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和同学一起去动物园春游作文(动物园春游的优秀作文)

和同学一起去动物园春游作文(动物园春游的优秀作文)

更新时间:2023-09-10 08:20:04
和同学一起去动物园春游作文(动物园春游的优秀作文)

和同学一起去动物园春游作文【一】

盼望已久的春游终于到了!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随着同学们的欢笑声上了车!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纪念碑!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烈士纪念碑前!首先准备唱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拿着白花,排着整齐的队伍,将花献给那些烈士们!我低头看着胸前的鲜艳的红领巾,它们都是烈士们用鲜染红的呀!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也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呀!让我深深的领悟到了我们要好好读书,一定不能辜负烈士们的殷切期望!虽然队歌已经唱完了,但宏亮的歌声一直在我耳边久久回响……

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二个目的——缘园!大家都兴高采烈地拿出五花八门的食物,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一边吃着美味的食物,一边聊天!让我们体会到了大家庭的欢乐!吃完饭后,我们又开开心心地玩耍起来!我们在湖边看见了许多漂亮的金鱼!有红色的,有金色的,还有红金相间的……我走出凉亭,看见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山顶上!就像一位战士坚守着岗位守护着丰顺县城!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春游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归途……

春游真好呀!我希望我们每天都这么快乐。

和同学一起去动物园春游作文【二】

走进一座小楼,一股书香气扑面而来,这就是广州日报之前的发源地。环顾四周,有点身临其境的飘然。楼不大,阴暗又干净。一台旧了的印刷机仍躺在那里,它似乎记录了沧桑,饱含着岁月。广州日报是陪伴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成长,广州日报是网络不可取代的。还有的是糖画,听说老一辈的都是吃这个奇妙的糖画长大的呢!做糖画的叔叔,真是画技高超,没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做出一只笨重的熊猫出来,深得小朋友的喜爱呀!美丽的广州有着不一样的`文化。

和同学一起去动物园春游作文【三】

响起自己过去看的脱口秀,只记得有那么个场景,但当我努力回忆现场说了啥,脑子却一片空白,剩下的只有那种快乐,舒服的感觉。这本书,大概可以起到这个作用,让人倾然一笑,舒爽。哦对了,也许这本书能让你提升社交能力,当你需要向对方解释生涩难懂哲学观点的时候,幽默的方式不失一种乐趣。

看每本书,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对标的用户和使用场景,读者往往拿哲学范本去衡量一本哲学普及的书,那样做会让人沮丧,“这样的书也能有人去读?”

这样的'想法会失去定位,牛头不对马嘴将成为常态,逻辑混乱也揭示这个人的肤浅。然而当我认真严肃的对着《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发呆的时候,脑海呈现出鸭嘴兽和柏拉图的形象,它们两站在一起,矗立在酒吧门口,打算用各自的、特别的方式社交,明显柏拉图擅长用哲学,鸭嘴兽擅长用自己的形象逗笑。时间流逝很快,几个小时过去,分开行动的两人,却撩不到妹子。这在情理之中,只有严肃没有幽默显得没有情趣,仅靠可爱幽默吸引人没有内涵留不住人。所以它们都会失败。

光明伟岸的背后藏着黑暗,严肃的段子反而让人觉得生活化。脱口而出确实很难,但不妨碍把这些哲学段子背出来,可以稍加熟练后就能运用自如。有了柏拉图的哲学内涵,配合鸭嘴兽的搞笑幽默,那么酒吧?聚会?只要到时候不怯场,那么就会成为焦点。

我在思考哲学是什么?

那么,这就是哲学?

看过作者另外一本《随着伊壁鸠鲁去旅行》,我可以肯定的说,是的,这是哲学。后面我还想加一句,“这不是哲学的全部”。哲学源自爱智慧,智慧够过观察,发现而来。其对象,大自然,你我他,物非物都可以成为观察、发现的对象。

书中段子,比如这则。

一位矮小的老妇人是个基督徒,每天早上都会走到自家门前的走廊上高呼:“赞美耶和华!”而每天早上住在隔壁的无神论者会对她喊:“上帝不存在!”

这种情况持续了数周。一听到老妇人高呼:“赞美耶和华!”邻居就回敬道:“上帝不存在!”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妇人遇到了经济困难,没钱买东西吃。她走到前廊祈求上帝赐予自己一些食物和日用品。第二天早上她走到前廊,发现那里放着自己昨天祈求的食物和日用品。理所当然地,她高呼:“赞美耶和华!”

无神论者从树丛后面跳出来,说:“哈!这些东西是我买的。上帝不存在!”

女士面带微笑地看着他,高呼道:“赞美耶和华!您不仅把食物和日用品赐予了我,还让撒旦付了钱!”

瞧!这篇带着机智幽默的段子,以生活化的方式论述了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之间不可调和的逻辑矛盾,争论了上千年也不可能调和。看完这个段子,读者很容易理解哲学家想要表达的逻辑矛盾。无神论者与有神论者的思考出发点就完全不同。这就是哲学。

然而,后半句“这不是哲学的全部”,哲学发展流变,从一个主义到另一个主义,从形而上学到语言逻辑分析,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仅从一则段子入手了解大概,激发大脑的逻辑逆转,灵光闪现,已足够。要窥视方方面面,成为自发现象,还需真静下心,花时间研读原典。

读完这本书,觉得哲学不过如此,那么会产生轻视智慧的嫌疑;如对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有了一个深刻的认知,这对研究哲学的学术人士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坏事。毕竟翻完《物演通论》也无法知道作者想要传达什么的人比比皆是,你说是读者智商不够呢,还是书太深?

纠结这个问题会忘记哲学的本来面目,智慧及其价值如不具有普世性,那么它无法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变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