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分享一本书的阅读感受作文(读一本书是一种收获作文)

分享一本书的阅读感受作文(读一本书是一种收获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31 04:44:02
分享一本书的阅读感受作文(读一本书是一种收获作文)

分享一本书的阅读感受作文【一】

这本书堪称读书者的阅读圣经。要为一件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结构化而且有实际价值的方法论,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容易。阅读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表面上看起来门椹算是很低的,可以说一个人只要识字,就能阅读,但是事实上事情远非如此,读同样一本书,有人一天看完,就能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有人一周读完,腹中只有些许不成体系的零散碎片。显然两者差距跟方法以及长期坚持某种方法所塑造的能力差异有关。两位作者均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其中一位还曾因读书在美国一度大出风头,正是在广泛的、大量的阅读生活中逐渐洞察并发现了阅读的秘密,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就是这个秘密的全记录。

本书自有展开论说的框架,但按照我的理解,本书其实回答了三个问题,阅读的意义、本质和方法,而且前两者比第三者更加重要。

第一、阅读的终极意义是什么?获取信息?娱乐?答案是增长心智,人的身心有些方面统一,有些方面不统一,不统一表现在身体在达到高峰后走下坡路,而心智则可以冲破身体的限制不断上升,但这是一种潜在和自在,还需要人自觉学习让它的成长成为现实。所以阅读的终极意义就在于帮助心智成长,获取咨询和娱乐本身无法帮助心智,但会享受成熟心智的成果。这一个洞见来源于阅读,但已远远超越阅读了!

第二、阅读的本质是什么?是交流,是与一位拥有体系化知识的人物谈话,所以读者要能激发起自己的主动性和热情,要积极思考对方的陈述,要不断提出问题。记住阅读就是在交流,要热切,也要勤思。

第三、阅读的方法是什么?阅读的方法就是前两者思想统摄下的外化和具体化。简单说包括基础、检视、分析、主题四个层次和大纲整理、诠释意思、判断评价三个阶段。根据个人读书经验,真正有价值的是以下两点,一是读书要先摸出作者的写作框架形成整体观,再在整体观下分析作者具体框架内的内容论述。二是看书必须作笔记,写书评,尤其是只有写书评才能帮助自己重新思考作者脉胳,推敲全书逻辑,检测自己读书的火候!

总之,本书名字普通,价值不普通!

分享一本书的阅读感受作文【二】

书房那陈旧的已掉漆的书架上,摆放着一本早已泛黄的却依然保存完好的厚厚的《西游记》,是这本书,见证了祖孙三代的'分享。

爷爷是一个读过几年书的农民,识字,在农活不忙时,他就会闲暇无事,看看一些古代的小说,《包青天》、《三侠五义》等,其中《西游记》是爷爷最好的一口。

每次看书,爷爷总会从屋内搬出一个折叠椅,打开它,然后回屋小心翼翼地拿出这一本陈旧的《西游记》,吹吹上面的灰尘,然后躺在椅子上,戴上那厚厚的老花镜阅读起来,爷爷小心地翻着书页,看得很入神,他时而将老花镜向鼻梁下拉一拉,将书向眼睛前移了移,似乎是某个字看不清,时而皱起那花白的眉毛,神情严肃,似乎是书中的唐僧师徒被妖怪捉住了,时而他又舒展开眉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又似乎是孙悟空捉住了妖怪,解救了唐僧。

时间渐渐过去,爷爷将看到的那一页小心地折一下,合上了书本,每当这时,还小的我便拉着爷爷的手,让他给我讲西游记,于是爷爷便会很高兴地坐下来,慢慢地与我分享着这些精彩生动的故事情节。

父亲是个教师,他看书时是离不了笔的,他看这本《西游记》时,每到精彩生动的情节,父亲便会习惯性地从袋中抽出一支笔,将这一段划下来,有时他也会用笔记本记录下来,并且注上自己的见解,所以这本书上几乎每一页都有父亲的圈划点注,后来每当我看到这本《西游记》,我都会想起父亲伏案攻读的身影,每当读到这本书,父亲的点评批注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西游记》,我分享着父亲深刻的理解,并使它成为激励我的动力。

一本老旧的《西游记》,串起了多少分享,这其中,不仅有祖孙三人对这本书的分享,有我和爷爷间的分享,我和父亲间的分享,更有我和书中人物的分享,分享那一本书!

分享一本书的阅读感受作文【三】

有人私信问我:赵聪,我想写点东西,不知如何下手,应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困扰大多数写作新手的问题。

最近读了本书,叫做《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就完美的解答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就给大家做个分享,一起来看看到底怎样做才能通过读书获得原创思想。

我们大多数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书中的知识,然后把这些知识运用起来。

但是,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很可能会被这三个问题困扰:

记不住:读完一本书后,过段时间,就把书中的内容忘了个一干二净。

不理解: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一本书的目的,只是为了把它读完,并不能理解书中的内容。用不上:当遇到现实困境的时候,不能运用书中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这三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只有先记住了书中的重要内容,才能理解它们,进而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

002 .

既然我们想通过读书获得原创思想,就要先掌握读书的方法。大多数人在读书的时候,就像是在完成单调的任务:读完之后就把它放在书架上不再重读、因此获取的信息也极其有限。

那么,怎样突破这个困境呢?你需要用到齿轮读书法。

所谓的齿轮读书法的意思即是:一边确认重点,一边阅读。

难理解的部分:采用低速齿轮认真品读。较容易的部分:采用高速齿轮快速浏览。

这样做可以缩短读书所用的时间,更加高效的阅读一本书。

接下来,你就要开始画出书中的重点内容了。为了避免书中各种无意义的线条,你一定要慎重思考之后再画线。画线要经过以下四个步骤:

通读书籍,在有价值的页面右上方折角。重读折角的页面,觉得还有价值,就在右下角再折一次书角。标记,三次阅读之后,仍然觉得有用的部分,用签字笔在书上做好标记。

做标记的时候,要用不同的曲线去标记重要程度不同的内容。比如,你可以用普通的直线暂时画出客观上很重要的内容;用波浪线画出非常重要的内容;用圆圈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

做完重点标记之后,我们就完全把书中的重点内容筛选出来了。接下来,才是这篇文章最精彩的部分:怎样通过做获得原创思想。

介绍一个书中提到的方法:葱鲔火锅式读书法。

这种方法具体来说,需要你做到的是:找一个笔记本,把书中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内容,摘抄下来,并在句子的起始处用○做好标记。

把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和评论写下了,并在句子的起始处用☆做好标记。

比如,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了书中的一句,对我来说很重要的话。

○ 写读书笔记可以锻炼对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提高思想输出的质量,写作技巧会得到大幅提升。所以,写读书笔记是件一举多得的`事。

☆ 确实是这样的。你把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或者你写出了对某句话的感想,这些都是原创思想的来源。很多人问我:赵聪,为什么原创那么难呢?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自己的原创水平呢?其实写读书笔记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它会令你越写越顺。感觉自己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拿起一本书,开始记笔记是最明智的选择。

用○和☆区分好摘抄和感想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你这样做了,重读的时候,就不会分不清是摘抄还是评论了。还有就是,你可以把自己当时的想法与作者说的话做比较,感受你与作者思想上的“落差”。

用了上面的方法,你就不知不觉之间通过读书让自己“搭上了思想的便车”。以书籍为媒介,创造出属于自己思想的舞台。按照这种方法做笔记,你可以深刻的吸收书中的内容,磨练出更好的原创思想。

003.

按照以上的方法做好读书笔记以后,你就可以灵活的运用它们了。我们有以下几种活用读书笔记的方法:

写书评

你已经在前面摘抄了部分段落,也写了不少原创的感想。只需要通读它们,按照一定的逻辑把它们组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篇完整的书评。这是一种输出训练,将一些杂乱无章的想法组织起来,然后才能通顺的写出来。

重读笔记

重读一遍原书最少也需要个把小时,但是看一遍读书笔记只需要占用你几分钟的时间,比重读一遍原书简单的多。

手机上做好标记和提醒,用一周一次或者三天一次的频率快速浏览一遍笔记。

每次阅读笔记的时候,你一定会产生全新的想法,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它们也可以作为你原创思想的来源。

用读书笔记解决烦恼

遇到一个现实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同时阅读三本相同领域的书籍。然后分别写下这三本书的要点和感想,收集三本书中关于这一问题的主体思考。每个作者的观点都不可能完全相同,你可以让A,B,C三本书相互争论,最后再由你自己做出评判。

这三种活用读书笔记的方法,能够把你借来的书中的东西,转变为属于你自己的东西。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完全懂得了怎样通过读书笔记获得原创的思想了,接下来你需要做的是:找出一本书,按照这个方法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