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大决战辽沈战役1000字作文(大决战1辽沈战役观后感500字左右)

大决战辽沈战役1000字作文(大决战1辽沈战役观后感5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4-06-09 11:56:29
大决战辽沈战役1000字作文(大决战1辽沈战役观后感500字左右)

大决战辽沈战役1000字作文【一】

国庆档来临之前,《决胜时刻》真的是值得一看的影片,女性看感情看故事,生活中的很多趣事,与身边小兵们的互动,包括与黄景瑜的警卫员陈有富的互动,这样的毛爷爷也太“可爱”了,像我爸爸这样年纪的人,对毛爷爷有深厚情感的一代人也喜欢看,戏骨们的表演真的很精彩,黄景瑜虽然没法比,但是他和一众青年演员演的都很到位,博纳选演员很有眼光,就连我一直觉得演技一般的马天宇饰演的战地记者也没托后腿,黄景瑜可塑性挺高的,既能偶像剧又能正剧,一开始我一度觉得他的东北腔有方言味,但是这个时期的解放军们都是操着方言的一批人,那就觉得合理了,还有他和王丽坤的cp感我也一度质疑的,看了后觉得还挺搭的,王丽坤有个特写镜头还挺美得。剧里还有一段,陈有富邀请了北京的大爷大妈教新兵蛋子们学礼仪言行举止,“吃饭了那?你嘞”,蛮多生活趣味的,绝对的不枯燥。

男性看战争看特效,南渡长江那段的战争戏份也太精彩了,枪林弹雨中看各路英雄的博弈,我看了很多戏骨的熟脸,唐国强、刘劲、濮存昕、林永健等,每个历史人物都活了,包括张涵予饰演的毛人凤,戏份不多都印象深刻,也让我了解了我曾经认知的“毛人凤”是这样的,即使是一个场景就过去的摆摊大爷,都让我觉得好有戏,不是在演而是看历史也在看生活。

我本来也是历史迷,据说这部剧查了很多历史文献做了相当深得研究,黄建新导演监制这类历史主旋律大片,专业严谨度是过关的,关键它又很有趣很有意思,我觉得放在它本来定的中秋档播,一定会很出彩。这是我看后的真实感受,有感动有震撼也有故事趣味的一部电影。

其实我想打个五星,但是还是保守些吧,打四星先。

大决战辽沈战役1000字作文【二】

憋了昨天一整天,还是觉得看完电影《决胜时刻》不写点什么有点愧对影片。

一段历史书上五百字都不到的内容+一张作战示意,拍出了近150分钟的内容,背后丰富的故事性可想而知。

和平谈判的破裂是必然的,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无需赘述。可怜了一众和谈代表。憋屈、苦闷、志不得展……

从小生活在片中所谓“愁云惨雾”的南京,又家里跟南京解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对此类题材的影片会格外关注。

惊喜:片中居然修复了开国大典的原片,高清4K,当看到伟人们的真实片断,突然觉得可以振臂高呼,干得漂亮!

振奋:看多了这类历史新闻纪实片,这部片子从“紫石英号”入手真的让人耳目一新。英舰是真的很触我的神经。1840自英舰始,1949击英舰终。打得好!提气!

兴奋:往常的南京解放内容都是镜头跟在战士们后面,这次是迎面,而且还有陈毅元帅那一口方言,爽利!

感动:任弼时把一曲小提琴曲送给最亲密的战友们,那种信念的托付、满心的信任、美好的憧憬,用这样浪漫的手法表现出来,成功催出了一波我的泪水。

壮烈:田二桥的牺牲让我泪奔了,16岁的年纪,为了红旗不倒,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解放事业,为了对主席的承诺……曾经听同学的外公讲述过,但真的有画面呈现出来的时候,绝不是当年的云淡风轻地听。

爆笑:肩负保卫工作的有富真的可爱,初进北平的不适,从开片打仗的英勇到抓捕特务的敏锐,敢于耿直地与主席互怼,面对爱情的害羞……要不是主席的锦囊,老是因为工作放女方鸽子,一定是“追妻火葬场”。

你我皆凡人,有喜怒哀乐,《决胜时刻》从大处着眼,却在小处落笔,伟人有故事,小人物也有故事,有情牵动,让燃情岁月通过大人物摆在观众的眼前,透过小人物烙在观众的心里。

大决战辽沈战役1000字作文【三】

一部好的电视剧或电影留给观众能有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和产生不同程度的热烈反响,其艺术价值与生命力自然才经得起历史的审视。《决战南京》给观众留下什么呢?经济时代影视追求票房价值与寓教于乐寓乐于思的的价值取向孰轻孰重?年轻人的抱负,老年人的晚节,历史事件与特殊人物,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这是一部主旋律的大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高歌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英雄精神。人性与人格,在与火的炼狱中完善与销毁、更替与碰撞。一个生命的开始与结束,是这一群中的一个。战争结束了。时代更换了。历史仍然在前进发展。该继承的不能遗忘。该坚持的不能丢掉。剧中有很多精华。光明与黑暗,懦弱与坚强,斗智与斗勇,阴险与善良,亲情与无情、卑鄙与高贵,美丽与丑恶,荣誉与耻辱,错综复杂,交相递进,震撼人心。印象较深的特殊人物有:新四军司令员粟裕、地下党工作者梁一桐、周文锦、高梁花、学生某(烈士)、军统特务秦时关、杨紫月、kmt高级将领杨百川、叛徒夏一江等。杨百川的一家住着四个不同身份的人。

两个地下党员,一个爱国将领,一个军统特务。这是剧中的一个重点舞台。剧中TG地下党的特殊工作的艰难曲折与高超工作业绩,为大军渡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这是一条亡战线。每一分钟都在枪口下生存与亡决斗的人,在信仰中经受与火的考验。这是一群特殊材料制成的灵魂与肉体,与穷凶极恶的魔鬼腐朽没落的王朝,在黎明前最恐怖的黑暗中做最后的较量。他们,很多特殊人物,论历史功绩,谁也没有占据史册中辉煌的一页。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他们,一个人或许远胜一个师的力量。一个人或许就是一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战争过去了。战争年代特殊战场上的特殊工作者的史迹,对和平年代的建设者们还有什么关联和值得思考的呢?我说肯定有。不是说建功立业也要去从事“地下活动”。而是在地上的工作中也存在着同样的艰难险阻,同样的会遭遇魔鬼的逼迫,同样的会有生与的考验。诚然,我中华民族优秀子孙层出不穷,英雄模范人物长江后浪推前浪。新时代红旗壮歌仍在飘扬。经济时代的建设者们仍在踏着烈士的迹继续开拓奋进。使九泉下的烈士英魂不得安宁和遗憾的是,确有不少的顶戴花翎与布尔什维克帽子的人,在糖衣炮弹下,在香风石榴裙下一败涂地,甚至不齿人言。有太多的纨绔子弟太多的高衙内,有太多的吸鬼与寄生虫,在坐享前人的福,损害后人的利,这一群人与那一群人天地之别:人性与人格的扭曲。令人痛省乎?反思与痛省,应是历史的史命在当代向坐享前人福荫的人们督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