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一年级上册作文叫什么(一年级上册的同步作文是怎么样的)

一年级上册作文叫什么(一年级上册的同步作文是怎么样的)

更新时间:2024-06-22 18:12:06
一年级上册作文叫什么(一年级上册的同步作文是怎么样的)

一年级上册作文叫什么【一】

《一封信》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一封信》第一课时学习《一封信》生字词,熟读课文,书写生字。第二课时我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先对比两封信,换位思考,读懂人物内心的想法,明白露西改变写法的原因。然后共同阅读绘本故事,练习从不同角度了解人物的行为和动机。最后连结生活,学习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教学尝试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备课时觉得文本浅显,学生很容易读懂文中两封信的不同。初定以“以读代讲”的方式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比较两封信的不同,弄懂露西改变信的写法,体会到信中表达的亲情。无意中看到曹海棠老师的教学设计,她采用“站在别人角度去思考”的.方式阅读、理解、区别两封信的不同,理解主人公露西改变写法的原因。这样的处理方式给学生的思考指引方向,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方法,也给今后的阅读提供了方法,乃至影响到生活,学会站在别人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人。

不论是生活,还是阅读,我们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比如,我们会理解对方的想法,我们会从不同角度了解人物的行为和动机。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既是一种理解对方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这种“换位思考”阅读理解文本的方式,其实人人在读书中都在使用,我们常常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在课堂中常常让孩子站在文中角色的角度去思考,这也是“换位思考”。我们常常在使用这种方法而不自知,什么是学习方法?就是先发现学习中的认知规律,从而理出的广泛适用的手段或方式。它就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一封信》这一课在我备课时觉得“让学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这种方法本身在生活中常用,只是把这种方式运用到了阅读中,学生很容易学会,把重点放在了学习方法上,教后我认为重点应该是通过这种方法理解课文。对于现在特别“自我”的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首次了解这种思维方式,只需让他们知道,初步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即可,主要是让他们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人物行为转变的原因。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阅读中他们一定会把此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自如得法。

初次尝试群文阅读的方式教学,我感动于自己的勇气。这将激励我在教学中继续大胆尝试。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中不论什么方法,让学生爱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就是好的教育。

一年级上册作文叫什么【二】

在我家楼下,很简陋的`花园有一株顽强的菊花,娇嫩又坚强,在杂草中显得格外美丽。就是这样,我意是对它恩爱有加,每天跟它浇水,委屈的时候找它谈话。可是有一天,它不在了。

过了几天,我含着伤心的泪水去找它,告诉它在天堂要幸福,有人的声音,我便躲了起来。是一群坏孩子,有一个人说:“哈哈!不知那株花香恶心的花怎样了,真想再补一脚!”我在墙后面生气极了,便冲出来,为了那株菊花,我顾不了那么多了,毕竟那几株小菊花还那么小,那么娇嫩。我手握拳头,用脚一蹬,把后面的杂草踢得成了“三毛”。他们很怕,认为我是个大人物,我更信心十足,冷冷地说了一声:“滚!”吓得他们不寒而栗,他们走后,我一直回想我的:“光荣事迹”,不知为何要冒着遭一顿毒打的风险救那几株小花,后来,我才知道,那,叫作爱。

一年级上册作文叫什么【三】

20xx年9月29日我校开始了新教师教学视导,我在二年级6班进行了《一封信》的课堂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写“封、新、今、写”等10个生字,并且会认读“削、锅、朝”等17个生字。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预习,学生对认读的生字基本都会读。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段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篇幅较长,而且改编自外国文章,语言风格和叙事结构不同于母语课文,给教和学都增加了不少难度。

我首先从课文的生字入手,解决了基本的生字才能够读通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生字教学我一部分采用了随文识字的办法,另一部分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笔画顺序以及书写等问题。接着我让学生初步朗读课文,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是围绕露西给在国外工作的爸爸写的两封信展开的,我首先从为什么要写信给爸爸的问题引导,接着让学生回答文中主人公写了几封信,从第一封信开始讲解。我让学生分析第一封信的内容,并试图让他们总结出露西写第一封信的心情——伤心、难过。学生们可以从文章中的话语感觉出主人公的心情,然后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们谈一谈如果自己的爸爸不在身边心情会怎么样,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出现曾经学习过类似的句子,我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内容,并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较为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但也还是有个别同学有坐姿不端正的问题,我也走到身边进行了提醒。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也留下时间让孩子们进行生字的写字练习。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在黑板上用田字格写生字的时候,板贴的高度不够,可能后面的学生会看不到。另外在让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没有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我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弥补不足,积极向各位前辈老师求教。

一年级上册作文叫什么【四】

有人说富有就是金钱上的富有,在钱财上丰盈便是富有的唯一标准;也有人说富有就是地产上的富有,在广袤的土地上无所约束的飞奔便是富有的体现……。对于富有的说法很多,但是我觉得这都不是真正的富有。

对一个农民来说,它没有昂贵的轿车,他也没有舒适的楼房,他更没有过亿的家产。但是他是十分富有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有一双勤劳的双手,他可以用这一双勤劳的手去创造无限的可能,去收获他想要的财富,去买车去买房,去创造过亿的家产。

对一位学生来说,她没有很多漂亮的衣服,也没有很多昂贵精美的玩具,更没有很多珍稀的化妆品,但是她十分的.富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有一颗不断晋升,追寻智慧的脑袋。她可以用她的聪慧去创造财富,去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勤劳的双手、聪慧的脑袋是长久的,而外在的财富是容易消耗殆尽的。

因此对于一个腰钱万贯的所谓“富人”来说,他有车有房,也有过亿的家产,但是他也有懒散无知、肆意挥霍、不爱惜东西的坏毛病。那么他是十分贫穷的。因为他缺少奋斗的意志,一切外在的物质都会在不奋斗不努力的条件下慢慢逝去,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使自己的财富源源不断地在自己积累。

对于那些现有的富人,他们往往处于贫穷的边缘,因为他们不懂得努力,不懂得珍惜;而对于那些现有的“穷人”,人穷志不穷,他们有勤劳的双手,有坚定的意志,他们往往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收获自己应得的财富,跃进“富人”的行列。

什么叫富有?我想这可能是褪去物质的遮掩,在胸前的一颗诚恳踏实的心、一双勤劳积极的双手罢了!

一年级上册作文叫什么【五】

盼来了!盼来了!冬爷爷真的来了!雪花娃娃们纷纷扬扬地飘了下来,给大地披上了雪白雪白的外衣,树木白了、田野白了、草地白了、群山也白了。

早晨,大地早已给大雪覆盖,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色。小明早早地起了床,他推开窗户,往外一看,“啊!下雪了!下雪了!冬爷爷真的来了!”小明兴奋地叫了起来。他连忙穿上冬装,戴上棉帽、手套,围上围巾,穿上棉鞋,飞快地向小伙伴们家里冲去。不一会儿,几个小伙伴就到齐了。

小丽和小明滚雪球,他们拿了一团雪,把雪揉成了个小雪球,又把小雪球放进雪地里,在雪地来回滚动,不一会儿,两个一大一小的雪球就做好了,大雪球做身子,小雪球做头。“雪人做好了吗?”小丽搓了搓冻得通红的小手说。小丁走到小雪人旁边,左看看,右看看,觉得还缺了些什么。忽然,他眼睛一亮,有了!小丁说:“我们再给小雪人安上眼睛、鼻子和嘴巴吧!”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

雪还在下着,刺骨的寒风吹着他们的脸颊,小伙伴们还是顶着风雪在地上忙着。小南拿着两个鹅卵石,小亮拿着一根长长的胡萝卜,小丁拿着一片桔子皮,他们把这些安在雪人的头上,一个神气活现的雪人就诞生了。小丽心想:“雪人娃娃一定冷了。”于是就摘下棉帽,想把帽子戴到雪人头上,可自已又太矮了,根本够不着,只能看着雪人冻僵。小明发现小丽闷闷不乐,就问:“你怎么了?”小丽说:“我想给雪人戴帽子,可我够不着。”小明想了想说:“这个好办,你到我的背上来,就行了!”小丽开心地点了点头。说办就办,小丽小心地爬上了小明的后背,顺利地将帽子戴在了雪人头上,她想:“小雪人这下不会冷了。”雪人好像在对小丽说:“谢谢你给我戴上了帽子。”

一个栩栩如生的雪人坐在他们眼前,小伙伴们围着雪人手拉着手唱道:“小雪人,小雪人,

白白胖胖的小雪人,

黑眼睛、红鼻子,

还有那小小的红嘴巴。

小雪人,小雪人,

不怕风吹,不怕雪打,

陪伴小雪花,

多么顽强,多么勇敢。

啦啦啦,啦啦啦,

雪人,雪人真美呀!

一年级上册作文叫什么【六】

这篇课文,对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存在相当难度。再加上篇幅较长,而且改编自外国文章,语言风格和叙事结构不同于母语课文,给教和学都增加了不少难度。

课文主要讲了两封信的故事。我让孩子们仔细读课文,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读完了,互相议一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同时鼓励孩子们只要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就会有收获。还让同学们在第二封信中采用了分角色朗读,一人读妈妈想说给爸爸的话,一人读露西想说的话,这样孩子们就能深入文本,体会当时的情境,把露西当时写信的心情表达的更准确。最后,在出示阅读《信》这首诗时,孩子们从读中感悟可以给小鸟写信,可以给花儿写信,可以给云、树写,当然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写信。从而告诉孩子们在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脑筋想,用心去体会,创作与大家不一样的东西既是最好的也是最独特的,更是最有价值和个性的。

不足之处:课堂设计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吸收;缺少“读”,孩子读得少;在课堂上没能教孩子书写。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精简课堂,删繁就简,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