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总结(新高考二卷语文 作文 答案)

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总结(新高考二卷语文 作文 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18 01:15:56
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总结(新高考二卷语文 作文 答案)

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总结【一】

你们好,我叫魏玥,今年8岁,现在已经上了三年级了。你想知道我长得什么样吗?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的外貌:我长着短短、黑黑的头发。长着一张国字脸,柳月眉,眼睛大大的,一张小小的樱桃小嘴,体型长的不胖也不瘦,就是给人的感觉是很内向的一个小女孩。很遗憾,我有很多缺点,比如:写作业时会做小动作,等等。当然我也有优点,比如爱跳舞,爱交朋友。我还有一张微笑的脸,非常讨人喜欢。

小朋友,你找得到我吗?

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总结【二】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更有趣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再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通过上面对总分式组合自然段方法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并列式组合段落

对于阅读理解并列式组合自然段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讲解内容。

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总结【三】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通过上面对顺承式组合自然段方法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

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总结【四】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也就是说明书的'意思)

总结:这样千篇一律的教学步骤,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呆板僵化,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而且从阅读心理的角度来说,这种程式忽视了让学生整体地感知、体味课文,违背了“整体—部分—整体”这一阅读理解的基本规律。

初中语文期中试卷分析之背默题

【—期中之背默题】,做试卷默写时大部分是书本上的诗词句,只要平时早上背诵,晚上默写,做好它完全不是问题。

背默题:

(一)数据揭秘:

二大题共15道小题:前十题是课后附录10首古诗的硬默;11、12、13题是《木兰诗》的理解性默写;14题是《孙权劝学》理解性默写;15题是《口技》硬默题。1班全对的人数是6人,正确率26。09%;5班全对的人数是10人,正确率32。26%。正确率揭秘:复习作业完成得好,认真,家长督促到位。

(二)逐题分析:

1——10题:1班全对人数:6人,正确率为26。09%

5班全对人数:10人,正确率为32。26%

分析错误原因:⑴没有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复习作业,所以出错。⑵每天早读的古诗讲解和背默不认真,复习也不及时而导致对这些掌握不扎实出错。⑶还有就是书写不认真、不规范而造成的错误。

11——13题:均来自学诊原题,主要是因为上课不好好听讲以及复习不认真造成的错误。14题:主要是上课不认真造成的错误。

15题:属于白送分的题目,主要出错是因为书写不认真造成的。

整改措施:

⑴。不管是早读任务还是上课的内容都要重视。

⑵。回家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不得含糊。

⑶。一定要认真书写,不管是作业还是,要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总结:默写题都是记硬背的东西,平时抽出一些时间默写,早上诵读,拿到全部分数轻而易举。

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总结【五】

。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思维要积极灵活,高度集中,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迅速地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把握整体文意。

同时动笔划出关键词、句,以备解题之需。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如“目前”、“将会”、“已经”、“最……”、“除……之外”、“大概”、“也许”、“可能”、“其”、“这”、“与此相反”、“如此”以及那些表示事物之间发展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而关键句则主要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联结句以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告诉我们,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阅读解题的突破口,也是命题者常常关注、爱做“手脚”的地方,千万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