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古代vs现代作文(传统与现代结合作文)

古代vs现代作文(传统与现代结合作文)

更新时间:2023-09-11 03:11:08
古代vs现代作文(传统与现代结合作文)

古代vs现代作文【一】

从前,在一个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而自从龟兔赛跑乌龟赢了之后,就骄傲自满,横行霸道,欺负小动物。一天,蜗牛实在气不过,就与乌龟进行比赛:一个月后谁先到达山顶就算赢;输的一方要请对方吃肯德基。 从此,乌龟整天好逸恶劳,蜗牛每天练习跑步。日复一日,很快蜗牛和乌龟的比赛开始了:虽然乌龟身体肥胖,但始终比蜗牛跑得快。于是,乌龟靠在树边,跷着二郎腿,“呼呼呼”睡起觉来;蜗牛则继续跑,累了,不顾歇息,渴了,不顾喝水,最后赢得了胜利。

听了这则故事,也许你会问:为什么蜗牛会赢得胜利?它不是比乌龟跑得还慢吗?!难道它会腾云驾雾,七十二变……我会告诉你:不!它不会腾云驾雾,也不会七十二变;它确确实实的赢得胜利;它是比乌龟跑得慢,但是它却有坚持到底,不向困难屈服的毅力。它不是拥有魔法的阿Q,不是法力无边的小魔女,不是威武的奥特们,不是有无数法宝的`多来梦,它只是一只普通而不能再普通的小蜗牛,但它又是一只不普通的小蜗牛,它有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向困难低头。愚公坚决移山,天帝知道,就派神仙搬走大山;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霍金勇与向命运挑战,终究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幅幅壮丽的图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小小的我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这些坚持不懈的故事,似一面面明镜,指领我人生方向的指南,告诉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一个人有了聪明,并不一定能发挥出来,要取得相应的成就,还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坚持不懈、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当然,还需要少说废话,用行动来证明一切。如果你连这些都做不到,又如何谈论的上聪明,又怎能获取成功呢? 成功=勤奋+坚持+方法+少说废话!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古代vs现代作文【二】

《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正如这名垂千古的优美古文一样,梦想与现实总是具有极大差别。在战乱纷争的年代,百姓会梦想着安乐和平,哪怕与世隔绝,也至少能安心过活。梦想有时就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愿望,但它足够美好。相比梦想,现实就要残酷得多了,它毫不留情地将一切梦想击碎,以此来警告每一个沉溺在梦想中无法自拔的人与年轻百变的梦想相比,现实就像是一个守旧的老人,时刻约束着我们的心。

梦想,有何重要呢?它在我们小时似乎显得十分幼稚,我相信每个人小时都曾有过不着边际的梦想。在我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地学会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于是就有了一些难以实现的追求,这就是已经“成熟”的梦想,它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得到的东西,但我们深知它也许永远也无法实现。既然梦想看起来一无是处,我们又何必浪费时间去设计、想象甚至追求它呢?不是的,梦想可是现实中我们的动力,一旦想到我们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困难时就不会显得那么无助,现实就显得不那么残酷无情了。

现实有何重要呢?活在当下的我们,逐渐学会了接受现实,但现实它如此冷酷无情,我们的信心被现实一次次击碎,是梦想将它又修复完好;我们的尊严被现实一次次践踏,似乎还是梦想的国度里,才能找回它吧?既然梦想这么重要,我们又何必去弄清现实呢?活在快乐里多好啊!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豪爽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这是他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至邓州时所作。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可谓是多灾多难,年幼丧父,他苦读及第,却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假设他自从遇到痛心疾首的苦难,就缩在自己梦想中的`襁褓中去,试问那还会有如此一针见,抨击现实的词句由内而外地倾泻而出?那还会有一个伟大诗人的传奇故事呢?哪怕现实怎样折磨我们,人也只活在现实中,现实给人精神和生命上的养料,梦想只能是精神的慰藉罢了。

于是我们要有强大的梦想,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强迫我们放弃的梦想,给我们提供动力,同时,还要拥有一颗敢于正视现实的坚不可摧的心。没有梦想的我们,只是一句行尸走肉,每天做着固定的动作;没有胆量面对现实的我们,只是一个“做梦者”,永远也不能使梦想变为现实。梦想只会是梦想,没有现实的努力,再出色的梦想也不会摇身一变成为现实。

古代vs现代作文【三】

那天,天气炎热,妈妈给我1元钱去小店给她买一只雪糕。"你要吗?玲玲?”“我不用,妈妈,您累了,我不累。再加上我们现在还欠债呢!妈妈吃就可以了,玲玲不吃。”于是,我便向小店门口走去。在路上,我看见了一株含羞草,便走了过去,我手中的硬币不小心掉进含羞草里。这可怎么办哪。我心里焦急万分,准备去取出来。可是,我还离硬币十万八千里(太夸张了,呵呵)时,它的叶子顿时合上了。眼看火烧眉毛之急,该怎么办呢?

情急之下,还是哥哥想出了办法。用铁丝。他找来了几根铁丝,从上空小心翼翼伸进含羞草里,没有碰叶子,轻而易举得将硬币“夺”了回来。这样,我才不急了,赶快跑去小店,给妈妈买东西。

哎!害羞草还真把我给害苦了!

古代vs现代作文【四】

两人在山上一口气跑了一夜,也没跑出山岭。正准备吃点东西,李老板才发现自己的干粮袋不见了,他偷眼看王老板,王老板也只剩了两个红薯。李老板知道,没有吃的,决对走不出这山岭。要想活命,只有将王老板的烤红薯弄到手。讨?两个人一向是对头,人家不会给。买?谁会卖自己的.救命粮。只有抢!李老板把行李放在地上,自言自语地说:“我去找找看,有没有野果子。”他在四周转了一圈儿,悄无声息地绕到了王老板背后。这时,王老板正将最后一个红薯递到嘴边,再不抢就来不急了。李老板几步冲过去,一把夺过红薯,提起行李就跑……

回到家里,李老板暗自庆幸:如果当时自己没抢王老板的红薯,只怕永远走不出山岭了,这叫无毒不丈夫啊!他打开行李,却意外地发现——包里竟躺着一个红薯!原来,就在他说要去找野果子的时侯,王老板将一个红薯塞进了他的包。 李老板楞住了,继而是无尽的羞愧……

第二天晚上,王老板奇迹般地回到了县城。李老板不敢去问王老板,是怎么挺过来的。他连夜将店铺搬到了邻县,没脸再见人。他妻子对他的举动十分不解,一直追问其中的原因。

李老板叹着气说:“你不知道,就凭那个红薯,我早以不是他的对手了啊!”

古代vs现代作文【五】

一个人,一定要有梦想。没了梦想就失去了目标,就失去了动力。

我当然也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当建筑师。

我之所以喜欢建筑师,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受姨妈的影响。以前不像现在这样忙,我经常去上海见姨妈,姨妈也经常来我们这边。她很爱建筑师这个职业,老是跟我说建筑师的好。我呢,天生就对形形色色的建筑很感兴趣。在姨妈的引导下,我很快就具备了把一件物品看成一个建筑的本领。第二个原因是画蓝图。班上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我的画画技术比较好,早在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给我上画画课的高老师就发现了我这个异于常人的天赋。我现在还在跟高老师学习画画,因为建筑师一定要画画技术好,画出来的蓝图别人才看得懂。最后一个原因是房屋的结构。我很喜欢用乐高搭建房屋,我也先后报过许多乐高搭建的兴趣班,让我学习到一些房屋结构的原理。

我也想好了怎么去实现这个梦想。首先要把基础知识打牢,把学校的东西学好,再去加强美术与建筑知识的研究,可能还要学习外语。无论我以后能不能实现我的梦想,我都会感谢曾经帮助过我去实现梦想的人。

古代vs现代作文【六】

众所周知的千手千眼观音以及卧佛自有其妙处,在此我不必多谈,而使我兴趣十足的圆觉洞,释迦、普贤、文殊与八十八佛这一组石刻艺术中蕴涵的现代科学知识,才是感悟最多之处。

圆觉洞中运用的光学、声学及排水系统

来到大足石刻的宝顶山,有一座让人惊叹的洞穴――圆觉洞,窟高6米,宽近10米,深12米,洞口左下方刻有宋代著名学者魏了翁书写的“宝顶山”三字。进入洞中,洞内即使大白天也显得十分昏暗,唯一清晰可见的只有背对着我们,跪在供案前的菩萨,他与“天龙八部”里那位向来以背视人的枯荣大师倒有几分神似。石像雕刻精细,质感特强,供台犹如丝绸。可是,为什么只有这樽跪佛像在黑暗的洞里可以看得见呢?环顾洞内,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在石像背对的方向上方,开了一个天窗。而天窗与石像又呈45度角,光线透过天窗,正好射到了佛像上。这就是古代的“聚光灯”。古人在设计时巧妙地利用了光学的原理,就解决了照明问题,而且还环保不用其他火种光源造成洞内的污染,这也是古人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体现,这不得不让人折服,堪称大足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在洞里轻言几句,就会发现没有明显的回声。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是因为洞内石壁凹凸不平,从而减少的回音,这说明古人对声波的反射原理是清楚的,因而,就运用石壁凹凸不平使声波发射紊乱,相互抵消而导致回声消失。这简直与解放后修建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回声处理不谋而合,但前者却比后者早了整整800多年。

而还有更绝的,那便是它的排水系统。若是在雨天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环绕洞中的额众多石像中,有一坐石像的手不停在接水。随着手臂往上看,可以看到一条长龙在石壁上蜿蜒。石龙把水吞入体内,又顺着身子排出,排出的水又通过石像的手流入地下的暗道,再排到洞外去,真是巧夺天工,而比起现代的地下排水系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释迦、普贤、文殊、与八十八佛石刻中的力学、透视原理

来到宝顶山上,有一组很独特石刻,它就是“释迦、普贤、文殊、与八十八佛”石刻。中间释迦身着敞领袈裟,普贤、文殊在左右内饰缨络赤足立于莲台之上。普贤手托大宝楼阁,文殊左手捧着7层宝塔。石刻独特之处就在于这座文殊像。文殊捧着的7层宝塔高近1。8米,重达350-400公斤,倾斜10度,可是却历经800多年风风雨雨而未坠落,原因就在于袈裟与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支撑着宝塔。在多种结构中,惟有三角形稳定性最强,这是教科书里告诉我们的东西。可是这种力学中的的原理在这里却得到具体的运用。我们只有为古代的能人巧匠惊叹了。

释迦、普贤、文殊为什么要向前倾斜10度呢?这是因为石刻不仅要结实更要注重美观。为了避免人的视觉上出现雕像身体与头像的比例不协调,这几樽雕像的身体都有十几度的倾斜。我们知道这是运用了透视原理,这可是在当代美术教科书上才会学到的。能工巧匠却在宋代就知道了,还把它应用的炉火纯青,不得不让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