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名人作文四百字(名人作文范文400字三年级)

名人作文四百字(名人作文范文400字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3-12-25 19:32:25
名人作文四百字(名人作文范文400字三年级)

名人作文四百字【一】

今天下午老师说:“这一节课我们要竞选班长。”这可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一节课。同学们都把自己准备好的从书包里掏了出来,做好了演讲的准备。首先是前任大班长柳雪,她在讲台上做了认真的演讲。韩**也不甘示弱,也有感情地读完了演讲稿,他们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让我们极为震惊的是两个学习一点也不好的同学竟然也准备竞选大班长,他们一个是靳**,一个是张*,虽然他们的演讲稿写的不太好,但是他们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张*以前当过体育班长,所以我这次就不投他了,我把投给韩**的一票投给了靳**。大班长完了之后就是语文和数学班长,他们也做了精彩的演讲,我们也一一投了票。紧张的时刻终于来到——该竞选英语班长了,看着另外竞选英语班长的几位同学做的精彩演讲,我的心里怦怦跳个不停。我非常清楚自己竞争的对手都是班里出类拔萃的精英。终于该我演讲了,我拿着演讲稿胸有成竹地走上了讲台,看见讲台下黑压压的一片,我给自己打了打气,认真地读起了演讲稿。虽然在读的时候我有些紧张,但是我还是很流利地读了下去,这时老师说时间不够了,我就简单地结束了我的演讲。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让我回到了座位上。最后以举手的方式选定了班长,可惜没有我。最后下课了,没有时间竞选美术班长了,老师直接让我们票多的两个同学当上了美术班长,其中就有我。虽然我没有如愿以偿,但我会当一个合格的美术班长。

名人作文四百字【二】

《论语》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我一口气就读完了它。

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两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告诉了我们:“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告诉了我们:“朋友或同学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两句话写得真好,我们大家也要好好读读哦!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做人,就应该要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做人,就应该要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爱心对待,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应该要假若发现了自己的任何缺点和过失,必须得勇于改过,不能故意不改,并装作没发现;做人,就应该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态度来做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名人作文四百字【三】

我很喜欢看漫画,对王泽的《老夫子》更是情有独钟。每当看到开心处,我总会捧腹大笑。而今天看了华君武的这幅《假文盲》,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

你看,在“母子上车处”,几个身强体壮的大男人心安理得地挤在那儿,面对身边立着的那块“母子上车处”的警示牌,他们视若无睹,面无半丝羞愧之色;看上去,他们好象不识字,是些文盲。其实,他们都是些有身份的人呢!你瞧,就凭他们那身打扮,就算不是干部,也是些有身份的文化人吧!他们不仅装着不认识字,而且还无视于旁边那个母亲和孩子的存在,还装出一副心安理得、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竟然没觉得有丝毫的内疚或者理亏什么的。这幅漫画虽然是华君武在一九八四年画的,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情况就绝迹了吗?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在写有“严禁野外用火”的山上,仍能隐约看到了袅袅升起的股股浓烟;在“仓库重地,严禁烟火”的告示牌下,也有人在慢悠悠的吞云吐雾,飘飘若仙;“严禁乱倒垃圾”的牌子,却很滑稽的被垃圾淹没了;在“严禁踩踏草坪”的牌子旁边,却有人开心的嬉戏……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尴尬的场面出现呢?是人们对这种情况的熟视无睹、放任自流!

如果那位妇女能站出来,勇敢的对那些“假文盲”说:“这是母子上车处,这几位先生,你们站错位置了,应该到那边去!”他们难道会不走吗?如果旁人再对他们多说几句类似的批评或者谴责的话,他们还能赖着不走吗?如果……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名人作文四百字【四】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xx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