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咸宁语文高考作文(我国的零分高考作文)

咸宁语文高考作文(我国的零分高考作文)

更新时间:2024-04-05 13:09:43
咸宁语文高考作文(我国的零分高考作文)

咸宁语文高考作文【一】

我的家乡在湖北咸宁,这里山水环绕,空气清新,历史悠久,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我经常会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看看。

我的家乡是著名的楠竹之乡,每年的春天回家乡在山间和公路的小山都能看到一片片翠绿的竹海,微风阵阵吹来,它们就象跳舞的人们,左右摇摆,还发出沙沙的声音,坐在车里,一路欣赏美景,让我回家心切,回到老家时还能能吃到新鲜的竹笋。我已经在想奶奶炒的竹笋,好想早点到家。

我的家乡是桂花之乡。走在马路上都随处都能看到高大的桂花树,秋天是黄金桂丰收的季节,走在路上金灿灿的桂花随风飘舞,有的落下来,象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有桂花就有特产,有又香又甜的桂花糖、桂花蜜、桂花酒、桂花羔,一定要带点回去慢慢品尝。

我的家乡是温泉之乡,有悠久的历史,是个天然的泉眼,泉水是淡黄色,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可以治关节炎和皮肤病。来咸宁的朋友不要错过我们的温泉。

我最喜欢家乡,那是我爸爸成长的地方,还有我喜欢的爷爷奶奶。每年回老奶奶都为我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全是绿色食品,在城市是吃不到的。我在过年时还可以看雪景,堆雪人。这就是我的家乡。

咸宁语文高考作文【二】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熬到了高考。当我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时,竟不知如何下笔才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喜爱。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之前准备的作文是故事类材料作文,没想到高考作文会让我们写这个应该由教育专家来思考的问题。第二,根据作文素材的三个方面来看,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语文教育大部分只有课堂教学,后两者基本没时间去实践,如果本身就不喜欢文学,更不会在课外去接触语文了。那么索性就不去讨好阅卷老师了,不如谈一谈“没时间提高语文素养”这个话题,写一个还算有点价值的高考文章。

先从我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说起吧。在上小学的时候,其实老师最重视的科目是数学,恰好我又不喜欢数学,所以每天做不完数学题就要挨留,而到学习语文的时候,老师的授课也没有使我有兴趣去学习,比如讲新的课文,老师的方法是这样的:读课文、划段落、找生词、总结中心思想、课后背诵。这样的语文可有什么意思呢?这和提高语文素养有关吗?在这种教育程序下,我们只能越来越厌倦学习、厌倦课堂。而我们又不知道什么是好书,当老师在假期为我们推荐种种名着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些书对我们来说真正有什么帮助。所谓的社会实践,我根本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除了在学校一整天的学习之外,我们要回家享受短暂的自由生活之后还要完成写不完的作业。所以我有两个疑问:哪里是社会?什么是实践?回到高考作文题目吧,我在心中只想到了一句话:没时间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我们的.时间在哪里呢?百分之八十在学校,而在学校我们只有一两节课能接触到语文,上语文课的时候我们还得划段落、找生词……大概百分之二十在家里,而在家里我们要写作业,记得高中写作业到十二点还没有写完,于是决定放弃,等第二天来学校抄学霸的。如此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其实作为一个学渣,因为我们课后学习学校知识的时间比学霸少,所以能掌握一些我们喜欢的东西。记得初中有一次上物理课,学霸同桌竟然会问老师“太阳是星星吗?”这个问题,我想很多同学连生活常识都不知道,哪有时间去提高所谓的语文素养呢?作为学生,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时间,也没有权利去改变我们的时间,我们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去努力掌握一点感情基础都没有的课本知识。

我认为,真正的语文素养是不能在模式化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真正的语文素养其实是一种文化气质,别人的气质我们能很容易的就学来吗?而一种气质养成的重要因素就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并没有时间去注意自己的气质,在小时候也很少有人会告诉我们应该培养这种气质。所以到高考的时候、到我们已经年满十八岁的时候,再来谈怎样提高语文素养,是意义不大的,因为我们自身的气质已经成型,我们在以后要面对升学、工作等众多问题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决,所以我们在以后很难再提高所谓的语文素养了。

说了这么多不该说的,起码语文是没戏了,其实不该说的话中有很多是真话,讲真话比编假话、编套话更轻松,更何况是在高考上。以后逢人谈起,我在高考上写了个零分作文,也是能吹一辈子的事情。

我没时间提高语文素养,这就是我的观点。

推荐阅读:

咸宁语文高考作文【三】

如何展开核心语段?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事实论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正反对比法分析。

正反对比法。就是在写完事例论据后引进比较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例如《关注细节》:

列文虎克在关注细节中发现了细胞学说,齐白石在关注细节中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画法,鲁迅在关注细节中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时代。(事例//相反,我们周围的一些人,对什么事都马马虎虎,对细节处毫不在意,最后一事无成。//两相比较,答案不是很明显吗?关注细节,收获精彩的人生;忽视细节,空留无穷的遗憾。(事例后+反例+比较分析

【示例】俗话说:勤能补拙。(观点//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吧,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正面事例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反面事例,注意其转述的简洁及侧重点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终致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分别对两个事例作对比分析论证//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总结

▲语段结构:观点+正面事例+反面事例+事例后的对比分析+总结

【示例】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观点//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举一反例与一正例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抓信矛盾点,设问,因果探究

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图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果分析法//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总结,观点

【点评】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接下来要对这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突出“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的观点。

▲语段模式:观点+事例(一反例与一正例+例后(设问+因果分析+总结观点

咸宁语文高考作文【四】

这是一篇论文写作,而不是一篇常规意义上的作文。严谨的概念辨析,专业的理论呈现,都使读者产生一种阅读论文、乃至教科书的错觉,会有一种膈应感。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借鉴本篇在对语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对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解读等重要观点的表述,这是理性思考的升华。但如果想写一篇得体宜人的作文,还应在观点之后,在文体选择、语言表达之上多加发挥。

咸宁语文高考作文【五】

语文是什么?语言和文字?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它是祖国的灵魂。

生活处处有语文,它在我们心里,在我们的脑里,甚至在我们的甜蜜的睡梦里。学好语文是我们做好一名中国人的基础,我爱我的国家,我更爱语文。

没有哪一个人说他真的懂语文,直到去世的.那一刻也未必能懂语文的真谛。语文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所谓的灵魂应该是空灵而且动人的,假若这个灵魂气沉沉,那么这个国家也会衰败。国家的综合实力中不能缺少语文,个人的自身素质里不能缺少语文。语文是国家的基础,是人民的信念。我们不能学语文,语文是比数学还难的一门学科,它在于日积月累,所以在上课时,我们必须听讲,因为稍不留神,就与下文无法串联,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生要自主挖掘书中真谛,参考书,资料书,能不要就不要,因为它们只会干扰我们的思维,我们要跳出大脑里的束缚,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语文博大精深,不同的人理解就有不同的认知,所以课堂就应该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质疑。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我们要善于发现。你会瞧见:水滴石穿是语文,时间流逝是语文,团结拼搏是语文,到处都不缺乏语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努力的学习,认真刻苦,这样才有美好的未来。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语文之上,学不懂语文,你读题肯定读不懂,学不好学问,你做题肯定不理解,每门学科都离不开语文,语文永远都是佼佼者。

我希望有一天,别人问我,你是哪里的人,我会骄傲的说:中国人!别人问我,你的祖国有什么让你骄傲的,我坚定地说:语文!

作为一名中国人让我骄傲,因为国家,因为语文,让我自豪。

我喜欢语文,喜欢它的古色古香。

咸宁语文高考作文【六】

漫步在我们这个城市,随处可见“欧郡豪庭”、“罗马花园”、“北欧小镇”、“奥古斯邦城堡”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洋名字。实际上这些小区与外国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毫不相干。开发商给小区起个响当当的洋名,无非是想抬高身价,暗示自己小区的环境好、档次高,潜意识中流露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崇洋心理。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中山窃糟”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中山国酿造的“千日之酒”闻名遐迩。有个在当地做官的鲁国人财迷心窍,偷了店家的酒糟,回到鲁国,用鲁国酒浸泡,逢人便说是地道的中山酒。鲁国人都信以为真。终于有一天,那位店家闻名前来品尝,结果吐而笑曰:是予之糟液也。

我们城市里花里胡哨的洋名字,究其心理,不是崇洋,就是趋俗,甚至媚富。自认为沾上点洋气,“糟粕”就变成“精华”了。其实不然,这只能说明“肉食者鄙”。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完全可以用我们的民族文化起个很好听的名字。仅以号称北京老三大药铺的名字为例:同仁堂,同仁之名取自《易经》,意为无论亲疏远近一视同仁,讲究的是一个济世的医德;鹤年堂取《淮南子》中“鹤年千岁,以极其游”之句,祈福之意境高远;千芝堂取“世有千芝,天下共登仁寿”之句,来自千芝堂留存老药目中的话,一样道出了对生命与道德的尊崇。其古风悠悠,文化与道义同在,经时间风雨淘洗而常新,魅力至今依然健在。

无论是酿酒,还是起名儿,我们都不该自欺欺人。“拿来”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有所取舍,要“求其方”,而不要“窃其糟”。否则,把无知当有趣,把糟粕当美酒,只会贻笑大方。

处处留心皆学问,世事洞明即文章。愿世人多一些鲁迅先生的“拿来”,少一些鲁国人的“窃糟”。这也是我在生活中学到的语文。

网友作文:

咸宁语文高考作文【七】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在这个硕果累累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祖国母亲的第六十五个生日。趁着国庆七天长假,我和家人来到了咸宁,进行了一场快乐之旅。

放假第三天,我们早早地坐上了爸爸的车。在车上,我们一边玩,一边想:那个地方好不好玩?远不远?大约三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当我们到了隐水洞洞口时,只见上面的山顶上写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隐水洞。我们买好票,就进去了。洞里幽深秀丽,神秘莫测,脚下几疑无路,忽又别有洞天。它的主洞长达5000余米,有“底下长廊”之称,平均高达 20米、宽25米,洞口绝壁直耸、气势雄伟,因有两条小溪穿流其中,故名“隐水洞”。洞内空间宽阔,四辆卡车可并驾齐驱。无数的钟乳石、石笋,千姿百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如:“寒山钟声”、“观音送子”、“倒挂石林”等等。洞内溪水咚咚、泉水哗哗、雾气萦绕,增添了无穷的神韵。

洞内还有小火车,我们兴致勃勃坐上了小火车。洞里的温度和外面的温度相差很大,我们在洞口还有些热,越往里走越凉快,后来竟然感觉有一些冷。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终于走出了洞口。由于洞内光线很暗,照片的效果不是很好,这也是我的一些遗憾。

晚上六点,我们开车来到了清凉避暑的好地方——九宫山。这座山海拔高一千五百六十九米,是我所登过的最高的山。上山时车子沿着盘山公路往上爬。到了山顶,我一出车门,“啊!空气真是新鲜啊!”晚上的九宫山非常冷,一阵冷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晚上睡觉还盖着厚厚的棉被。

第二天早上,我们坐缆车来到了九宫山的山脚,开始了我们一天的新旅程。九宫山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著名的景点有:石龙峡、铜鼓包、一线天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石龙峡。

石龙峡的景色果真壮观,才第一个景点就十分雄伟,一开始就有一条溪流缓缓地流着,可是在下坡的那一刹那,顿时变成飞瀑,直往下冲,发出“哗哗哗”的声音。有几块较大的石头在瀑布里横躺着,可一个个都被冲得“满坡打滚”!当我们走到天镜潭的时候,视野比较开阔,上面是轻盈的蓝天白云,下面是盈盈的一池碧水,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心情很轻松。石龙峡里还有铁索桥,铺的是木板,走上去颤颤巍巍。其实我不害怕这种吊桥,但每次走着走着,桥就摇晃得厉害,只能快速地跑到对岸去。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石峡的尽头,山壁上建有简陋的栈道,路口却被封闭起来了,说是安全原因。我们仰头看了一会儿,确实不敢往上爬了,万一掉下来,那可不是好玩的。这时的远山已经开始雾气弥漫了,看起来真像仙境。下山时,我们原路返回到天镜潭,走了另一条小路,不一会就走出了景区。然后坐上了上山的缆车,回到了山顶坐上了爸爸的车,结束了这两天的旅程。

大自然的空气清新,干净许多,我们纷纷在山顶留影,希望拍下这难得的美景,留住美好的回忆。

这就是我的国庆之旅,它让我深深的爱上了大自然!长大了我还要到更远更美丽的地方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