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于古会的作文四年级(古代作文400字大全四年级)

关于古会的作文四年级(古代作文400字大全四年级)

更新时间:2023-12-14 07:08:03
关于古会的作文四年级(古代作文400字大全四年级)

关于古会的作文四年级【一】

我的表弟站在一面镜子前哈哈得笑起来。

“怎么了?怎么了?”我问道。弟弟遮掩着笑。我着急了说:“你再不说,我就走了,不理你了啊”说着我就慢慢地走开了。

“姐姐,姐姐,好,我说。”弟弟指着镜子说。我走近一看,也没什么奇怪的,就问“弟弟你到底在笑什么啊?”

“姐姐,姐姐,你看这镜子中的`人怎么都那么胖啊!胖得像一头猪。”弟弟说着。我哈哈大笑起来,“镜子中的人是猪,那你就是猪。”

弟弟不解地问道:“为什么镜子中的是猪,我就是猪?”弟弟很疑惑。

“因为镜子中的人是你啊!”

“为什么镜子里的那个人是我,我并没有那么肥啊!”弟弟摸不到头脑。

“因为这是哈哈镜!”

“哈哈镜”,“哈哈镜”弟弟一下喃喃自语着。

“哈哈镜,哈哈镜是什么东西呀!”

“这这……这我也不清楚啊!”

今天,我想到以往的这些旧事,我就会哈哈大笑,感觉以前的弟弟的表现非常的稚嫩。现在的弟弟表现和以往截然不同了。

关于古会的作文四年级【二】

我们乘坐在开往梦幻陆世界的'大巴车上,同学们一路上有说有笑,现得不亦乐乎。突然,不知是谁大叫道:“到了!到了!”我们探出头一看,哇!好玩的可真多,有过山车、情侣飞车、摩天轮等。我们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摩天轮”巨大的“轮胎”在不停地转着,好像一个正在翻滚的圆球。这儿排除的人可真多呀,排了好久才轮到我们呢。我们上了摩天轮,往下一看,哇,真高呀,我害怕得双脚发抖,感觉头重脚轻,几乎要掉了下去。玩完摩天轮后,我们来到了游戏项目“碰碰车”的地方。“碰碰车”可真好玩,还是自动挡的呢。我们玩的第三项是“鬼屋探险”。

刚一走进“鬼屋”,我就仿佛走进了一个黑暗的洞,里面的灯忽闪忽闪的,根本看不清方向,我只好摸索着往前走,刚走没几步,我就看见了一个人骷髅,上面披着白纱,狰狞的样子觉得很恐怖!在骷髅的旁边还有一个大大的“人头”,那“人头”一会飘进去一会儿又飘出来……使人看过后了晚上睡觉都会做噩梦。我们玩的第四项是“飞越极限”,“飞越极限”其实跟荡秋千一样,但是,“飞越极限”会更加刺激,我坐上了“秋千椅”,“秋千椅”飞快地旋转起来,使我头昏眼花。第四项游戏结束后,秋游也就到此为此了,但我依然还不舍得离开。

四年级:蔡毅萌

关于古会的作文四年级【三】

蜗牛的壳薄薄的,上面有一圈圈的波纹,那就是蜗牛的小房子。无论走到哪里,蜗牛都要背着它的房子,一年四季也不嫌背负的辛苦。它的眼睛小小的,如果不细看,很难发现。在眼睛的上方有一对细细而光滑的触角,这对触角是用来探路的,蜗牛出行总是谨慎小心,先看看周围有没有危险,如果没有,它就缓缓爬出来。

我取来一片菜叶,开始观察它怎样吃食物。蜗牛好像很胆小,久久不肯出来,当我等得不耐烦的'时候,我把蜗牛拿起来,却意外地发现菜叶上有一个很深的缺口。小蜗牛吃东西十分挑剔,有时我把发黄、腐烂的菜叶给它吃,即使饿了,它也不会吃一口。

我用纸板做了一个盒子,把蜗牛放进去,让它自由自在地爬来爬去。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条白色的痕迹,痕迹上有一些粘液,我一摸:咦,好粘啊!就像透明的胶水。有空的时候,我就趴在盒子边,静静地看着我的蜗牛,有时忍不住用手轻轻的去碰蜗牛的眼睛,它就把眼睛缩回去了,过了一会,又伸了出来,啊!这太不可思议了,蜗牛的眼睛竟然可以伸缩。我于是去问爸爸,爸爸说:“这是蜗牛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而且它的触角还能辨别道路和声音。”

在潮湿的土地上,蜗牛只要看见有洞,它们就在那里产卵。过不了多久,小蜗牛就在温暖湿润的土壤里孵出来了,又开始了新的生命。

听妈妈说,蜗牛是野生的,它们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不能家养。虽然不舍得,我还是听从了妈妈的安排,把小蜗牛放进了菜园的草丛里。

关于古会的作文四年级【四】

那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盼过年似地,或者就像盼望一朵花的盛开——含苞待放的状态最美。而盛开,人们往往已在忙碌和迷失中,预料不久就要看到衰败的迹象,未免了无生趣。

古会的精髓是古戏,它们几乎是连体的'。若是哪一年没有戏,人们感觉好像没有过会一样。那个泄气,那个咒骂,尤其是老年人。那几乎是断绝了他们的精神食粮,盼望了好久的东西突然一场空啊!

会址在我们村西二里地叫“史堂”的一个小村。我们周围三里五村都冲这个古会待客。今年听说有戏。我“侦查”过,初七下午就搭好台子了。

初八下午,我把岳母接来,和母亲一块拉到古会戏台看戏。

我原本不准备看戏。可是我心里分明盛开着一种浓浓的情绪,河流一样蔓延,焦急地滋长着。我分明期待着一种气氛,古会的气氛。那个平日里安安静静的地方,因了三教九流的铺展和喧嚷,变得繁华起来。我不会去买衣服,不会去买什么狗链子,不一定买碗丸子汤喝,打几盘台球…就像我不一定看戏一样,我只想目睹一场期待已久的繁华。趟过一街两行满目的地摊声息,那是怎样一种有滋有味的品咂呀!

本来只要把两位老人拉来看戏我就闪人,仿佛大功告成,给她们完成了一件很满意很幸福的事情。

等到母亲她们找到位置的时候,岳母对我说了句:既然来了,你不看会儿戏?我“哦”了一声,仿佛自言自语:看一会儿?看着满眼的老人堆里的“我”仿佛有点另类似地。我分明有点犹豫不决,可我真的不想赶快离开——戏台上花花绿绿的扮相穿着很是养眼,高亢嘹亮或咿呀哀怨的声腔真的新鲜。他们在演绎着帝王将相或者普通百姓悲欢离合的故事吧。这是平日里看不到的东西。戏台下边是那么多欢快幸福的脸孔,是不是集中了周围十里八村的所有老头老太?

午后的阳光极为温热。那是一个地势开阔的驾校场地,没有一丝树荫。我几次都有闪人回家的念头。可是我…内心恋恋的,不忍离去。看到那一大片老年人幸福、陶醉的“入戏”模样。我感慨着,内心也充满了一种惬意,一种松弛,一种温温润润的感觉——时光,往日匆匆流逝的时光,那些愁闷,关于生存,关于沧桑的,人生里日渐负面的种种情绪和情感都变得那么遥远,或者,在这一刻,静止了,不屑一顾了。快节奏的生活早已把我们弄得窒息,弄得终日郁郁寡欢——今天,我要松弛,我要放下所有疲惫,我要还原“时光”那一副静静的旧模样,慢慢品味,欣赏——然后,回到过去,回到幼小时候逛会看戏的岁月里…

关于古会的作文四年级【五】

到了学校,我发现班级里热闹非凡,大家七嘴八舌:你带了什么呀,我跟你组队吧……

开始向目的地进发,我们迈着整齐而从容的步伐,大步向前走去。一路上看到了熟悉的风景:茂盛的行道树,发黄的枯草,还有花坛里盛开的鲜花,还有走在行人道上来来往往的人们。连司机见我们过马路都停了下来。

我们在路过玉海广场的时候,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我们顿时寸步难行。树枝随风飘舞,好像是在跳舞。望着它们,不禁想:凭什么你们这些树可以在风中这么潇洒地飞舞,可我们却如此狼狈,我真羡慕你们!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了万松广场。老师告诉我们务必要排着整齐的队伍上万松山,不许插队。我们又失望了,去万松山比去万松广场更老土啊!

我们在快接近山顶的附近,寻找属于我们的野餐营地。大家蜂拥而至,拼命抢最佳地盘。结果我们组势单力薄,只能另寻出路。我和陈子烁、陈力溥做开路先锋,发现了一条小道。进去之后,豁然开朗,里面有个十分宽阔的水泥场,还有一座公厕。四周种满了大树,地面有些零散的树叶。我担心这里是不允许我们野炊的,结果组员说:“其实进了这条小道的好处,一可以随时解决我们的大小便问题,第二还很安静,没有行人干扰,再说了这里很干净,有没有臭味……”大家一致同意在这里野炊。

说是野炊,其实是没有炊烟的'聚会。大家各自拿出自己带的食品和组员一起分享。吃得可有滋有味了!

“嘿,我带的海苔你最爱吃了,给!吃吧!”

“我最爱吃的CC果卷,谁要啊!”

“吃一点QQ糖吧!”

“这是可乐糖,你想要吗?”

在这次秋游中,我有幸认识了一位 陈老师,她是我们班的副班主任,虽然她没有教过我们课,但是我俩交流之后,她提醒我:“你为啥说话时,总是背对着我啊!”后来爸爸告诉我这样子是不礼貌的,跟人交流时一定要面对对方,眼睛要正视,不要随意打断别人说话。看来这个小毛病是非改不可了!尽管我们还很陌生,但是我还是很感谢陈老师对我的提醒。

时间已是炎热的中午,我也该结束这次秋游了。今天还真是开心呀!

关于古会的作文四年级【六】

今天是农历七月二十四日,我想起了我们村的古会。

傍晚,妻子还没下班,看着没有着落的晚饭,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做一顿“美餐”。打开冰箱,除了一块水煮五香大肉以外,几乎没有可以选择的食材。突然锅台上一块锅盔馍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块已经搁置了一周,妻子准备丢弃的“半成品”,我照着周北“祖庵马驹泡馍”的做法,进行了加工,不大一会,一碗香喷喷的自制泡馍就上桌了,味道确实不错。

吃完泡馍,惬意的躺在沙发上,看着墙上的电子万年历——农历7.24,哦,三十年前的今天正是热闹非凡的时刻。于是关于“历史上的今天”的一些往事如同小小的浪花在我心头不停地翻腾着,使我不由得撷取几朵。

我小的时候,正是以阶级斗争为刚的年代,吃不饱的我们整天盼着过会,因为一到过会就能吃到白馍、一到过会就能吃到生产队分的几斤大肉和母亲做的臊子面。记得每年过会前一天,爷爷从队里领回大肉后,在做臊子时,总不忘切几大块肥肉,放在锅里,肉熟出锅前先给我们弟兄每人舀上少半碗臊子汤和两块肥肉,让我们泡上一大片锅盔或者两个蒸馍解馋。在我的记忆中,那碗臊子泡馍就是天下绝美的佳肴。

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物质的匮乏,加之饥饿贫穷的年代,这一天最丰盛的席面也不过是红芋粉条、凉拌豆芽、白菜烩豆腐,碗面放几片肥肉罢了。而亲戚拿的礼物多是两把挂面,一斤点心,爱好的再加上一斤白糖。

关中的七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说来也怪,七月二十四这一天,几乎年年下雨。我家门前的路面较低,下雨容易积水。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过会下大雨,几个比我大一点的孩子,在路中央挖了一个小坑,这个恶作剧曾使许多亲戚一只腿栽进坑里,跌倒后不是坐在水里就是爬在泥里,将崭新的衣服弄湿弄泥,将提货笼子摔在地上,将礼品浸湿,而制造闹剧者则躲在一边拍手、看笑,有时我也附和着。

七月二十四毕竟是七月会里最迟的会了。越是贫穷,勤劳可怜的人们越是舍不得,尤其舍不得吃过会亲戚拿的礼品,总是存放到七月底或者秋后的十月,以便回礼,于是我们村的人经常吃的是附近村子亲戚提前过会接到的礼物。

八十年代初的一个秋天,一伙村民去山上扯葛条辫包谷,中午时分村长拿出午餐——过会接到的点心,就往嘴里送。吃着吃着觉得味道怪怪的,仔细一瞧,原来全都发霉变绿了,生气的他将这些“美餐”扔到了深谷,最后饿着回家。

困倦的村长躺在炕上,想起白天发生的事情就上火。第二天晚上立即召开村委会一班人马,商量改会的日子。有人提议将古会改到十月,理由是秋高气爽,天气变凉,走亲戚方便,饭菜、礼品好存放。可一老人出来反对,说是村子很早之前也曾将会改到十月,改后的村子连连出事,于是又改到七月。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后,村长最后发言:我们村人吃了亲戚这么多年的霉点心,干脆叫他们也吃吃我们的霉点心吧,和咱村亲戚最多的XX村七月初五,我们改为七月初四吧。于是第二年七月初四,村子唱大戏,方圆数里前来观看,热闹非凡,古会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