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研学旅行作文400字花的四季(研学旅行作文400字三年级下册)

研学旅行作文400字花的四季(研学旅行作文400字三年级下册)

更新时间:2023-07-18 15:21:14
研学旅行作文400字花的四季(研学旅行作文400字三年级下册)

研学旅行作文400字花的四季【一】

一朵朵白璧一般纯洁的花朵,插在一个缀满花蕊的花盘四周,仿佛是一位仙子,又像是翩翩欲飞的白蝶落在花瓣上,别有一番情趣。这就是邻人啧啧赞叹的昆山三宝之一,也是昆山的市花——琼花。

琼花,又名聚八仙,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原来,这是因为琼花有八朵花瓣,朵朵洁白如雪,似仙人一般,所以琼花又叫作“聚八仙”。琼花是忍冬科半常绿灌木,花期在4至5月。每当春天降临,一朵朵、一丛丛的琼花就会次第绽放,花大如盘,洁白如玉。花瓣的颜色以白、粉居多。白色的花朵似初冬来临时纷纷扬扬的冰清玉洁的雪花,清新脱俗,令人赏心悦目;粉色的花朵像冰雪初融时盛开的桃花,仙姿绰约。独具风姿。树叶是墨绿色的,树干是灰褐色的,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冬季挺拔的青松,压着一树雪一样的琼花,使我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琼花的果熟期在9、10月。果实成熟时,它的颜色会由红变黑,长约12毫米左右,果核是扁的,长度几乎与果实一样,但直径却只有6至8毫米,有2条浅背沟和3条浅腹沟。

琼花不仅可以供游客观赏,它的果实还可以入药呢!

琼花的枝干、叶子和果实都可以入药。这些药材具有通经络、解毒止痒的奇特疗效,这些是其它花卉所不具有的,或许这也是琼花被誉为昆山三宝的原因之一吧。

琼花的寿命很长。据说扬州大明寺内一株清朝康熙年间栽种的琼花,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呢!可是它依然是枝繁叶茂,风韵丝毫不减当年。当秋风萧瑟、群芳落英缤纷、凋零衰败之际,此刻的琼花却是绿叶红果、风姿绰约分外鲜艳,为萧瑟的秋色点染了艳丽的色彩与欢乐的气氛。

这就是我眼中仙女一般的琼花,令人们人见人爱的琼花。

研学旅行作文400字花的四季【二】

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五,我们六年级组织去关帝镇和杨家镇开展了让人十分兴奋的研学旅行活动。每一个人都应该和我一样,在床上滚来滚去,一点睡意也没有,实在是太高兴了!

早上,我看见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笑容满面,书包里全是好吃的,我也不例外。到八点半时,我们便集体乘车出发了。一路上,我看见了一棵棵翠绿的树,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关帝镇,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来到了鸵鸟养殖基地。三四十只鸵鸟体态高大,时不时扇动着翅膀,好像在打招呼,我们每个人到拿着一些“美味”,去喂喂它们,它们似乎很配合,细嚼慢咽,好不快活!我们也都懂得了鸵鸟的基本常识。而其中最令我激动的,便是蔬菜采摘了!我们每个人拿个口袋进入了苦瓜大棚,我在其中苦苦寻觅,终于发现了两个大苦瓜,三下五除二的搞定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又来到了豆角基地,每个枝条上都有十多根豆角,有的非常长,很适合采摘,有的才是一个小苗,想一个婴儿一样,同样,我以最快的速度再来三十多根豆角。它的旁边便是黄瓜基地了,有的弯弯曲曲,像一条小蛇,有的十分挺拔,像一个站岗的士兵,我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其中的“极品”......采摘完毕,我的口袋十分沉重,战利品十分可观啊!其它同学也不赖3,今天,我也学到了它们其中的生活习性和采摘方法。

之后,我们又去了杨家镇的香草园玩耍,里面就是花的海洋啊!我们又学到了花草知识,认识了熏衣草,马鞭草......

这一次的研学旅行,不仅让我们开心的玩耍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又学到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识!

研学旅行作文400字花的四季【三】

素有“文都”之称的桐城,自古留下了许多的人文古迹,虽没有长城那样的雄伟壮观,也没有西湖那样的美丽清秀,但却有不同寻常的文化底蕴,百年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而这次旅行,也一定别有一番收获。

心怀期盼,今天下午终于要出行了,妈妈答应和我一起去游玩,也顺便帮助老师照看一下同学们。下午来到教室,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毕竟书包里不是沉重的书本,而是各种零食、饮料。一点半,我们一行人准时出发。这一支五十二人的队伍,一路前行,很快来到第一站——六尺巷。

这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这条小巷全长仅有百来米,宽度只有六尺宽。可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却包涵着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和谐、宽容、礼让,它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中的深意展现得淋漓尽致,它是桐城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完美处理相邻纠纷的典范。

随后我们来到了文庙,即现在的'桐城博物馆。进入文庙,正中通道便是状元桥和下面状元池,在科举时代桐城的状元回乡必在此举行跨桥仪式,想那跨桥者是何等的荣耀。再往里,最令人称赞的当然是大成殿了,进入大成殿,眼前的孔子,“四配”及“十二哲”的泥彩塑像体型庞大,神行兼备,栩栩如生,是桐城丰富文化内涵的代表,我们都虔诚地向孔子像叩拜。

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仿古城门——“东作门”。穿过“东作门”来到了桐城的古桥“紫来桥”,紫来桥原名桐溪桥,曾名子来桥,良弼桥,是桐城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桥面上有很多车轮扎过的痕迹,可见古代从桥上经过的人和马车之多。紫来桥取“紫气东来”之意,表达了桐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民创造的智慧。

过了桥我们又来到东大街,这里仍保留着明显的中国古街道特色,路面全是麻条石铺就,每块条石长约三尺、宽约八寸、厚约五寸。这条街昔日为桐城繁荣的商业街之一,两旁商铺林立,现如今却宁静得无人问津,只有老人倚门而坐。

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最后一站“投子山”了。来到山脚时,原本精力充沛的同学们大多都疲惫不堪了,望着眼前的山峰,个个叫苦不迭。我和章明同学互相鼓励,一起率先爬上了山顶,来到了“投子晓钟”旁。

站在山上俯视山下,果然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自豪与得意之感,有同学敲响晓钟,浑厚的钟声回荡在群山之间,悠扬而久远。最后我们又来到了投子寺的“大雄宝殿”,相传三国时东吴军师鲁肃战曹兵败,败逃途中将其子投于山中一洞穴,后被一老增所救。此后山名、寺名都更为“投子”二字。

回到家,回想起这次研学旅行真是收获颇丰。既领略了桐城春天的美景,又加深了对桐城文化的认识。

不管今后身在何处,我都不会忘记家乡“文都”桐城,我要多了解桐城文化,自豪地当一位桐城人。

研学旅行作文400字花的四季【四】

今年春天三月的时候,我种下了几株凤仙花。

我每天给它浇水,细心的呵护它,盼望它快快长大。几天后,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土壤里冒出了几株小芽芽。小芽是嫩绿的,又柔弱又新鲜,好像平时我们吃的绿豆芽。

过了几天,小芽长高了,叶片儿展开了,颜色也变得更深了。它生机勃勃,好像幼儿时代的我们,富有生命力。

一场大雨过后,乌云散去,天晴了。再看看我的小芽,叶片变得更加饱满,扁圆扁圆,上面还留有露珠,晶莹透剔。瞧!从扁圆的叶片中又长出了两个小巧玲珑的嫩芽,看着真舒服!

小芽又长大了,叶片大了一圈,茎变成了咖啡色。我忍不住想摸一摸它,啊!我的手被刺到了!怎么回事?哦!原来小芽的叶边上长出了锯齿,难怪扎了我一下!

后来,圆形的叶子脱落了,只有几片稀稀拉拉的挂在枝头,无精打采的垂下去。可是那些锯齿状的叶子却越来越大了,颜色也变成了深绿。看起来,它好像想一直长高,不停的往前冲,冲,冲!

五月的一天清晨,我惊奇的发现我的凤仙花长出了小花苞!花苞是粉色的,尾端有一个小勾,前面是卷起来的,就像一只小老鼠!

一个星期后花骨朵儿展开了,就像一件花长裙,还像一只可爱的小金鱼。渐渐地,更多的凤仙花宝宝展开了漂亮的长裙子,开出了深紫、浅紫、粉色 、胭脂红、和白色五种颜色的花。凤仙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灿烂。

后来,花凋谢了,在花盆的周围铺上了一条粉色的地毯。叶柄上却长出了几个浅绿色毛绒绒的小果子。不几天,果子变大了,把树枝都压弯了。三天后,果子炸开了,从里面蹦出些种子。

我小心地把种子收起来,希望明年长出更美的凤仙花!

研学旅行作文400字花的四季【五】

清晨,我们一家三口兴高采烈地坐上大巴车,随着宝鸡日报小记者团一起进行了一次凤县之旅。

汽车在山间公路蜿蜒盘旋,山间的苍松翠柏,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我们在大山的怀抱里欣赏着沿途的美景,耳边传来一阵一阵清脆的水流声,好像在欢迎我们这些小客人。

不一会儿,眼前是大片的油葵花海,美极了!之后,我们去了凤县的波尔多庄园,这里有葡萄酒,有大风车,还有美丽的薰衣草。整个上午的行程中,“岭南第一养生村”让我印象很深。这里真是养生的好地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105岁的张芝桂老奶奶,虽然头发花白,但身体硬朗,我还和奶奶握手了呢!

中午,品尝完凤县特色美食之后,我们来到了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的旧居,了解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及他们对中国革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我很受感动。

下午,我们参观了凤县革命纪念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先辈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不怕艰辛,勇往直前……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认准目标,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通过这次红色凤县研学之旅,我深深地感受到凤县的美和红色凤县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