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作文至爱梵高观后感(至爱梵高200字感想)

作文至爱梵高观后感(至爱梵高200字感想)

更新时间:2023-11-13 02:48:39
作文至爱梵高观后感(至爱梵高200字感想)

作文至爱梵高观后感【一】

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天才和疯子,往往也只有一线之隔。他们的共同点是,不按常规出招,达到某种极致。梵高的那幅巨作向日葵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吧,金黄色那是一种像太阳一般炽热的颜色,充满了生命力,野性的力量,但也是一种让人混乱的颜色,一种迷离的色彩。他的名画系列,向日葵和麦田系列给我们的印象应该是深刻的吧。他的这两个系列的'画,我也是喜欢的。

天才注定都是孤独的,但不能反过来说,孤独的绝大多数实际上是庸才。所以我们大不可以用天才的孤独来安慰自己的孤独,来给自己阿Q一下,来给自己***一下。自从看了梵高的自传,他给我的感觉是一头在黑暗中受伤的野兽,独自在暗处舔着自己的伤口。他是那么地渴望爱情,那么地渴望友情,但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作文至爱梵高观后感【二】

尽可能抽下班与休息的时间,在五天内读完了《渴望生活——梵高传》。总觉得要写点什么,可不知从何说起。

整本书的基调和梵高的画一样,在我印象中是偏褐色、黄色与金色,那是大地与太阳的颜色,让人感觉温暖与安全。可是主角文森特·梵高的整个人生却是波涛汹涌的墨蓝色,在冰冷中沉浮。

先是遭受失恋的打击,梵高的爱认真、执拗、非常具有爆发力,甚至不顾一切。为了见到心爱的女子,他可以忍受饥饿与疲劳,徒步几昼夜只为远远望上一眼;他可以藐视的罪孽,将手心放在烛火之上以示坚决。可是飞蛾扑火,这样的爱情终将化为灰烬,而文森特一生都无幸得到自己的爱情。

接着是事业的挫折,明知不喜欢不合适,梵高一开始也曾很努力的成为一名牧师,只可惜身处人间地狱似的矿地,看着采矿人家的痛苦、挣扎和亡,他虽尽其所能的行施布道,都只是精神上的欺骗,信仰与上帝并没有带来救赎,梵高的努力甚至被教会毫不留情的予以了否定与批判,这让他情何以堪,最后连自己都迷失了。

幸好在绝望之时,他找到了一生的事业与追求——绘画。

在绘画中,梵高认识到,所有的痛苦都是为了做铺垫,所有的不幸都是灵感的源泉,他可以把痛苦当做观察生活的放大镜,去捕捉那平凡而真挚的幸福。是的,他的模特儿是“丑陋”的,矿工、农妇、邮差、等等,那些个皮肤粗糙,身形佝偻,都是在生活中苟延残喘之人,梵高将之捕捉到了画中,并没有同情与修饰,也没有虚伪的伤痛与呻吟,梵高只是一个记录者,用最深刻的笔触,最真诚的颜色将他们记录下来——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一面,没有雕栏玉栋,没有宝马香车,大多数有的只是辛苦劳作了一天,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土豆的人。

由于起步较晚,梵高开始拼命拼命的冲刺,他不停得画不停的画。为了某一处风景,他可以在海边坐上一天,任凭风吹雨打;他可以在烈日下之下,晒到红斑秃顶。那群鸦乱飞的麦田,红叶斑驳的森林,星月流动的夜空……都存在在他每天早出晚归,日晒雨淋,忍饥挨饿的困顿生活中了。梵高是天才,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天才,而是一个努力的天才,他不仅仅将绘画当成一项事业,而是生命。每一幅画注入了他的生命,每画一幅画他的生命也随之缩短。吃饭、睡觉、生活都是为了延续绘生命,而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是绘画,即使是爱情、友谊对于梵高而言,也就是给画添上了不一般的`亮点。最后绘画完成了,身体机能虽然在运转,生命的意义结束了,梵高用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短暂却完整的一生。

梵高是孤独而任性的,他不被人理解,大部分时间都在孤军奋战,可是艺术本来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况且在梵高的背后还有那个无限包容他的弟弟迪奥。总觉得迪奥是梵高的影子,有了迪奥的支持——精神上与物质上,才成就了梵高。然而即使是弟弟,也没有理由这样不计报酬的帮助兄长,每个月150法郎,即使自己拮据的时候,也不间断,这是怎样一个负担啊。但是迪奥一点没有抱怨,没有怀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是梵高的分身,梵高也是他的分身,梵高的创作就是他的创作!他们对于艺术都有梦想,梵高不顾一切的去追求艺术,迪奥就不顾一切为他创造条件,如果说绘画是梵高的精神支柱,梵高就是迪奥的精神支柱!所以在梵高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迪奥的精神也崩溃了,不久之后离开了人世。

迪奥之于梵高,不仅仅是兄弟,更是知己。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国传记小说之父在二十六岁时写的,读起来其实很像小说,不过二十六岁这个年纪,对于梵高这样的人生能有多少感想?我不喜欢一本传记,都是裸的赞美与崇拜(中国的伟人传记都是这样),也不喜欢大段大段作者的感情白描,一旦作者把主人公当成了自己情感的容器与化身,那传记便不再对别人的纪实性的描述,而是自己的情感发泄了。很高兴《梵高传》没有让我看到这样虚假的东西。

一本好书,看了让人思考。我没有梵高的觉悟,当然也绝不会有梵高的成就,但是如果能够学到那么一点点呢,再努力一些,是不是能够离梦想近一些呢?

啊,梵高!

作文至爱梵高观后感【三】

曾经,对艺术疯狂的追求,那过人的天赋却被世人不屑一顾。

曾经,对世间厌恶的憎恨,却被世人称为精神病,被关在医院时,依旧怀着对艺术的热忱,用晶莹的画笔涂抹着天堂的风景。

曾经,对爱情的忠贞,顽固的将右耳割掉,流残败的任凭流着阴红的液。依然挥动画笔,将自己那落寞的样子铭刻在泛黄的油画布上,永恒的记载着阴郁的瞬间。

曾经,用刺目的黄色画出姿态万千的向日葵,那生机勃勃的花朵妖艳的在岁月的轮回中摇曳着。

曾经,那数不清的作品,被时光的洪流冲刷,最后每幅作品被经典的库存着。

曾经,默默亡的躺在冰冷的坟墓中,用黄土掩埋那张寂寞的脸庞。

落破的岁月渐渐沉轮着,我们不再年轻。那些明明灭灭模模糊糊的记忆,也慢慢的被错落有致的年华吞噬着。

破旧的风把黑夜撕破,曾经的碎片落了一地。

梵高,那个深沉的男子,永恒地像刺青一样印在我心底。

绚烂的向日葵在繁星夜空的阴霾下绽放着,我和梵高站在那隔着天与地的距离,擅抖的双手久久不能触及,冰冷的被晚风定格着。

作文至爱梵高观后感【四】

坐在电影院里看《至爱梵高》这部电影时,我再一次看到了我挚爱的那幅画———《星空》……

我第一次看到梵·高的《星空》是在二年级,我觉得《星空》颜色绚丽,画面好看,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它能够成为世界名画。

第二次与它见面是在一本书上,我细细地端详起来:那幅画不大,整个画面的主色调是蓝绿色,细长的曲线与破碎的短线交叠运用,制造出令人眩晕的视觉体验,有种要被卷进去的感觉。画面中,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天空中,火红的星云如一团团正在燃烧的烈火,云被风吹成了一团一团浓浓的似白烟状的气体,萦绕着整个天空。我似乎感觉到自己就在这幅画里,乘着云,绕着星星不停地游荡。

弯曲抽象的松树高耸入云,轻微上斜的山坡前有一个小村落,一排排房子如一家人似的紧紧挨在一起,格外温馨、安宁。

还记得第三次看到它是在美术课上,老师让我们模仿星空。我呆呆地望着这幅画,慢慢地,我感觉到天空在不停地流动,星星忽明忽暗,流进我的眼睛,映在我的心中。自然的,手中的笔也慢慢勾勒出这幅画轮廓。

这部关于梵·高的电影,使我对梵·高又有了新的认识,对《星空》有了新的见解。有人说,《星空》完全是梵·高的想象,可在我眼里星空就是如此。梵·高的一生痛苦、绝望。我想,他在仰望天空时,眼里是盈着泪水的。他用粗线表示自己对解脱忧愁的渴望,不安的云,不安的星星体现了梵·高急躁不安的心。但是淡淡的蓝绿色又表现出一颗向往光明、渴望自由的心。那一个小小的画框里,包含了梵·高的一生。

我深深地沉迷于这幅画,梵·高那极强的表现力不仅画出了自己心中的星空,也画出了我心中的星空。在夜深人静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幅画,在我眼前呈现的天空也是如此梦幻,仿佛置身在画里。

天色暗了下来,星星要露脸了,但风把云吹得到处飘,只能从空隙中透出一点点的亮光。村落、山坡、柏树,都成了巨大天空中的剪影,映在每个人的眼里,永远定格在这一瞬间。

《星空》这幅画是我成长中的挚友,我永远不会忘记它的模样,它在我心中永存。它时刻提醒着我向往光明、渴望自由。

作文至爱梵高观后感【五】

前几天《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在中国上映,我便去看了这部关于伟大画家文森特梵高的动画电影。今年6月它在安西动画电影节展映,获观众票选奖,之后在动画界最高荣誉安妮奖拿到最佳独立动画长片、最佳编剧、最佳配乐三项提名,十二月八号它终于在国内上映。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一部传记类动画影片,讲述了梵高去世后,邮差的儿子阿尔芒为了梵高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了寻找画家生活轨迹的旅程,最终揭开梵高亡之谜的故事。它是第一部真人油画电影,这部动画的每一帧,都是画。其中90%都取自梵高生前的120幅画作,即使对梵高没有很多了解的人,也可以认出来这些他的经典画作,比如星空,他的自画像,乌鸦飞过的麦田。整部电影都是以第三人称的讲述,倒叙回顾梵高前几天的生活轨迹。有时电影是通过梵高的画作以及给弟弟写的信来讲述梵高对艺术的信仰和独到见解,他对感情的态度以及他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有时它是通过旁观的人的描述,来回忆梵高生前的言行。我印象很深的一面,是梵高抱着旅馆的一个小女孩坐在腿上给她画画,小女孩被她妈妈抱走说会打扰梵高,梵高很不舍想留下她,一直一直说着“She is no trouble ”。但小女孩的妈妈却并没有搭理他,仍把小女孩抱走了,那一幕梵高手中握着画笔搭在桌上,尽显了这个伟大画家的孤单凄凉。还有在湖边画画时,一只乌鸦飞到他的身边,啄食着他的面包,他丝毫不在意午饭被吃了,只是笑了。连只乌鸦靠近都使他感到开心,从船夫的口中,到我们看到的画面,不得不说《至爱梵高》将梵高的孤独体现的淋漓尽致。

梵高很爱写信,信是他试图与世界保持联系的渠道。而我们都知道,梵高写信最多的人是他的弟弟,他唯一的亲人。在梵高写给他弟弟提奥的信中,有一封信为人所熟知,梵高写道:“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总有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但这位伟大的画家在生前,不被人了解,也不被人认同,没人能陪他一起看到他心中的那团火。在一部科幻剧《神秘博士》中,有一集,是将梵高带到了2010年的奥赛博物馆。神秘博士询问正在讲解的教授,在一百字内能讲述一下梵高在艺术史上是什么样的地位吗?教授回答,在他的心中,梵高是最伟大的画家,梵高将他饱受折磨的人生痛苦转化为醉人的美丽,他不仅是最伟大的画家也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之一。剧中的梵高激动落泪,剧外的我也很想穿越时空去拥抱这个终身未能得到认同的伟大画家。

“至爱梵高”,就是“Loving Vincent”,是梵高写的信中最常用的结尾。电影的结尾放了很多封信的片段,最后一段最让我动容:在大多数人眼中我是谁?一个无名氏,一个不招人待见的人,一个从来也没有,也不会有社会地位的人,简而言之就是比卑微更卑微的人。好吧。即便真的是这样,总有一天我会用我的作品告诉所有人这个籍籍无名的人心中燃烧的追求。

作文至爱梵高观后感【六】

还有一天,又让我想起那个寒冷的夜你给我打电话,又会想起到朋友家给你过生日,又会想起我对你的放肆。这些美好都是发生在冬季,注定要冰封记忆不让它逝去化掉。

对于你,我心中有太多的愧疚和不舍。每每想起你,我心总是很痛、很痛。没有带给你一丝快乐和幸福,反而让你一次一次心凉。宝贝,这些都不是我愿,可是我知道却给你带来了伤害。

12年的钟声响起,就像大锤一样,一下一下敲打着我的心。我失去的亲人的期望,失去了爱人的等待。有时我总会问自己,我对得起谁?自己、亲人还是你。得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我愧对大家。

宝贝,今天你对我说:请别再和我联系。我伤心……

我知道,在无力改变的时候,只有去接受。这一年,是磨难的一年。我经历了人生最苦痛的历程。我不再去无力的追寻,不再去强求。没有了想倾诉的,没有了找理由的念头。心里好空、好盲目、好无奈。

时光还会流逝,生活也要继续。请原谅我的任性,我的无知,我的无奈!

如果我的.离开会让你开心,请你让我把祝福留下。如果我的离开会让你快乐,请你把我的关怀时常想起。如果我的离开会让你感到轻松,请你让我把你放在心里。如果我的离开是最好的选择,请你让我再任性一次:我有能力时依然会选择爱你!

今天,我不得不收拾破碎的心,搬出你的生活。收拾所有的无奈,再次独自起航。只为我心中还有不会放弃的追求。

宝贝,祝福你!记得要开心、要快乐、要自信、要幸福!

爱你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