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观察虞美人作文(描写虞美人的最佳作文)

观察虞美人作文(描写虞美人的最佳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17 03:42:46
观察虞美人作文(描写虞美人的最佳作文)

观察虞美人作文【一】

不记得在这里有多少日起日落的日子,那窗外的时光飘走了多远?我不清楚。那外面的国家,现在是怎样的光景,是改头换面的革新还是凄苦流连的悲难,百姓的苦,相思的泪,哪一种我不清楚。

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可是那又如何,那些华美的舞蹈,后宫妃嫔的歌声与红颜,再也不见今日的重现,我从来不留恋这些红尘俗世,可是我挂念我的梦想,挂念我的国家,尽管我无力去管好它,尽管我没能带给它兴盛,但我依然比任何人都爱他,因为我在那曾经还有过一段美梦,只是现在梦该醒了,往事还记得多少?

小楼昨天透进来一阵风,一阵凉意,大概故国永远只能在梦里哼唱起永恒的哀伤曲了吧,这个国家,我这样丢失了它。曾经的宫殿女樯还在,曾经的雕栏玉砌不远,可是面貌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换了新颜,不知它们是否还记得曾经的美好,剪不断的愁,理不断的愁,终究还是这样的无可奈何的结局收场,惆怅,伴随着东流的水,一起流向看不见的远方,消失掉了摸样。

突然想到霸王别姬里的那句“虞姬虞姬耐若何”,那时的霸王,该是怀着怎样的悲壮,看着身边的女子如烟花般消散,最后轻轻飘走,生相,爱不离,突然举得异常悲壮起来,沦陷的国土,或许正是对我耽误国事的报应吧,本应自由地挥洒才情的少年,偏偏生在帝王家。或许不出生在这里,就不会是这番光景了。

观察虞美人作文【二】

清冷的雨滴滴答答地落在门前的石阶上。落在我的心上,激起一层涟漪。我想伸手握住这雨丝,却发现手心里空余一片冰凉。雨纷纷扬扬的下个不停,偶尔一道闪电划过黑沉沉的夜空。一桌一椅,一镜一茶。我独自枯坐。岁月催人老,两鬓的点点青霜昭示着岁月的匆匆流逝。

少时常爱凭栏听雨,也是这样的雨夜,坐在灯火通明的楼台,看尽人间百态。酒过三巡,悠扬的歌声似乎已听不真切,似乎已消散于茫茫的雨声里。斛筹交错间传到耳畔的竟是这红烛罗帐外的雨声,滴答,滴答,每一声都如擂鼓般击打着我的最深处的灵魂。在这繁华的乱世间,也只有这纯净的雨声能平静我浮躁的心灵。

不惑之年的我四处奔走,仿佛是一浮萍随波逐流。故土更是可望不可及的彼岸。有多少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思念如滔滔江水在心中翻腾着,翻腾着。窗外的雨下得小了一些,窸窸窣窣,如泣如诉。仿佛是远在家乡的.亲人在低低呢喃。低厚的云层重重地压在辽阔的江面上,一只迷途的孤雁哀鸣着时而盘旋,时而冲入云层,孤独的它在努力寻找回家的方向。雨滴滑过我的手臂,滑过我寂寞的心田。浪迹天涯的断肠人,,何时才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土啊?

如今年华逝去,人已苍老,没有了少年的轻浮,多了分沉稳,内敛。留在眉间心上的更有许多无奈与伤悲。 在这远离繁华都市的荒山古刹,,独守青灯古佛,可曾忘掉尘世纷扰之事,只有这滴答的雨声能勾起我沉重的回忆。这一生或长或短,或苦或甜。如今只剩下无奈与想念,那些见不到的人,就在梦里在相遇吧。

观察虞美人作文【三】

因为喜欢那清新爽快的风格,自去年起,我开始广泛地搜集夏目漱石的著作。《虞美人草》是我读的第七本。这本书就算和漱石本人的其他作品比,也是独一无二的。虽秉承漱石一贯的风格,情节简单而略嫌单薄,然而高潮处却又有急流涌现;人物塑造上与《春分之后》相似,都有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但语言上又与之远远不同,因为瑰丽奇崛的描写而近于《草枕》。

事实上,《虞美人草》常为人诟病的也正是它过于华丽的语言。漱石在创作中刻意采用了繁杂浮华的俳体,字句堆砌到让人厌烦。然而基于对他其他作品的理解,我仍能从那华丽的藻饰中发现他一贯风格的影子。说实话,如果不是这若影若现的影子,恐怕我看不完全本,便要弃之不读了。

但是,这些瑰丽的词藻就真的是完全多余的吗?也不尽然。第二遍读时,我已有余裕仔细思考这些字句的意义,我发现,它们其实都与人物形象形成了绝妙的呼应。故事的中心人物是甲野藤尾,一位容颜精致、才学丰厚的富家女,其兄名为钦吾。藤尾爱好文学、爱好诗,她的恋人小野清三就是一位诗人。刻画这两人时,朴白的语言显然是不合适的,文字中工丽的部分大抵来源于此。而钦吾是哲学家,复杂的思辨与议论则来源于他。而小野本来的婚约者孤堂小夜子,是一位来自京都的传统女性,京都的古韵在她身上就要有所体现。这些好像是我替漱石找到的借口,而为了证明这些是有所依据的,且看钦吾的挚友、藤尾本来的婚约者宗近一,此人是豁达不羁者的典范,而他的妹妹系子,则是个单纯天真的女孩儿。刻画这两人时,可以明显地看出语言已没有炫奇之气了,反而与《三四郎》里平白质朴的风格相类。这足以证明《虞美人草》中人物与语言风格的对应关系是成立的。

这本书与漱石其他作品不同的.地方还有一点,在于情节的相互联系。第一遍读时我尚没有许多发现,第二遍时我就已确信,漱石在写作这本书前,其实就已将全部的情节构思好,完全没有一时兴起的突发转折。所以,这本书读起来就像在赏玩一个精致的器械,每一个关节处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只是你能否发现罢了。

书的开始是甲野钦吾与宗近一一同游览京都的睿山。然而这却不是故事的开端。这两人游京都的缘起直到书的最后一章才完全交代了,甲野的父亲在国外客异乡,而甲野的继母想让自己的亲生女儿藤尾和小野培养感情,又怕钦吾反对,才以调养身体为由让他出门旅行。而撮合藤尾与小野的原因,则是想招一个上门女婿,以将本应由钦吾继承的家产据为己有。与此同时,甲野的父亲生前曾暧昧地暗示将把藤尾嫁给宗近,藤尾瞧不起宗近,所以这是母女二人都不愿看到的。然而,小野也不是完美的对象,他在年少尚贫苦的时候得到了一位名为孤堂的老人的资助,孤堂老人有一女,名为小夜子,按照世俗人情小野理应与小夜子结婚,以报恩情。故事的最后,甲野继母的计谋本要得逞了,小野托人向孤堂老人回绝婚约,钦吾也主动提出让出家产,离家流浪。而宗近为了接济钦吾,提出让他去宗近家,和一直恋慕钦吾的系子结婚。但是最后的关头,小野终于在宗近的一席话下幡然醒悟,决定不再与藤尾纠缠不清,而去履行与小夜子的婚约。在这一打击之下,藤尾惊怒而亡,甲野继母则悔过,求得了钦吾的原谅,由钦吾赡养终老。

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六个,分别是甲野兄妹、宗近兄妹、小野清三与孤堂小夜子。这六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各不相同。钦吾超然物外,视金钱如粪土,对自身际遇毫不在意;藤尾则虚荣浮薄,追求对他人、对外物的掌控。宗近豁达而坦直,厌恶虚文伪节,为人毫无掩饰;系子单纯而勇敢,愿意与心上人漂泊天涯。小野出身卑微,对地位与金钱有着执念,又为世俗人情所迫,懦弱踌躇;小夜子身处新旧时代的交界处,面临着被新时代抛弃的危机,小野就是她唯一的希望。

虽然主体情节简单,但节奏把控得很好,相对于《门》与《春分之后》,故事也十分完整。初次读时,因为时间限制,我花了近两周,第二遍读时,一个晚上便可以读完了。之所以决定写这个系列赏析,首先是出于对这本奇书进一步探索的渴望,还有就是弥补《虞美人草》在中国并不风行的遗憾。夏目漱石继东野圭吾、村上春树、川端康成之后也渐渐进入各大书店的书架了,但《虞美人草》还未能被介绍。陆求实先生的译本十分出色,但出版后现在也未能再版,实是一大遗憾。我本人不通日语,尚待日后学习,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虞美人草》中译本在中国市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