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古代名人故事小作文(古代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作文)

古代名人故事小作文(古代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9 04:37:59
古代名人故事小作文(古代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作文)

古代名人故事小作文【一】

有一只勤劳的啄木鸟每天都在树林中不计辛苦的捉害虫。

有一只善良的喜鹊站在树枝梢头啄木鸟高唱赞歌。

有一天,喜鹊问啄木鸟:“你每天都在捉害虫,难道不担心害虫们记仇,报复你吗?”

啄木鸟说:“害虫们的记仇、报复,这倒是我不担忧的。我担忧的是,我每天勤劳的在树林里捉害虫,害虫捉的太多了,大树说我影响了它的形象,给他们抹黑了。”

古代名人故事小作文【二】

叶公喜欢画龙。他住的地方,墙壁上,柱子上,到处都画着龙。真龙得知后,好奇地飞到叶公家里,叶公吓得魂飞魄散,没命地奔逃。

龙拦住他,和气地对他说:“先生,别怕。你这么喜欢龙,我们是来和你交朋友的。”

叶公见龙真的没有伤害他的意思,这才放下心来。从此以后,叶公和龙成了好朋友。龙经常来叶公家看叶公画画;叶公有真龙做模特,他画的龙也就越来越逼真。后来,这些龙点上眼睛后,居然都从墙上飞了下来,腾云驾雾,在空中飞舞。

“叶公把龙画活了!”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开去,响尾蛇、黔驴、驽马纷纷登门拜访。

响尾蛇拿出一块金子说:“先生,你的龙虽然画的不错,但尾巴没有什么特色。如果你能把我的尾巴画上去,那么,不但龙的尾巴可以摇出美妙的响声,而且,你还可以得到这块金子。”

龙的身上长出一条蛇尾巴,这该有多么荒唐?可是,那块金子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叶公收下了金子,按响尾蛇的要求,把龙尾改成了蛇尾。

黔驴把一颗宝石放到叶公面前说:“叶大师,你的龙画的好是好,可惜龙头不好看。那一对角枝枝叉叉,显得有些野蛮;那一张盆大口尖牙利齿,叫人望而生畏。你如果按我的模样改画龙头,一定可以创造出一个温文尔雅的学者型的龙的形象来!”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馊点子啊!叶公刚要拒绝,一抬头,看见那颗硕大的宝石,马上改变了主意。他当着黔驴的面把龙头改成了驴头。而那颗宝石,则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驽马带来的是一幅价值连城的古画。它偏着头把叶公画的\'龙看了又看,提出了一条建议:“老兄,你的画无与伦比,唯一的缺陷是龙爪太丑,看见这尖利的爪子,就使人联想到凶狠霸道的秃鹰。尊贵的龙怎么能和秃鹰同流合污呢?希望你把我的四蹄画到龙的腿上。这幅画嘛,自然应该由你这位杰出的绘画大师来收藏啰!”

叶公实在太想得到这幅古画了。于是,他满足了驽马的要求,把龙爪改成了马蹄。

叶公富起来了,可是他画的龙,再也活不起来。

古代名人故事小作文【三】

这一天,庖丁被请到文惠君的府上,为其宰一头肉牛。只见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脚踩着牛,用膝盖抵着牛,动作极其熟练自如。他在将屠刀刺入牛身时,那种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庖丁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一致,美妙动人。他那宰牛时的动作就像踏着商汤时代的乐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时所发出的声响也与尧乐《经首》十分合拍。

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觉看呆了,他禁不住高声赞叹道:“啊呀,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有这么高超呢?”

庖丁见问,赶紧放下屠刀,对文惠君说:“我做事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因为这比一般的技术技巧要更高一筹。我在刚开始学宰牛时,因为不了解牛的身体构造,眼前所见无非就是一头头庞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经历以后,我对牛的构造就完全了解了。我再看牛时,出现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头整牛,而是许多可以拆卸下来的零部件了!现在我宰牛多了以后,就只需用心灵去感触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我可以娴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构造,将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连的空隙之处,利用这些空隙便不会使屠刀受到丝毫损伤。我既然连骨肉相连的部件都不会去硬碰,更何况大的盘结骨呢?一个技术高明的厨师因为是用刀割肉,一般需要一年换一把刀;而更多的厨工则是用刀去砍骨头,所以他们一个月就要换一把刀。而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了,宰过的牛不下千头,可是刀口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的锋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牛的骨节处有空隙,而刀口又很薄,我用极薄的刀锋插入牛骨的间隙,自然显得宽绰而游刃有余了。所以,我这把用了19年的刀还像刚磨过的新刀一样。尽管如此,每当我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难以下手,这时就要特别警惕,瞪大眼睛,动作放慢,用力要轻,等到找到了关键部位,一刀下去就能将牛剖开,使其像泥土一样摊在地上。宰牛完毕,我提着刀站立起来,环顾四周,不免感到志得意满,浑身畅快。然后我就将刀擦拭干净,置于刀鞘之中,以备下次再用。”

文惠君听了庖丁的这一席话,连连点头,似有所悟地说:“好啊,我听了您的这番金玉良言,还学到了不少修身养性的道理呢!”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

古代名人故事小作文【四】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 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都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

而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人说:“你这个办法可不行啊,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可真叫人为难呀。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趴在曹操耳边,叽叽喳喳讲了起来。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古代名人故事小作文【五】

蜻蜓在平静如镜的湖面上款款飞旋,不时地将细长的尾巴弯成弓状伸进水草丛中,湖面因此扩张开一圈圈波纹。蜻蜓点水的神情十分专注和投入,像莘莘学子在偌大的书页上圈圈点点、苦读传世佳作,又像作曲家含情脉脉地在湖波中谱写不朽的乐章。

水草见蜻蜓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的样子,联想起人们平日对蜻蜓点水的曲解和嘲讽,愤愤不平地说:“蜻蜓姑娘,您又来播种了?难道您不知道人们对您点水的行为误会很深吗?”

“哦,真有这种事吗?”蜻蜓曲起尾巴,一边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撒播在水草的枝叶上,一边说,“这是我们家族繁衍子孙的必然途径,有什么值得指责的呢?”

“是啊,可是人们总把蜻蜓点水比喻作肤浅的表面文章,彻头彻尾的贬义词呢!”水草最了解蜻蜓的委屈,劝她先把事情解释清楚,取得人们的理解,免得辛勤劳作时人家在背后指指点点、说长道短。

蜻蜓稍稍犹豫了一下,随即果断地说:“何必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无聊的解释上呢?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而要做的事情却还不少,受点委屈算得了什么?认准了的事就要扎扎实实去干,不必在乎别人怎样议论。如果每办一件事都得先解释一番,非要等别人都理解了才去干,那么短暂的一生还能干得了多少事呢?”

蜻蜓甘愿忍辱负重,她依然如故地在银镜般的湖面上款款飞行,轻盈盘旋。她瞪着一对溜溜圆的复眼,认准目标,立即俯冲下去。她弯起细长的尾巴,认认真真地在湖面上圈圈点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到来之前,她忙忙碌碌分秒必争地播种未来,撒下希望,写下蜻蜓家族辉煌的明天……

古代名人故事小作文【六】

有一对表兄弟相处感情很好,表兄叫临济,表弟叫元安,两人年龄只相差1岁,是很要好的朋友。这表兄弟两人的性格很不一样,临济遇事冷静,不爱虚夸张扬,性格内向、稳重;元安却好说好动,喜欢表现自己,性格外向、轻率。

这一天,元安到临济家做客,临济设酒席款待他。表兄弟两个边喝边聊,兴致很高。不知不觉,酒至半酣,元安十分得意地对临济说:“表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一定会替小弟高兴的。”临济关切地问:“表弟有什么喜事,快说来愚兄听听。”元安说:“小弟前日已得县令赏赐,就要被提升了。”看着元安那副高兴的样子,临济并没有一丝笑意,也没有一句表示祝贺或恭维的话。元安原本以为会得到表兄的赞赏,可是临济的表现却使他很失望。

看看天色已晚,元安这才想起应该回家了。他起身告辞时,临济却一把拉住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弟,听我告诉你一件事吧。有一条赤尾鲤鱼,样子十分好看,它自己也甚是得意。这一天,鲤鱼摇着头,摆着红色的尾鳍,向着南方游去了。可是它这一去,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会游到那儿。如果游到宽阔的河里,那还算幸运;如果是游到了别人家腌鱼肉的缸里,那岂不是路一条吗?”

临济一番话,元安立刻深感惭愧,自觉不如临济。

所以说,人们在顺利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得意忘形,现出一副摇头摆尾的轻狂相。

古代名人故事小作文【七】

三国时候,魏王曹操有个小儿子,名字叫作曹冲。曹冲自幼聪明伶俐、智慧过人,深得曹操的宠爱。曹冲做事爱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才只有五六岁的年纪,就可以想出办法来解决一些连大人都束手无策的问题。

有一天,吴王孙权派人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大象作为礼物。北方是没有大象的,曹操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庞然大物,心下很是好奇,就问送大象来的人说:“这头大象究竟有多重呢?”来人回答:“鄙国从来没有称过大象,也没有办法称,所以不知道大象有多重。早就听说魏王才略过人,手下谋士众多,个个都智慧超群,请您想个办法称称大象的重量,也让我等领教一下北方大国的风范。”

曹操顿时明白这是孙权给他出的一道难题,他可绝对不能丢这个面子,让国威受损。于是他召集群臣,传令下去:能称出大象的重量的人,重重有赏。大家都绞尽了脑汁,苦苦思索。有人说要做一杆大秆,曹操反驳说就是做出来了,也没有人能提得动啊。有人说要把大象锯成一块块地零称,曹操斥责说怎么可能把吴国送的礼物毁坏成这样呢。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是没人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就在大伙儿都一筹莫展之际,小曹冲忽然走到曹操身边说道:“父王别着急,我有办法,我们可以先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帮齐水处作个记号,再将大象牵走,把石头运到船上去,一直到船到达先前作的记号为止,这时石头的重量就和大象的重量相等了。然后,我们再把石头分别称一称,把这些重量加起来,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吗?”

曹操听了大喜,众人也对曹冲的聪慧赞叹不已。就这样,大象的重量终于被称出来了。

两千多年前,幼小的曹冲就有这样惊人的智慧,怎不叫人称赞。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事要多动脑筋,经常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