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那个最美的地方叫家乡作文(以最美的家乡为题的作文)

那个最美的地方叫家乡作文(以最美的家乡为题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8-14 14:55:28
那个最美的地方叫家乡作文(以最美的家乡为题的作文)

那个最美的地方叫家乡作文【一】

在这间教室里,干净而整洁的白墙,两面墙上贴有同学们自己展示的座右铭和鼓舞的'话语,还有一面墙上是一块大大的黑板,它就像一个传授知识的窗口,在上面记载了老师们的呕心沥。在这里,每位老师不辞辛苦地传授给我们点点滴滴的知识,而我们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渴望吸收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本领。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们对我们的辛勤付出和谆谆教导,我们应该不忘师恩。

在这间教室里,我们度过了开心而快乐的初一生涯,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将在这里放飞梦想,实现理想,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所以这个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将终身难忘。

初中生活只有一次,而初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关键。它将成为我们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这里还将一起共同拼搏两年的初中生活,让我们一起挥洒汗水,努力前行。

请珍惜当下,无悔青春!

那个最美的地方叫家乡作文【二】

??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

美国西部的一个村庄,有一个清贫的农家少年。每当闲暇的时间,他总要拿出外祖父在他8岁那年送他的生日礼物——一幅已被摩挲得卷起边的世界地图。他年轻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地浏览着地图上所标准的城市,飘逸的思绪亦随之纵横驰骋,渴望抵达的翅膀,在幻想的风景中自由翱翔……

15岁那年,这位少年写下了他气势不凡的计划——《一生的志愿》:

“要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梨峰;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力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非洲的孩子筹集100万美元捐款……”

他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列举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志愿,不要说实现他们,就是看一看,就足以让人们望而生畏了。难怪许多人看过他的设定的目标都一笑置之。所有人都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孩子天真的梦想而已,随着光阴的流逝,很快就烟消云散。

然而,少年的新却被他那庞大的《一生的志愿》鼓荡荡漾得风帆劲起,他的脑海里一次次得浮现自己在尼罗河上的情景,梦中一次次地出现自己登上乞力马扎罗山顶峰的豪迈,甚至在放牧回来的路上,他也会沉浸在那与那些著名任务交流的遐想之中……他的全部心思都已经被自己的《一生的志愿》紧紧牵引着,并让他从此开始了将梦变成西安市的漫漫征程。

毫无疑问,那是一场壮丽的人生跋涉,也是一场异常艰难、简直无法想象的生命之旅。他一路豪情壮志、一路风霜雨,硬是把一个个似乎空想的愿望,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实现,他实现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个愿望。

他就是上个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

当有人惊讶地追问他,是凭借着什么力量,把那么多的坚信都踩在了脚下,把那么多的险境都变成了攀登的基石?他微笑着如此回答:“我总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气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

(“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约翰·戈达德道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哲理——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够最终领略的美妙风景,必然是那些强烈渴望登临并为之不懈跋涉的追求者。是心灵的渴望,开阔了索求的视野;是心灵的飞翔,催动了奋进的脚步;是心灵的富有,孕育了生命的奇迹……一句话,欲创造人生的辉煌,需要首先让心灵的辉煌起来。让我们记住一位并不著名的诗人的著名诗句——在目光无法抵达的远方,我们拥有心灵)

那个最美的地方叫家乡作文【三】

那个叫朝邑的地方在大荔,路过大荔县城,怎能不去同州湖呢?

五公里的环湖自行车道绿荫婆娑,清爽干净!千亩湖面微波荡漾,一望空阔!

道旁的浅水池塘睡莲争相开放,五颜六色尽态极妍,衬得荷叶更加油亮喜人,让人不禁想吟上一句: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连根藕,上有并头莲。往前,一河在前,雕塑一座,上是母抚儿乳,下方碑座上赫然二字:洛神。走到这里,才知道了同州湖水来自洛河,不好意思,还一直以为是渭河水岸……不过洛水东流,还是在这同洲大地上扑进了渭河的怀抱,和她一起流淌进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猛然间想到了《洛神赋》,此洛河是否是彼洛河?一丝疑惑涌上心间,问问度娘,果真如此。原来真的只有一条洛河,就是发源于陕北,东南经洛川流入渭河的洛河,也就是我们脚下的这条河。而流入河南洛阳的洛河,本称雒水,发源于陕西商雒,流经雒邑即得名雒水。三国魏黄初以后,才与流入渭河的洛河混用,也写作洛河。今天总算明白了,尽管两河一南一北,但都发源于陕西,和我们都有关系哦!

骑着双人自行车,徜徉在环湖路上,抬头,片片良田掀绿浪,漫漫黄沙笼绿云,千亩鱼塘濯绿水,十里长堤绕绿林。五月的微风之下,那个爽快,那个惬意,那个淋漓尽致,不入其境是绝对品味不来的。美景行不尽,朝前走吧!

朝邑,才是今天的最终目标!

沿着公路,朝东再行。朝邑镇,地处黄河、洛河、渭河金三角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来朝邑,只是想看看那个听说过很久的丰图义仓。丰图义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城东朝邑镇南寨子村。1882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历时四年竣工。“丰图义仓”意为“丰年储粮,荒年赈灾,储粮备荒,防患于未然”,慈禧太后曾御封此仓为“天下第一仓”,并在仓顶赐“虎”、“龙”二字。丰图义仓与苏州的“丰备义仓”并重一时,驰名全国。

远远望去,丰图义仓前,一座塑像威严站立——闫敬铭,东阁大学士,历史证明:为民者总会被人牢记!

远眺丰图义仓,巍然一座城堡,独立于黄河西岸老崖之上,地势险要。丰图义仓建筑格局为城中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城坐东朝西,依山就势,夯土筑城;外城是义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年久失修,外城土墙已经颓败不整了。穿过厚厚的外城墙洞,我们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沿着长长的内城城墙向前,内城坐北向南,厚重斑驳的木门向我们展示着风图义仓曾经的沧桑……南面除大门外,还洞开着东西两门。推开东边的小木门,中部照壁上镶嵌着“丰图义仓”四个石刻大字,远远望去,清晰可辨。中间为天井,院落深广,晾晒存取食粮,互不扰累。内城边缘,是以仓墙合一的建筑形式构筑,四面环抱,略无间隙,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西南有坡道通仓顶,顶面平铺青砖,沿边砌以栏墙,四面均留畅通的排水道,晒粮转运,极为方便。

从外观是城墙,从内看,却分明是一间间的粮仓,外墙内仓——这,正是丰图义仓设计的与众不同之处!

渐渐粮仓依次排列,无声地诉说着自己昔日的风光,贮存粮食的大木柜呆卧仓中,仿佛在等待着下一场丰收的到来……

拾级而上,阵阵凉风让人更加为这庞大的建筑群肃然起敬!

站在粮仓顶部,千里沃野麦浪翻滚,你不由得为这块肥沃的土地拍手称赞!

仓顶之上,竟然还有一个朱文公祠,进去细看,才知他居然是仓祖,居然是他开始提议建立社仓!那个在我脑海中只推重礼学的严肃而古板的大师,今天,刷新了我的认知,改变了我的看法。当然,千万别笑我见识短浅,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哦!关注民生的人就是我要去敬重的`人,朱老先生,今天,我为你点赞!慈禧太后的“龙”“虎”二字也还不错,作为那个时代的女人,尽管最后声名狼藉,但这字还算是遒劲有力。

历史的长河从来不会断流,城墙上那年的青砖忍受不住岁月的寂寞,被风雨抠烂了坚硬的身躯,留下了一身的伤痕,人呢?何尝不是如此!唉,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感谢庄子,隔着时空的隧道给我们留下了这句刺透人心肺的话!

朱文公祠挑檐上的风铃迎着风摆动着,没有了昔日清脆的响声,唯有小满之时的燕子还在翩然飞舞,告诉着人们今年的风调雨顺、丰收在望。抬眼,一切都沉寂下来了,沉寂下来的一切在让我们静静地去思索……

那个最美的地方叫家乡作文【四】

结果,电话刚挂,婆婆又打了过来,说客人说就在家随便做点儿吃,要是忙就不用回来了。等婆婆报出客人的身份,我就坦然了。客人是母亲,既然是母亲,那就不必讲究繁文缛节了,怎么着都行。于是,那天的午饭,是婆婆和母亲一起吃的,两菜一汤,极其简单。晚上下班回家,母亲已经离去,客厅里留着一大堆她带来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看着那些东西,想着母亲吃的那顿简单的饭菜,我心里忽然就难过起来。

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没想到,她也做过同样的事。朋友说,家里一旦来了客人,她会准备丰盛的食物,那些水果零食,她也鼓励客人随便扔,不用讲究。她觉得,人家到自己家做客,就必须让人家感觉舒服。于是,每次客人离开后,她都要忙乎半天,拖地,洗碗筷,收拾茶几。虽然这些事她不爱做,但为了客人开心,她忍了。

有一次,母亲来看她,一进门,她就要求母亲换拖鞋,给母亲拿出水果,还不停地嚷嚷:“妈,别把果汁弄到地板上。”吃饭时,也不停地说,别把汤洒到桌子上,弄得母亲有些手足无措,索性早早地离开。母亲离开后,她忽然开始自责起来。

还有位朋友是个热心肠,只要有客人来,哪怕只是泛泛之交,她也会放下手头的工作相陪,把名胜古迹游遍,生怕客人不能尽兴。这样的热情,让找她当向导的人越来越多。

一次,母亲从老家来看她,不巧,那几天她正为工作焦头烂额,母亲不停地说:“别请假,工作要紧,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不想出去走,你每天晚上回家陪我说说话就好了。”整整一周,她都没有陪母亲出去逛。她以为母亲真的不需要,直到母亲离开后,她打电话回去,弟弟问:“有没有陪妈出去转转,妈说了,这次出去,要好好看看风景!”她忽然悲从中来。

每个母亲,最喜欢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女儿家吧,因为那里,有她最温暖的牵挂。在女儿的家里,母亲比任何客人都真心实意,可却从来没有享受过客人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