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回忆袁隆平作文600(致敬袁隆平的作文600字四年级)

回忆袁隆平作文600(致敬袁隆平的作文600字四年级)

更新时间:2023-12-08 19:30:33
回忆袁隆平作文600(致敬袁隆平的作文600字四年级)

回忆袁隆平作文600【一】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听到这个噩耗传出时,我心头一颤、难以相信这个消息,原来有的人伟大到让我们以为他没有生老病。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并将此作为毕生追求。他带领中国科研团队一次次攻破难题,为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做出重要贡献。看完《袁隆平》这部电影后,我颇有感悟。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回顾袁隆平院士的一生,他心怀“禾下乘凉梦”,秉着“躬耕田垄情”,毕生辛勤耕耘,让全球数亿人口摆脱饥饿,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我们要读懂袁隆平院士“平凡”背后的“不凡”,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朴实无我的奉献精神,写就不凡人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怀院士揣着“让中国人民吃饱饭”的理想,决心向“饥饿恶魔”发出挑战,深扎实践热土,努力发挥聪明才智,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用一生的实践让水稻高产成为现实。

“操场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袁隆平院士凭借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水稻育种经验,做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双结合”,推动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古代先贤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试想,如果没有在平凡岗位上锲而不舍、日积月累的创新创造,哪有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就斐然。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勤于“下田”、善于“蹲苗”、敢于“拓荒”,努力从实践中汲取“创新”之经、“闯关”之法、“夺隘”之策,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努力做敢于担当的排头兵、善于作为的领头雁,以水滴石穿的韧劲和迎难克难的姿态践行为民之情,实现报国之志。

接续奋斗,是最好的纪念。我们要从袁隆平的“不凡人生”中汲取成长力量,播种为国为民之梦,涵养创新创造之能,积蓄苦干实干之功,在为民造福、奉献社会中发光出彩。

回忆袁隆平作文600【二】

这天,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同学一起去阶梯教室观看《袁隆平》这部电视,看完这部电视,大家都深有感触。

片子主要讲了袁隆平在早稻常规品种实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一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传粉而无杂的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的课堂上来。之后,他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从那时算起,袁隆平和助手整整花了6年时间,却仍没有达到他想要看到的成果,但他毫不气馁,吸取了这6年以来的教训,终于达到了他想要的成果。

看了这部片子,我想到了我自己;有一次,我做了很多作业,碰到了一道稍微有那么一丁点儿难的题目,我就去请教爸爸,不多考虑什么,但等爸爸做出来题目之后,我才发现这道题是多么的简单。以后我一定会多思考再请教。

袁隆平坚持不懈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上,我会学习他,做一名和他一样的人。

回忆袁隆平作文600【三】

今天,我去了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电影名字叫做《袁隆平》。

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讲袁隆平为了使地球上的人们不在饥饿,决定研制杂交水稻,在研制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他毫不放弃。最终,杂交水稻被研制成功了。

袁隆平的成果,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更不是坐在电脑前面,按一下鼠标的。现在想发明东西的人,还有多少人拥有袁隆平这种勤劳的精神呢?

袁隆平性格坚韧、干劲,一次次的失败,不但没有打倒他的信心,反而使他更有动力。在逆境中他还常开玩笑,他痴心地总是想着研制杂交水稻成功,就算没有人支持,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还是一样有干劲!

袁隆平曾经说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多么值得我们崇拜!他“甘于奉献”的精神,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在电影里,袁隆平在课堂上推崇了孟德尔和苏格拉底,否定了米秋林和李本身,这种做法令到了领导的批判。他们的批判,让我感到可恶!他们没有想到: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刘老师等人更令我感到憎恶,他们不但无能,而且还阻止别人的.事业,阻碍别人的发展。还有一些红卫兵,趁袁隆平不在的时候把他培养的稻苗全给砸了。这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天才应该都是给这些小人给扼的,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耻辱!

九十后的我们,是不是开始“做袁隆平”了。有许多已经开始努力了,难道我们还想袖手旁观?行动起来,为我们的祖国作出贡献吧!

回忆袁隆平作文600【四】

古人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以前也略知一二,但并不了解,这次,自从学校组织观看《袁隆平》电影后,我加深了对他的印象。

袁隆平虽然貌不惊人,语不出众,可以说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那是什么让他坚持着,培养出杂交水稻?是什么人呢?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是他那执着的、坚韧的心态,让他坚持了下来,是他那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精神,让他永远停留我们心中。

我崇敬袁隆平总共有三个理由:其一,他热爱大自然,不刻板,那时候,搞科学研究的人都在办公室里工作,虽然整天埋头苦干,却并没有搞懂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简直就是书呆子。而袁隆平则相反,他亲近自然,喜欢观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方式,这也是让他人生成功的一大步。

其次,他不屈服。当红卫兵冲进他家,砸烂他的稻子,要批判他的时候,他还喊着:“打倒袁隆平!”这不代表他无能,他软弱,只是他保护家,让他继续研究水稻的做法。这又让他成功了一步。

再次,便是他热爱人民,关爱家人。他爱妻子,不让妻子受到伤害,不让她受苦。他爱人民,为了人民,他努力研究,想要造福人类。也正是妻子的支持,百姓的关心,让他扑在书桌前研究,这也是他成功的动力!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伟大,不平凡的奉献,袁隆平爷爷是个耕耘者,一个真正的耕耘者!

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每一粒粮食都是用劳动人民的汗换来的呀!

回忆袁隆平作文600【五】

小时候每当吃完饭只要饭碗里还有一粒米饭,外公就会不停的说:“要是在59年60年,能吃饱一顿饭那就是奢侈的事,现在能吃饱了怎么碗里还剩这么多”。听了外公的话就自觉的把没吃完的米饭全吃完。看了《袁隆平》电影的一开始不由得就想起了外公的这段话,那个时候国家最困难的日子,时间停留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x逝世,享年91岁。当时我正好在翻朋友圈突然闪出一道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新闻,我真的愣了一会,总觉得这个新闻是假的,因为前不久我才看到袁隆平院士的鼓励年轻人从事农业的视频“现代农业不是过去的农业,现代农业是个高科技的农业,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都是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的农业”还有那句“不会了,再也不会了”等话语历历在目。感觉是自己的亲人不在了的那种忧伤感。怀着对袁隆平院士深深的悼念,我重新观看了《袁隆平》这部影片。

影片讲述了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为解决人类温饱问题,执着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坎坷历程。在学校的试验田里袁隆平院士发现一株结有230粒的“鹤立鸡群”高产稻穗然后将它培育失败,袁隆平百思不得其解,他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研究出高产的杂交稻,经过他反反复复的不怕困难的研究,他和助手头顶烈日,汗流浃背的在试验田种植培育,社会各界也向他抛出橄榄枝支持他,历经多次失败,杂交水稻成功了,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以后的第五大发明,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

回顾袁隆平的生平,他其实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却不平凡的伟大,是他实现了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到自己手上去。现在的非洲是个非常贫困的地区,但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让他们有活下去的希望,他的贡献是世界的。2020年中国实现了全面脱贫,我们的腰包也富了,但我们也许“吃的太饱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大多体会不到袁隆平那句“没饭吃真难受”,不珍惜饭碗里面的粮食。袁隆平院士已经离开我们了,我们不能够“吃的太饱了”,要珍惜每一粒粮食。袁隆平院士永垂不朽!

回忆袁隆平作文600【六】

古人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以前也略知一二,但并不了解,这次,自从学校组织观看《袁隆平》电影后,我加深了对他的印象。

袁隆平虽然貌不惊人,语不出众,可以说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那是什么让他坚持着,培养出杂交水稻?是什么人呢?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是他那执着的、坚韧的心态,让他坚持了下来,是他那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精神,让他永远停留我们心中。

我崇敬袁隆平总共有三个理由:其一,他热爱大自然,不刻板,那时候,搞科学研究的人都在办公室里工作,虽然整天埋头苦干,却并没有搞懂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简直就是书呆子。而袁隆平则相反,他亲近自然,喜欢观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方式,这也是让他人生成功的一大步。

其次,他不屈服。当红卫兵冲进他家,砸烂他的稻子,要批判他的时候,他还喊着:“打倒袁隆平!”这不代表他无能,他软弱,只是他保护家,让他继续研究水稻的做法。这又让他成功了一步。

再次,便是他热爱人民,关爱家人。他爱妻子,不让妻子受到伤害,不让她受苦。他爱人民,为了人民,他努力研究,想要造福人类。也正是妻子的支持,百姓的关心,让他扑在书桌前研究,这也是他成功的动力!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伟大,不平凡的奉献,袁隆平爷爷是个耕耘者,一个真正的'耕耘者!

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每一粒粮食都是用劳动人民的汗换来的呀!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