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跨越20年的战友作文(20年后的我当军人的作文)

跨越20年的战友作文(20年后的我当军人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3 15:25:57
跨越20年的战友作文(20年后的我当军人的作文)

跨越20年的战友作文【一】

我1968年入伍,那时的新兵文化程度都不高,全团800多名新兵,只有4 个高中毕业生,不少人是文盲,有的虽然认识几个字,但连个家信都不会写。每到星期天,就请我这个“秀才”代写家信。除了给他们的父母写,还给他们的“对象”写。在写信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是怎样认识对象的,其中有不少生动的故事。

一块菜馍换来的爱人

有一位姓程的战友,住在淮河边上。邻村有一位姑娘挖野菜挖到他家门前的地里,太阳偏西了,她还在挖。战友的母亲走上前问:“你这丫头(即姑娘)咋不回家吃饭呀?”姑娘回答道:“俺家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晌午不烧锅。”因为当时正是大忽隆的年代,家家都很穷,不少人家为了节约粮食和烧柴,普遍只吃两顿饭。战友的母亲看她面黄肌瘦,挖了一上午菜,很可怜,就从家里拿出一块菜馍递给她。谁知这位姑娘接过来,取下头巾把菜馍包了起来放进菜篮里。战友的母亲问她为啥不吃,她说带回去给她妈吃。这让我战友的母亲很感动。因为在那个年月,吃的东西极其珍贵,能忍着饥饿把东西给母亲留着,没有特别的孝心是做不到的,这样的\'孩子很少有,这样孝顺的姑娘给自己做媳妇准没错。于是她又拿出一块菜馍递给姑娘,并让她一定吃下去,并打听她是哪庄的,姓什么,家里几口人,有没有说过婆家,得知没说过婆家,问过后没两天,就托媒人给儿子说媒,结果一说就成。婚后,婆媳亲如母女,夫妻和睦。如今我这位战友已年过古稀,儿孙绕膝,日子过得很幸福。

一句玩笑话促成的姻缘

另一位姓王的战友,浓眉大眼,中等身材,十分憨厚,干活不惜力,特别能吃苦,让他养猪,他把猪养得肉滚滚的,全团养猪比赛,他总拿第一。让他当炊事员,他也当得呱呱叫,既是节煤能手,又是野炊挖灶能手,全连干部战士都喜欢他,入伍不到一年就入了党。可是由于他没有文化,平时与人接触只是憨憨地笑。

因为不识字,他常让我代为写家信。有一天,他让我给他的对象写信,我问他咋写,写什么?他脸红红地说:“你看着写。”我看他拙嘴苯腮的,不爱说话,就笑着问他:“你这样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咋谈的对象呢?”他说:“她跟我讲了一句笑话。”

原来这位战友父亲得早,母子相依为命,家里比较穷。那时农村实行早婚,十七八岁就把婚事订下了,而他22岁了,还没有找到对象,他母亲很发愁。经常在他面前嘀咕:“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块肉。你整天不和人家女孩说句话,到啥时候才能找着对象?”他心里也很着急,可是泥鳅掉在石条上,干急钻不出眼来。他一遇到村里的姑娘,脸就红,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其实村子里有个姑娘早就喜欢上他了。因为他是个闷葫芦,无法跟他沟通。

有一天,大雨过后,他提着铁锨到田里放水。正碰上村里那位姑娘,主动和他打招呼,问他干啥去?他顺口答道:“溜溜(走一走)。”“别溜到狗嘴里去了(玩笑话,把他喻为兔子)。”姑娘笑着说。他脸又一红,竟回答不上来。他回家告诉母亲,母亲知道姑娘有意,就托人说媒,结果也说成了。

这位战友入伍后,姑娘虽是未过门的媳妇,但常到他家,家里活地里活都帮着干。每年都为这位战友做一双布鞋。部队要求战士只能穿解放鞋,他只好把布鞋放在提包里,退伍时攒了四双新布鞋。这位战友退伍后,由于在部队养过猪,有,回去后养猪致富,成为全村率先致富模范。

跨越20年的战友作文【二】

给老领导老战友的致敬信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战友:

您们好!欣闻65年入伍老战友召开联谊聚会之际,我们项目部全体员工,铁道兵战士怀着尊敬的心情,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对你们多年来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的杰出贡献,对小战友的成长关怀表示诚挚的感谢!

四十多年前,你们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参加了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铁道兵,从此你们南征成昆襄渝线,北战沙通大秦铁路,风餐露宿,不怕苦不怕累,为人民立下了卓著的功勋,你们的功绩永远镌刻在祖国的群山之上,载入公司的史册,永远铭记在我们的记忆里。 你们是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战友,我们是81年入伍的新兵,有幸与你们并肩战斗,生与共,在共同的施工和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有今天,与你们的培养关怀是分不开的`。在几十年的岁月里,你们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才智和力量。你们勤奋工作,尽职尽责、甘于奉献。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应有贡献。你们满腔赤诚地献身铁路事业,甘于奉献的精神,严谨务实的作风,严于律己的品质,光明磊落的襟怀,值得我们永远学习。让我们再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衷心地祝愿各位老领导老战友,身心愉快,健康长寿,幸福美满,阖家幸福!

闽江大桥项目部

2015年1月2日

跨越20年的战友作文【三】

忆军营岁月,似人生序曲。幼稚天真活泼和浪漫,唯有战友情谊重如山。

久别的战友们:

大家好!

今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实现了97营部分战友聚会的心愿。首先,让我们以诚挚和热烈的掌声向为这次聚会做出积极努力,提供物质保障的内蒙战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远道而来的战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也让我们对这次聚会的顺利组织与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一样的激动,一样的兴奋,一样的感慨,千言万语说不尽久别的思念,千头万绪诉不完心中的故事,岁月无情,转眼间我们已步入中老年,离开部队已有数十载。在过去的岁月里,每个战友的心中,有过多少思念,多少期盼。多少次梦里走进军营,多少次心中呼唤战友。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渴望相逢,渴望再会,渴望能再次重温我们的从前??今天,我们揣着浓浓的思念,捧着美好的回忆相聚在美丽的包头和临汾。

37年前,以广空导弹六团为主筹建了导弹97营,经过了几年的严格训练,于1987年全营200多名热青年,怀着“南疆射击天狼,回报首都人民”赤胆忠心,乘坐飞驰的军用专列,来到广西南宁、龙州阵地轮战,立足于有仗则打、无仗则训的原则,保卫祖国边陲。时年10月5日一架越南高空侦察机侵犯我国领空,97营全体官兵齐心合力将其一举击落,并活捉了飞行员,取得了自对越自卫反击战以来对空作战的重大战果。受到了军委主席邓小平的通令嘉奖,97营被授予“神威导弹营”的荣誉称号。这荣誉中凝聚了我们全体战友的力量,让我们终身难忘。

战友们,回望军旅朝夕相处的美好时光,再忆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都凝结了你我情深义厚的战友之情,悠悠岁月把我们真挚的友情始终紧紧相连。当年那些朝气蓬勃的小兵,正值风华正茂、英俊潇洒,如今这些老气横秋的老兵,已是两鬓斑白、满脸风霜。岁月无情却割不断我们的战友深情,久别重逢让我们相互诉说着浓浓的思念、无尽的感慨、澎湃的激情。艰苦的年代,留给我们的是一场绿色的梦幻,红色的追求,斑斓的未来。无论过去有多少遗憾,无论曾经失去了什么,当兵的历史已成为我们人生中最辉煌、最绚丽的一页。这一切我们将永远铭记。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迈着退伍军人成熟的步伐,带着梦想、带着期盼走向社会,经历了风风雨雨,迈过了沟沟坎坎,在不同岗位上、不同的环境中、以军人敢于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正视一切、猎取强胜的独特气质,为祖国、社会和家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当中,有的战友走上了领导岗位,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尽放异彩;有的战友财运亨通,在市场经济的波涛中崭露头角;有的战友尽享生活,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耕耘;可能也有的战友举步艰难。环境、机遇和命运,造成了我们各不相同的结局。但没有改变的是我们之间的战友

深情。如今的相聚,依然能表现出当年的豪迈志趣,依然可以朴实无华地相互交流。这种不加防范与掩饰,不带任何争斗与功利的交流,只有在战友的称谓下才能淋漓尽致。战友情怀,就象存年老窖时间越长,越醇厚、越珍贵。在久违的日子里,我们曾多少次打听彼此下落,只为送上一句战友最诚挚的问候,别后的岁月,我们天各一方,但割不断彼此的牵挂和关怀。组织战友聚会,就是为了共同回味军旅历程,重温友情,再话当年;就是为了搭建互通互动与互助平台;就是为了整合战友信息资源,共创共享美好未来。我们衷心希望星火相传,接力温暖,把我们魂牵梦绕的战友之情永远传承下去。

战友们,我们谁也没想到神奇网络可以再一次将我们连在一起。让我们面对面喊一声老战友,胸膛里涌起一阵滚烫的暖流;面对面叫一声老战友,脑海里闪过一串难忘的镜头。战友情,就是理解与信任;战友情,就是支持与尊重;战友情,就是宽容与接受。战友头碰头,功名利禄抛脑后;战友手拉手,知心话儿说不够;人生有战友,挫折困惑不担忧。让我们一起互相帮助、携手同行,共创美好未来!

战友们,我们是战友、是兄弟、是致交、是亲人。绿色军营里结下的美好情缘,没有随风而去,已沉淀为淳淳的美酒,每每起封总是回味无穷。

亲爱的战友们,如果说当兵的生活是一首诗,那么今天的相聚会就是一幅画一首难忘的歌。让我们彼此祝福,祝福所有的战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次聚会,主要有一个主题、两个目的和五项议程:

主题就是八个字,即:常来常往,友情永驻。

目的有两个:一是,纪念三十年、再续战友情;

下面,我们就进行第一项议程,全体起立,同唱“战友之歌”请张斌昌上台指挥

第二项,请与会同志做自我介绍(主要讲一讲姓名、原单位、现具体工作等)

第三项,首先由现在唯一的现役军人王昆大校讲话

接下来请退役战友代表徐万奇致词

第四项,集体合影留念。

第五项,聚餐小酌,共叙友情(饭前列队,同唱《团结就是力量》,聚餐期间,也迫切希望想唱、能唱、敢唱的战友踊跃上台,一展歌喉,为我们的聚会助兴!)

最后,预祝我们这次聚会取得圆满成功,预祝我们的感情像尘封的老酒,每一次开启,都会回味无穷!下面,请大家开怀畅饮!

十九军高炮团户县战友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