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作文写卷子上还是纸上(纸上的作文课分年级吗)

作文写卷子上还是纸上(纸上的作文课分年级吗)

更新时间:2023-10-01 12:30:19
作文写卷子上还是纸上(纸上的作文课分年级吗)

作文写卷子上还是纸上【一】

上课铃打响了,我的心就像有一只很小很小的兔子似的`,在我的心中不停地跳着,并且越跳越高。我心中之所以有一只很小很小的小兔子,是因为期中测试卷改出来了,今天的这节课发期中考试卷。

老师还没进教室,我们都开始议论谁考的好,谁考的差。发考试卷的时候我的原来的同位彭?文对我说:“我不怕了,因为我问老师了,我和仝璐的考试成绩都是90分以上。”我问彭?文:“彭?文你知道我的期中考试成绩是多少分吗?”彭?文回答说:“我不知道你的期中考试的成绩是多少分。”

我的卷子发下来了,谁知,我的语文成绩才考了88分。并且错的题都是特别简单的题。有9分是扣在语文知识的里面,而作文才扣了3分。没想到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是如此的差。1、2、3年级的时候,我的期中考试成绩都是90分到100分之间,而四年级都是80多分,数学也只不过是90多分。现在,只能看英语的分数了。

最后,老师宣布了英语的期中考试的成绩,我一听100分的没有我,90多分的没有我,80多分的没有我,70多分的没有我,60多分的才有我。原来,我的英语才考了68分。

放学了,我就哭了起来,这时我后悔极了:我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想到这里,我就再也不想玩了。

我又想:现在努力还不晚,只要努力成绩还会提高。于是我就立了一个学习计划:数学是每天做30道口算题;语文是每天把要背的自然段每天背一段;英语是每天把要写的英语单词写5个。

我想:这样一定会很快地把成绩提上去,争取下一次的期末考试的分数都是95到100的成绩!

作文写卷子上还是纸上【二】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立即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援上党。他们赶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王龁变本加厉,想率秦兵进一步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道而来的秦军对峙,准备打持久战。

王龁三番五次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该如何是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使计让赵国把廉颇调遣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的人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老了,不中用了,眼看就快投降啦!”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赵王听信了此番议论之词,随即把赵括找来,问他能否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肯定没问题。”赵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劝阻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话当成耳旁风,不予理睬。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会葬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直到得他们片甲不留。”

秦国范雎获知赵括替换廉颇为将的消息后,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 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然而,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就这样,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想带兵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了。赵军听到主将被,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成语“纸上谈兵”便由这个故事而来。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的意思】在纸上谈论用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兵,打仗,用兵。

【妙语点拨】大将军赵括仅仅懂得兵法原理,但是缺乏实践战法,最终兵败身亡。这启示我们,做事情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没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四十万赵军被秦军打败,赵括固然逃脱不了责任。但真正导致赵国失败的原因其实在于赵括的大王。这位大王从选拔理论能力高,操作技能低的赵括率兵抗秦,便给赵军埋下了悲剧的伏笔。实际生活中,管理者要想取得成功,知人善任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作文写卷子上还是纸上【三】

要发语文测试卷了,我心里既高兴又紧张,很矛盾的。听说我考了九十六分,可又怕他们说的是假的。

发试卷了,教室里的每一个人心情随着分数而高低起伏,有的一脸沮丧,头埋的低低的,有的则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曾柏然,97·5分!”“哦!”教室里一片惊叹。曾柏然满脸笑容的拿到试卷,微缩着身子,走着碎小是步子回到座位,这样迎来了全班他们的一片笑声。

冷玉林看起来似乎悲伤至极。“得惨哦”“看来不怎么样。”同学们小声议论,“回去有笋子炒肉吃了”

拿到试卷的人有的伸长脖子到处问“你考了多少分?”有的带着讽刺的语调夸人家“你考得好好哦!”还有的后悔的说:“早知道就不该改答案呀”。

解小雨气得把试卷揉成一团,觉得不妥,又打开,这时试卷就像焉菜一样。

用不同的态度对待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人生也一样吧!

作文写卷子上还是纸上【四】

今天早上,当我看到老师拿着上星期我们的试卷走进教室时,我心里忐忑不安,心里正想着:会考多少分呢?要是考不好怎么办?不,一定会考得好的,我在心里自己安慰自己。突然,我听到老师叫道:“徐世新。”我一听,心像揣着一只兔子似的“砰砰”跳着。我满怀信心地跑上了讲台。

当看到我的试卷上的分数时,我惊呆了!竟然才65分。我伤心到了极点,“怎么会没有考好呢?是不是老师改错了?”我来来回回的看着自己的考卷,千方百计的想找出可以给自己加分的地方,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只发现自己没有考好是因为有很多地方都是因为错别字被扣的分。

下课了,我心里幻想着:是不是很多同学也像我一样考不好呢?于是,我小心翼翼地问同学:“你考多少分?”同学说:“80分。”我心想:不是吧!难道其他同学的分数都比我的分数高?我一脸羞愧地从同学身边悄悄地走开了。

我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把写错别字的毛病改掉。认真的学习,争取考出一个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