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坚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关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文)

坚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关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9-23 02:57:30
坚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关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文)

坚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一】

在我乡下老家镇上的一条小巷里,住着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我不太清楚,只听大家都叫他“老恽”。我呢,就叫他“老恽公公”。每次回乡下,只要一有空,我爷爷就会带我到他家去玩。

“老恽公公”是一个和蔼可亲,精干利落的老人,和我爷爷差不多年纪。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唱戏,每次还没走到他家的门口,就会听到从他家二楼窗户飘出的“伊伊呀呀”的唱戏声,我爷爷也非常喜欢听戏。所以,他们俩和还有其他几个年纪和他们差不多的人在一起,就会拉起二胡,打起板鼓,弹起扬琴,敲起小锣……在这些乐器的伴奏下,就会有一个或几个人,有女的有男的,有时还会穿着戏服,他们摆出姿势“啊-伊-呀”的唱起戏来。看他们那种陶醉的样子,真是其乐无穷啊!可我却觉得并没有什么好听的.!

有一次我问爷爷,“唱戏很好玩吗?可我怎么觉得不怎么好听呢。”爷爷和老恽公公听了就笑呵呵地说“这是我们老年人的乐趣啊!我们小时候既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电影也难得看一回。各种戏曲倒是很多,我们就在一起学学唱唱,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乐趣了。”“那你们唱的是什么呢?”我又问。老恽公公说:“是锡剧《珍珠塔》。你可别小看这个戏啊,它可是大有来历的。它是发源于我们常州的艺术瑰宝啊!锡剧最早叫常州滩簧,后来叫常锡文戏,现在才叫锡剧的。”“那既然是发源于我们常州的剧种为什么不叫‘常剧’而要叫锡剧呢?”我又好奇地问。老恽公公回答说:“那是因为刚解放的时候有许多唱锡剧的名角都住在无锡。后来国家定名的时候就叫‘锡剧’,但锡剧发源于常州的事实是大家都公认的。”原来是这样啊!我终于明白了。

后来,我又上网查了资料,果然锡剧是发源于常州的,而且还被定为首届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它。现在我听老恽公公和我爷爷在唱戏的时候,不再觉得那么讨厌了,反而觉得别有韵味。

坚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二】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去中国非物质遗产园游玩,我激动地一蹦三尺高,开心极了!

到了非遗园,我和爸爸直奔大门,进了大门远远望去有七个挂着脸谱的柱子,非常有趣!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我和爸爸来到了一座塔前,“那是什么塔?”我问爸爸,爸爸说:“那是卧龙神塔,又叫凌云阁,是重檐八角亭,你仔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塔都是木制结构?”我仔细观察,发现塔上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脊背有狮虎装饰,翼角下有金雀铃。一阵风吹过余音袅袅,传来天籁之音。

我们爬上二楼,爸爸告诉我,这二楼在古时候只有考取进士才能上来呢,这我可得好好看看。我向亭外望去,只见亭外是一片大湖,碧波荡漾,金色的阳光洒到湖面上,一道道波浪像一条条金色的小鱼在跳跃。再向远处眺望,只见白墙黑瓦,层层叠叠,古色古香,俨然一幅天然的山水画。青松翠竹掩映其中,竹叶绿的发亮,青翠欲滴,让人心旷神怡!

走下亭台,我们来到了古徽州村落。

漫步在徽州村,脚下踩着青石板,给人一种厚重的安全感。两旁是一家家店面,不时有亭台水榭,小桥流水穿插其中,零星点缀着,整个村子显得特有灵性。与我们喧闹的高楼大厦相比,这种宁静典雅的感觉让人十分舒适。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古代的门都雕刻着很多的花纹,各种图案栩栩如生,有八仙过海,有梅兰竹菊,有岁寒三友……门把手也很奇特,是个扣环,我十分惊奇,爸爸告诉我,那时的建筑都是用木头做的,而且没有钉子都能做那么好,太令我震惊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太阳已经西斜,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与园内景物道别,可我的心还在那沧桑的亭台楼阁间流连忘返!

坚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三】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白砖青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博大而宽广。她无处不在——溶于书本,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峭壁飞檐。我们被这种浓厚的文化信息包围着,却道貌岸然地做着蟪刽子手。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江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便被赋予了宽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飞,一股浩然正气便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的时候,天地也便豁然开朗。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呼吸、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举着火把从远古走到了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化遗产便趁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根。君不见,每年都有浩浩荡荡的海外游子寻回家来,在黄帝陵前捧上一回黄土;君不见,每年都有殷殷企盼的台湾同胞回来拜祭妈祖。我们的文化遗产情牵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

历史的见证,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当你读懂了他们,千年古树便熠熠生辉;当你走近他们,泛黄的古籍便不再晦涩;当你正视他们,一切阴晦的色彩就会消逝,建筑物不再是冰冷的`怪物。难怪冯先生宁可放弃写作,也要文化遗产从人们视线的边缘拯救出来,可谓良苦用心啊!

我们早已走出了闭关自守的昨天,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切忌破坏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要我们炎黄子孙细心呵护。惟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

坚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四】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龙潭小学一至四年级的学生来到非遗博览园参观。

我们坐上了大巴车,路上的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就像一条流动的小河。两旁的高楼大厦一栋又一栋,高大挺拔的树木像卫士一样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经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博览园。老师带我们去看花,一走进“花海”,就有一种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美丽的花儿在微风的吹拂下,微笑着向我们点头,这一朵朵美丽的“笑脸”就像在表演舞台剧“千手观音”。

中午,我们吃完饭之后,跟着老师去参观了工艺品。一走进展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一个漂亮的青花瓷,它外表光滑,内部精细,使人看了就想把它抱回家。在这里有许多漂亮的工艺品,真是琳琅满目,让人看了眼花缭乱。突然,我抬头看到了几尊雕像,是一个老爷爷拿着扇子坐在凳子上对身边的孩子讲故事,雕像本身是静的,而表现的内容是动的,再融入艺术家精湛的艺术,让人浮想联翩,真是巧夺天工。

经过一天的参观,我看到了许多新的东西,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真希望下次的实践活动早点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