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自身焦虑作文(怎样缓解焦虑的作文)

自身焦虑作文(怎样缓解焦虑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8 12:22:58
自身焦虑作文(怎样缓解焦虑的作文)

自身焦虑作文【一】

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出乎意料地让我对流行的拜金主义进行了反省。在社会主流思想或者说经济运行形式的影响下,我也认为赚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要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拥有更优越的物质条件,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一些是我们理应为之奋斗的事情。然而这种“主义”最大的坏处是我们将“赚钱的能力”作为对每个人的评价标准,我们越来越认为会赚钱的人才是优秀的人,一切跟赚钱有关的品质才是值得褒奖的,那些跟赚钱无关的高尚品质或能力在现下变得非常可笑和位置尴尬,比如无私、善良和正直,以及感受和认识自然的能力。那些与经济无关的事情变得不受重视,一切都要与转化为经济价值挂钩才有意义。与十几年前相比,现在的人可以毫不脸红地说我就是爱钱,当年觉得马诺说宁愿坐在宝马里哭可耻的人逐渐都变成了马诺,所以拜金的危害在此。

另外,曾经觉得很多所谓的艺术只是一群人的自命不凡、附庸风雅,或者是一些艺术商人的成功运作。但是现在才明白有一些大师、名作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为经典,不在于艺术造诣的高超(比如会画画的人很多),而在于艺术家能够挣脱主流思想的枷锁,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看到了主流背面的阴影。

这本书还能够让你认识到很多商业行为的本质,是商人制造了一种消费行为并让消费者觉得是一种必须,比如必须要有名牌包才算得上体面的女人、必须要有钻戒才算得上标准的结婚、必须要买生日蛋糕才算过生日(而这些行为实际上毫无意义也完全不必要),我想可以很好的让购物狂们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被牵着鼻子走的傻瓜。

这本书虽然与我预期的“身份焦虑”内容差异很大,但整本书里面的每个分论点都非常值得思考,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多次阅读品味的书。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世俗之人说了一句:醒醒。

自身焦虑作文【二】

因为不断地刷新这个成长速度,而且是非常可怕的倍数在增加数值上的体现。而我们终究是人脑不是电脑,就算是电脑也都有可能机的时候,更何况是人脑呢?作者因为得过心理疾病,所以更能体会到那种歧视和不堪等情绪,但其实心理疾病的源头,就是你的大脑的某处生病了,而你自己没有办法去控制它的运行了,所以它就开始随心所欲的暴走。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大部分的人基本衣食无忧,但永远的不满足

这个不满足是来自心里深处的不断攀比等一切负面能量所造成的毒瘾。这样的毒瘾在现在到处都是,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内心的寂静之声,接受现实和你自己的心,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地新生,成为一个有趣的灵魂。

自身焦虑作文【三】

经典书籍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从一开始就被广泛的宣传推荐,还有流传了很久才能沉淀出味道,我认为更神奇的是书中的很多道理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通行的,经历过时代的印证的。就像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的这本《身份的焦虑》,虽然成书于2007年,但他像是从现在穿越到过去的一样,书中写的很多问题比方说焦虑的起因是因为渴求身份、势力趋向等等,也许是从人类文明开始以后就一直存在的问题,在当代显得更为明显,更像是为当代都市人群量身打造的一本心灵鸡汤,而且绝对是用心煲出来的高汤。现在网上经常的爆文不是成功就是财富上榜,或者是明星等公众人物的消息,让我们有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权利、名利及精英阶层的向往,不断的想改变现状和现阶层,让自己不断的增加各种烦恼,焦虑也就是这样一直伴随我们左右。现在社会给了我们最多的是希望和过多的期望。对未来的良好预期说明社会经济的变好,人们生活水平会有提高,但纵观历史各种危机的爆发都是因为过度的期望造成的,股灾、经济危机等很多连续性、系统性的风险爆发都严重的打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赤裸裸的将人们脆弱的心灵鞭笞着,刚刚缓过神来又陷入了担惊受怕之中。

我不鄙视贫穷但我讨厌贫穷,我鄙视那些因为自己的懒惰而贫穷的人,把自己的懒惰当做是波西米亚人的行为方式而洋洋得意。现在的社会仇富心态严重,为什么要仇富呢?不能说富人就一定是资本家,富人就一定是道德良好的一个几乎完人形象,但富人在成为富人之前的那段努力过程难道不值得肯定吗?贫穷一定会好吗?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跟社会有关系,这是一个市场化的经济,贫穷会让我们处处受制约,梭罗式的田园生活是最终的目的而不是结果。现在有这样的一种观点而且一直都存在的,富人=道德良好、思想高尚,穷人=道德败坏、猥琐不堪或者是领导都是道德良好的等等,这是完全不能划等号的两个概念,我有时候也会犯这样的思维错误,但是现实中大部分人还都没有这样清楚的认知。也就是同样的人同样的事情,屌丝和富二代做起来完全是两个结果。各种的不平等不公平让我们更加的焦虑不堪,想着升职、加薪想着成功而无所不用其极。我看了之前的历史书籍和本书作者对亡的思考,可以说是给思想和灵魂进行了一次升华,人终究是要迈向亡的,在临时之前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不论他之前多么的辉煌。太多的人都是在临时前才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最终空留遗憾,多思考亡的启示可以引领我们去追求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但是有个疑问如果没有经历过种种的困难、焦虑、压力等,我们知道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吗?这是一个过程,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的境界,到了一定的境界才可以做到大彻大悟。

退一步海阔天空。

“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道书》中的内容,和佛教的四大皆空等概念类似,争了一辈子的事情到头来也许就是一场空。书中写到“不管我们生活在如何遭人遗弃和忽略的情况中,也不管他人多么势力强大,多么受人尊敬,一旦想到每一个人都将最终化为世界上最平等的物质——尘土,我们便会顿感释然。”是的,和亡比起来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纵观历史的长河才会发现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粒小分子,但是我们也得活出这一世的精彩,我们要活出我们的人生精彩,除非一个人生下来就直接亡,那他将会是最幸福的人。不经历那么多没有那么多灿烂的时光,只是庸碌的一生,徒增叹息而已。作者的思想更倾向于波西米亚式的、乌托邦式的生活,有种遁世、隐世的味道,如果这段时间很迷茫,执念过重的话可以看看,真的可以让自己放松很多,让自己仔细思考发生的事情,心境会有不一样的提升。但是如果现在正处在蓬勃发展期的话,我还是建议晚点再看,心智不坚定者很容易泄劲的,也许还会看破世事看破红尘而坠入空门。

我还是认为人生需要经历很多事情,有了丰富的经历才会想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要去何方”这个世纪难题。和众多走在奋斗路上的小伙伴们共勉,打拼时用尽全力,思考时看开点。

自身焦虑作文【四】

《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中分析并审视了人们对身份的焦虑的根源,同时,作者借助哲学、艺术、宗教的力量帮助我们找到克服焦虑的方法。

作者给我们分析我们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五方面的因素:渴求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和制约因素。这五个因素中个人觉得对身份的渴求和精英崇拜占大部分原因。

书中给我们提供一系列克服焦虑的方法。

(1)哲学。学习哲学给我们勇气和战胜痛苦的力量。

(2)艺术。艺术有助于引导我们更正确、更审慎、更理智地理解世界。一部艺术作品,应该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欣赏那些在无人凭吊的坟墓中,安息的每一个平凡的人的价值。

(3)政治和宗教。通过对亡的思考会让我们减轻焦虑,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慰藉。

(4)旅行。通过旅行我们在参观历史遗迹和宏大的自然景观让我们减缓焦虑。

(6)学习波西米亚人,寻找有灵魂的自己。

阅读这本书会让我们更近一步了解自己。告诉我们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身份的焦虑,用自己的思考来理解这个世界,理解当下的社会群体,理解我们身边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