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非遗走进校园作文(非遗校园活动作文素材)

非遗走进校园作文(非遗校园活动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3-12-13 16:49:27
非遗走进校园作文(非遗校园活动作文素材)

非遗走进校园作文【一】

今天,20XX年10月29日,对于别的同学来说,仍是一如既往:依旧是朗朗的读书声以及刷刷的写字声。而此时,你会发现学校的教学楼有其中的两层空无一人、寂寥无声。那是因为我们将向快乐的旅程—非遗园出发。随着一声出发令下,一支五年级大军“身向遗园那畔行”。今天对我来说更加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因为这是我首次脱离母巢只身行动,并且老妈终于给我自由花钱了,虽然钱不多,但仍看出老妈对我的关爱。

当我迈到车上的第一步时,就想:富有传奇色彩的一天开始啦!随着发动机的轰鸣,车轮缓缓的转动,征程开启了。

在路上,听着导游流利的介绍,我心急如焚,恨不得直接飞去目的地,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的车程,见证奇迹的一刻到了,非遗园这座文化圣坛,我来了!

下了车,果然不出我所料,一切都如此完美:洁白无瑕的云悠然自得地闲逛,瑟瑟的秋风迎面飘来,井然有序的园区正等待着我们的到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处清澈又宁静的水池旁。突然,一阵美妙婉转的音乐打破了宁静,悠美的旋律在我们的耳边盘旋,同学们的双眸亮了,千姿百态的喷泉映入我们的眼帘,它们神龙摆尾,惊蛇狂舞,周围的池水婀娜多姿,翩翩起舞,轻如飞燕,众星拱月般围绕着中间的喷泉,而这些喷泉更是在池水的衬托下轻歌曼舞,翩然天上,美轮美奂。从远处看,它们有时像空中炫舞的仙子,有时像蜻蜓点水的忍者,有时像细若光滑的手掌……每滴水掉落在池里,都给同学们带来一股股活力与动力。

赏完音乐喷泉后,导游又带着我们来到了大型赛场。这可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争锋,而是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争霸。首先是斗鸡,两只鸡上场,它们俩看起来似乎都久经沙场,双眼都虎视眈眈,一场大战一触即发。首先黑方给了白方一个下马威,打了白方一个趔趄,而白方也不甘示弱,奋起抵抗,双方进入巅峰对决。随后又看了赛狗、赛马,尤其是那些英姿飒爽的马儿,一出场就气势汹汹,气吞山河。比赛时,它们红的颈毛随风飘逸,矫健强壮的身体使它奔逸绝尘,势如破竹,风驰云卷。

到了中午,我们也饥肠辘辘了,以健步如飞般的速度冲如了食堂,可我们大都愁眉苦脸的走出来,因为那里面的饭菜简直难以下咽,不过与同学在一起用餐感觉还是很开心的。

吃完饭后,我们相继参观了军事博物馆与马戏团:歼15战斗机装备先进,速度如电光火石-稍纵即逝;坦克无坚不摧,航母气势盛大……我仿佛置身于现代化的军事基地之中。马戏团的动物们,个个妙趣横生,兴趣盎然,笨拙迟钝的行动力夹杂着滑稽可笑的表演,不时地让我们捧腹大笑、开心无极限。

玩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经意间,我们就要离开这儿了。走到门前,洁白的云朵已被黄昏的落日映得泛起了红晕,凉爽的秋风也转化成了冰冷的晚风。再次迈上大巴,充满传奇色彩的一天到此为止,明天将重返旧时代。

今天,在非遗园我们不仅拥有了欢乐,同时还获得了同学之间的友情以及无尽的知识。

非遗走进校园作文【二】

于是我查看了相关资料, 原来黄杨木雕来自温州乐清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里说,相传黄杨木雕首先由清末一名叫做叶承荣的放牛娃发现。他在庙里跟着一位老人学习圆塑、泥塑、上彩、贴金、浮雕等技艺。机缘巧合之下,他发现黄杨木是雕刻的上等材料,也因此,民间艺术黄杨木雕就这样诞生了。

通过查阅黄杨木雕,我对原材料黄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黄杨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表面色泽如同象牙一般,古朴内涵,还会随着年代的久远而不断加深,因此通常被用来雕刻,但由于其生长缓慢,很少有作为大件的家具存在。

我很喜欢黄杨木雕,不仅仅因为它优雅美观,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失的优秀工艺。黄杨木雕蕴藏着雕刻大师们的智慧与技巧,代表了温州人民长久以来的精神财富,为温州创造历史文化名城添上浓重的一笔!

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历史的沉淀才显得弥足珍贵,可历史的洪流也总悄然将文化席卷而去。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失传的危险,黄杨木雕,困境重重。工艺复杂,材料缺失,技术不佳,种种问题都摆在了大家的眼前。为了了解黄杨木雕的`现状,我还特意去了好几家木质装饰店询问,黄杨木雕装饰物价格昂贵且稀有,店家为了盈利也不愿意去购进。可见黄杨木雕迫切需要上到政府、下到百姓的重视,它每一道工序的精细较之其他雕刻类艺术作品都是不可同语的,也是因为这样的复杂和精细,更值得去保护。但是又不只是黄杨木雕,它更像是个缩影和代表,折射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窘境。在这个人人追寻中国梦的时代,当然少不了温州梦,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历史书写了不朽的篇章,它们的传承与发扬必将是温州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非遗面临的众多问题并非不能解决,我愿意为黄杨木雕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更愿意为非遗文化做力所能及之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万华夏儿女的责任,倘若每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可磨灭的非遗梦,那么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结晶必将越过时间的阻拦而长存!

非遗梦,我的梦!

非遗走进校园作文【三】

学校广播通知,今天的班队会在操场进行,主题是——走近“非遗”!什么是“非遗”?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大家议论纷纷。“我知道!”一位同学叫起来,“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呢?”一位同学追问道。

有的人说:“是向我们展示一些精美的`作品吧!”

“不对!应该是一种奖品发给表现好的班!”

“不可能!依我看,应该是为庆祝些什么而定的一个标题罢了。”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

正在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一抹红色飘了过来!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向老师来了!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

向老师轻轻地说:“带上自己的椅子,到操场去看看我们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异口同声地问道:“向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呀?”老师耐心地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相对于有形的财产来说,是一种无形的遗产。它是很有价值,值得传承下去的一种民族技艺。用心去看看,你就会明白的!”我们迫不及待地带上凳子,冲出了教室。

操场就像一个大火炉,烤得我们直冒汗。但我们仍目不转睛地盯着搭建在操场正前方的舞台。

首先,主持人介绍人民的生活习俗。接着,孽龙表演开始了。两个身着服装的小伙子出场了,一人舞龙,一人舞球。龙在舞台上上下翻飞,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我仿佛感受到了龙的朝气和生命力。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不由自主地响起。

体育刘老师和张老师实在忍不住,走到舞台上,跃跃欲试。我们立即用掌声表示支持。看似简简单单的随手挥舞,可要做到真正的配合,却有天大的难度。你瞧,刘老师往左,张老师就往右,真是太“惨不忍睹”了!他们边舞,同学们边笑,连一向严肃的向老师也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看来,这条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舞好的。

主持人说:“同学们大概笑累了,听一段奇特的音乐放松放松吧!接下来是芦笙演奏。这可不是一种普通的乐器。它主要流传于通道自治县。芦笙用几块铁片,几根竹子就可制作。芦笙构造简单,吹出来的声音却十分动听。请欣赏!”只见几位小姑娘,边跳边吹着出来了。她们的舞姿优美,我们从没见过。乐声低沉浑厚,十分舒缓,保你听过一次,就再也不会忘记。

逸骏有点不服气,想上去试一下。他自信满满地上了台,接过芦笙,摆好姿势,鼓起腮帮,用劲吹了一下,什么声音也没有。他不信邪,再试了一次,终于吹出一声。大家都笑了。不知谁喊了一句:“哇!终于放出来了!”更逗得我们轰堂大笑!主持人安慰他:“没关系,练一年就能吹出好听的声音来的。”他不好意思地下了台!

今天,我们算是长了一回见识。像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家乡还有很多,要了解它们,可需要一定的时间。它们是我们怀化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果这些技艺没了传承,就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将是多大的损失。我们誓言:传承我们民族的技艺,让它永远活下去!

非遗走进校园作文【四】

今天,我起了个大早,因为今天我和同学们将坐上专车,去位于合肥市长丰县的非遗园。这是我们学校本学期的第一次研学游活动,我们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踏上了旅程。

一路上,我们无暇顾及窗外的风景,在车上叽叽喳喳的聊天,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根本没有听到导游在说些什么。

坐了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终于来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地方--非遗园。我们排好队,按顺序走人独特的大门,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美丽的喷泉和高大的和平柱。

导游说带我们去看“徽梦水舞”,我想:“肯定就是人在水中舞蹈,这种表演太老套了。”我们的座位在一个露天的平台上,我占了一个好位置,但我很奇怪为什么没有看到表演者下水?直到音乐响起,表演开始的时候,我才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想错了,表演者并不是人,而是喷泉。喷泉随着音乐忽高忽低,像跳动的音符,时而狂舞、时而柔和。有的像射出的利剑;有的像盘旋的旋风;有的像蠕动的水母;有的像盛开的花朵,各种各样的喷泉让我们大开眼界。欢呼声、尖叫声连成一片,我们都对喷泉的神奇惊叹不已。

观看完壮观的喷泉表演,我们又来到了比赛场,这场比赛也很独特,因为这不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是动物之间的竞争。比如:赛马、赛狗、斗鸡。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斗鸡:一只黑鸡和一只黄鸡打斗,两位“战士”都挺厉害的模样。比赛开始了,“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上擂台,信心十足。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拼命的啄着对手,然后,两只鸡突然不动了,怒视着对方,似乎想用眼神把对手击败。突然,黄鸡腾空而跃,向黑鸡扑来,黑鸡机灵地一躲,黄鸡扑了个空,还差点掉下擂台,只见黑鸡轻轻一拱,黄鸡就惨败了。唉!这么快就分出胜负了,这比赛也太没有悬念了。

到了午餐的时间,我们开开心心的`去吃饭,可是今天的午餐让我们大跌眼镜,同学们都说太难吃了,我们只好把自己带的零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虽说午餐不可口,可是同学们聚在一起互帮互助的感觉还是超级好的。

午餐过后,我们去看了西游砖雕,一幅幅生动的砖雕惟妙惟肖,西游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带我们走进了西游记的世界。

最后,我们在大门口的喷泉旁合影留念,同学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非遗园。

非遗园真是一个好地方,是个能让我们获取知识的好地方;是个能让我们收获欢乐的好地方;是个能让我们打开眼界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