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写得很好的作文高中(文采非常好的作文高中)

写得很好的作文高中(文采非常好的作文高中)

更新时间:2024-05-18 19:32:24
写得很好的作文高中(文采非常好的作文高中)

写得很好的作文高中【一】

这个暑假我去了南京旅游,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百集成语微电影拍摄,参加了小记者协会暑期公益特训营,每周还坚持上了美术、书法、拉丁舞培训班,读了老师指定的10本课外书,过得很忙碌、很精彩、很开心。

6月28日,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奶奶一起去南京旅游,主要是去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接受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让我懂得了这么美好的新中国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鲜和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珍惜现在这样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做一名新时代优秀的学生。我写的《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有感》文章发表在7月8日的浔阳晚报《小荷尖尖》栏目。

7月7日,我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百集成语微电影九江站的拍摄,我拍的成语故事是《爱屋及乌》,意思是爱这个房子也爱房子上的乌鸦。妈妈告诉我比如她爱我,也爱我的优点、缺点、爱我所有的一切意思。我在戏中演的是纣王的亲戚箕子,一个高个子男孩演纣王,胖点的男孩子演比干,我们台词背得熟,所以拍的很快,导演夸我们三个很棒呢。

7月11日,妈妈陪我去九江日报社参加了小记者协会组织的“新闻写作”培训班,讲课的洪老师是一个白头发慈祥的老人,他教我们消息、通讯的.写作方法。要记住5W+1H,和语文老师讲的写作文“什么人、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什么景物、做得怎么样、心情如何”有点差不多。不过洪老师说新闻都是要写最真实发生的事情。小记者们都非常认真的听他讲课,并作了详细的笔记。下课后,我搂着洪老师和他聊天,说我好喜欢听他讲写作课噢!我从他后面围着他的脖子,洪老师就背起我来,觉得他真像爷爷一样亲切呢。

7月15日,有播音主持的老师发短信妈妈,通知我8月份去九江小学参加“少儿口才和播音主持”特训营,好期待噢。妈妈把我的“自我介绍”视频发给口才老师,他给我三个大拇指点赞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口才,好好表现。因为我最喜欢上台表演了,还喜欢认识很多新朋友。

写得很好的作文高中【二】

鲜红的长棉袄和粉红的眼镜框衬着她绯红的双颊,与一米七的老师一般高的她与这个六年级的教室似乎有一些格格不入。她站在讲台上,用手捂着嘴,一个劲儿地对我们笑。我们也笑,笑她那恨不得扎到头顶上的马尾辫。

这便是郝好,又高又壮,蓬蓬的马尾,胖胖的圆脸,老喜欢把手指放在嘴中吮,而身上那股刺鼻的气味使得她更加怪异。

不知道为什么,老师安排她坐了在我的旁边,她抱个大书包,一摇一晃地坐了下来,用手擦了擦嘴角,开口说了一声“姐姐好”。便又捂住嘴笑起来。我瞥了一眼她那长度和宽度都是我一倍的身躯,不由得扭过头用书盖住了脸。

一下课老师就把我喊到了办公室,我从门外探头,看见一个略微佝偻的老人正在火盆边烤手,和老师谈着话。“郝好三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行为也与别的小孩不同,后来检查才知道她脑子中有个东西,是一种先天性的什么病,名字挺长的,反正就是智力有问题。她现在十五岁了,可智力还不如三岁的孩子……”“哈哈,是弱智!”从我旁边经过的两个同学听到后相视一笑,捂住嘴说道。老师听到后立刻从椅子上跳起,狠狠地揪住他们俩的耳朵,将他们赶走,又招手示意我进来。我站在火盆前,看见跳动的火苗一颤一颤地映在老人充满忧愁的双眸中。“郝好以后就是你的同桌了,你要看好她,别让她乱跑惹事,别让别人打她欺负她,她一旦有什么情况你就来向我报告——第一时间!记住了么?”老师的声音很大,我几乎以为她在吼我,整个办公室里的人都能听得到。她装作望向我的样子,而我却发现她的眼珠转向了右前方校长坐的那个位置。我挠挠头,望着窗外正靠在栏杆上吮手指的郝好,慢慢地点了点头。老师露出喜悦的神色,转身对老人说:“她是我们班的好学生,挺机灵,办事又利索,郝好坐在她旁边,应该没事的。”老人抬起头,望着我点点头。火盆中的木柴发出了“嘭”的\'一声响。我撇了撇嘴,走了出去。

郝好每天早晨都是第一个来到教室的,她总会把教室打扫干净之后再洒上些水,然后趴在桌子上等我来了后抄我的作业。冬天的教室冷,呼出的气都快结成了冰。同学们都把手缩在衣袖中,跺着脚,将寒冷都怪罪于往地上洒水的郝好。老师每次望着干一块湿一块的地时都会皱着眉告诉郝好,冬天不必洒水。可她每次都只是咬着嘴唇,笑着,第二天又继续往地上洒水。老师不再说了,只是站在讲台上,斜视着郝好。几乎全校的人都讨厌郝好,厌恶她的语言和动作。几个痞子似的小男生经常用手一拳头一拳头地打她,她不知道反抗,只是躲。躲过了,还捂着嘴哈哈大笑。我想起了老师的话,便跑到办公室喊老师。老师听后,直起身伸了个懒腰,然后跟在我的后面慢慢地走了出去。老师分明看到了那几个男生正在用拳打,用脚踢郝好,但却只是瞪了他们一眼,让他们住手,便又回到了办公室。等老师一走,那些男生就又向郝好吐唾沫,我只好又去喊老师,老师显得不耐烦了,只皱眉“嗯”了一声,又低头改作业。

窗上铺满着白雾,隐隐约约还能看得见郝好昨天在上面画的画——一个有些参差不齐的大笑脸旁依偎着一个丰满圆润的小笑脸。我望瞭望旁边的空座位——都打铃四十分钟了,郝好怎么还没有来?我有些发急了,跑到老师办公室,才知道郝好早上打电话向她请了假。“我听半天才听清楚她说的亲家原来是请假!我听不懂她还直哼哼,还在不停地咂嘴!”老师笑着跟其他人描述着早上郝好给她打电话时的情形,尖锐的声音伴随着火盆中火的跳动而起伏。我觉得火盆中的火快要烧出来了,炸裂的声音让人头疼,火苗的颜色也是黑红黑红的。我快喘不过气了,便走了出来。教室中的灰尘带着暖气钻进人的鼻孔,没有洒水的教室似乎暖和了许多。同学们也不哆嗦了,笑着望着郝好的空座位,不知在谈论些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一进班就看到了一个鲜红的身影,是郝好。她趴在桌子上,闭着通红的眼,我轻声喊她她才把眼睛睁开,抹抹嘴角,笑了笑。我递给她我的作业本,她低下了头开始往自己的本子上抄——她的作业每个字都整整齐齐,很漂亮。“你昨天怎么没来?”我问她。她看了我一眼,又指指窗上的画吮住手指,说:“爷爷……还在医院……,昨天……病了……”我又想起昨天老师在办公室对郝好请假缘由的种种离奇猜测和张张丑陋笑脸,不由得一阵心酸。

痞子似的小男生又开始打郝好了,她蜷在角落,不再笑了,有些浑浊的水珠滴在她手上,郝好哭了。

之后的几天,郝好都没有来,窗上的画也不知被谁给抹掉了,直到小学毕业那一天,我一次也没有看见郝好,一次也没有看见她那快扎到头顶的马尾辫。

初中时我转到了外地去上学,直到高中毕业,我才又回到这个小县城,回到小学母校。老师还是以前那个有两幅面孔的虚情假意的老师,只是眼睛小了些,里面的东西又多了些。我向老师问到郝好的情况,她笑着说几天还在大街上看到郝好,她爷爷了,没有了经济来源,政府的帮助也只是断断续续的,就只好在大街上流浪。

果然,我一出校门就看见了跑在大街上的郝好。鲜红的长棉袄和粉红的眼镜框衬着她绯红的双颊,但却不像从前那样肉乎乎的了。她也看见了我,笑了笑,说了声“姐姐好”,又用手擦了擦嘴角,拾起地上一个满是污渍的塑料盒,跑着扔进了一个垃圾桶中。

写得很好的作文高中【三】

阿婆近几年一直和大姨住在上海,和我的联系便少了许多,偶尔只会通过长长的电话线嘘寒问暖。回想起来,我以前就跟个糖粘豆一样,整天黏在阿婆身旁,就连去卫生间,也要站在门口警惕地看着,生怕阿婆会从哪个窗户逃走,把我一个人丢下。每当这时阿婆便会故意推开我,头歪向一边:“去那玩去,我要干活了。”我见阿婆抛下我走远了,便又哼哼叽叽地跟了上去。随着时光的推移,我也不再成天当阿婆的小跟班,她总在厨房里和锅勺打着交道,我则整天闷在书房里应付着作业,这样无聊的日子也一天天过去了,直到有一天阿婆去了上海,厨房里一下子冷清了许多。

今年“五一”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满了整个房间。房门“咔啦”一声被推开了,从门缝里探出一颗夹杂着银丝的脑袋。“阿婆!”我大叫着,跳起来迎上去,扑在她的怀里。阿婆在电话里最后关心的话题就是我的学习和健康,所以见到阿婆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这两年获得的成绩和奖励捧到了她的面前,阿婆边看边微笑着点头,赞许之情溢于言表,这时候我快乐得像只小鸟,学习过程中的辛苦和埋怨也一扫而空。

这时,阿婆弯下腰,不慌不忙地打开一只大大的行李箱,小心翼翼地翻出一件件“宝贝”,“这是你喜欢吃的巧克力。”“还有大姨带给你的大白兔。”……阿婆把每件“宝贝”整齐地排列在桌子上,抚平了包装袋上的皱褶,微笑着问我满不满意,我使劲地点了点头。阿婆这才支撑着腰走出了房间,疲惫地坐靠在沙发上,端着茶杯长长地喝了一大口。我看着阿婆,心里涌动着满满的幸福。

我突然灵机一动,从书桌上拿出一张信纸,我要把小时候和阿婆满满的记忆写下来,表达出我对她深深的爱。写完后,我从相册中选出一张和阿婆的合影的`,将照片夹在信里,悄悄地塞进了她的包包中,上面盖了电话本做掩护。一切做完后,我心中在暗暗期待着,似乎已看到阿婆看着信满心欢喜的样子。可接连过了好几天,阿婆那边还没动静,我心中泛起了小小的焦急。晚上,我疲倦地走进房间,阿婆正坐在椅子上看着我的信哩,她鼻梁上架着厚厚的老花镜,看着信,看着我们一起的照片,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容,眼角的皱纹层层叠在一起。阿婆对着照片看了好久,笑容始终驻留在那张慈祥的脸上。她肯定在回忆那时我寸步不离地跟着她,看着她忙碌,看着她喜爱而我却看不懂的球赛吧!我踮着脚,悄悄从门边溜走。

阿婆的笑容像太阳花那样灿烂,甜美地盛开在我的心中,成为我记忆中最美丽的一页!

初一:朱奕

写得很好的作文高中【四】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说到作文,大家当然都很熟悉。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和信息。你知道如何写一篇作文来规范它吗?下面是我们班主任边肖编的很有型的作文。欢迎分享。

学生常说:班主任很淡定,不在乎学生的感受。但是,我们班主任不一样。想知道的请看!

我们班主任介绍:

我们班的班主任是一位中年妇女。她叫江红,我们叫她江小姐。她有一个六年级的女儿,很娇气。但是江老师还是会保护她,很爱她,因为姐姐只有妈妈陪着,爸爸已经离开她了。对我来说就这些了。请看下面。

默认情况下,图像1:

那天,我正在上语文课。老师看着一个同学不停地说话,做着小动作。老师忍着,盯着他看了很久。他还在玩。老师很想忍,但是那个男生太可恶了,根本不听课。于是,老师走过来,正要拿着书打那个男生。突然,老师闭上了眼睛,她觉得不舒服。但是,为了不让男生挡住自己的脸,老师还是打了起来。“呜呜呜。”只听到全班的笑声和一个男生的哭声。老师认为他给了那个淘气的男孩一个教训,但是他却打了那个男孩旁边的\'人。老师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哭泣男孩的头,说:“对不起,我打错了,可以吗?”这是老师的错误。

形象二,和蔼可亲:

我们班有个同学在玩滑板的时候摔断了手。他必须住院,所以他休学了一段时间。我们上了很多课,一直期待着他的到来。但是过了两个月,他还没来。终于,那天,他被妈妈送到了学校。所有的学生都热烈欢迎他,每个人都鼓掌,他的“好哥们”都拥抱他,但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手还没有完全康复,所以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不让他受伤。这时,班主任来了,看见班主任说:“嗨,王津元,你来了!”还招招手,我们班的同学都忍不住笑了。这就是老师的和蔼可亲。

这是我们的班主任。虽然她很老了,但我们还是觉得她是个年轻的大姐姐!

写得很好的作文高中【五】

在这三年之后的重逢里,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

媒体的宠儿,北川中学的学生郑海洋,全国知名人物,在灾难后成为了汶川精神的代名词。坚强、执着、阳光……对这个因地震而失去双腿的男孩,媒体毫不吝惜溢美之辞。他成为震后重建过程中树立的无数典型中最突出的一个。但当人问起他对今后的计划时,他回答:“上某某体育学院”,再问为什么,他干脆地回答:“因为学校的某某书记对我最好了,老来看我,她答应让我上她们大学。”从他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来看,好像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现在,郑海洋也许正忙着出席各省市的.好心人、慈善家和爱心团体组织的慰问演出,忙着向镜头展现他最阳光的笑容。那时候电视机前的人们可以热泪盈眶:真好啊,你看,汶川的人还有重建生活的勇气和希望,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正是这些好心人们,三年前在博大的同情心的驱使下,踏上了汶川的土地。也正是这些好心人们,三年后在博大的同情心和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又一次踏上了汶川的土地。仅以北川中学为例,作为一所震后不久就复课的中学,现在平均一周就要接待一到两批远方的来客。这不禁使人怀疑:北川中学是震后不久就复课的,还是直至今日都没有正式复课?从郑海洋的身上我们已经看到北川中学——不能说所有人,但至少是一批人——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消极避退的精神状态,而这种精神状态恰恰就来源于好心人们过于泛滥的无私的帮助,这些持续三年并且愈演愈烈的的帮助为他们的逃避现实提供了理由。这就表明,汶川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仍只是一个趋势。但在北川中学这个微缩的窗口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个变化已经在某些人身上凸显。

汶川变散了。这就像一个久病的人,刚开始时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要吃很多药,勤加锻炼,争取快速恢复机体的功能。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病有了起色,医生却仍不减药量,人就慢慢松懈了,对药物的依赖增强,也不经常锻炼了。久而久之,急性病变成慢性病,虽不危及生命,却给生活带来不便。这时有的医生往往会直接断药,人无药可依赖,刺激自身的免疫系统,往往反而好得快。

汶川变散了。在刚震后形势严峻时汶川人众志成城,巨大的悲痛和求生的意念汇成一股强大的内驱力,鞭策着人们去救援伤者、建设家园。当好心人们、慈善家们和爱心团体们反应过来,积极捐款捐物的时候,这股强大的外力的的确确推动了汶川建设的发展。但现在,三年后,我们看到汶川的一切都将步入正轨的时候,这股外力仍没有消失,而是由推力变成了阻力,它强烈地干扰了汶川人建设家园的内驱力。从郑海洋身上我们就能看到,这个外力使得汶川人把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多少遭到了削弱。众志成城地朝一个方向使劲的汶川不见了,出现了一个不屈不挠的精神文明典型汶川,出现了一个研究灾后心理阴影的心理学家们的实验室汶川,出现了一个好心人们展现自己博爱精神的舞台汶川,出现了一个带着阳光般的微笑接待慈善家和爱心团体的招待所汶川。这里成了一个倾倒爱心的垃圾场。一些人千里迢迢走到这来,做忧虑状、做沉痛状、做饱含热泪同情状,于是捐款捐物慰问演出,当然看到“汶川很好”,做感动状、做放心状、做长舒一口气状,点着头,微微笑着,背着手踱着步子,回家去了,感到又对祖国和人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不是被言论的潮流所裹挟,被所谓的“爱心”蒙蔽了双眼,就是以救灾为噱头,其实别有用心。

三年之后的汶川,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我们的目光也应穿透歌功颂德的言论,看到事件背后悄悄衍生的汶川问题。在媒体报道的浸泡中,在蜂拥而至的好心人们的簇拥下,汶川是永远谈不到建设的。我们要说,三年后的汶川很好,我们可以放手了。当某一年的五月十二号,没有人再提“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没有人再去汶川慰问演出,没有人再捐款捐物的时候,我们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汶川的人终于可以重建家园了。

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李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