

守岛人观后感 作文【二】

有一种信仰叫坚守,有一种精神叫质朴,有一种奉献叫守岛。王继才夫妇自1986年,受命守卫开山岛,当时开山岛环境艰苦,荒无人烟,王继才携妻子长期值守开山岛,二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默默守岛32个年头。岛上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王继才夫妇在艰苦卓绝的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邪恶势力面前更表现出来一位守岛卫士的凌然正气,他们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不求回报的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与责任是衡量党性强弱、作风好坏、能力优劣的试金石。王继才夫妇默默坚守岗位32年,没有“守岛不易”的抱怨,积极进取,有了“在位有为”的担当,心中有责,不辱使命,任职期间,只有五个春节是下岛过的,甚至,王继才父母去世、女儿婚礼依然坚守岗位。王继才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为了一个承诺,我选择了上岛;我是哨所的民兵,为了一面国旗,我留下来守岛;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一个信仰,要在开山岛守下去,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王继才用生命诠释了自己诺言,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王继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甘洒热固海防,我与海岛共存亡”的号召,鲜明体现了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心系国防、献身国家的赤子情怀。王继才同志为党和人民的国防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双拥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

守岛人观后感 作文【三】

每天国旗同太阳一起在开山岛上升起后,王继才夫妻俩便会开始一天里的第一次巡岛,他们来到哨所观察室内,用望远镜扫视海面,看有无过往船只,看岛上的自动风力测风仪、测量仪是否正常。

“岛东边是砚台石,西边有大狮、小狮二礁和船山。这上面的4个灯塔也是老王当初建议设立的。老王说,有了灯塔就可以保障过往渔船的行驶安全。”妻子王仕花指着海面上的4座灯塔说,有了这几处灯塔,路过的渔民心里就踏实。

登上灯塔,四处远望,怪石嶙峋,才感受到小岛的陡峭。“这段路很陡,离海又近,千万注意脚下。”走在后山的台阶上,瘦弱的王仕花攥着记者的手,怕记者摔倒。

不知有多少个雨大风急的日子,在这段狭窄陡峭的山道上,王继才也是这样牵着王仕花的手一路巡逻;不知有多少个寒冬的冷夜,一根背包带系着一前一后两个人在倔强地前行。

同样的巡岛场景晚上7点再次出现,不同的是,夫妻俩的手里多了一个手电筒。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夫妻俩就要记录当天的守岛日志。一摞摞的巡查日志被王仕花装在大麻袋里,拿出来,带着一股动人的厚重铺满了整个桌子。

日志上一笔笔字迹,正是王继才生命中的一个个刻度,写尽了忠诚、责任和坚守。沿着一级级石阶巡逻、瞭望,顺着王继才留下的印记一路走下来。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一年四季,日复一日,一日两次,没人要求,没人监督,他们从风华正茂走到了鬓发花白……

如何铭记一份32年的坚守?不论是家国大爱还是至亲相处,我想黄海边防的哨所会记得,开山岛上的五星红旗会记得,王继才用脚步坚守过的每一寸土地会记得……

因为,祖国不会忘记每一个平凡坚守背后的边防人!

守岛人观后感 作文【四】

爱国奉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激励人们奋进新时代的光辉旗帜。爱国是崇高的,也是具体的,体现在一世一生中,落实在一言一行里。“感动中国”人物中“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和才智,成为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16年,不仅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而且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把爱国之情化作不懈奋斗的动力,以报国之志书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职业孕育事业,事业高于职业,只有把职业当事业来对待,才会激发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热情、充满感情、怀有激情。“感动中国”人物中守岛卫国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坚持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 坚守三尺讲台的乡村教师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教,一干就是17年,把青春奉献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始终把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把辛苦当成一种幸福,把爱岗敬业当成一种责任担当,尽职尽责,实干苦干,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是一种担当本色,也是一种责任自觉,体现出一种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为民帮困的境界。“感动中国”人物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他们当国家利益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损害的紧要关头,都是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无畏,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毫不犹豫地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竭尽全力维护和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面对大事难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面对艰难险阻不屈不挠、敢于斗争,做到平常时候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迎难而上、生关头勇往直前,以实际行动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当先锋、打头阵、做标兵。

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展示新作为,要从“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营养、激发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奋力奔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为夺取伟大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守岛人观后感 作文【五】

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前,在公司的统一组织下,6月25日,我们来到影院观看《守岛人》,影片讲述了全国“时代楷模”、江苏省“海防模范民兵哨所”、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王继才的先进事迹。

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的感人故事,传遍大江南北。王继才上岛之初,一盏煤油灯、一个煤炭炉、一台收音机就是全部家当。从影片上看,那盏锈迹斑驳的煤油灯,主体是十多厘米高的玻璃盏子,外围有铁片为套。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可以燃着昏黄摇曳的光。30多年来,尤其是不通电的那20年,正是十多盏这样的煤油灯,把开山岛黑黢黢的夜撑开一丈光明,陪伴王继才度过一个又一个荒凉的夜晚。除了物质的煤油灯,王继才的心头又何尝不是始终燃着一盏信念的煤油灯?

我们要学习他高尚的品德。王继才曾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守岛是本分!”从上岛的那一刻起,他始终坚守着“守好开山岛,直到守不动为止”的承诺。很难想象,要是没有心中那盏煤油灯的照亮,一个年轻人怎能挺得住风吹雨打、受得了寂寞折磨,把大半生安放在一座荒凉小岛上?正是因为心有依归,胸怀敞亮,所以能够直面艰难困苦,几十年如一日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把11680天的默默坚守,串成一篇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

我们要学习他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燃起心头那盏煤油灯,就拥有强大力量。王继才曾说自己亏欠家人。当他因为收入低,日子过得穷苦,不被亲友理解;当他因为守岛,没来得及见母亲最后一面;当他赶回家奔丧,哥哥已经变成一座坟头;当他因为海浪阻隔,自食其言,缺席了女儿的婚礼……当一次又一次的自责、愧疚、痛苦和无奈袭来,他是否也一度变成一座“孤岛”,一次次陷入无边无际的暗夜中?可以确定的是,他内心一定足够坚强,因为“家就是岛,岛就是国。”心头有盏煤油灯,烛照苍茫,就会生发不动摇信念、不放弃追求的持久力量。

我们要学习他坚定的理想信念。燃起心头那盏煤油灯,就能够抵御诱惑。王继才过得非常清苦,他绝不是没有寻租权力、发大财的机会。然而,即使不法商人重金贿赂也不为所惑,即使“蛇头”威逼利诱也不为所动,即使外界说他迂、笑他傻,他始终坚守原则不动摇,并且及时提供情报,让不法者付出应有代价。心头有盏煤油灯的照耀和指引,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无畏贫寒、艰苦和世俗的眼光,始终坚守内心的价值准心。

王继才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意味却很深长。当下,不论我们融资平台企业处在什么方位、处在怎样的环境下,只要燃起心头那盏为党为国的明灯,笃定内心的信念和理想,我们就能穿透浮躁的迷雾,满目星辰大海、一路春暖花开。

守岛人观后感 作文【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公司组织我们观看电影《守岛人》。

影片以主人公平凡的岗位、朴实的言行、执着的坚守,把王继才同志“忠诚、爱国、奉献、奋斗“的价值追求贯穿始终。守岛为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每天国旗同太阳一起在开山岛上升起后,王继才夫妻俩便会开始一天里的第一次巡岛,他们来到哨所观察室内,用望远镜扫视海面。看有无过往船只,看岛上的自动风向测风仪、测量仪是否正常。

登上灯塔,四处远望,怪石嶙峋。才感受到小岛的陡峭。不知有多少个雨大风急的日子,在这段狭窄陡峭的山道上,王继才牵着王仕花的手一路巡逻;不知道有多少个寒冬的冷夜,一根背包带系着一前一后两个人在倔强的前行。

同样的巡岛场景晚上7点再次出现,不同的是,夫妻俩手里多了一个手电筒。一天的工作结束,夫妻俩就要记录当天的守岛日记。一摞摞的巡察日记被王仕花装在大麻袋里。32年,一年四季,日复一日,一日两次,没人要求,没人监督,他们从风华正茂走到了鬓发花白。

32年来,王继才只有5个春节是下岛过的,没能陪父母走过最后一程,没能参加女儿婚礼见证她的幸福时刻等等太多的缺失。但他吃尽一家苦,换来万家欢,无怨无悔把青春和热奉献给小岛的平静安宁和祖国的`国防事业!

王继才在开山岛上不畏艰苦,以收音机、煤油灯为伴,却通过苦学海防勤务知识,成为海防业务的“行家里手”。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

在新时代下,我们要积极响应的号召,像王继才那样在各自岗位上坚守平凡,甘守清贫,甘于奉献;学习他牢记宗旨,心念群众,服务群众;学习他淡泊名利,坚守廉洁。做一个平凡的人,感受平凡中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