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作文(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征文300字)

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作文(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征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3-12-13 10:03:52
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作文(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征文300字)

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作文【一】

再一次是在前几天,也是春日的暖阳惹得我们走进大自然,春色已渐呈浓意,路旁的柳树成为春天的一道迷人的风景,嫩绿的柳树像一片祥云漂浮于地上,尤其它垂下的枝条像少女的长发在和风的吹拂下婀娜多姿,还像仙人的胡须在冉冉飘起,河里的水都被嫩绿的颜色染得一泓碧绿。我们拍照,记录下这迷人的时空。我们看到了勤劳的农人在辛勤地耕耘,春天的土地已酥软,现在要撒下种子,以备秋实,我们也赶上了挖荠菜的趟儿,勤劳的妇女把地里的荠菜挖了一大堆,我们咨询了荠菜的产地,请教了挖荠菜的妙诀,我们一样有丰收的喜悦,蓝天在我们头上高照,小鸟在我们身边歌唱,我们想象着荠菜的几种吃法,包饺子,蒸菜馍,还好,回家说干就干,和面,择菜,洗菜,脆生生的荠菜绿莹莹的.,好诱人啊!于是切菜,拌菜,整馅,很快饺子呈上来,好诱人的绿色食品,我们感到了春天大地的富饶。我们把美好的春天带回了家,我们品尝到春天的幸福!

昨天我们又去寻访春天,我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那黑油油的麦苗在和风的吹拂下掀起层层涟漪,一片片的绿色菠菜长在地里,似乎就是农民的钱袋子,我们望见了那一片杏树,雪白的杏花好美,我们走进她,真的就想到“白的像雪”,“花枝招展”,“花间的蜜蜂正辛勤地传精授粉’的句子,,我们再次选好角度,调好背景,把春天拍下。我们想象着麦后的大得惊人杏儿,我们吃在嘴里,好香甜啊!旁边的农人大妹子高兴地告诉我们,杏花败了,桃花开,你们一定要来看桃花。看看这里的桃林,那骨朵正蓄势待发,攒足了劲,一旁的小姨则用那骨朵正打着滚往外冒,真的好形象。

春天真好,迷人的春天留下我们的笑声!

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作文【二】

在我乡下老家镇上的一条小巷里,住着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我不太清楚,只听大家都叫他“老恽”。我呢,就叫他“老恽公公”。每次回乡下,只要一有空,我爷爷就会带我到他家去玩。

“老恽公公”是一个和蔼可亲,精干利落的老人,和我爷爷差不多年纪。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唱戏,每次还没走到他家的门口,就会听到从他家二楼窗户飘出的“伊伊呀呀”的唱戏声,我爷爷也非常喜欢听戏。所以,他们俩和还有其他几个年纪和他们差不多的人在一起,就会拉起二胡,打起板鼓,弹起扬琴,敲起小锣……在这些乐器的伴奏下,就会有一个或几个人,有女的有男的,有时还会穿着戏服,他们摆出姿势“啊-伊-呀”的唱起戏来。看他们那种陶醉的样子,真是其乐无穷啊!可我却觉得并没有什么好听的.!

有一次我问爷爷,“唱戏很好玩吗?可我怎么觉得不怎么好听呢。”爷爷和老恽公公听了就笑呵呵地说“这是我们老年人的乐趣啊!我们小时候既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电影也难得看一回。各种戏曲倒是很多,我们就在一起学学唱唱,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乐趣了。”“那你们唱的是什么呢?”我又问。老恽公公说:“是锡剧《珍珠塔》。你可别小看这个戏啊,它可是大有来历的。它是发源于我们常州的艺术瑰宝啊!锡剧最早叫常州滩簧,后来叫常锡文戏,现在才叫锡剧的。”“那既然是发源于我们常州的剧种为什么不叫‘常剧’而要叫锡剧呢?”我又好奇地问。老恽公公回答说:“那是因为刚解放的时候有许多唱锡剧的名角都住在无锡。后来国家定名的时候就叫‘锡剧’,但锡剧发源于常州的事实是大家都公认的。”原来是这样啊!我终于明白了。

后来,我又上网查了资料,果然锡剧是发源于常州的,而且还被定为首届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它。现在我听老恽公公和我爷爷在唱戏的时候,不再觉得那么讨厌了,反而觉得别有韵味。

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作文【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了,怎能不去看看那些曾经伟大的抗战足迹呢?

从南京大屠纪念馆走过,你会看到历史的凝重,你会发现野蛮的残忍,你会领悟南京的伤痕。也许你没经历过,但历史牢牢为你记着,那场满城风雨的大屠。

这是一座类似灰色金字塔的建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刻的是一位衣服破烂的妇女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仰天长啸,像在抗议命运的不公。几个黑字重重地写在灰色的大理石墙壁上:遇难同胞300000。数字大得让人震惊,标的很粗,但是感觉却会万分清晰,谁会知道它的下面到底藏着多少凄惨无辜的灵魂。你看一面面雪白的墙壁上,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受伤的老人,逃跑的孩童,受欺负的女孩子们,被捆绑着的人们,失去父母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有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南京城……都清晰地从照片中走出来。他们的档案,严严实实铺满馆内的墙壁,拧巴在一起。

滴答,这馆里钟声太大了吧,走近一看,我渐渐地看见了三个大字“十二秒”,便走了进去。黑暗的房间里墙上也后很多很小的照片,散发着微弱的亮光,看了注释后才明白——墙上那模糊得看不清的照片,是遇难者者的照片。每隔12秒,一个照片就将在墙上落下,并发出像水滴落下的声音,这样就代表这个人从此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因为——据统计,那么,日军每隔十二秒就会一个人。这是太残忍了!它们仿佛像一把刀从我的心头划过,把我的心划痛。我又走向了“万人坑遗址”,这里面显得很冷清,有很多具尸体,惨不忍睹……

我的素描老师曾经当过兵,虽然还没真正上过战场,战争就结束了,但是,他说,那些被战争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战友永远深深刻在他的脑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触摸历史的脉搏,传承英雄的精神,让往日的抗战精神,照耀你我的存在,追寻前辈的足迹,聆听不朽的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寻访红色足迹,向历史、向中国、向革命勇士致敬!

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作文【四】

每当我站在少先队队旗下的时候,每当我佩戴红领巾的时候,我的心里便会升腾起一股神奇的力量,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骄傲。我是多么喜欢这小小的红领巾,它伴随着我一天天的成长,它带领我走进立志成材的道路,从此给我的生命注入了理想和信心。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班里的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要求加入少先队组织,我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我好奇的问妈妈:“同学们为什么要加入少先队,红领巾

为什么是红颜色呢?”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少先队组织是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摇篮,是祖国的希望,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染红的。我听得似懂……梦想,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梦想是美丽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梦成真也成了我们长久以来的信仰。我的梦,也就是中国梦

,中国的梦,等着我去实现。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并走向成功。梦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动力之源;高远的梦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潜能。上帝没有给我们翅膀,却给了我们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于是让我们大家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从小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人生的远大的目标,从而让梦想带着自己在人生辽阔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梦想就是生命的一双无形的翅膀,惟……我的梦,中国梦

中华民族是龙的民族。龙飞舞在天际,栖息于大海。有了水龙才有了力量,但目前极度干旱的中国,无法给予中国龙腾飞的力量。面对巨龙因干旱而沉重的翅膀,我常常欲哭无泪。这可不是我梦里的中国,绝对不是!真正的中国,应该是地肥水美,山河锦绣,到处是江南。而现在的西北、华北、甚至东北都成了干旱风沙肆虐之地,植被在退化,耕地在收缩,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市场来支持工业的发展。这些地方承载人口的能力正在减弱,严重制约了中国发展的脚步。在无限的失望与困惑之中,我突然见到一丝光亮。犹如一声惊雷震破混沌的宇宙,犹如一缕春风吹开冰封的心田。民间水利学家郭开,经过多年的考察与研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永远的红领巾情结,红领巾、队旗、队歌、呼号,组成了我们少先队丰富多彩的生活。都拥有一段与红领巾紧密相连的激情回忆……都拥有一段与红领巾紧密相连的激情回忆……

但更多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永远的红领巾情结。我们每个小朋友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对党的忠诚对全国人民的忠诚,一定要做一个爱党爱人民的国家又用人才,从小怀揣远大理想,争取长大以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争做四好少年,争做新一代儿童学习的楷模,这就是我这个小小学生心中的梦想。同学们,童年是快乐的,而一个人一生只能拥有一个童年。你们的童年更是幸福的,因为你们的.童年大部分美好的时光是在花园似的母校度过的。但我坚信你们会把胸前的红领巾永远地存留在心里。这是因为红领巾代表的是焰火,红领巾代表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坚信,你们心中的红领巾将比胸前的红巾更红、更艳。每个小朋友心中的远大理想和抱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努力的方向也是不相同的。但是我们爱国爱家的热情却都是一样的。我们想要报效祖国的决心也是一样的。就让我们为了我们的梦想。

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作文【五】

年幼时,父亲常教导我:“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那时我还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要义。此次,我有幸参加了“红色追寻”采访活动,在车流如织的蔡锷北路边一个小小弄堂里,找到了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这里曾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先生的办公地。在旧址陈列馆里,一副字迹隽永的使我倍感亲切:“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

随行采访的文史专家介绍,徐特立先生1938年9月赴延安出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途经湘潭,在一家油盐店住宿了一晚。当时店里几位青年店员围坐在徐老面前,要他讲革命道理。徐老从国家大事谈到社会生活,深受鼓舞的青年要求徐老题词留念。次年12月,徐老便履诺为他们题写了这副对联。

此联,语重心长。上联中的“家国”,应该是指齐家治国。一个人应该先修身,尔后才有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无益身心事莫为”,告诫我们,对身心健康没有益处的事情不要做。

今天重温徐老的金玉良言,感慨万千。作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我们,应该常读一些利于家国的.好书,这对个人修身,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理想,服务于国家的建设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